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

若不是秦浩明有幸面聖,顏繼祖向兵部求援建言的條陳絕無機會出現在崇禎御案前,多半出於需要而焚燬。

此刻,崇禎皇帝的心思並未在條陳上,借秦浩明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弄虛作假。故而,此事確鑿無疑。

他的內心相當複雜,不僅是因爲秦浩明的忠義,更是有感於顏繼祖的一心爲國而動容,同時還有對楊嗣昌的絲絲怨怒。

若不是秦浩明冒死諫言,自己差點因爲信任楊嗣昌,更因爲有政治上的需要而斬顏繼祖。此舉委實如他所言,確實讓人心寒齒冷。

“王伴當,立馬着旨赦免顏巡撫無罪並官復原職。

取宮中百年老參三支,綢緞三匹,紋銀千兩,由你親自走一趟,代朕慰問,讓顏愛卿受委屈,是朕的不是。”

“嗻!”

王承恩領命緩緩退出宮外。

秦浩明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緩緩的長呼一口氣。

崇禎斜視他一眼,白皙的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難不成朕在你眼中就如此昏聵不成?”

“皇上英明神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悵然而涕下。”

秦浩明臉色端莊一本正經說道。

哈哈哈……

至此時,崇禎皇帝和盧象升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頗有君臣相宜的感覺。

也只有秦浩明有年齡的優勢,再加上滔天大功心性大膽,故而插科打諢無絲毫違和感,方有此效果。

“坐下吧,也該說說你的問題。”

給秦浩明如此一鬧,下馬威也無法繼續進行。可崇禎性格較真,還是要他老實交代。

“範家勾結建奴證據確鑿,此爲罪證。”

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證據,放置在茶几上,隨即繼續說道:

“許是範家莊園之故,浮財不多,僅有銀兩萬餘。倒是糧食等物有近千石,已經給我充作軍糧,部分用於分發給濟南府饑民。

此事,濟南府文武官員俱可以作證。至於掠奪德州大戶錢財,微臣確實從他們手裡敲詐三十九萬銀兩。

主要說起來,還是他們手腳不乾淨,跟範家等晉商多有合作。”

迎着崇禎懷疑的目光,秦浩明避重就輕,七分真三分假,除了倪寵那裡的百萬兩,其他俱是真實情況。

並且把從祖寬手裡購買建奴首級的事情也趁機做了報備,剩下二十萬兩銀票則攤在紅木茶几上。

崇禎聽完蹙着雙眉,一雙狹長的雙眼緊緊盯着秦浩明,悠然問道: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秦愛卿緣何把冒着被彈劾危險所得的銀兩,用之於原本理應朝廷來做的事情?”

雖然財政困難,可區區幾十萬兩紋銀,崇禎並未放在心上。

至於說敲詐劫掠罪名,這些年,秦浩明也不是第一個。便是旁邊的盧象升,也未必敢說就清廉如水?

人有私心不可怕,只要在範圍之內。最怕的就是全然無絲毫雜念,講得好聽點叫胸懷天下,講得難聽點叫圖謀不軌。

然而不管好聽難聽,對崇禎來講性質都是一樣。幹原本朝廷應該乾的事情,那叫收買人心,圖謀將來。

“微臣沒有想太多,只知道人生不過百年,彈指即過。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故而,對於錢財,微臣看得極淡。

此生惟願如冬祭之日所言:衛我大明,復我漢人雄風,便如當朝藍玉將軍般。

建奴如今勢力已成,已然是我大明心腹之患。

若是不能舉全國之力盡早除之,他日定然是第二個蒙元。如此,則我漢人危矣!”

秦浩明趁機在大明首次提出建奴威脅論,希望能引起崇禎重視。

當然表面上他坦坦蕩蕩,實則內心腹誹不已。

帝王還真他媽的敏感,自己還真忽略了崇禎真正關心的事情。不過估計敲打他的意思更濃些,畢竟現在自己什麼也不是。

如果是手握幾萬精兵,那此事真的可大可小,全在崇禎一念之間。

“大讚!當初太祖曾說藍玉將軍乃當代衛青,大明長城,雖說後來有謀反嫌疑,然瑕不掩瑜,功是攻,過是過,俱往矣!

希望秦將軍能堅守初心,與盧愛卿再造大明天雄軍,成就徐達、藍玉之傳奇!

若此,朕也將比肩太祖。”

聽完秦浩明的話,崇禎些許疑慮消除,站起身揮舞着雙手,興致勃勃的說道。

他一生自視甚高,然現實中屢屢受挫,但永不言棄。秦浩明的雄心壯志,無疑引起他的共鳴。

“至於愛卿對建奴的憂慮,朕以爲言過其實,不過是癬疥之疾而已!

待大明收拾完叛賊,再修養三五載,拓實根基,百萬大軍揮師北上,建奴必定土崩瓦解。”

秦浩明的解釋讓崇禎非常滿意,只是對於建奴的看法及其不屑。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連恥於議和的建奴,今後將奪了大明的江山。

“不然,此一時彼一時也。

崇禎七年,至漠南蒙古被建奴征服,長城以北,皆爲建奴所有。大明早已防不勝防,即使無李闖之肇亂,大明亦不容易解決矣。

崇禎九年十一月,敵酋皇太極親征朝鮮。

十二月初,皇太極率領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多羅貝勒嶽託、多羅貝勒豪格、多羅安平貝勒杜度,共大軍十萬,從瀋陽出發,進攻朝鮮。

崇禎十年正月,多爾袞出騎兵襲擊江華島,俘獲朝鮮國王及重臣的家屬二百餘名,並以此脅迫朝鮮國王李倧。

李倧被迫於正月三十日出城投降,獻出大明所頒給的敕印,向建奴臣服。

崇禎十年二月初二日,皇太極班師回國。又命碩託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進攻當時由大明控制的皮島,後又派阿濟格前去助戰。

四月十二日,阿濟格奏報攻克皮島,殺守島總兵沈世奎,消滅守島駐兵一萬七千餘人。

至此,一直制約建奴發展的東部威脅,已被徹底解除。

而這也意味着,大明的防線於建奴而言,早已千瘡百孔,防無可防。

所以,纔有去年建奴繞道蒙古,寇邊大明。

當然,此也是微臣想要鎮守大同邊關的原因之一。”

秦浩明說一條,崇禎和盧象升的眉頭便皺上一分。待說到最後,二者臉色陰沉得能擰出水來,然卻說不出一句話,據是實情啊!

“別藏着掖着,那鎮守邊關之二是什麼原因?可否還有之三?”

盧象升自然知道原因,但爲了讓崇禎知曉,故意問出來。

“打擊私通建奴的晉商,其中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被建奴稱爲皇商。”

火燭跳躍中,秦浩明臉色猙獰,殺氣騰騰一字一頓向崇禎皇帝說出八大晉商名字。

“什麼?秦愛卿切莫危言聳聽,或者公報私仇,情況可否屬實?”

收到盧象升舉報範家、樑家、王家的奏摺,崇禎皇帝留中不發,生恐其中有所誤會,影響太大,另外爲的就是要拿到具體證據。

哪成想,秦浩明張口就是八家,且瞧他意思,還有許多山右中下商家也介入其中。

這裡面的能量,牽扯到的人物,即使作爲帝王之尊,崇禎皇帝也感到遍體生寒,四肢無力。

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六十節 困難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五十八節 善後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五百六十四個節 此生無憾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四百零二節 端的好手段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三百節 暗潮涌動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七十五節 交心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百六十九節 自力更生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說說感謝和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