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緩急

“讓開,本官乃是東閣大學士,汝等何人,敢擋我進宮城!”

申時行沒有坐轎,安步當車,走到承天門前,喝止要關閉城門的御馬監校尉。

大明文在武上由來很久,御馬監雖不受文官節制,但當着一國閣老,申時行厲聲喝斥下,這些普通的小校哪裡敢硬頂。

“讓開,吾乃天子帝師!”

許國威風凜凜,一身緋袍在身,十分耀眼。

“本部堂乃兵部尚書!”

“本官乃戶部尚書,汝等今年過年時大約是不想領皇賞了!”

御馬監的勇士和四衛兩營雖然是太監統管,但也不能完全隔絕於大明軍政系統之外,這些戶部兵部的大佬跟在閣老後頭進來,厲聲喝斥,守門的御馬監將士只覺腿都軟了,李德秀無奈之下,只得暗中做了個手式,下令將這些大佬都放進來。

好在有膽子和資格進去的人也並不多,統共也就放進二十人不到,然後宮門就迅速又關閉了起來。

等鄒元標和趙南星加顧憲成這東林三人組趕到時,正好宮門又再度緊閉,任是誰在下頭喊叫,守備承天門的御馬監將士再也不肯答應開門了。

“咳,你們哪!”鄒元標滿臉怒氣,指責在場認識的一些文官同僚道:“讀聖賢書,所爲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現在君父有危難,我輩反而畏畏縮縮在外旁觀,是何道理,這是何道理?”

鄒元標這麼狂噴,當者無不辟易,不少人躲避口水之餘,也是對鄒元標的反應不以爲然。成仁取義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誰能真的象你姓鄒的這麼瘋!

“唉……居然是張惟功單人獨騎進去了。”

趙南星和顧憲成一直懷疑,當年他們預備彈劾張居正奪情,由鄒元標出頭,替他們這個小團體揚名的計劃,有能力和膽略出手破壞,幹出那種叫人啼笑皆非事情的,非張惟功和他身後的勢力莫屬。趙南星是文選司郎中,雖然是五品,但號稱是天下第一五品,人脈之廣普通官員根本沒法比,人脈一廣,消息就靈通了,對張惟功不顯山不露水之下的龐大勢力有所瞭解,這才漸漸對惟功起了疑心。

他們一直在設法慢慢對付這個強悍非常的少國公,怎料今日出這麼大的事,他們東林三君又沒趕上趟,反是心中最大的仇敵單人獨騎,昂然直入宮城。

此事不管怎樣了局,張惟功的形象,可謂是一個超級大逆轉,想在品格上給他潑污水,怕是不成了。

鄒元標發瘋之時,趙南星目視顧憲成,示意對方將那些預備好的彈劾奏章焚燬,顧憲成輕輕點頭,示意知道。

三人混雜在一大羣穿着青綠色官服的同僚之中,前頭是戒備森嚴的承天門和情形曖昧不明的宮城,後面則是一羣虎狼之師,殺氣沖天,所有人都是深深皺眉,感覺到什麼叫前瞻後顧,芒刺在背。

……

“太后有懿旨……”

英國公張元功,定國公徐文壁分列左右兩班,他們倆人是國公中最年富力強的,一個

掌左府,一個掌右府,成國公雖不老邁,卻是多病,身上沒有差事,太后的懿旨雖然包括他,接旨的重點卻不在他身上。

在傳旨時,那個太監特別加重看了張元功和張元芳幾眼,看到他們神色如常,沒有特殊的反應,他立刻在心裡牢牢記住,因爲這是馮保親自交代,英國公和左府僉書都督張元芳的反應,一定要如實稟報於他。

“英國公,我就說尊家的這位長公子平素鷹視狼顧,果然替貴府惹出事來了吧。”

因爲太后懿旨是頒給五軍都督府所有在京營有執掌兵權的勳貴,撫寧侯這個勳貴中的重鎮當然也在場,接完旨後,朱崗就是洋洋得意,開始嘲諷起張元功來。

“撫寧侯也不必得意太早吧。”

張元芳笑道:“現在是太后召對,要陳說事非曲直,撫寧侯就是這樣的論調,怎麼侯爺和馮大伴早就商量好的麼?”

在場公侯在此事上多是置身事外,所以大家都不願多嘴,只有朱崗是和張惟功有大仇,當然有落井下石的心理,被張元芳這麼一說,他也感覺自己太冒進了,萬一此事馮保失敗,事後清算起來,撫寧侯府也會有大麻煩。

朱崗自覺失言,於是捋着鬍鬚冷笑,不再出口了。

徐文壁道:“無論如何,太后懿旨我等當然凜遵,諸公沒有異議吧?”

