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自取其辱

“吾弟乃功勳之後,其父身爲正五品守備武官,薩爾滸一戰中爲大明捐軀身亡,豈容爾等骯髒之人欺凌埋汰。今日居然拔刀相向,莫非爾等要造反不成?”

文人的厲害不在於其它,而是他們的口誅筆伐,以及一頂頂的大帽子,這是最讓人無可奈何的事情。

“張雲是功勳之後你會不知曉,你身爲臨浦典吏,負責緝拿刑捕,此事難道不是你職責範圍?那你拿着朝廷的俸祿做何事?”

秦浩明手指一衆衙役和秦向天位置,眼裡的蔑視**裸的展現無遺。

“太祖曾言:治天下以人才爲本。不說我身爲臨浦生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大明豈容爾等魑魅魍魎禍害普羅大衆?”

秦浩明步步緊逼,向前一步,高大的身軀給衆人的壓力非常大。

“別的多說無益,我只問一句,無故毆打難民是老父母所令還是爾等恣意妄爲,今天當着臨浦百姓的面,你可敢據實回答?”

“說得好,秦典吏請明言。”

“事無不可對人言,說清楚。”

“秀才公問得好。”

牆倒衆人推,破鼓衆人捶。百姓們紛紛朝官府衙役大聲叫喊,頗有痛打落水狗的趨勢,實是他們壞事做絕,民憤太大的緣故。

秦向天心裡有苦難言,這小兔崽子步步抓住大義的名分,讓人無從招架。沒有縣尊的命令,秦向天對他又動強不得。

特別是最後的喝問,已經讓他們陷入死地。答與不答,沒有任何意義,這個黑鍋他們背定了,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說。領導永遠是英明的,下屬永遠是背黑鍋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只是這個小兔崽子何時變得如此牙尖嘴利,這可必須引起警惕,過往的恩怨他心裡清楚。難道是葉家悔婚一事,讓這小兔崽子受到的刺激過大,以至於七竅全通,變得如此不成?

“今日之事純屬誤會,容秦某回去稟告上官,再作計較如何?”

秦向天語態誠懇,姿勢放得很低,朝圍觀百姓到處拱手作輯行禮。

他老於世故,明白現在不是激化矛盾的時候。只有行緩兵之計,對付這種窮酸秀才,只要縣尊發話,有的是手段和方法,倒不必急於一時。

好手段,能屈能伸,八面玲瓏,是一號人物,秦浩明心裡暗自讚歎!

不過沒有辦法,自己必須攪局。不是非要無理取鬧,綁架民衆意願,實在是自身實力太弱啊!

讓他們騰出手來,就是自己的災難,目前在他們面前,自己沒有任何自保能力。

“秦典吏能夠明辨是非,放大明子民一條生路,善莫大焉,浩明代表臨浦百姓和流落此處的民衆不勝感激!”

秦浩明緩緩朝秦典吏半拜行恭禮,面部肅然,端莊無比。

“大善!”

“臨浦的驕傲!”

“今後不知哪個女子有此福氣!”

四周百姓交頭接耳,紛紛誇獎秦浩明的義舉,更有好事的大媽、大娘開始探討秦浩明的終身大事。

樓上葉紹梅的眼睛已經迷離,輕咬脣角手扶窗臺,半個身子探出窗外,無盡貪婪地想把秦浩明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鐫刻在腦海當中。

“賢侄不必如此,上天有好生之德,非是吾等不近人情,實是臨浦縣城容納不了衆多大明子民,不得已而爲之啊!”

秦向天一臉的唏噓無奈,眼角微微有幾分溼潤,臉上的皺紋推擠在一起,憂國憂民的心態表露無遺,此舉倒也博得臨浦百姓的幾分好感。

“那這些衙役毆打大明子民當不是老父母所使?”秦浩明笑笑的問道。

“毫無關係!”秦向天一臉稟然,回答得斬釘截鐵。

“難道是是秦典吏私下所爲?”秦浩明面有猶豫之色問道。

“老夫不曾爲之!”秦向天微微搖頭,臉色有幾許陰沉。

“那就是這些賤役恣意妄爲。請問秦典吏,無故毆打大明子民者,該當何罪?”

秦浩明勃然大怒,一副不惜此身也要討個公道的模樣。

“事出有因,情非得已,尚請見諒!”秦向天臉色不豫,依然淡然答道。

“那起先爲什麼說純屬誤會,莫非秦典吏當臨浦百姓和大明子民是傻子不成?”

秦浩明義憤填膺,雙眼緊緊怒視秦向天,滿身的殺氣毫不收斂,任意釋放。

“放肆,你想怎麼樣?注意自己的身份,你不過是一個窮酸落魄的秀才,還被葉家悔婚,難道還覺得不夠丟人嗎?在這裡充什麼英雄好漢?”

