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霸氣的六禮

接下來便是林家預備已久的重頭戲上場了,那就是按照古禮,贈送六禮束脩,就是學費的意思。

這裡就看得出來師長的性情了,要是喜歡熱鬧奢華的師長,六禮束脩就是個代稱,就彷彿是某段時間的四菜一湯一樣---林老爺那二十車金銀財物就可以推上來了,不過陽明先生喜歡簡約,就要求嚴格按照古禮來,那麼正常情況下六禮就是六樣東西:

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最後一樣是十條臘肉。

這六件東西不是按照師長的口味來的,而是各有寓意。

芹菜是取諧音,希望師長勤奮教育。

蓮子心苦,希望師長苦心培養,

紅豆諧音,祝福老師鴻運高照,

棗子諧音,希望學生早早高中,

WWW⊙tt kan⊙℃O

桂圓諧音:希望老師教育早日功德圓滿,

最後十根乾瘦肉條,則是春秋戰國時候的行情,這是真正的學費,學生不僅僅要供應老師吃的肉菜,還要每個月給老師背米過去。

這時候基本上就是自由觀禮了,今天跑來圍觀的士子也是頗多的,並且這些人當中也不乏有羨慕嫉妒恨的,確實是這樣,憑什麼你林封謹一來就可以拜入陽明真人門下而不是我?憑什麼你一來就可以不旁聽不進外門,直接成爲普通弟子?

所以帶着這些心思的人聚集到一起,免不了就會竊竊私語:

“這等鄉下人知道什麼古禮?”

“束脩的脩字會念嗎?”

“看這暴發戶怎麼丟臉的,帶了二十車財物跑來,那銅臭味把心學的門戶都薰得變味了!”

“我看這商賈真的會弄一把帶着糞味兒的芹菜來。”

“好好的一場大禮,定會敗在了這銅臭之家的俗氣上啊!”

林老爺此時卻哪裡會管這些蒼蠅振翅的聲音?志得意滿的將手一揮,早就侍候在外面的六個美貌年輕使女便魚貫而上,手中的托盤都是金光璨然。等到掀開了上面的紅綢以後,裡面的東西更是令人目瞪口呆。

第一個金盤子掀開,的的確確是芹菜,不過卻是三株用上等的金絲翡翠雕刻出來的芹菜!栩栩如生。並且三株芹菜還可以分開撿放,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第二個金盤子掀開,海公子和陸九淵這等修爲精深的人,感應到了上面的氣息。忍不住也驚訝無比的“嗯”了一聲,上面的蓮子就不用說了吧,林封謹給老頭子交了個底,結果黑蓮神丹就被老頭子拿了出來露臉。放了三枚進去,也算是蓮子.......

第三個金盤子掀開,裡面的紅豆一粒粒鮮紅可愛。光華耀耀。竟是大小相等的紅瑪瑙,工藝惟妙惟肖。

第四個金盤子掀開,裡面的一盒子大棗乃是用上等的和田美玉雕刻成的。

第五個金盤子掀開,裡面的桂圓瑩潤若玉,還有枝葉宛然,卻是請了巧手匠人用黃金仔細的打造出枝葉,果託。結果桂圓的本體,卻是將十幾枚隱隱發出了微光的大珍珠鑲嵌其上。

第六個金盤子掀開,其餘的人不約而同的嘆了一口氣,因爲他們真的看到了十條臘肉.......在經受了先前的視覺衝擊以後,忽然恢復正常確實是有些不適應。

但是,海公子端詳了一下,忽然失聲道:

“那隻大錢是什麼?”

原來在十條臘肉的頂端,都繫着一條草繩方便提拿,此時商家也有習慣,比如好幾條臘肉要放在一起,那麼就將臘肉上的草繩搓在了一起,然後塞進銅錢當中的孔洞當中打了一個結,這樣就可以拿銅錢當一個臨時的護手方便提着走。

這時候,這十條臘肉上的草繩就被搓在一起,塞在了一枚大錢的方孔中央。此時已經有太陽出來,在陽光照耀下,那枚大錢看起來除了有些金燦燦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稀奇的,但不知道爲什麼,多看幾眼,似乎上面都會煙氣盤旋似的,但是仔細一看,那煙霧卻是消失不見。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幣生煙........”藍公子驚異的道:“這莫非是一枚藍田錢?”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幣生煙。”這兩句詩卻是煉器大師李春所作,用來分辨兩種很是名貴的制器材料,滄海珠和日月錢。

前者在皎潔的月光下寶珠的表面會沁出一點一點晶瑩的露水,因此被稱爲珠有淚。而日月金錢裡面的所有煞氣被消褪完畢以後,又被稱爲藍田錢,其鑑別的方式,便是在陽光下會冒出若有若無的淡淡煙霧。因爲首先發現這鑑別方法的人叫做李藍田,所以有藍田錢的稱呼。

說實話,藍田錢這種東西存世量並不小,但是其需求量更大!所以一般日月金錢蛻變成了藍田錢之後,幾乎都是第一時間都被用來鑄成了法器道器,很少有能夠保存下來被人看到的。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禁不住嘖嘖稱奇。

除此之外,每個黃金托盤的墊盤下面,就是一張紙,

上面的內容有輕度的不同,但格式是一樣的:

某某年月日,某人自願將女(某氏),年齡,特徵,發賣爲奴婢

立此契書。

官府簽名/中人簽名/買賣雙方簽名。

這紙一共六份,便是那六個美貌托盤丫鬟的賣身契。

林家的拜師禮不能不說也算得上是簡約了,並且嚴格按照古禮來進行,但其中的奢華昂貴程度,說實話已經在東林書院歷史當中的拜師禮的價值也能排入前十。

說實話,這樣厚的禮物,在場觀禮的諸多大儒心中都有幾分豔羨,像是林封謹這樣的弟子,身負“風雨”一聯的名氣而來,家中更是豪富,並且極重師道-心中有多尊重不知道,但至少禮重啊!

