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走了,楊惜婉和夏花穆藍兩個人摘了不少木耳回來了。
兩個人小臉都興匆匆的。
這種田園生活,是夏花都沒有經歷過,這種摘菜不勞累的活在穆藍心裡是別有趣味
日子這麼四平八穩的過着。
因爲楊惜婉給趙辰煜寫了如何防禦瘟疫,消毒水什麼的,包括如何熬製消毒水,楊惜婉都寫的仔細。
這個楊惜婉不私藏。
消毒水雖然是後世發明,可現在她活在這個時代,國家危難,她豈能坐視不理?
不是楊惜婉聖母,如果國家危難,發生流民戰亂,那些窮苦人民揭杆造反,國家一片混亂之下,她也會被影響的。
前世那些歷史書,有多少農民過不下去日子,忍無可忍之下才會走到那一步。
農民爲啥過不下日子?
因爲窮,爲啥窮?有田的因爲加重賦稅,苦不堪言,沒田的,更是餓的飢腸轆轆,渴望着擁有幾畝良田。
有多少人只是想擁有幾畝田,安安生生過營生而已。
幾畝田,背朝大地面朝天,要是天地不仁,爲萬物爲芻狗的話,那農民一年辛苦糧食絕收,那等着苦哈哈餓肚子直接餓死。
可惜的是,在古社會,一但天災無情,良田遭殃,荒蕪良田,糧食絕收,加朝廷無情,不管人民死活,人都要被逼死了,怎麼能不揭杆造反呢。
所以在古代田對農民來說是重之重。
田對國家來說是撐起一個國家興亡的脊樑。
有田有農,有農有糧。
天下太平!
楊惜婉知道封建制社會不公平,階層制度分明,雖然說士農工商,可是農民過的日子其實連商人都不如,商人只是身份底下,但是不窮,農雖然身份商人高了一層,可日子過的確是最底層的。
說太多,想起歷史書那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悽慘史記,楊惜婉心便是一片心酸。
趙辰煜的速度楊惜婉預想的更快。
從董大夫傳來的消息,自己寄出信的第五天,大批的消毒水從京都開始運往淮南,要如何消毒,如何防禦大規模進行。
其實有不少官員在背後覺的太子殿下小題大做,這洪災怎麼能發生瘟疫呢,這樣搞不是折騰人嗎?
不過趙辰煜不得不謝謝自己心裡討厭的老爹在賑災第一線。
淮南官員得知皇要親自賑災的時候瑟瑟發抖,要是被發現何地偷工減料,他們的腦袋可不保了。
皇的速度也很快,第一天時間到,第二天直接斬了一批老鼠貪官,抄家滅族的數不勝數。
在皇帝的鐵血威懾下,淮南的官員死了一大片,朝廷震動,更有和淮南官員有關係的朝廷大臣瑟瑟發抖,所以趙辰煜這些消毒水送來的時候。
管他能用不能用,這些官員都恨不得第一時間搶着去做。
爲啥啊?
將功補過,免的皇起殺心,把他們一塊都給宰了。
以往朝廷有天災的時候,剋扣賑災糧食,賑災銀款的事情總有發生,可是沒有鬧大,沒有鬧到皇跟前,像沒事發生一樣,誰管災民的死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