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大將軍的督促下,北韓的戰爭機器終於開始全力運轉了。北韓全力備戰的第一步就是放下鐵幕。整個1931年5月,朝鮮半島北部就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抓特務運動”,任何被懷疑同日本帝國主義或是蘇聯有勾結的朝鮮人,都無一例外地遭到了北韓內務部的逮捕,還有上千人遭到槍決!所有外國在北韓開設的工商企業,也都接到了限期撤離的命令。居住在北韓境內的普通外國公民也都接到了限期離境的通知。就連平壤的外國使館,也得到通知,讓他們在1931年6月底之前遷往中韓邊境城市新義州。
鐵幕放下之後,北韓政府立即就宣佈國家進入戰時狀態,並且向38線以北,40線以南的所有城鎮村莊發佈了強制疏散令。這些地區的全部和平居民,都必須在1931年冬季來臨之前,撤退到40線以北,蓋馬高原上的臨時避難營地,如果情況危急,這些人還將全部撤往中國境內。與此同時,由北韓國防部發出的徵兵通知單向雪片一樣飛到北韓政府統轄的每一個角落。徵兵的年齡擴大到了16歲到45歲,到1931年下半年,已經有上百萬的成年北韓男子穿上了軍裝,這對一個六七百萬人的小國而言,幾乎就是全民皆兵了!
爲了裝備訓練如此龐大的軍隊,北韓的後臺中國也開始盡全力提供支援,中韓邊境所有的道路都擠滿了排着長隊的卡車,裝載着各種軍用物資的列車更是一列接着一列,源源不斷向北韓首都平壤開去。糧食、彈藥、罐頭、壓縮乾糧、軍服、雨衣、槍支、鐵絲網、飼料、藥品、工兵鏟、飛機零部件……各種各樣想得到想不到的物資流水一樣從平壤火車車廂上面卸載下來。運往平壤城內的無數個新建或改建的倉庫,小心存放起來。幾十萬守城官兵一年以上作戰消耗所需要的物資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如果沒有1918年以來連續十餘年的安定建設,如果沒有兩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實施,光是這些供應恐怕就要讓中國政府破了產,更別說將來世界大戰正式開鑼後上千萬國防軍的巨大消耗了!
現代化的戰爭。在大量消耗活生生的官兵生命的同時,也在流水一樣吞噬着物資和金錢!幸好這個時空的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已經儲備起了這樣堅實的國力。
看到北韓的一連串反常舉動和中韓邊境上源源不斷南運的各種物資,就算是完全不懂軍事的人,恐怕也知道這個小國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兵營了。也讓日本紅軍總參謀部意識到他們將在北韓遭遇一場超乎想象的苦戰,武田亨立即命令剛剛接任內務人民委員的加藤浩。不惜一切代價搞到北韓方面詳細的部隊調動情況和最新的軍隊數量情報。
不過北韓的鐵幕降下之後,別說是這些年忙着走私拉皮條疏忽了本職工作的日本情報部門,就是無孔不入的蘇聯情報機構,也不知道北韓的最新情況了。
經過這一輪大擴軍,北韓的軍隊數量有多少?五十萬?還是一百萬?北韓的防禦又是如何部署的?是集中兵力於38線,還是採取了縱深防禦部署?有沒有可能中韓聯軍準備搶先下手。突襲南朝鮮?
由於缺乏必要的情報,莫斯科和東京都無法準確地做出判斷。而且日本的戰爭準備也沒有完成,日本紅軍的油庫裡面還沒有裝滿蘇聯和波斯的石油,鐵礦石、廢鐵、銅、鋁、煤炭等各種重要原材料的儲備連計劃的50%都沒有完成。用蘇聯提供的外匯購買的飛機發動機生產線也沒有從美國運到日本,連日本紅軍坦克師團必須的訓練科目都沒有完成。
因此,日本紅軍根本沒有可能提前發動戰爭。甚至在要不要出兵進攻北韓的問題上,日本革命軍事委員會都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應該放棄北上,轉而實行南下。理由是北韓已經開始全力備戰,說明中國和北韓已經意識到日本將要北上,突然襲擊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而且中國肯定已經做好了出兵援韓的準備,靠日本紅軍的實力根本沒有可能戰勝中韓聯軍。
另一派則認爲應該執行既定方針,因爲世界革命是一個整體,日本的責任就是牽制中國,如果能將中國的軍力吸引到朝鮮半島。哪怕日本紅軍最後被趕下大海,也是完全值得的。
面對兩派的爭執,武田亨根本無法決斷,只能給莫斯科發電,請求世界革命的偉大統帥托洛茨基的最高指示。
“我們的日本小朋友有些害怕了,你們認爲我們應該怎麼辦?”克里姆林宮的國際無產階級司令部內,托洛茨基揹着手站在巨幅世界地圖前。凝視看了一會後才向在座的瓦採季斯、圖哈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問題。北韓的大舉備戰在這位紅色先知看來並不都是壞事,這說明中國已經將保衛滿洲當成了頭等大事,這正是他想看到的情況。