張元功和張元芳均道:“自是沒有異議。”

太后詔旨並沒有廢萬曆的帝位,在法理上沒有可說的,哪怕是說將張惟功召進去處死,他們兄弟兩人除了免冠去袍服上奏懇請太后收回成命外,也根本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徐文壁的詢問就是針對他們,他們當然表示沒有異議。

“那好,事情該怎麼做呢?”

今天五軍都督府特別熱鬧,午前來了瞿汝敬等親軍指揮的武官,說是奉命來待罪,弄的五軍都督府上下一陣愕然,還真沒聽說過有這樣的先例,一下子處置這麼多親軍武官,皇城還要不要了?再說親軍指揮向來也不受五軍都督府節制,這個罪怎麼個議法?過了午時再聽說御馬監的人開進宮城,這邊頓時就是了然……一場不是政變的政變已經發生了。

到此時已經是末時三刻,瞿汝敬等被剝職的武官也知道事情不妙,垂頭喪氣的在這邊待罪……此事過後,不論是帝黨還是後黨,這些廢物點心肯定是被拋棄的命運,這倒是毫無疑問了。

“按常例辦就是了。”成國公道:“憑懿旨去兵部取兵符,點將,集兵,再聽後命。”

“這樣,太緩了吧。”徐文壁有點不以爲然。

“定國公必有高見,我等聽着便是。”

成國公反將一軍,徐文壁反是一徵。他哪裡有什麼高見,只是覺得這裡好幾個國公,還有這麼多侯爵伯爺,加上一大票的都督,還有太后懿旨加持,按成國公的辦法,明天午時能聚集起一萬兵馬就算是神速了,到時候黃瓜菜也涼了。

雖然說國公已經升無可升,但一場大戲唱起來,身爲國公和掌府事兼提督京營的大佬只有看熱鬧

的份,徐文壁心中十分不甘。

“我們先召集各人的將領,門客,宗人,各自束甲,帶弓箭,兵器,馬匹,一個時辰後集合,然後聽命行事,如何?”

朱崗也是一樣心思熱絡,巴不得皇帝被廢。他對萬曆倒沒有私仇,但也沒有恩情,萬曆支持張惟功,無意中就成了他的對頭,只要萬曆一倒,張惟功還不任他揉搓?

“這個,太急進了啊……”

徐文壁是個沒有主意的人,成國公的點子他覺得太緩了,朱崗的建議他又覺得太急燥了,而且朝廷早就有規定,公侯勳戚不準在京中蓄養家丁,更不準私藏戰甲,否則一律視同謀反,朱崗急切之下不顧這忌諱,徐文壁可不覺得自己值當冒這個險。

“左右都不成,本侯自己去做了。”

朱崗神色陰沉,對徐文壁的優柔寡斷十分不滿,站起身來,抱了抱拳,大踏步離開。

在他身後,張元功和張元芳相視一笑……眼前情形,也真的盡在預料之中。這些公侯和都督大爺們要是真有什麼良謀急斷,京營也就真的不會到眼前的地步了。何況其中一些交好的侯伯事前打過關照,不會有人跳出來當真和英國公府爲難,所以朱崗獨木難撐,沒有人出來支持。

“我們也只能支持小五到如此地步了。”

張元功尋了一個機會,對張元芳輕聲道:“老七,他一個人入內,我心中實在不安。”

張元芳其實也是一樣的想法,此刻卻只得道:“放心罷,咱們家小五是看着勇不可擋的武將,實則心細如髮,謀定後動,絕不會有任何危險的。”

……

惟功進宮城之前,當然是謀算過。

只是不管怎麼算,三四成的危險總是有的,就算太后有畏難之心,想息事寧人,想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也是大有所在。

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了。

只是他的事業,功名富貴,一生地位,還有深藏在心底幾乎一日不曾忘記的大仇還未曾得報,今日一退,步步皆退,別人退路寬廣,他卻是退無可退。

無可退,便只能進!

從承天門狹窄的縫隙裡穿過去,惟功連回頭的興趣也沒有,進來了便不想退步的事,倒是他也沒想到,在他身後,申時行和許國還有王國光等三品以上的大佬,夠膽氣進來了二十來人,再下來一則是沒有人敢,二來身份不夠,守門的御馬監將領也不肯再放人了。

萬曆十年以前,張居正秉國,雖然任用大吏以自己私人親信爲主,到底還是網羅了一大批有能力和操守的大臣,若是萬曆十五年之後,惟功身後,就不大可能跟進來這麼多看起來象是自投羅網的傻子了。

此時正是末時末刻,正午陽光光線十足,灑在承天門到午門之間,穿過洞開的端門之時,便可看到最少有千餘人在午門之內的金水橋北,亦是每次大朝時,官員們排班的所在。

看到這樣的場景,惟功沒有絲毫猶豫,翻身下馬,卻是身手矯健的向着人羣的方向大步行去。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二章 驚變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九百章 糧價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十章 捐輸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二十一章 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