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入股黑水應不難

覺得自己被流放的李瑀終於找到一次揚眉吐氣的機會,誓要讓其他不願意過來的人後悔。

兜子中裝的東西很普通,普通到正常的百姓想要買也能買得起的程度。

李瑀沒少吃,有鹿肉的,有牛肉的,還有豬肉、魚肉的。

就是張王兩家最開始是給出門辦事的內院之人準備的罐頭,當初罐頭一經出現,羨慕壞很多大戶人家的僕人,先不去猜測味道如何,至少吃着暖心。

後來李隆基也要了不少,放在宮中,沒事兒賞個人,自己偶爾也吃,一時間還真風靡了很大一片地方。

張王兩家不主打賣罐頭,就找了很多商人合作,商人出錢,不負責管理,也不負責生產,只等分紅,使罐頭的產量逐漸提高,尋常的品種價錢也隨之降低。

李瑀此刻手上就拿了一個罐頭,讓他高興的不是罐頭裡面裝了什麼,而是外面的包裝,在鐵皮罐頭的最外層是一個紙盒,紙盒裡面是一個木頭盒子,木頭上面用烙鐵燙出漂亮的圖案,最裡面纔是鐵皮罐頭。

罐頭是放在木盒子摳出的槽子中,下面墊有順滑的皮毛,鐵皮之上壓有陽印,書:冰凍莫怨三尺寒,佳餚更作雪中仙。出品:北地山外山。

另有一精緻開罐器,刀口鋒利,木柄圓潤,雕上了‘山外山’三個字。

看到這種包裝,李瑀想起一個詞‘買櫝還珠’。

先不說味道究竟能比張王兩家特供的罐頭是好是壞,只這個包裝拿出去送人就倍兒有面子,或是邀三五好友,坐回廊曲水,聞歌頌詞,餓了把這種包裝的罐頭往外一拿,須雅上三分才行。

啓開一個罐頭嚐嚐,吧嗒兩下嘴兒,李瑀總覺得多了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疑惑地看向送東西的人。

送罐頭過來的人身爲張王內院,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不差,不等李瑀詢問,介紹道:“李公子,此罐頭中乃是狍子肉,爲取其腥臊,先用松木薰過,這才製成罐頭,裡面有股松香的味道。”

“對,對,經你一說,嚐出來了,有種松樹油子的味道,怎賣的?”李瑀又吃一口,果然是這種味道。

“您手上那個萬文一個,下面那個是五十萬文,不直接拿出來吆喝着賣,需定做,數量有限,每年只接一萬份。”內院的人又給解釋一番。

“真貴,按以前來算,就是十貫與五十貫,是這個盒貴吧?”李瑀從兜子中又拿出來一個更大的包裝盒子問道。

“盒不要……買罐頭盒就不要錢,您現在手上拿的裡面除了一個罐頭,還有一小瓶酒,用人蔘、鹿茸等珍貴藥材泡製而成,更是裝在玻璃瓶中。”

內院心思慎密,沒給李瑀白要盒的機會。

李瑀也不在乎,把另一個包裝打開,裡面果然有一瓶酒,上面寫了一大堆的藥材名,也不知道是否真放進去了。

“好,看看他們後悔成什麼樣,那個,既然一年只賣一萬個罐頭,那賺的似乎也不多,黑水都督府一大片地方,就算一文本錢不用,也只不過是五十萬貫,那可是相當於幾州之地。”

李瑀又嫌賺的少了。

“李公子,說是一萬個,等做的時候未必就是一萬個,每個罐頭上都有單獨的編號,但不是挨着數的壹貳叄,而是用在標註讀音的那個拼音字母,很長的一串,誰知道是哪個,您說是吧。”

“是,無奸不商啊。”李瑀承認在這方面自己比不上張小寶,讓人把過來的船上其他的罐頭朝京城送,專門送大官,自己則放慢速度朝積利州而去。

當李瑀到達積利州,見到張小寶和王鵑商討後續計劃的時候,山外山的罐頭已經到了京城衆官員的手上。

精美的包裝,獨特的味道一下子就得到了衆官員的好評。

當李瑀從積利州放出來的鴿子飛到京城,把黑水都督府的各種礦產也彙報上來之後,上次不想派自己人到黑水都督府的官員都後悔了。

原來那裡並不貧瘠,黑水都督府的人是思路不行,以前拿着金碗要飯。

一個個在後悔的時候開始向皇上提議,要多派人過去幫忙建設,至於人口問題,想來李瑀能夠解決。

李隆基知道主意是張小寶出的,高力士的家信把事情敘述的更爲詳盡。

黑水都督府不要求別人主動遷徙,只在吐蕃招收員工,可帶家眷,在船上做事情,等靠到岸邊,再於岸上修建倉庫和房屋,自然有人願意下去呆着,時間一長就有商業出現,接着就是定居。

