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

密密麻麻的幾十頁紙,記滿黃家遍佈全國的大小產業。有些產業連黃永發本人都不知曉,還是幾個管事補充,再加上賬冊方纔得以完善。

不說別的,單是太原城的窖藏,就不知凡幾。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其地燥,故不腐,其土堅,故不崩。

山西富商多利用地窖藏其物資或銀兩。黃永發藏粟數百萬石,皆窖而封之,大大小小有幾百處之多。

黃永發似乎也認命,連私藏的三千具鎧甲及大量兵器弓弩都沒有隱瞞,一五一十交代清楚。

單憑此一條,就坐實他的罪行,依大明律令,說是謀逆都不爲過。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些財物你們黃家便是幾代人也吃喝不完,何苦與建奴眉來眼去,遭此滅門之災?”

張鬆榮望着滿臉灰敗的黃永發,手裡拿着他招供的財物清單,慨然而嘆!

只是一晚的功夫,在太原城裡盤踞了上百年的黃家,就在一個上午的時間裡煙消雲散,不復之前的輝煌。

雖然現在沒有統計出具體財物有多少,但粗略估算,近千萬是有的。

應該說,像黃家這種大商賈,現銀並不多,大多用於週轉。

通過適才負責查抄黃府的賬房和銀庫的書辦彙報,只有一百三十萬多兩白銀和一萬多兩黃金,其餘的金銀細軟還未清點完畢。

真正讓張鬆榮動容的是黃家的物資,僅糧食一項,就有上百萬石,一千多萬斤。

相較於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金銀細軟等阿堵物,在亂世中,這些糧食不知要救活多少大明子民?

至於說其它像硝石、綢緞、牛筋、上好木料等戰略物資,有固然歡喜,但反倒沒有糧食讓張鬆榮來得如此震撼!

“麻五,這裡的事情你不要管,立刻帶領四百名將士在城裡維護治安,若有人煽動或領人作亂,一律格殺勿論!”

黃家在太原有一定的影響力,如今滿門被擒,張鬆榮怕有動亂髮生,故而未雨綢繆。

“諾!”

親衛麻五迅速領命離去。

“洪贊畫,你留在黃府細細清點商鋪田產,登記造冊,呈送秦督。”

“張通判,還要勞煩當地衙門徵召腳伕,這些物資要趕緊運到宣府,秦督可是盼眼欲穿吶!”

“李千戶,押着黃府管事辨認糧窖具體位置,派將士們把守。”

“趕緊讓快馬向秦督奏捷,諮詢具體處置意見。”

……

張鬆榮馬不停蹄,一一妥善做出安排。

黃府的物資實在太多,沒有十天半個月多次往返,根本無法完全清空。

若是加上大同、介休、臨汾同時行動的其他幾戶晉商,張鬆榮擔心宣府根本沒有如此大的倉庫盛放物資。

唔,此乃快樂的煩惱,留給秦督頭疼。

張鬆榮樂滋滋的拍拍腦門,灑然一笑。

斜陽高照,落日的餘暉依舊肆虐宣府大地,今年的乾旱幾成定局。

巍峨高聳的總督府,在太陽的炙烤下,愈發顯得高大威嚴。

府衙門房處,斷了一腳的李少軍,躲在陰暗的角落搖着蒲扇,躺在搖椅上氣定神閒望着十幾位坐立不安,等待秦督接見的千戶、把總、守備,無聲的笑了笑。

他是追隨秦督陣斬阿巴泰的那場戰役,墜馬受傷,左腿被戰馬踩爛。

九死一生之下,軍醫把斷腿截肢,僥倖存活下來。

原本認爲此生已廢,等待他的將是生不如死的日子。哪知峰迴路轉,秦督仁義,對他們妥善加以安排。

受傷越重,安排越好。

譬如自己和前任李彪,一個斷手,一個斷腿,皆是殘疾之身,百無是處。

不要說是在堂堂的總督府,便是在鄉野村道做那護衛之事,怕也是遭人嫌棄?

可是秦督愣是不以爲意,說他們是天殘地缺,古之惡來,有他們在,睡覺安寧。

這不,李彪聽說看守更重要的地方去,此處,便全權委託自己看守。

時常,秦督入門而過,若是沒有緊急事情,都會和他嘮叨兩句,基本上會說老李辛苦之類的話語,讓人暖心。

其家人親眷也是第一批安排進入水泥廠,今後可謂衣食無憂。

誠如秦督所言,這一切都是靠他拿命換得。

如今,見宣府邊鎮各路千戶把總因爲貪腐,四處託人求關係要求見秦督,他心裡覺得過往的一切俱都有所值。

“軍哥,你腿腳不便,無需如此!”

正自得間,李少軍見秦督身邊的書辦許傑大步流星走過來,急忙掙扎着要站起來行禮,卻被對方所阻。

“無妨,謝過許大人,禮不可廢!”

縱使如此,李少軍還是站起身,端重向許傑行禮。

今日一切大不易,萬不可因此驕傲自滿,讓人嫌棄,致使秦督爲難。

“諸位將軍,秦督今日無暇在身,不方便接見各位。有什麼話,大家不妨對我明言,許某一定轉告。”

回過李少軍的軍禮,許傑轉身對忐忑不安正在等待的十幾位大小將官說道。

他們的來意,許傑心知肚明,無非是來探探口風,早做安排。

“那……那秦督有沒有說什麼時候方便,或者我等改日再來。”

說話的是大同邊關的守備林區,平日裡和晉商走得比較近,最是擔憂。

他原本是戚綱的下屬,好不容易求得戚綱手書一封,不意卻連秦督的面都見不着,不免有些着急。

“就是,就是。”

其他人見狀,紛紛附和。

“諸位,請稍安勿躁!秦督已知諸位來意,並有言,請大家細聽。”

許傑見此,臉色一寒,大聲喝道。

“請許先生指點。”

林區急忙躬身行禮,同時示意衆人禁聲。

事關身家性命,人羣頓時安靜下來,大氣不敢喘。

“秦督言,過去事情,諸位或有不當之處,然俱是軍中同袍,不想深究。”

許傑把秦浩明的話複述一遍,見衆人有輕鬆之色,驀地臉色一寒,提高語氣繼續說道: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秦督有兩條路供諸位選擇,一,降職使用。二,把吃進去的吐出來。

時間緊迫,何去何從,請諸位認真抉擇,告辭!”

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二百七十八節 琉球事件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五百五十九節 對比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三百四十一節 下套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二十一節 騎兵訓練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百五十七節 殺人了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