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返亭會

再說法家的弟子往往也會參加這種“遊歷天下”的活動,今日你怠慢了旁人,明日就輪到你的弟子被薄待。

這一次書院幾乎是整體動員了起來,不但現在的山長申可忙得和什麼似的,就連體弱多病,久不視事的乃兄申到也出面了,在書院內到處巡視。

書院的師生上下,都是全部放假一日,進行大掃除,連院門外的石板也是被山泉水洗刷得乾乾淨淨,書院當中也是被移栽來了不少的花卉來,可以說是煥然一新。

林封謹做這些雜務事情卻是十分頭疼,好在他人緣極好,就連那些硐族當中的子弟,也是對他印象極好,因此隱然已是外門弟子當中的領袖人物,所以輪到他名下的活兒,往往都是被得到過他幫助,心懷感激的同窗搶着幫忙做了。

對於同門的示好,林封謹也不推辭,微笑着說了聲感謝,然後說晚上請客吃飯,一幫同窗混得也是熟了,並不覺得他像是其餘的富家子弟在炫富,都是欣然答允。

翌日,各大書院的弟子便紛紛乘車來到,此行跟隨的這些弟子,絕大多數都是本門入室弟子裡面的佼佼者,不過這批士子當中,還是以儒家東林書院的居多,然後就是儒家的橫渠書院的弟子。

經過詢問以後便得知,非攻書院和五德書院的弟子下船以後,因爲聽說了鄰郡靠海的楚庭城十分雄奇,還有地脈穿過,便折道往那邊去了。

不過這都是一些表面的現象,實際上的真相是,幾家書院的弟子攪合在一起,爭論辯解起來十分激烈,恰好其中又有幾名天資佼佼者。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誰也不服誰,連同行的學正也是彈壓不住,因此搞得很不愉快,所以便分道揚鑣。

有客臨門,那麼按照規矩,便自然是主人要出來陪客,這其中也要講一個身份對等的問題。即便拿現在的話來說,即便天常書院只是一處民辦高校,而東林書院。非攻書院等則是北大清華的級別,也沒有來了個學生教授,就要院長出來陪同接待的道理。

加上各大書院當中以示公平,所以率領的弟子裡面雖然以入室弟子居多,卻還是有外門的弟子的,畢竟此時外門弟子給予書院經濟上的支持,已經是決計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

因此,在接待這些客人的時候,天常書院也是秉持的學正接待學正。東林書院入室的精英弟子,自然就是沈故,鄭龔,盧平。歐起等人來接待。

而隨同前來的東林書院的外門弟子,選來選去,卻無論是學正還是士子,都覺得林封謹這個人八面玲瓏。一團和氣,乃是出面接待的最佳人選。林封謹本人也很想見識一下東林書院的精英是什麼樣子,便欣然前往。

讀書人見面。禮儀十分繁瑣的,而接下來士子與士子之間的交流,自然是少不得要遊玩山水,吟詩作賦。天常書院周圍能夠拿得出手的風景,除了清溪兩岸盛開的荔枝花之外,也就是以背後的習山返亭看起來頗有些清幽,自然是少不得要去那裡遊玩一番。

攀上習山的山路並不陡峭,加上天常書院在此四十年,也是對此風景頗爲維護,因此一路上看山道旁邊的清溪潺潺,路邊的松柏交錯,還有空山鳥鳴,也是覺得令人心曠神怡。

而一路同行的東林諸子在登攀的時候,雖然旅途勞頓,卻都是健步若飛,指點江山當中,談笑風聲。林封謹見了以後,立即便知道市井當中的一些傳言不虛。

若是以爲各大書院精心培養出來的,乃是隻會埋頭苦讀的書呆子,那才真正是大錯特錯,尤其是東林書院這種儒門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書院,必然更加講究上古遺留下來的規章傳承。

有一句話叫做“出將入相”,便是對讀書人的終極要求!外放則可以爲大將拓邊,入中樞則可以爲良相治天下!

從古至今,便規定君子要習六藝。

即:禮、樂、射、御、書、數!

這其中,禮,樂,書,數四藝就不說了,單單是射,御兩藝的考覈都是十分艱難的。

射的考覈標準從易到難分成五種: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箭必須射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就是所說的三連射。

剡注:既快箭,要在一呼吸的時間內彎弓搭箭射中靶心。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瞬間拔箭四連射,後一箭要射中前一箭的箭尾!

而御根據古禮,是要考覈駕駛馬車的技術,而現在則是在考覈騎術,

御的考覈標準從易到難也是分成五種:鳴和鸞,逐水車,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鳴和鸞:騎乘的時候,能夠控制坐騎,使其蹄聲與旁邊的音樂聲節拍相對應。

逐水車:策馬在只有半尺寬的河岸上疾馳而不墜落入水中。

過君表:哪怕是在高速奔馳的狀態下,在經過君上或者師長的面前,依然可以做到有風度禮儀。

舞交衢:高速疾馳的同時,以舞蹈一般優雅的姿態斬倒十一根木樁,同時驅馳自如。

逐禽左: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射獵到規定數量的禽獸,並且必須在騎射過程當中用左手(非慣用手)進行射獵。

大書院當中,優秀的弟子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依然需要精通六藝,這才堪能入室。

入室以後,纔有資格傳授養氣的秘傳,嘗試與天上的星辰呼應。正所謂是: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所謂的儒家養浩然之氣,也僅僅是一個類別的稱呼,只是養浩然之氣的流派最廣,修煉的人最多。

就像是武俠小說裡面的真氣一樣,若是細分的話,還有什麼寒冰真氣,紫霞神功等等......就林封謹此時的見識來說,法家的養氣術叫做《律天下》,白鹿書院的養氣術最著名的是《意不在魚》心法......

