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

三千多人的傷殘將士家屬,拖家帶口合起來有近兩萬餘人。

可目前水泥廠才解決幾百人,更多的還在苦苦煎熬,等待他的安排。

造蘭州大水車、打灌井和用於灌井的水車,需要專業人士,但如此多的數量,更需要衆多打下手的人。

所以,他打算用此次機會,儘量安排軍屬。雖說替朝廷做事工錢不可能很高,但至少吃食有保證。

亂世當中,對於窮人而言,有口吃的委實不容易啊!

“建奴寇邊,爲了籌措大軍的糧餉,宣府衙門早已入不敷出。

連最後的萬餘銀兩,也給高公公用於發放將士們的糧餉。現在,委實一兩都拿不出來。”

宋賢苦着臉大聲哭窮,竟是打算分毫不出。

眼前的總督大人搞錢厲害,馬市、定親都可以用來或明搶,或巧取,聽說還建了一個水泥廠,也是吸金的東西,爲何還要跟他一個叫花子巡撫計較?

“宋大人,沒有這樣的吧?事情是巡撫衙門提出來,買單的卻是總督衙門,那到時功勞政績算誰的?

更何況,宣府是你的大本營,打秋風您老可是輕車熟路,總不能一直讓本督幹髒活累活啊?

連高太監貪腐你都給了萬餘銀兩,難道幹正事竟然分文不出,傳揚出去恐怕不好聽吧?

公平些,一人一半如何?”

秦浩明跳將起來,絲毫沒有幾省總督的風範,竟然"chiluo"裸的開始或威脅,或討價還價。

“輕聲,輕聲。”

宋巡撫爲官多年,哪裡見過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總督?功勞政績、打秋風、髒活累活就這樣光明正大提出來,也不知道婉轉。

“沒事。”

秦浩明笑笑,接着朝正在偷笑的宋賢幕僚和洪迪新喝道:“你們都走遠點。”

“秦督,兩萬吧,委實拿不出來。”

“三萬,人員由總督衙門安排。”

“也好,拜託。”

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宋巡撫無奈答應。

大明不缺造蘭州大水車的工匠,只兩天功夫,宋巡撫便招募到百餘人。

分配好軍屬,按每家每戶出一人的原則,這幫工匠便開始熱火朝天地幹起來,設計圖紙,準備材料。

製做水車轉軸的木料,需要一種粗長耐磨的硬木,好在宣府鎮不缺,便由總督府提供。

同時交代工匠不許藏私,若是軍屬中有人願意學習製造蘭州大水車,必須認真教授。

否則,軍法從事。

北地邊關,講的就是軍法,特別是秦浩明威名,現在已經如日中天,鮮有人膽敢公然違抗。

同時,爲了應對將來的災荒,他四處蒐羅二萬餘斤紅薯種子,強制衛所將士栽種。

紅薯作爲一種高產作物,於萬曆二十一年長樂海商陳振龍從菲律賓引進,在很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種植,並且耐乾旱。

經大明官府推廣,如今這種作物在大明遍地都是。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由於土地兼併嚴重,紅薯作爲一種雜糧大戶人家不屑種,貧民百姓又沒有田地種,致使這樣可以度過饑荒的高產作物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秦浩明知道崇禎年間北方人口銳減,主要是恰逢小冰河天氣高峰期,所以災情要比歷朝歷代嚴重得多。

與往年相比,崇禎年間北方旱情延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大,與旱災同時發生的還有波及北方及長江流域的大蝗災。

縱觀整個崇禎年間,糧食短缺一直是最大的問題,所以糧食對秦浩明來講,相當重視。

夜色如水,傾瀉在總督府的每一個角落,窺視着這裡的一切。

“找死,這些奸商。”

突然,總督府中傳來一聲咆哮,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親衛首領浩子悄悄的探探頭,有點奇怪究竟什麼事情能惹得秦督大動干戈?

跟隨他有些時日了,從來都是笑眯眯的模樣,很少雷霆大怒。

可惜緊閉的硃紅色大門阻斷了他的視線,讓他的好奇心無法滿足。

書房內,幕僚洪迪新默默地撿起被秦浩明仍在地上的銀票,一聲不發。

在他看來,秦督生氣委實有點莫名其妙。

秦督訂婚的事情隨着時間的流逝,已經過去月旬。

該來的,不該來的,基本已經悉數到位。

從接手閻應元的工作以來,他已經收到七十多萬銀兩。至今,他的心臟還比平日的跳動快了許多。

昨日,晉商商會集體湊了一筆十萬兩的銀票,由新任會長黃永發親自從大同送過來,並附上人員名單。

林林總總百餘人,少的幾百,多達五千,攏共有十幾家五千的。

如此大禮,原本以爲對錢財甚爲在意的秦督一定會大喜過望,親自接見黃永發也是有可能的。

哪知剛剛彙報完畢,秦督竟然大發雷霆,瞧這意思,居然是嫌少了。大人物的心思,委實難以摸透。

“他們都是千萬之資的人啊!”

秦浩明拿着人員名單,用紅筆在幾個名字下面劃了一道紅線,咬着牙關,氣急敗壞的走來走去。

洪迪新偷偷瞄一眼,靳良玉、王大宇、田生蘭、翟堂、黃永發,加上已經煙消雲滅範家等三家,難道這就是秦督口中的八大晉商?

只是他有點搞不懂秦督思維,難道人家有千萬之資,就一定要送最大的禮嗎?

與戚家訂婚,您可是連戚家小姐都沒見過啊!

“明日你親自走一趟,把銀票退回給黃永發,就說本督無功不受祿,當不得如此厚禮,語氣斟酌一下。

另外,幫本督準備一份禮物,明日本督要到戚府享受燭光晚餐。

對了,給女孩子的禮物幫本督多花點心思,要貴重。

夜色不早了,你也早點休息。”

才片刻時間,秦浩明便恢復常態,笑意盈盈的對洪迪新說道。

“諾!”

洪迪新恭謹的行了一禮,緩緩的退出書房。

只是心裡爲黃永發等晉商默哀,秦督可是連手下千戶的百兩紋銀都來者不拒,十萬紋銀無功不受祿,這不扯嗎?

擺明是嫌少啊,也不知明天黃永發會有什麼反應,得罪幾省總督,想必沒有幾個商人能淡然處之?

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五百一十九節 幹翻他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二百四十六節 對比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五百九十一節 慘烈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二百二十七節 傷殘紀要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四百六十六節 利益均沾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二百三十九節 招攬工匠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說點什麼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