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這是要吾拿這個東西,堵太后的嘴啊。”
乾清宮中,東暖閣內,萬曆坐在椅案之後,愁眉苦臉的看着惟功呈上來的東西。這幾天,因爲老成國公之死,清丈之事已經成爲最近的焦點。
武清伯李偉連勳臣都不算,只是親臣,這些年好不容易攢了上千頃的地,多半還都是在懷柔昌平遵化等較遠地方,心裡已經夠委屈了,這幾天正在太后那裡鬧騰,請求將優免減稅的田畝數字從一百頃擴大一些,太后的意思已經鬆動了,和萬曆已經商量過幾次,現在張居正以奇致勝,一份勳臣私下不滿,計較商量的密揭呈上來,顯示出自己對此事的態度,皇帝就算有爲外公家求情的打算,此時也只能放棄了。
“吾還要去見太后……”萬曆十分頭疼,卻也只能咬牙道:“張先生一心爲國操勞,吾也不能拖他的後腿,太后也是一直支持張先生,只是要頭疼對武清伯解釋了。”
“叫人賜張先生銀五十兩,他不計譭譽,不置田產,自己不享樂,不喜美色醇酒,但吾這個當皇帝的,不能無動於衷啊……張先生得罪的人太多了,吾要用賜金之事,告訴大家,張先生是爲了國家好,吾是支持他的。”
惟功一時無語,看來萬曆是把張居正當成道德上的完人,皇帝這樣信任大臣固然是好事,不過這種信任也實在是一廂情願了些。
當然張居正等儒臣自己也是有責任,經筳和日講都是講那些大道理,存天理滅人慾,拿這一套來教育皇帝,宮中用度稍微出格,張居正和那些科道官就羣起而攻之,小皇帝因爲這種事幾次鬧的灰頭土臉了。
這麼一來,張居正在套住皇帝的同時,也是將自己套了進去了。
“吾去見太后了。”
萬曆起身,張惟功也是告辭出宮,在他轉身出去的同時,萬曆突然對他道:“你家的惟賢,到底年長一些,成熟穩重,意態閒雅,吾雖然拿捏他,他絲毫不怨,今日來對吾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嘿嘿,吾聽了感覺十分滿意。惟功,以後你們兄弟要好好相處,不要再爭鬥下去了。”
惟功心中一沉,知道必定是張惟賢這幾天在皇帝面前給自己下了眼藥,這種事,越辯越糟,當下便是道:“臣是山野鄙夫,言語無行,可能無意就會得罪人,但請皇上放心,臣本心是與人爲善,絕不會故意與人爭鬥的。”
“是的,吾亦是這般說法!”萬曆極欣慰地道:“你性子淳樸敦厚,忠誠耿直,吾不會看錯人的。”
“對了,這是朕的手詔,你出去的時候,順道拿給內閣。”
萬曆說罷,在惟功肩膀上輕輕拍了兩下,接着便是往慈聖宮方向去了。
等大票的太監簇擁着皇帝離開之後,惟功才慢慢步出乾清宮,站在平臺之上,俯瞰着天街上來來往往的那些穿着嫩草顏色官服,或是吏服的人羣。
這些人,在他眼中如螻蟻一樣,很多人從出生就定下來一生的功業了,吏員之子仍然
是吏員,終生不得寸進,官員們的兒子則很大可能仍然能爲官,在舉業上會得到更好的照顧,可以蔭官,入國子監學習,但這樣的階層在惟功這種頂級的勳戚家族眼中,也確實是和螻蟻沒有區別。
但惟功這樣的地位,在皇帝眼中又算什麼呢?
仍然是螻蟻啊……
剛剛皇帝的言行,看似在爲惟功兄弟排解,其實有兩種用意,一種是警告惟功,不能對張惟賢趕盡殺絕了,皇帝已經關注了張惟賢,沒有重大過錯,皇帝會保他。二來,便是給他們兄弟搭鬚子,挑動他們繼續鬥下去,而皇帝可以任仲裁者,法官,他偏向哪一方,哪一方就佔據主動,誰要被打跨了,皇帝就又傾斜回來。
惟功冷笑一聲……皇帝雖小,畢竟也是皇帝,這就是帝王心術!
妄想和皇帝當真正的朋友,那真是自尋死路……
他自己回想一下,武清伯之事,還是太顯形跡了,自己是有點得意忘形,最要緊的,還是潛意識裡沒有太提防小皇帝。
現在看來,自己太愚蠢了。
不過,也不妨事,他有信心,最後的勝利者,必然還是自己!