只有養氣功夫到了一定程度,這纔有資格養望,養望有成,才說得上立德,立功,立言的三部曲。

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衆;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簡單的說,就是做人,做事,做學問。

此時林封謹看這幾名東林書院的諸子,顯然是六藝都十分精通,甚至養氣功夫都是入了門的,看他們神采飛揚的樣子,沈故,鄭龔等人本來也算是一方的精英,尤其是沈故已經是明明白白預約了西戎縉紳錄的人才,可是一對比起來,便很明顯二者都不在一個檔次上。

等到上了習山,在返亭當中坐下,便自有旁邊相隨的下人過來沏茶,此時時間尚早,還不方便擺放酒席,便奉上當地特產的荔枝。

天常書院身爲地主,這一次拿出來待客自然是荔枝當中的珍品:“西園掛綠”,十分珍貴,當年大衛朝時候,隆佑年間,因爲這荔枝實在太過有名,因此惹來貪官酷吏勒擾,百姓不堪負重,憤然將掛綠荔枝樹全部砍光,結果只有西園寺後有兩株倖免於難。

雖然這種慘事發生在數百年之前,但現在的西園掛綠荔枝因爲移栽不容易,所以也是異常珍貴,聽了介紹以後。東林書院的諸生忍不住也感慨幾聲“苛政猛於虎”。

此時本來也是六七月的天氣,縱然山風涼爽,也是走得渾身燥熱,這荔枝在冰涼的山泉裡面泡了半晌,吃起來正是時候。

林封謹卻是早就將這著名的掛綠荔枝吃了個夠,所以也就沒有什麼胃口。不過這西園掛綠名氣頗大,也確確實實有它的獨到之處。

一眼看上去,果實成熟之後鮮紅髮紫,卻有一條綠線若翡翠也似的直貫到底,果蒂帶有一綠豆般的小果粒;蒂兩側果肩隆起,帶小果粒側稍高,謂之龍頭,另一邊謂之鳳尾。果實成熟時紅紫相間,一綠線直貫到底,“掛綠”一名因此而得。

撕去外皮以後,果肉細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別之處是凝脂而不溢漿,用紗包裹,隔夜紙張仍乾爽如故。因此早就有典籍記載:“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

前朝大儒更是有文贊曰: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甜如醴酪……

此時山峰連綿,陽光燦爛,還有清泉潺潺,面前更是有美物佳食,更重要的是,還是一羣讀書人在這裡聚會,所以不吟兩首詩,作兩首詞唱和一番,那真的是怪事了。

不過,林封謹卻不打算出這個風頭,至少在這樣的地方是不適合出這個風頭的。

原因也是很簡單--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林封謹自身的實力也確實太弱了些,就算是剽竊吟哦出來什麼名動千古的詩篇,和別人一交往以後,肯定就不難發覺他在其餘的經史子集方面卻是個草包!外加字也是寫得一塌糊塗,那有什麼用?

第99章 傳國玉璽!第14章 肥羊插第11章 聯袂第7章 骯髒的政治第44章 順藤摸瓜第75章 三十九個人格第20章 競爭對手第14章 收臂助第79章 天底下最毒辣的攻擊....第77章 滄海月明珠第132章 熟人第3章 戰況第58章 滅口第186章 準神器第103章 勾心鬥角第41章 示弱以敵第158章 羊水現第90章 自盡第10章 噴血而死第63章 恐怖的天罰第1章 別草原第41章 淫逸可以安邦第11章 老鼠屎第83章 入手傳國玉璽第111章 斬龍脈!!第24章 順藤摸瓜第27章 烈山走之力第92章 雙神會第124章 神秘敵人第157章 分裂第42章 歸南鄭第174章 火拼第131章 捕捉第77章 五劫之門第42章 指點第149章 吞蛇現第12章 開源之辯第32章 賑災第63章 前因後果第53章 比下限第151章 馴馬第133章 拔毒第32章 葷肥素肥第25章 原委第170章 終於現身第46章 欺哄第14章 大才第72章 斷舌第57章 謎底揭開第104章 交易第121章 激戰第71章 網破魚傷第40章 動盪第91章 又見六趾第26章 訪客第103章 勾心鬥角第12章 元兇第55章 木靈附體大法第11章 寫魂息香第132章 講和第53章 以毒攻毒第45章 順藤摸瓜第71章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49章 線索第66章 燭九陰第73章 前塵往事第44章 講和第85章 殺他七天第47章 五刑劍術第56章 喪第99章 聖器第24章 驅狗吞虎第58章 一吼斃命!第23章 內亂第59章 南明離火陣第73章 俘劉也第83章 中計第98章 成型,奈非天第94章 戰元昊第85章 是他!第18章 若狙擊槍子彈一般的刺殺第99章 聖器第83章 逐出門牆第74章 誅殺第164章 修鬼道的妖怪第7章 微涼的血第77章 雙天劫第90章 異象第37章 真實的李堅第5章 凶兆起於東第70章 血肉玉第104章 大風指第17章 鬼才第60章 騎兵也能賞心悅目第71章 終現身第21章 那一屁的風騷第15章 舌戰羣儒第10章 機關蜘蛛第59章 霸下殼第80章 秘密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