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策選一

王君廓一馬當先,手舞青龍偃月刀,刀鋒凌厲,血光四濺,王君廓心中早已憋足一口氣,他是盜匪出身,口碑欠佳。

但盜匪中也有檔次,像徐世績和程咬金是瓦崗寨出身,徐世績還是瓦崗寨的四當家,他們卻獲得重用,而自己只是一個太行山野賊,明顯不太受重視。

這種重視並不是指楊元慶不重視他,而是整個天下人都對他王君廓不屑一顧,最明顯就是在天下十猛將中,單雄信排第九,可單雄信卻兩敗於他的刀下,而他王君廓依然默默無聞。

正是心中憋的這口惡氣,使王君廓今天毅然請令,只用三千人來對陣一萬唐軍,他要用這一戰來樹立自己的威名,洗刷他身上揹負的恥辱。

王君廓曾經率三百盜匪擊敗過兩千官兵,他深知以少勝多的關鍵,這個關鍵就在於擊潰敵軍的中軍主將。

王君廓早已盯準了唐軍主將毛文利,位於兩千刀盾軍中,一杆唐軍帥旗之下。

戰役打得異常激烈,唐軍雖然在體力和經驗上都弱於對方,但他們訓練有素,打得頗有章法,長槍兵正面列陣頂住隋軍騎兵,弓弩兵在後面遠射,兩支騎兵從兩翼包夾,刀盾兵隨時補充被衝散的缺口。

唐軍的陣型保持得非常完好,長槍陣幾次被隋軍騎兵衝散,很快又集結起來,而且唐軍人數三倍於隋軍,兵力上佔有明顯優勢,給隋軍騎兵造成極大的阻礙。

隋軍騎兵猛烈衝擊唐軍密集的長槍陣。長槍陣後的弓弩手卻不斷射箭,更要命是,唐軍兩翼騎兵衝殺而上,他們也是隴右精銳,騎術嫺熟,戰鬥力很高,使隋軍防護兩翼的一千騎兵漸漸不支。

“將軍!”

一名偏將飛馳而來。大聲叫喊:“唐軍騎兵在兩翼衝殺驍勇,外圍弟兄有點頂不住了。”

王君廓大怒,斥罵他道:“我是主將尚不懼死。爾等有何懼之,就算只剩一人,也給我頂住!”

“遵命!”

偏將一咬牙。拍馬飛奔而去,王君廓雖然強令兩側騎兵頂住唐軍衝擊,但他也知道,唐軍已漸漸成包圍之勢,若再不突破,那此戰隋軍必然以慘敗收場。

王君廓取出號角,再次仰天勁吹,‘嗚——嗚——’

這是集結的命令,五百騎兵迅速在他身邊集結,王君廓大吼一聲。一刀劈殺一名唐將,殺進長槍陣中,青龍偃月刀上下翻飛,左右劈砍,殺得唐軍士兵人頭滾滾。肢體橫飛。

主將的勇烈絕倫激勵着身後五百隋軍騎兵,他們個個悍不畏死,奮力拼殺,殺得唐軍節節敗退。

這也是隋軍強於唐軍的另一面,意志力頑強,在面臨生與死的考驗中。隋軍往往是置死地而後生,他們悍不畏死,一往無前。

而唐軍士兵大多沒有經歷過這種慘烈的殺戮,在面臨死亡之時,他們往往怯弱了,再加上暴曬使他們體力消耗過大,在激戰片刻後,竟被王君廓率領五百騎兵衝出一個二十餘丈寬的缺口。

“殺啊!”

王君廓厲聲高喝,揮刀殺進了刀盾軍中,他的目標對準了唐軍主將,斬帥旗,殺主將,唐軍必將崩潰,五百騎兵緊隨其後,他們就像一隻鐵拳,用最猛烈的力量擊向唐軍最薄弱之處。

唐軍的薄弱之處是弓弩軍和刀盾軍,對付犀利的騎兵,刀盾兵完全不能和長矛軍對比,他們無法集結密集的矛刺,瞬間便被隋軍騎兵殺開一條血路。

毛文利世代爲將,熟讀兵書,善於布兵排陣,但他也有同樣的弱點,他也缺乏實戰經驗。

當交戰之初,他的佈下的陣型有利地阻擋了隋軍的進攻,甚至已經把隋軍騎兵漸漸包圍之時,但隋軍王君廓的勇烈卻突破了他的陣型,使唐軍迅速被動起來。

這個時候實戰經驗的缺乏便他無法和身經百戰的王君廓相提並論了,王君廓知道該怎麼打贏這一丈,而毛文利卻在拼命調動陣型,企圖讓長矛兵一分爲二,從後面包圍這支五百人的隋軍騎兵。

他並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到了他的身邊。

這時,幾名親兵大喊:“毛將軍,當心左面!”