秦向天被秦浩明的殺氣所迫,忍不住退後幾步,頓時又覺得失了面子,氣急敗壞之下,終於不管不顧把大家族之間的秘密公諸於世。

話剛講出了,秦向天就恨不得摔自己一巴掌。

真是陰溝裡翻了船,被這小兔崽子怒急攻心迷失了心智,這大家族最是顧忌名聲,葉家豈能輕饒自己,該叫誰去代爲轉圜一二,再登門賠禮道歉纔好。

晴天霹靂,正處在葉家酒樓的葉紹梅聽到秦向天說的話,臉色蒼白,搖搖欲墜。

自己最擔心最害怕的事情,就這樣在大庭廣衆之下被這個賤役揭穿,這讓一貫高傲的秦哥哥如何接受得了世俗的眼光,想要再續前緣,幾近再無可能?

原本想悄無聲息間,委託兄長探探口風,哪怕自己捨棄尊嚴委曲求全,料來秦哥哥會心有不忍,現在她彷彿聽見自己心破碎的聲音。

靜,四周出現了一個暫時詭異的靜謐。葉家,臨浦的百姓都知道,在臨浦,那是一等一的大家族。那這個少年是誰,能跟葉家聯姻絕不是無名無姓之輩。

當然,也有些靈活的百姓明白,這個秀才公肯定是家道中落,才被女方悔婚,這對男方來講是奇恥大辱。

不過,更多的百姓目露不屑,這葉家的名聲口碑看來有問題啊,這不是落井下石嗎?

“這還不是拜你所賜,秦向天!秦典吏!秦族長!”

秦浩明並沒有惺惺作態,而是目光平和盯着秦向天,可是越是如此,大家反而更能感受他心中的怒火和憤懣。

“秦家小兒,休得在此胡言亂語造謠生事,有什麼事情到族老大會再說。”

秦向天大聲咆哮,心裡卻是在想,這個禍害看來必須趕緊想辦法清理,不然悔之晚矣!

“父老鄉親們,請大家評評理,看看這個無恥之徒的真面目。”

秦浩明理都不理他,索性對着臨浦百姓大聲說道。

“家父本爲江浙巡撫,天啓年間因爲魏閹黨羽的陷害而辭官,彼時這個賤役不過家族中的一個破落戶而已。若不是家父幫忙,便是連這個典吏也絕無可能。世間偏有這般白眼狼,家父過世不到半年,既然聯合其他偏房佔祖產,可憐小生當時年紀尚幼,無力爭奪。想我原本是秦家堂堂大少爺,居然只有莊園農舍一進三房可供棲身,嗚呼哀哉!”

秦浩明手指一直無所顧忌對秦向天指指點點,時而蔑視、時而高亢、時而悲憤。

“今日秦某對天發誓,請臨浦父老做個見證,他日小生必將此僚繩之以法,告慰先父!”

旁邊的張雲聽得悲憤莫名不可自抑,忍不住仰天長嘯。但是心中對兄長的感官完全改變,不錯,兄長是變了,變開竅了,秦家光大指日可待!

“好!”百姓當中不乏好事者,紛紛大聲叫好。一些情感豐富之人更是不停抹淚,感同身受,心有戚焉!

“胡言亂語,無中生有,不知所謂!秦家小兒,咱們騎驢看本,走着瞧,走!”

秦向天完全亂了分寸,民心民意都在小兔崽子那邊,今日肯定討不了好,唯有徐徐圖之!扔下幾句場面話,秦向天帶領一衆衙役匆匆收隊,心裡卻在想着如何算計秦浩明。

葉紹梅纖纖玉手緊捂胸房,晶瑩的淚珠順着高挺的鼻樑緩緩流淌而不自覺。

在秦哥哥過往最艱苦的日子裡,自己並沒有給予任何幫助和鼓勵,反而嫌棄他呆頭呆腦不懂風情,並且在他的心頭狠狠的插下一刀。

試問當時年紀幼小無依無靠的他,如何有閒情逸致卿卿我我?如果不是十年的寒窗苦讀,如何有今日的大放異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難道這樣的雄偉漢子、如意郎君就要離自己遠去,從此秦郎是路人?

不,自己一定要盡力挽回,他本來就是屬於我的。這是上蒼註定的姻緣,自己必須爲他做點什麼?

————————————————————

書友們,如果喜歡本書請麻煩幫忙收藏推薦啊!新書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呵護!另外本書已經簽約,完本必有保證!故土難離敬上!

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一百四十九節 亡羊補牢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着呢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六百六十七節 炮灰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六百一十二節 決戰開始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一百五十二節 口腹蜜劍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二百六十四節 大明海軍威武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六百五十七節 揚帆出海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五百四十節 關寧之事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四十一節 猖狂太甚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二百七十九節 琉球使者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五十四節 借我三千騎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