他皺眉看向手詔,卻是萬曆向內閣索要十萬兩白銀,用來購買金珠,另外還要南京和蘇州等地貢上大批的雲錦、絲綢等貴重物品,同時,叫浙江和南直隸一帶,貢上‘無礙官銀’數字也在十萬以上……皇帝坦言,內廷用度不足,而他在兩三年後就要大婚,大婚用度更多,所以要提前數年預備。
“總是報怨用度不足,這似乎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要錢了……”
看着手中的手詔,惟功輕輕搖頭,皇帝對錢財的貪婪,似乎是一種天性,他的手詔,一多半是天性的復活,一小半纔是實際需要吧。
當然,也不排除萬曆反將一軍,張居正剛剛駁了太后和皇帝的面子,總不能再次駁回?小皇帝要錢的時機,把握的也是真好呢……
……
一晃功夫,便是整整兩年的功夫過去了。
兩年之間,朝局仍然是張居正一家獨大,只是內閣又補進了張四維這個山西晉黨的首領人物進來,內閣大學士終於由兩人變成三人,比起嘉靖和隆慶年間內閣五六人的景況,仍然大有不同。
沒有掣肘,張居正的很多改革措施就順利進行下到,到萬曆五年秋之際,清丈之事已經在十幾個省進行,有幾個省已經初步完成,清丈完成之後,給朝廷納稅的田畝數字已經增加不少,而張居正主持的減免優免之事,也是順利進行,其中有幾個侯伯被嚴斥,還有宗室的鎮國將軍和奉國中尉被免除爵位,廢爲庶民,如此嚴厲的措施之下,減優免之事也順利進行,仍然按洪武年間的舊例,一品朝官只免三十石糧不納稅,可以蔭庇三十丁不納力役,這種程度的優免,纔是國家能承受的,否則按萬曆三年以前的情形,一個秀才生員都能蔭庇數百畝田,一個舉人可以蔭庇數百家的力役,幾萬畝的上田不納稅,
從秀才舉人到朝官,加上勳親武臣和太監,這十幾萬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在他們名下的土地和人丁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這麼多人不納糧,不承擔力役,明朝中後期,明明人丁比國初多出幾十倍,田畝比國初多出幾百萬頃,而收上來的稅糧反而大幅度的減少,其原因就在於此!
在張居正的主持之下,公爵之家,免稅不過兩百頃,親臣,一百頃,一品文武不過三十石,雖然不能做到完全上的理想狀態,但到了萬曆五年,毫無疑問,國家的稅賦已經大幅度增加,戶部存銀,已經超過百萬兩,存糧,始終維持在一千五百萬石到兩千萬石之間!
這在嘉靖年間發不出文武大臣工資的年頭,是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
щщщ▲ttκan▲¢o
清丈田,免優免,接下來張居正又清理刑獄,兩年功夫,忙忙碌碌,國家的情形在大幅度的好轉,邊關上則是有戚繼光和李成樑兩個大將鎮邊,大同總兵馬芳也是一個很得力的猛將,雖然老邁,卻仍然能鎮守大同一帶數百里地方平安無事,九邊最重要的幾個軍鎮,無非就是薊鎮宣府和大同、遼鎮,這幾個軍鎮有這麼得力的將領鎮守,整個北方防線,固如泰山。
南方,幾十年前的倭寇之患基本上已經解決,只有小規模的倭寇偶有侵攏,此時的倭寇中漢人已經大爲減少,不復當年王直在時的盛況,而以真倭爲主了。幸而廣東總兵官陳磷十分得力,閩海一帶,有俞大猷坐鎮,說起來,也是風平浪靜。
這樣的情形,縱使是張居正的政敵,亦是不得不讚一聲政通人和,財阜物康,大明已經是有十足的中興氣象了!
……
崇文門一帶的氣象,更比幾年前要興旺的多!
此處是天下第一稅關,官店多,收稅的稅吏多,當然絕不是後人在影視劇裡拍的那傻鳥模樣,幾個兵丁站在門前,稅吏挨個抽稅,以崇文門每日涌入的人流之多,客商之多,貨物之多,真的這樣收稅,隊伍準能排到通縣去。
事實上就是在客店和塌鋪之中,有大量的稅官和稅吏,查看商人帳目,檢視貨物數量,然後按規矩抽分收稅,至於是按完全的規矩,還是適當的少收一些,不僅要看稅官的心情,還得看商人是否識作,又或者有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背景當靠山了。
除了朝廷的徵稅大吏和稅吏之外,這裡也有綿延數裡的官店和塌房,都是貴人所開,不是公侯之家和有權的太監,沒有人能在這裡虎口奪食。
這些官店,有提供酒食和住宿的功能,也可以存貨,更可以代朝廷收稅,一個大的官店,在崇文門這樣的地方,每年可以收入千兩以上。
後世的人可能不理解千兩以上是什麼概念,但當時的物價,三兩到五兩銀子一頭牛,六兩到十兩能買到馬,上等戰馬不過幾十兩銀子,一個臨街單進的小院,買下來不過五六十兩到一百兩。
一年兩千兩左右的收入,代表可以在京郊城外買三百畝地左右的半個村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