毛文利一扭頭,只見一名隋軍大將手提青龍偃月刀,從斜刺裡衝殺而至,毛文利大吃一驚,揮槊便刺,王君廓側身閃過這一槊,已經衝到毛文利身邊,他長刀一揮,刀鋒迅烈,只見一道血光閃過,毛文利的人頭凌空飛起,被王君廓刀尖挑在空中。

王君廓縱馬疾奔,厲聲高喊:“唐軍主將已死!”

唐軍帥旗也被隋軍騎兵砍斷,轟然倒下,很多刀盾兵都親眼目睹毛文利被殺,他們無心戀戰,調頭四散奔逃。

刀盾兵的逃跑帶動了弓弩兵,緊接着是長矛兵,儼如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塊塊倒下了,最後是唐軍騎兵。

兩名統帥唐軍騎兵的偏將,見帥旗已倒,主將被殺,唐軍士兵四散奔逃,他們也無心戀戰,調轉馬頭,向西南方向撤退。

隋軍騎兵從後追擊掩殺,殺得唐軍屍橫遍野,投降者不計其數,這一戰隋軍以少勝多,以三千騎兵擊敗一萬唐軍,殺敵五千餘人,生俘兩千人,但隋軍也付出了死傷千人的代價。

尉氏縣這一戰,拉開了中原大戰的序幕……

就在王君廓率三千騎兵大戰尉氏縣唐軍的同時,李靖率領東路唐軍主力舉兵南下,在許昌縣以北二十里駐下大營,和李孝恭的唐軍七萬主力相隔十里對陣。

但李靖並不急於和唐軍對決,他需要等待西路隋軍的消息。在這場事關中原勝局的戰役中,他李靖絕不是單獨作戰。

正如屈突通的擔憂,隋軍已經形成了三線聯動,徐世績的兩萬軍位於襄城郡,機動支援兩軍,使唐軍也遭到了西線的威脅。

許昌縣唐軍大營內,李孝恭儼如熱鍋上的螞蟻。揹着手來回踱步,他剛接到情報,尉氏縣唐軍大敗。一萬軍隊竟被三千隋軍騎兵殺敗,他的心腹愛將毛文利陣亡。

這個消息使他心寒到極點,他唯一的優勢。兵力多於隋軍兩倍,隨着這個消息傳來,他唯一的優勢已蕩然無存。

隋軍可以用三千人擊敗一萬人,那也可以憑藉四萬人擊敗他的八萬人,現在應該只有七萬了。

還有襄城郡徐世績的兩萬隋軍,實際上隋唐兵力比已經到了六萬對七萬,他沒有一點優勢,反而有戰鬥力不如隋軍的劣勢。

李孝恭這才意識到屈突通對自己的警告是多麼正確,如果再這樣打下去,這場中原戰役他必敗無疑。

此時尉氏縣慘敗的消息已經封鎖不住。他只得下令修改戰況,將進攻尉氏縣的隋軍兵力增加到一萬五千人,唐軍是寡不敵衆才被擊敗,這樣至少能緩和一點唐軍士兵內心的恐慌。

這時,帳外傳來士兵的稟報:“殿下。屈突老將軍到了!”

李孝恭慌忙道:“快請進來。”

屈突通是他派人去請來,他想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彌補之策。

屈突通走進大帳,躬身行一禮,“參見殿下!”

