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

此言一出,朝堂上議論紛紛,各位大臣俱是陽春白雪之人,平常哪裡會親臨市場米行?

可再是聖潔,也是吃五穀雜糧,跟他們生活息息相關。

但詭異的是,滿朝文武大臣每人好像臉帶憂色,集體失聲,就是無一人站出來提出什麼具體舉措。

秦浩明眼觀鼻鼻觀心,心裡暗自冷笑,很快就明白是怎麼回事。

能在京畿供應糧食的米行,豈是普通人?不是皇親國戚,便是勳貴大臣站在後面,朝堂上這些官油子心知肚明。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米價再貴,難道還能餓着他們不成?何苦得罪這些皇親勳貴?

崇禎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環顧着下面大臣交頭接耳,好像在商議什麼對策般。可半天過去,依舊嗡嗡聲一片,看不出有絲毫停止的意思。

而初次參加朝會的秦浩明,則嘴角上揚,彷彿微笑般。但崇禎認爲,以他的個性,那是在譏諷。

若是往常,崇禎一定是憂心如焚,說不得會問秦愛卿有何妙計?

可經過前幾日和他的交談,再加上內庫中上千萬的銀兩,崇禎現在心裡篤實得很,竟然默不作聲觀察朝臣的表演。

時間一刻一刻過去,熱烈討論的朝臣終於發現不對勁。

往日性情暴躁的崇禎皇帝,興致盎然坐在龍椅上,彷彿極有耐心般等待他們商議出具體對策,不再是四處點名問計於大臣。

一時間,他們有點無所適從。

首輔薛國觀目視他的心腹大臣,意思他們出去講兩句。奈何他們哪裡有什麼良策,都是微微搖頭不做聲。

無奈之下,薛國觀硬着頭皮出列,抱着笏板朝崇禎說道:

“微臣懇請朝廷派人規勸糧商,以大局爲重,平抑米價,則京城百姓必感其恩德,善莫大焉!”

說完,立即退回首位。至於說委派何人,用什麼方法,和什麼人談,隻字未提。

“薛首輔所言極是,臣等附議!”

下一刻,薛國觀心腹大臣紛紛出聲。

這就是首輔的作爲?

秦浩明用憐憫的目光悄悄看了高高在上的崇禎一眼,不明白究竟要有如何的耐心,方能容忍?

怪不得他會廢黜薛國觀,啓用周廷儒。原來,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無奈啊!

“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方法?”

崇禎忍住怒火,緩緩問道。

解決饑荒、賑災,平抑米價,這樣關係到國家命脈的事情,作爲大明首輔,居然就此三言兩語,一件事情未提,一個方法沒有。

這一刻,崇禎終於對薛國觀完全死心。

“微臣有四點建議!”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秦浩明原本想打打醬油,忍耐片刻,然後回到福建、廣州大展拳腳,不欲多生事端。

可甫一接觸朝廷諸公的嘴臉,居然可以無恥到如此程度,跟這樣的人,他自認今後絕對沒有交集。

既然如此,得罪也無妨!當然,靶子要豎一個來打。

朝堂所有大臣的眼光瞬間轉到他身上,望着這個年輕得讓人嫉妒新任總督,眼中閃過諸多疑惑。

作爲文人第一帥,封疆大吏,雖然身份顯赫無比,但畢竟不是朝臣,原本可以不必蹚渾水,得罪大臣勳貴,這是朝廷諸公的想法。

“愛卿請儘管直言!”

朝堂羣臣的暮氣,薛國觀的毫無作爲,讓最近心情不錯的崇禎再也無法忍受,產生改變的心思。

而秦浩明的心意他基本知曉,畢竟已經多次提及,故而,他的語氣多有鼓勵。

秦浩明寒着臉,堅定的目光越過寬大的空間,與崇禎碰在一起,恍惚間,好像見到崇禎頭上的冠冕微不察覺在搖晃。

“第一點,宣大五省賑災,向富戶借糧,微臣舉薦盧督爲之。甘肅、陝西兩省,可以委託孫督爲之!”

此言一出,羣臣面有憂色,宣大情況他們多少了解一些,明白肯定沒有問題。

可孫傳庭是誰,那是一個殺才,是拿刀逼着陝西的富商組建秦軍的人,用腳都可以想象他會用何方法“借糧”。

不過,事不關己,可以容忍。

“盧愛卿以爲如何?”

見沒有大臣反對,崇禎心裡有些奇怪,朝盧象升問道。

“微臣無異議!”

宣大現在糧草充足,盧象升出列沉着應答。

“准奏!”

孫傳庭在崇禎心中地位一般,加之不在現場,崇禎立即答道。

“第二點,平抑京畿米價,可以由錦衣衛駱指揮使負責商談,想來定不負衆望。”

朝堂間有些騷動,議論聲四起,對於重開錦衣衛這個大殺器,大臣們是極力反對的。若不是觀察最近陳演之案的動態,他們早已上疏。

不過現在,錦衣衛還確實是對付那些囂張跋扈皇親勳貴的對手,如果反對,皇上將自己一軍,豈非自討苦吃?

“微臣無異議!”

不等崇禎詢問,駱養性站出來大聲說道。

他是心思靈動之輩,明白秦浩明是爲重開錦衣衛正名。雖說這些皇親勳貴有些棘手,可是作爲皇上鷹犬,不正是幹髒活嗎?

事情越棘手,越是能體現錦衣衛的價值。

“准奏!”

崇禎心裡暢快無比,高聲應答。

雖然他聽從秦浩明的建議,強行重開錦衣衛,但他明白今後一定不可能一帆風順,朝中大臣一定會藉機勸阻。

如今經過此事,錦衣衛重開,大臣們再無法多加指責。秦浩明分寸拿捏之妙,若不是在朝堂,簡直令他想拍手稱讚。

“第三點,微臣懇請皇上免除徵收練餉,讓天下百姓少點痛楚,或許勉強能夠裹腹。”

以大明現今的局勢,一下子取消三餉不現實。故而,秦浩明並沒有好高騖遠,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

“皇上萬萬不可,秦督此言差矣!所謂耕田交糧,乃天經地義的事。

如今國事維艱,國庫已空,理應守望相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怎能爲私利而不顧大義呢?

若是取消練餉,首輔之職,微臣無能爲力。”

別的事情薛國觀尚且能夠容忍,唯獨取消練餉讓他跳腳。

ps: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大賞,銘感盛情,故土難離敬上!

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說點什麼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說點什麼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