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

“感謝秦督開恩,感謝秦督開恩!”

雨勢漸漸偏大,李千戶跪在地上接連叩首謝饒,然後才緩緩起身朝邵武兵叫道:

“放下武器,交出財物,一切聽候秦督處置。”

進退有度,帶兵有方,機敏靈活,這是秦浩明對李千戶的評價。一個小小的千戶有此等本事,委實不易。

這一刻,秦浩明動了愛才的心思。

只是具體結果要看是否如他所言,是被逼無奈還是爲了一己之私縱兵劫掠,兩者間有本質區別。

雖然此舉對無辜慘死的大明百姓未免有些不公平,但身處此等亂世,緣何有真正的公平而言?

真把這兩百多人殺了,就能解決問題不成?

留下劫掠的糧食財物,並且由秦浩明代爲賠償每人三十兩紋銀的傷葬費,共花費兩千多兩銀子。

於他而言,若做不到公平,那就做到問心無愧。

雨水快速洗刷着遇害鄉民的血水,在莊園鄉民複雜的眼光中,秦浩明他們押着兩百餘人的亂軍,冒雨朝邵武趕去。

邵武素有鐵城之稱,地處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距離江西撫州不足兩百里。

“加快速度,帶李千戶他們上馬。”

李千戶大名叫李富貴,是邵武路和平鎮的一個世襲千戶。

按他交代,他沒有吃空餉,和平鎮千戶所有將士八百九十人,這兩百多人是其中精銳。

經過一天半的急行後,秦浩明他們於傍晚時分抵達邵武城。

邵武歷史悠久,建城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福建八府之一。

在向邵武知府錢敏儀出示官印聘書後,秦浩明一行人被安排在城內富商宅內。

自崇禎三年開始裁汰驛站,大明官員赴任途中只能借宿當地富商府中,便成爲大明特殊的一道風景線。

月色清幽,被連日的雨水洗刷後,似被人間煙火喧譁烤灼得更加悠遠,遙遙掛於天地之外,顯得更加靜謐。

沈家別院位於富屯溪畔,長達數百年的經營,本爲族人聚居所在,動盪時閉門可爲堅城,規模較之邵武內城猶有過之。

福建最高軍事長官初站便蒞臨邵武,知府錢敏儀自然喜之望外,極力款待。

雖然秦浩明的年齡讓他這個五六十歲的老進士有些汗顏,但官場中人若連這點都不能克服,那也意味着他做不到這個位置。

“秦督驟臨邵武路,下官准備不周,尚請您將就些。”

大明上層採用分餐制,梨花木案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菜品,順着廳堂依身份高低一路排下去。

估計他們下過一番功夫,連臨浦當地人最喜歡的薰鵝都烤得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欲滴。

沈家作爲當地首屈一指的富商,百年的大家族,如何可能出現準備不周的情況?

“錢知府有心了,離鄉近一年,家鄉的味道最難忘。不錯,味道很正宗。”

秦浩明甩開腮幫子,對着這些民脂民膏一陣猛吃,同時還不忘大聲讚歎。

大明貪腐弊病叢生,若是他一昧盯着這快,那他什麼事情也不要做,單是跟他們鬥要耗費無限精力。

那還不如學習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一路殺過去,來得簡單粗暴直接。

“秦督喜歡就好,下官就放心了。還有那鹿血調羹也不錯,秦督連日奔波,不妨多嚐嚐。”

位於下首的錢知府笑得臉上的皺褶全然不見,握着筷子的右手微微抖動,心裡暢快無比。

看來秦督並不像官場傳聞那樣,喜怒無常不近人情,號稱秦屠夫。

“果真美味,幾可跟登州衛海蔘相媲美。本督跟你們說,現在京畿相當流行海味,尤其以海蔘爲達官貴人最爲推崇。

營養豐富,肉味鮮美。衆位同僚他日進京,不妨一試,當知本督所言不虛。

聽說好像有海蔘幹,用水一泡即可烹使,甚是方便。”

秦浩明舉杯遙敬下面官員,嘴裡賣力的推銷登州衛海鮮。

在座的都是大明的權貴,人生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錢的問題,連忝爲地主的沈家家主陪在末座,發言的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場賠笑。

“哦,聽秦督所言,下官心癢難耐,改日進京倒是一飽口食之慾。”

在大廳中,秦浩明的話永遠不會有冷場,總不乏捧腳之人。

“錢知府,派人去查一下和平鎮千戶所的糧餉發放情況,本督想了解情況。”

點到爲止,以今日他的地位,邵武府的官僚秦浩明也不想認識太多。

相信隨着今後多加宣傳,登州衛海蔘必定會炙手可熱,不管別處如何,至少福建、廣州兩地會成爲饋贈佳品。

“諾!下官遵命!”

錢敏儀詫異的盯了一眼坐在末尾陪吃的李富貴一眼,臉上卻不動聲色吩咐幕僚辦理此事。

很快,幾杯酒下肚的時間,幕僚滿頭大汗抱着賬冊匆匆而來。

錢敏儀迅速翻看一遍,心裡鬆了一口氣,繃緊的神經鬆懈下來,對着秦浩明露出淺笑,

“回秦督,下官所轄三所七衛,糧餉按大明慣例俱已撥付八成,此比例在整個福建算是上等。”

邵武路和臨浦並列爲閩北糧倉之一,糧食不比閩南那麼匱乏,自然做得不錯。

“邵武路守備是誰,命他即刻來見。”

秦浩明臉色驀然嚴冬一片,犀利的眼神緊緊瞪着錢敏儀,繼而轉向末座的李富貴。

不管是誰,三人中肯定有一人說謊。

“去請關守備。”

錢敏儀心裡篤定,若只是這個問題,板子打不到他身上,十有**是關守備的事情。

只是心裡對秦浩明的雷厲風行重新有了一個認識,翻臉堪比翻書,官場傳言看來不虛。

“諸位同僚,本督酒足飯飽,先去休息片刻。待會關守備過來,讓他到後堂。諸位不妨等事情結束再離開。”

說完,秦浩明立即轉身朝沈宅後院走去,留下面面相覷的邵武府一衆文官。

行走在燈火通明,猶如白晝一般的沈宅,漸漸遠離了宴會集中的前庭,在樓宇高牆的阻隔下,繁華聲漸遠。

雖然他腳步好像不疾不徐,其實腦海在高速轉動。

ps:諸君,月初了,求各種推薦票,故土難離敬上!閱讀,

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五百四十三節 遼東貓膩第六百六十一節 流民安置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二十三節 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四百零九節 居安思危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四百五十七節 構建精銳(二合一)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