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是李如鬆富貴了,徐文長不會走這麼一趟……他的脾氣在胡宗憲倒臺之後已經很扭曲了,加上他滿腹文章,驚才豔豔,結果一生只是一個秀才,連舉人也不曾得中,在鄉下的那些村夫愚婦眼裡,他的文才和名頭全是假的,都是虛的,連個舉人都不曾中,還有什麼可吹噓的?人家瞧不起,自己又確實考不上,徐文長的心理確實出現問題,加上胡宗憲一事的刺激,如果當時他不是北上散心,教導李如鬆和與三娘子眉來眼去,恐怕也早就徹底瘋迷了。
這樣的人,性格毫無疑問是十分偏激的,如果不是瞧着這事不那麼地道,有點兒提心李如鬆會吃虧,徐文長是打死也不會走這麼一遭的……
“木屐呢?”
半響過後,徐渭纔回過神來,看着來福小心翼翼的在一邊等着,不由笑罵道:“老子說話你也不聽了?”
“聽是聽到了,不過要木屐做什麼?”
“剛化雪,京城的街道你不知道……一場小雨下來泥水都能沒過腳脖子,這樣的雪天,這路上還不知道怎麼個難走法呢。”
“巷子頭的張豬兒可是打了包票,說是他們修的路肯定管用。”
“戚!”
徐渭從鼻孔裡頭噴出白氣來,冷笑着道:“張豬兒這廝我先瞧着還算是穩重,根骨裡頭算憨厚人,對百姓算體恤,不象普通的武官那樣,卑上傲下,對文官如奴僕,縱兵爲亂又視百姓如草芥,就是這樣才高看他一眼……他居然敢吹這樣的牛皮?”
張豬兒是這巷子和附近幾條街的兼職里長,少英國公張惟功接了大工工程之後,除了天天泡在工部和工部的部堂大佬們要工程物資和人員之外,就是到戶部跑銀子,他現在失去了張居正的支持,明面上勢力已經嚴重受損,但好賴還是皇帝心腹,潛勢力猶在,各部總算還是給他幾分薄面,基本上是要什麼給什麼,當然,是打折的給,要是惟功要多少給多少,把戶部大堂的房樑拆了賣了也不夠。
說起來大明也真是悲催,永樂年間興了多少大工,幾十萬人的大工程大江南北到處都是,那會子民間和朝廷的金銀儲量比現在還少的多,畢竟經過百年的蒙元蒐括之後,民間財富已經被橫掃一空,中國幾千年積累的貴重金屬消失的涓滴不剩,從洪武到永樂的這幾十年,甭說金銀了,銅錢都遠遠不足數,而朱洪武又是一個完全不懂經濟的,金銀銅不足不說去開礦,反而打起了寶鈔的歪主意,印一張紙就說是一千貫,完全是用朝廷的信用來做支撐,根本就沒有金銀儲備來支持,結果洪武年間寶鈔價值就縮水,老朱有氣魄,用殺人來維持,等到永樂之後沒幾年,寶鈔就成了廢紙,朝廷用
度不足,控制力連年下降,這大工工程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有底氣,甭說如隋煬帝那樣折騰大運河等超級大工程了,就算修個北京外城牆都折騰幾十年……現在這清理大工程下來,最頭疼的肯定還是戶部和工部兩個部,工部是管物料和匠人的,還算好說,反正能拔出多少就拔多少……維護宮殿和修陵寢的肯定不能調走,剩下的除了留一些救急的,工部一古腦全撥給了惟功,反正盡着你用便是了。
戶部就有點頭疼了,也就是張居正折騰這麼些年了,現在每年有近三百萬的白銀收入,大明現在已經正式踏入銀本位之門,相比較金本位和銅錢錢制,這是最爛的金融制度,無奈老朱家開頭就走了歪路,明代的礦採量遠不及前朝,不要說黃金了,便是銅錢的鑄造數量,極盛時的洪武年間尚不及南宋年間尋常產量的十分之一,有的時候纔是宋朝銅錢產出的百分之一,甚至有些年根本就不鑄錢,宋朝那種鑄法都是年年有錢荒,更甭提大明瞭。
現在好不容易摟了點銀子,戶部也是窮人乍富,根本就不怎麼捨得使,真真是善財難捨。加上張居正擺明車馬放棄了惟功,戶部就更不願應承了,後來還是惟功入宮求萬曆親自下了手詔,又是正事,又有天子的面子,戶部好歹拔給了十萬銀子……這麼點錢,對萬曆來說算是一筆用度,對清理北京溝渠,修理街道來說,幾乎就算是杯水車薪。