有的人甚至都懊惱早在三四月的時候,就應該將林封謹提前一步收入囊中的,考慮那麼多做什麼?白白讓好一塊肥肉落到了王陽明的嘴巴里面。

面對這麼一份厚禮,王詢之真的是有些忐忑,忍不住傳音道:

“父親.......這是不是太貴重了些?”

陽明先生卻是微笑着坦然受之,同時悄然迴應他道:

“昔日秋山以家財之半來作爲束脩,某納之,今日林封謹以家財之半來作爲束脩,爲何某不能納?”

秋山就是文秋山,現在陽明先生門下最得意的弟子,沒有之一。因爲能夠和他並駕齊驅的弟子都已經死光光了。此人當年家貧如洗,只有小半筐番薯,卻以五隻攜來做拜師禮。所以陽明先生說,文秋山用他家產的一半來做束脩。

王詢之頓時有些答不出來,陽明先生又問:

“文秋山和林封謹這兩個學生在入門的時候,同時都是拿了一半家產出來作爲束脩,你覺得二者誰更有誠意?”

王詢之苦笑,不能答。

陽明先生最後淡淡的道:

“學生用敬重父親的姿態和心意來敬重我,我便用對待子孫的方式來造就他,本心無愧,便爲本門根基,你的修爲,終究還是差了一層啊。”

這個時候,學生獻給老師的束脩完畢以後,按照常理,老師也是要還禮給學生的,衆人都是在眼巴巴的看着陽明先生會回贈什麼東西,結果大失所望,就是一套普普通通的文房四寶而已,盡顯淡定風範。

禮畢以後,便是師長要勉勵幾句話,無非都是大同小異。

不過就在大家都以爲拜師儀式完結了的時候,林封謹忽然跪下去,誠懇的道:

“師尊,九淵先生曾經救過弟子性命,並且無論如何,弟子也在無意當中學過了他的獨門招式,更重要的是......我還對九淵先生有所虧欠(指林封謹殺了他的關門弟子孫和林),弟子能否做九淵先生門下的記名弟子?”

林封謹這句話一說出來,衆人譁然,雖然弟子和記名弟子這兩者並不衝突,但實際上也要看人。尤其是高傲的九淵先生是否會容忍自己被拿來當做備胎?林封謹這樣做會不會惹怒陽明先生?

當然,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林封謹的這個舉動其實都是陽明先生主動授意的,一個好的老師,懂得因材施教,陽明先生當然看得出來,林封謹貌似溫文爾雅的背後,其實卻是蘊藏着十分激烈的桀驁。

而這種桀驁,與陸九淵劍法當中的鋒芒畢露堪稱天作之合。

所以陽明先生纔會有此授意,但是,這件事陸九淵本人是不知道的,就陽明先生對這位老友的瞭解,依照他的古怪性格來說,大概答允的機率只有不到三成。不過陸九淵拒絕以後,陽明先生便打算退後一步,請他指點一下林封謹的七國劍,想必這應該是無法拒絕的了。

面對林封謹的請求,陽明先生含笑點頭,同時望向了自己的老友。陸九淵顯然也是有些吃驚,不過立即就陷入到了沉吟當中,這顯然是個消息,貌似他應該是在考慮要不要同意?當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在考慮怎樣得體的在這種場合拒絕掉這要求......

第76章 反制第133章 位面意志分身第55章 又見三裡部第81章 收網第62章 反制第38章 雞頭山第59章 現身第95章 龍馬第83章 佳人有約第77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61章 故人第32章 城破第57章 比下限?第30章 見過主上第13章 你不是人第52章 開天入手第79章 鬼斧神工第111章 小妖第58章 血瞳之湖第47章 滄桑的心第107章 末路第7章 輕輕一點第12章 七國劍第64章 內幕第11章 搏命第60章 揭曉第14章 龍氣居北方第105章 中計第156章 揭破第89章 內亂第9章 離火一擊!第66章 三道符籙第56章 神廟疑雲第27章 百萬兩VS兩千兩!第46章 是他!第12章 七國劍第87章 孔雀明王大唸咒第162章 食童男童女第111章 恆大地產第86章 降龍關第13章 謎團重重第67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龍脈第85章 示好第78章 臨淵羨魚網第80章 最強大的攻擊第10章 狗官第76章 上殿第70章 血肉玉第110章 陰雷第14章 神物孟子像第75章 饕餮大法入手第64章 海君批命第48章 相由心生第97章 釜底抽薪第32章 船隊第100章 質疑第71章 居然是這件寶物?!第150章 又見英侯第66章 往事越千年第28章 擦屁股第116章 因果第105章 放下了劍第69章 慘烈攻城第84章 搜刮毒蚊巢穴第1章 石頭之死第166章 回撤第41章 線索第141章 殘酷獻祭第11章 盤點第20章 現身第154章 你運氣不錯第165章 地下魅影第59章 南明離火陣第3章 三鑼追魂第15章 收水錢第38章 原來如此第119章 揚帆東夏第67章 夙緣第89章 國師第57章 魂兮歸來第9章 謀寶駒第109章 招邪塔第75章 我就是河倉林家的子孫第28章 什麼是道第163章 熔岩脈管第12章 開源之辯第54章 會王猛第35章 麻痹第90章 異象第107章 末路第62章 海君第44章 李虎借勢第36章 接近真相第21章 改造後的吳作城第11章 寫魂息香第59章 追趕第100章 陽鬼第125章 發難第54章 會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