“我認爲沒有必要再發動朝鮮戰役了。”瓦採季斯走到托洛茨基跟前,指着地圖分析道:“中國人在武裝北韓的同時。也在加強着他們自己的戰備工作,他們成立了一個北方方面軍,由常瑞青的心腹大將吳石元帥擔任總司令,指揮二十五個軍的兵力用來防禦我方。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還是讓日本引而不發爲好,以免他們在北韓的軍事行動遭遇挫折,讓資本主義陣營識破我們的企圖。”
托洛茨基點點頭,自己的目的的確已經達到了。北韓的備戰在英法德等國看來,正是蘇聯、日本即將在東北亞動手的證據!這樣英國就會放鬆警惕,將海軍艦隊移往東方,而德國也會放慢物資儲備和戰爭準備的腳步。在東北亞大戰打到最關鍵的時刻之前,希特勒是不會在波德邊境動手的。
但是隻要朝鮮戰爭一天沒有打響,中國擺在滿洲、蒙古的一百幾十萬大軍就對蘇聯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共和國構成嚴重威脅。爲了保衛這兩塊地盤,蘇聯也不得不在那裡部署了上百萬紅軍。而且這還是在中國沒有充分動員的情況下,一旦蘇聯向中東、印度和巴爾幹半島發動進攻,中國肯定會進行全面動員,以中國現在的人口和工業實力。組建起800萬到1000萬軍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到時候,蘇聯就是在遠東和西伯利亞擺上兩三百萬大軍都不一定保險了。
可是中韓和日本在朝鮮半島的交手會不會在短時期內就分出勝負呢?如果日本速敗的話,蘇聯就該爲自己的後院操心了!對於這種具體的戰術問題,托洛茨基瞭解的不多,所以他看向了圖哈切夫斯基:“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日本紅軍有能力和中韓聯軍打成膠着嗎?”
圖哈切夫斯基心裡也沒底,因爲他根本不瞭解韓軍的情況。對於中國國防軍現在的戰鬥力,他所知的也不多,根本無從做出判斷。不過他卻希望能讓日本和中國在朝鮮戰場上交一下手,這樣他就能掌握更多關於中國國防軍的情報了。所以他立刻回答道:“主席同志,朝鮮半島的地形狹窄,山巒密佈。不利於大部隊特別是機械化部隊進出。而且日本的軍事動員潛力應該在600萬人以上,所以即使他們進攻北韓不利,也能在朝鮮半島和中國人打一場持久戰。
布柳赫爾同志也認爲,即使北韓軍隊得到了加強,但是由朝鮮人組成的軍隊絕對不是日本軍隊的對手,這兩個民族在軍事上面的天分相差太大。而且日軍在數量上仍然要大大超過擴充以後的北韓軍,因爲北韓的人口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可是日本紅軍內有不少人對進攻北韓沒有信心。”托洛茨基思索了下反問道。“他們的擔心應該不是沒有道理的吧?據說反對進攻北韓最堅決的就是前任朝鮮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
“寺內壽一同志主要是擔心中國國防軍的威脅。”武田亨的代表安田康夫不等托洛茨基提問就搶先回答道:“如果蘇聯可以保證在中國國防軍出兵北朝鮮後向中國宣戰。寺內同志是會支持進攻北韓的。”
“瓦採季斯同志、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我們能做出這樣的保證嗎?”托洛茨基想了一下,又把問題拋給了他在軍事上的左膀右臂。
“我看可以,宣個戰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圖哈切夫斯基一臉無所謂地道。他還有潛臺詞沒有說,蘇聯可以宣而不戰嘛!
瓦採季斯沒有直接回答,他想了想問:“安田同志,日本紅軍對上北韓軍有幾成勝算?”
安田康夫想都沒想就說:“百分之一百,一個日本紅軍打三個北韓白軍絕對沒有問題。而且日本紅軍的數量至少是北韓白軍的一倍!”
“如果北韓在38線上擺開50萬大軍,你們用多少時間能將他們全部擊潰?”瓦採季斯又問。
“頂多15天,”安田康夫一臉輕蔑地回答道:“不管用大縱深突擊戰術還是用傳統的陣地戰,50萬日軍都能在15天內打敗50萬北韓白軍!”
瓦採季斯心動了,中國軍隊的反應再快,也不可能在半個月內往北韓派出幾十萬人的援兵。如果日軍可以在中國援兵抵達之前打垮韓軍,那麼……中國至少需要向朝鮮半島出動上百萬以上大軍才能把日本人趕下大海。而且至少要打上一年。或者換句話說,蘇聯的東部至少有一年以上的時間不用擔心中國的威脅了。
他扭頭看着托洛茨基,鄭重地道:“可以答應寺內壽一的要求,就讓日本人和中國人在朝鮮半島打一架吧。朝鮮戰爭發動的時間……最好還是定在1932年6月份。”他看着地圖。心中迅速計算了一下兩方面的實力對比和中國可能介入的時間。“打下平安南道和咸興一線就可以了,不要推進到鴨綠江邊,就在平安南道和咸興之間展開防禦,那裡是朝鮮半島最狹窄的地方,日本紅軍應該在那裡迎擊中國侵略軍!”