在惟功折騰的時候,滿朝還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瞧熱鬧,徐渭當然也是在半道上就聽到了消息,在他看來,惟功被塞這個活,這個他原本在山陰縣和人閒談時還頗爲看好的少年勳貴,在這一段龍爭虎鬥的時間裡頭,算是被徹底廢了。
用度不足,惟功只能自己想法子。
把部下們放在京城的幾十個坊近萬條巷子裡頭,就是惟功最大的創舉了,近六千官兵,全部打散,隊長一級的當個巷長,旗總一級的當個街長,局總一級的當個里長,再往上的司把總當個兼職坊正,然後各部門的武官負責各種提調事宜,有的負責清理街道,有的是人員疏散管理,有的是物資調配,有的是仍然負責軍法這一塊,仍然管着原本的弟兄們。
在這樣的提調下,動員能力簡直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之外,比如這發祥坊,離德勝門就一個坊的距離,緊靠北門,是城中比較貧賤的人羣聚集的地方,特別是以京營七十二衛和親軍二十六衛的軍人家庭爲多,所謂東富西貴南貧北賤,就是當時京城的真實寫照。
也虧得這麼用上去五六千人,加上工部撥給的三千多工匠,募集來的兩萬多小工,加起來三萬出頭的人,也就把大工工程緊鑼密鼓的幹了起來。
當然了,看好
惟功的,朝野上下,還真是找不出一個來。
“得了,既然那黑豬吹牛皮,我們就去看看。”
徐渭是個面冷心熱的,進城幾天,先沒有去見李如鬆,而是在發祥坊找了一個地方租住了下來,京城這潭水實在太黑了,幽深的看不到底,他不把眼前這盤棋給看透了,摸準了,見自己徒弟也是大眼瞪小眼,根本幫不上忙……他徐渭如果是願意找人打秋風的人,何至於在山陰老家弄的窮困潦倒?他壓根就不是那樣的人!
從房門出來,沿着甬道出去,積雪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踩着鞋走過去,殘餘的一層薄雪被踩的咯吱咯吱直響,四周的空氣清洌乾淨,叫人覺得一陣陣的舒服……南方的冬天也是有雪,也是有這樣的景像,不過就沒有這種北方纔有的雪後的大太陽天,也沒有這種雪後的暖融融乾爽爽的感覺,南方雪後的陰冷可不是耍的,徐渭要是在浙江遇着這種天,也就只能在家裡抱着暖爐取暖,要不就得縮在被窩裡頭。
“那麼點東西,那麼點錢,還遇着這樣的天,能做出什麼事來?”
徐渭對張惟功把人力分散,控制地方,發動各坊的人力的辦法還是很讚賞的,事實上不這麼辦,工部和戶部拔出來的銀子和物料人員,灑在這麼大的京城裡頭根本就不夠看的,但就是這麼着,徐渭也對張惟功的差事嚴重的不看好,二百年下來了,多少皇帝閣老都沒轍的事,能在一個年不及弱冠的小子手裡頭變個樣?
“不對……”
徐謂從巷子裡頭走出二百步遠去,終於停住了自己嘴裡的嘀咕……他發覺出不對了。
以前,京城的道路稀爛可不是瞎說,巷子裡頭還好一些,各家各戶自己要來回走動,離家門口太近了,也總得顧忌些兒,除了那些生活垃圾和污水之外,儘可能的還要把巷子裡的道路給墊高墊平了,不然的話,出院門就是一腳泥,這滋味可也不大好受。
出了巷子,這道路就沒有人理會了,冬天的時候,不論是雨雪,道路都是泡的稀爛,特別是雪後,路的表面看着還算硬扎,鋪着一層白裡夾黑的雪,但下頭全都是稀泥,一腳下去準得沒到腳脖子,冰冷徹骨,所以到了冬天這種天氣,要麼別出門,出門就是穿那種高高的木屐鞋,走起道來特別吃力,就算這樣,也免不了溼了鞋面,或是歪倒在泥水裡頭。
京城這道路還有排水的溝渠要不是爛到極至,也真不會有這一次的三提督一事了。
“這路,這路……”徐渭是在北京居住過好幾次了,從三十而立的盛壯到現在的花甲之年,什麼樣的大風大浪他沒有經歷過?還真沒有幾件事能叫他這麼悚然動容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