在削弱吐蕃實力的時候又能充實黑水都督府。

故此,在聽到大臣們要繼續派人,李隆基也不反對,不只是派官員過去,還要找各地的商人與之合作,並與新羅交界處把浿江與泥河連起來,正好方便船隻往來,不用再繞過那個新羅島。

當臣子的提出來建議,就要想辦法把與自己有關係的商人塞過去,哪怕沒有關係,也要想辦法弄上關係。

“衆卿可是都贊同?”見事情說的差不多,李隆基又多問了一句。

以張說爲首的人紛紛點頭,政治對手也是答應下來。

“既然如此,那就等商人找到,與李瑀細說合作的事情,朝廷以整個黑水都督府入股,那裡的地方和資源就算投資了,明日衆卿便把參與的商人落實下來。”

李隆基終於是說出了讓衆臣發呆的話。

朝廷用地盤和資源入股,別人需要出多少錢?又佔多大的比例?這是個問題。

今天先更這點,我也發現近兩天寫的提不起精神,多謝讀者在書評區的提醒,是該加人了,前段日子就有這個想法,後來生病忘了,我再仔細想想,加誰,明天先加一個。

第810章 儀仗到來羣攻之第136章 大海茫茫有個家第173章 可欺或是不可欺第756章 一嚇一調歸京來第276章 金錢可得人不貪第90章 兩船到來有救治第962章 趕盡殺絕非本意第九十八章第266章 路途之中遇事情第801章 有些事情不能說第454章 含元殿上有一問第510章 火車過河用船渡第202章 誰把江濤心中刻第711章 技術不夠用人填第305章 爲賣蘿蔔苦肉計第787章 力壓縣令有一人第107章 縣令大才評詩畫第21章 新令一出百姓歡第633章 商議內政叫陣繁第122章 再不聽話就弄走第75章 確認外鄉去爲官第637章 衆將開會提封盤第322章 一道更比一道高第46章 張家合作咱用騙第376章 賠進錢財來招人第3章 新建泳池議來人第832章 情在心間路閒談第39章 想扣帽子不容易第9章 衙門快馬好消息第575章 波濤滾滾水中游第70章 背後是誰在努力第956章 陰雨連綿野味多第227章 前線之事多記掛第45章 雨後韭菜未白割第515章 分分合合知幾許第854章 民間變換由始動第69章 大豆囤積賣涼皮第76章 風雨飄搖難之處第195章 一大一小兩珍珠第4章 尋找酒樓有奇事第84章 回家之後人不見第78章 輪船先要給我家第210章 大雨滂沱後勤營第981章 年夜商定初二歸第256章 一家團員喜紛紛第88章 莊戶出事兒未來遲第273章 提前一年欲封禪第八十六章第130章 要忙他事無閒暇第668章 歡迎名義來攻擊第610章 紮營首選當爲河第676章 富貴人家規矩多第881章 恐嚇又贈行軍糧第774章 動手看似像溫和第291章 京畿模型話兩頭第178章 引路修橋是時機第354章 金口一開無虛言第341章 貨物被搶留藉口第316章 帶人前往有優惠第180章 秋收之事做完矣第702章 野外訓練打兔子第228章 不知情況無心情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295章 一弱一強齊始動第900章 日月交替流星歸第507章 天下常事無常理第289章 衝突到來於提前第618章 免稅內涵緣如此第22章 一個院落同吃飯第130章 小小紅旗迎風搖第853章 自古英雄也心柔第844章 難知政策等炮聲第464章 身在何地不知處第581章 孩童失語漏大案第277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第899章 大雨落下聞喜訊第518章 此行一去爲殺人第100章 父子微服來到此第45章 一天或許一變幻第315章 一樣時光兩樣心第81章 雨後風涼到秋寒第82章 爲甩尾巴去爬山第884章 罐頭微苦心頭喜第229章 朝堂敵境齊努力第376章 賠進錢財來招人第444章 舉薦與否很難辦第一百零一章第32章 縣中錢財輕鬆籌第753章 人口文明成反比第960章 孩子出手已足夠第204章 教育成敗費琢磨第27章 要從內心打擊人第369章 不知去哪身有喜第611章 社會平衡非常道第824章 世事難猜心難寧第317章 運走水泥送煤來第325章 入府做飯值多少第532章 鐵騎陣陣心若刀第100章 羅盤測水與埋墳第21章 和諧家庭起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