他的語氣很平淡,李孝恭找他來。是在他的意料之中,唐軍在尉氏縣慘敗,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頭,這對唐軍的士氣將是沉重打擊,以後的仗都難打了。

李孝恭嘆息一聲,“老將軍應該也知道了吧!尉氏縣我們慘敗,使我信心全無,我想請老將軍替我出謀劃策,看有沒有辦法扭轉局勢。”

屈突通沉吟一下道:“現在形勢雖然對唐軍不利,但還沒有到最嚴重之時,如果處理得當,或許還有轉機,就看殿下有沒有這個魄力。”

李孝恭大喜,“老將軍請說,我洗耳恭聽。”

屈突通伸出三個指頭,緩緩道:“我有上中下三策給將軍選擇,上策是立刻撤軍,這樣我們不僅能保住軍隊實力,還能保住汝南和淮安兩郡,雖然丟失了潁川郡,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所收穫,並不算失敗。”

李孝恭沉思良久,這個上策對他來說,壓力太大,而且他也無權決定,不敗而撤,這需要報請聖上同意,而且秦王那邊也必須同時撤軍,否則三路隋軍夾攻,西路唐軍必敗。

李孝恭沒有表態,又道:“請老將軍說中策!”

“殿下,中策是派一員大將率兩萬精銳開赴襄城郡和徐世績部決戰,我們這邊死守潁川城,只要能擊敗徐世績部,那麼我們就有五成的希望戰勝李靖,中原大戰,牽一髮而動全局,如果李靖被擊敗,那麼楊元慶也只能撤離中原,我們將取得中原全勝。”

李孝恭眼中露出期盼之色,他嘆息道:“可是派兵去襄城郡,我擔心朝廷那邊.....”

“所以需要殿下拿出魄力來,不要管朝廷和聖上,打完襄城郡再說。”

李孝恭想了想又問:“那請問老將軍下策如何?”

屈突通搖搖頭,“下策就很簡單了,立刻發動對李靖軍隊的攻勢,趁徐世績一時難以支援,徹底擊敗隋軍,但這個勝利,我只有兩分把握,而且一旦失敗,就意味着唐軍在中原戰役完敗,殿下自己考慮吧!”

李孝恭揹着手走了片刻,反覆掂量這上中下三策,上策他無權決定,而下策他又冒不起這個風險,唯有中策稍微合理。

這時,屈突通又道:“其實還有第四策,那就是殿下嚴守潁川城,不和隋軍作戰,等待西路秦王大軍的消息,秦王軍勝則兩軍合兵,秦王軍敗我們則立刻撤軍。”

李孝恭沉思良久,毅然道:“我不選上策,也不選下策,第四策作爲備用,我想選中策,煩請老將軍率兩萬唐軍進擊襄城郡,如果能擊敗固然最好,如果無法擊敗,也請老將軍立刻退回,執行第四策,死守潁川縣,朝廷那邊一切解釋由我來承擔。”

屈突通見他終於拿出魄力,不由笑了笑,“卑職願爲殿下效力!”

()

第17章 被迫決戰第94章 紫河鬼谷第15章 少年雙猛第6章 梳理上谷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章 出兵風波第90章 大戰悄至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4章 再讓一城第5章 咬金練箭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7章 元家之慾第8章 突發事件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2章 河內對策第6章 養虎生患第19章 離別之酒第10章 反間之計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4章 目光深遠第59章 兄弟分權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0章 蛇打三寸第6章 出乎意料第38章 知微見着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6章 養虎生患第2章 齊王供奉第35章 軟硬兼施第39章 齊府隱憂第8章 太原募兵第27章 會寧換帥第35章 夜訪封宅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40章 三管齊下第38章 觸犯利益第28章 盛名之禍第8章 怒極生誓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8章 元慶抉擇第37章 疑兵之計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章 齊郡召將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6章 楚王親書第32章 誰有骨氣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8章 投票表決第3章 唐魏結盟第50章 平定幽州第7章 戰略對抗第1章 漳南小村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1章 船中飛箭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章 異牀同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4章 海寺之戰第40章 羅高離心第1章 江南隱憂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37章 回京前夕第93章 待君入甕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70章 漢中內訌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2章 收穫不菲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3章 攜子視察第25章 分憂之臣第21章 長孫又至第9章 貿易之利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30章 驕將爭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3章 雙瞳之將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4章 緊鑼部署第12章 練武第23章 隱形力量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0章 以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