托洛茨基點點頭,望着安田康夫。“安田同志,還有什麼問題嗎?”
“還有一點,”安田康夫點點頭。“托洛茨基同志,我們需要飛機。真正優秀的艦載機,伊15顯然不符合要求。和中國的福克D.21相比,伊15實在太落後了。我們得到消息,中國人正在設計福克D.21的艦載型,此外德國的亨克爾公司最近也推出了一款雙翼輕型轟炸機,據說性能很不錯,估計中國人很快會得到設計圖紙和生產許可。在明年6月底之前,福克D.21和亨克爾公司的這種雙翼輕型轟炸機都有可能上中國的航空母艦!而我們的航母雖然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中國,卻始終沒有一款性能優良的艦載機,這對我們向南洋進軍非常不利。”
托洛茨基皺了皺眉,現在蘇聯的重工業足夠應付坦克和大炮的生產,可是航空工業始終是個短板。蘇聯的基礎材料科技不如歐美。因此飛機發動機技術就非常落後,此外蘇聯在電解鋁和鋁合金這方面也非常落後,只能用木頭、鋼管和帆布來製造飛機,而且蘇聯的木材加工技術也不行,由此蘇聯飛機的自重要遠遠大於歐美的飛機,而馬力又不如對手,發動機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又低。爲此托洛茨基沒有少發脾氣。可那又有什麼用呢?技術這個東西,又不是偉大領袖發發脾氣就可以追趕上去的。
想到這裡,他看了看工農紅軍空軍總局局長巴拉諾夫。巴拉諾夫立即彙報道:“玻利卡爾波夫設計局已經在着實開發新一帶的單翼戰鬥機了,原型機將在1932年6月之前進行試飛,1933年上半年可以定型投產……不過波蘭同志在這方面卻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領先,他們的PZL航空製造集團剛剛推出了一款單翼的P.7戰鬥機,裝配一臺520馬力的9缸風冷發動機,最高航速可達330公里。足夠對抗德國的福克D.21戰鬥機。”
“很好,就把P.7戰鬥機提供給日本。”托洛茨基指示道:“此外我們的戰鬥機研發工作也要加快,現在已經是戰時了,所有的工作都要用戰時的標準來要求!不僅飛機的研發要加快,新一代坦克的研發也要抓緊!”他回頭看着安田:“我保證會在1932年6月底之前向日本提供500架最新式的P.7單翼戰鬥機!這樣可以了嗎?”
安田感激地笑了笑:“我代表日本紅軍、紅海軍感謝您和蘇聯人民的慷慨。”
托洛茨基輕輕哼了一聲:“我要的不是感謝,而是日本紅海軍的實際行動,我要求你們在1932年8月底之前向荷屬東印度發動進攻!不管有沒有先進的戰鬥機。都要展開行動,明白了嗎?”
當天會議結束後,安田康夫就給東京發去了托洛茨基的最新最高指示。在得到蘇聯出兵的保證之後,原本反對進攻北朝鮮的日軍將領也都轉而支持這次軍事冒險。布柳赫爾、崔可夫、武藤信義和寺內壽一幾個人聚集到了三宅阪的日本紅軍總參謀部作戰室。開始擬定進攻北韓的作戰計劃。
要進攻北韓有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和北韓有着同盟關係的中國,進攻北韓是不是意味着向中國宣戰?
“哪怕最終的全面戰爭沒有辦法避免,但是能推遲一段時間總是好的。”對這個問題,武藤信義已經思考了很久,始終也下不了一開始就同中國開戰的決心。“我估計中國人也不願意過早展開全面戰爭,不如就在朝鮮半島試一下深淺。”
“我們爲什麼要懼怕中國人呢?”崔可夫和布柳赫爾商量了一下,搖搖頭說:“既然早晚要打,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先下手爲強!”
寺內壽一搖搖頭:“這是海軍的意見,在得到可以對抗福克D.21的艦載機之前,海軍的幾艘航空母艦形同虛設,甚至不能爲主力艦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沒有空中掩護,海軍是打不過中國人的!”
崔可夫將寺內的意見轉告給布柳赫爾,後者重重嘆了口氣,然後說:“既然如此,那就暫時不和中國人打全面戰爭吧,不過朝鮮戰役,我們必須勝利,一定要在半個月內突破北韓軍隊的38線防線,奪取北韓首都平壤!否則整個世界革命的進程和佈局,都會被打亂!
我要求日本加快軍事動員步伐,在1932年5月底之前,將紅軍陸軍總兵力擴充到120個師團!其中的60個師團必須部署到朝鮮半島,剩下的60個師團也必須做好戰鬥準備,隨時可以投入朝鮮或南洋戰場。另外,日本海軍要做好在朝鮮東海岸配合陸軍作戰的準備……”
崔可夫將這番話翻譯成日語後,武藤反問他道:“崔可夫先生,你們有詳細的計劃了嗎?”
“還沒有,”崔可夫回答道:“我只有一個大致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