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

“大人,請讓婢子來侍候梳妝打扮。”

秦浩明洗漱完畢,萬庭居派來服侍的丫鬟彩兒穿着乘雲繡紋綺長裙,眉目如畫,紅着臉,兩隻大眼睛水靈靈的,長而密的睫毛一眨一眨地說道。

“也好!”

秦浩明看了一眼前齊眉、垂磐披肩的貌美女子,落落大方坐在錦墩上,獨自思考着。

此女絕非是什麼婢女丫鬟之類,估計是此地富紳蓄養的歌伎。

時下,作爲富紳用來巴結官員的工具而已。從前日她自薦枕蓆,被自己拒絕就可以知曉一二。

並非他不近美色,而是內心極爲排斥。

都是一些苦命女子,身不由己,被人訓練成以色娛人的工具。

按自己的的性格,自己的女人決不許他人染指,那麼豈非得收容到家裡,可問題今後此類事情少得了嗎?

都要這樣,自己豈非成種馬?

索性還是不招惹爲妙。

不過,他現在的心思可不在這等小事上,而是想着如何應對周奎這個國丈大人?

和主動對付高起潛不同,他根本不想涉及什麼朝堂爭鬥,沒那閒工夫。

可身在官場,一些事情並不以人的意志力爲轉移。估計,今後這些事情免不了。

有崇禎在,除掉周奎是絕無可能,那麼只能是拿住他的把柄,令其偃旗息鼓了。

屢屢陽光下,秦浩明陷入沉思。

銅鏡中,秦浩明柔軟的頭髮折射着黑色的光澤。眉頭因爲刺眼的光線而微蹙,卻無礙那張輪廓深邃的臉,散發出逼人的英氣。

彩兒的動作越來越慢,越來越溫柔,眼神中有一絲迷離,更有幾分無奈。

或許,自己對於這位年少總督而言,不過是殘花敗柳,連一夕之歡都不可得,根本是兩個世界的人!

多想時間永遠停留此刻,哪怕是妄想?

“秦督,接到通報,盧督在德州等我們。”

門口處,董長青身如標杆,揚着手裡的私信說道。

“明日啓程,走水路。”

秦浩明站起身,朝彩兒笑笑表示致謝,嘴裡卻向董長青說道。

“請秦督相救,奴婢知道嘉定伯府爲什麼要抗拒軍官?奴婢是威海鹽運司經歷李國威之女,吾父冤枉。”

聽到秦浩明明天要走,彩兒咬着嘴脣,驀然間跪地,額頭使勁磕地,瞬間血絲凝凝。

“站起來說。”

秦浩明嘆了一口氣,右手拉起彩兒的胳膊,低沉的說道。

“謝大人,家父……”

隨着彩兒抽抽噎噎的哭訴,秦浩明和董長青這才瞭解事情原委。

彩兒姓李,大名叫李霞,其父是威海七品鹽運司經歷,爲人正直,就是有點不合羣的意思。

山東歷來是產鹽大省,特別是沿海一帶的威海、登州、蓬萊等地。

從崇禎八年開始,周奎夥同山東總兵劉澤清、威海縣令李國富、登州富商張連密等人,一同藉助山東、山西鹽商的渠道,大舉販賣私鹽。

三年時間裡,獲利超過幾百萬兩。

有周奎與劉澤清兩個人的保護,山西、山東的富商更是在整個中原與塞北暢通無阻,非但在北方數省販賣私鹽,甚至將胳膊已經伸到江南!

買賣越做越大,只是朝廷的官鹽越來越難做,私鹽便宜,自然是將官鹽擠兌的做不下去了。

其父李國威暗中將事情調查的一清二楚,只不過,遞上的奏章不知如何給劉澤清發現。

一個小小的鹽運司經歷如何是劉澤清的對手,隨後李國威含冤下獄,被污罪名,於去年夏天問斬。

李霞作爲犯官之女,被充入教坊司爲歌伎。

登州富商萬國羣,也就是萬庭居的主人,和其父有私交,憐其悲慘遭遇,將她從教坊司贖出,收爲義女。

恰逢秦浩明光臨登州衛,入駐萬庭居,爲了報仇,李霞就假扮丫鬟,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出。

講到後面,李霞聲入蚊吶,滿臉羞紅。但還是把所思所想一一說出,她知道,這是唯一報仇的機會,不敢有絲毫隱瞞。

秦浩明聽完,細細沉思,驀然不語。

對於李霞的話,他相信應該是真的。

歷朝歷代以來,鹽業一直掌握在官府手中,作爲財政最大的賦稅之一。

有鹽業專賣就必然有私鹽,鹽業專賣越嚴,私鹽越好賣,利潤越高,這是一個客觀規律。

私鹽氾濫首先是利潤奇高,據私鹽研究專家估算,鹽的零售價格要高於產地價格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有此暴利,販賣私鹽人數怎麼少得了?

不說現在,便是大明前期,自江蘇到南京,沿江上下,自蕪湖至湖廣、江西等處,鹽徒橫行。

這種情況到明末更爲嚴重,已經發展到了鹽徒充斥,無處不聞的地步。

據朝廷邸鈔言:各處逃囚不逞之徒,私造遮洋大船,興販私鹽,每船聚百餘人,張旗號持兵器,起自蘇揚,上至九江、湖廣發賣。

沿途但遇往來官民客商等船,輒肆劫掠,所在雖有巡檢巡捕,官兵俱寡,弱不能敵。

自己原本認爲只是發生在長江一帶,原來山東、山西是被人悄悄把控而已。

望着哭得梨花帶雨的李霞,秦浩明搖頭苦笑,後面這張網恐怕是無比龐大,絕非只有劉澤清和周奎二人。

不比山西八大晉商,沒有官職,只是一介商賈,雖有關係,但私通建奴罪證充足,被自己用霹靂手段強行除之並不奇怪。

說句實在話,這件事情叫崇禎來解決都沒有辦法。否則,大明上下也不會私鹽販子橫行。

“這件事情很難,本督可能愛莫能助,希望李小姐明白。”

沉吟片刻,秦浩明實話實說。這件事情委實超出能力範圍,除非造反,不管不顧的一殺了之。

顯然,這不能。

其實,秦浩明知道,造成私鹽氾濫嚴重的主要原因,一是朝廷的鹽稅太重,使得鹽民農戶的生計日艱,不得已鋌而走險,冒法制私販私。

二是食鹽專賣政策造成的食鹽供需之間的嚴重脫節,爲販私活動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需求市場,從而刺激了一些人對鹽利的追逐,利之所在,人所共趨。

三是製鹽的進步,使得私鹽的製作成本大大降低。

可明白是一回事,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

李霞的明眸驀然黯淡下來,果然,此事正如義父所言:難於上青天!

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三十六節 鄭芝龍的根基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一百九十五節 給鄭家下套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五百五十四節 炮兵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三百六十九節 慘烈廝殺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九節 哪有那麼多證據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二百零二節 底氣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五百一十四節 這一切都值得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三百一十二節 逼良爲娼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