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選擇

季晴川回來的速度非常的快,與他同行的還有孤竹劍。品書網

伴隨他們而來的是鳳鳴居收集到的關於國子監學子大鬧三省都堂的消息。

看到孤竹劍手厚厚成冊的信息,三位大儒都有些傻眼。

“事情鬧大了!”

這是三人心同時升起的念頭。

等他們開始翻看記錄下來的一頁頁消息的時候,三個人的心再也無法安靜下來。

東陵歷1046年,二月五日卯時末,白衣郭淮入御史臺見御史丞寇援;辰時初,寇援入三衙見馬帥楊偃;辰時末,楊偃怒闖三省都堂喝問太師賈涉。

此消息一出,前來帝都趕考的天下學子追隨郭淮彙集三省都堂門前爲楊偃打氣。

因此,太師賈涉大怒,與左右丞相於豹房內覲見東陵大帝,狀告三衙結黨連羣,暫權執事,竊弄威福,蠱惑學子,造謠生事。

於是,巳時二刻,由司禮監掌印太監曾臻代替東陵大帝御筆擬下旨意褫奪三衙軍權。

巳時末,四軍的天武軍、奉日軍領命,匆匆忙忙走出帝都。

然後,三省都堂前學子被御林軍驅趕。

這在朝堂甚至軍都感覺很正常,可天下學子卻似受到恥大辱一般,跑到國子監,尋求幫助。

也是辰時初,穆豐他們聽到外面一片片的嘈雜聲的由來。

國子監、啓聖書院都在前州橋大街,兩則相聚不遠。

翻看到這裡,三位大儒已然感覺觸目驚心,可這不過是厚厚成冊的消息的一半,剩下的一部分屬密了。

孫休擡頭看了一眼孤竹劍,孤竹劍筆直如峰一般的侍立在穆豐身後,面無表情。

三位大儒對視一眼,輕輕吁了一口氣,低頭翻看起來。

他們能感知到,這位年輕人了不得,是位太玄大能。

可這樣的人,還不屬於穆豐麾下大能,卻如侍衛一般侍立在穆豐身後,不由讓他們在心底把穆豐的話重視再重視。

翻開密第一頁,三位大儒是一愣,因爲面書寫着:白衣郭淮,恩主司禮監提督太監高楓。

只是這一個讓三位大儒心頭一冷。

宮內司禮監,那可是與三公、左右帝宰平起平坐的內宮勢力,雖然他們接觸少,但也知道提督太監高楓、掌印太監曾臻權勢滔天。

說起高楓、曾臻權勢大到什麼地步。

太師賈涉權傾天下,強橫的將太傅、太保壓制成了只有恩寵而無實職的虛銜,讓左右丞相不對其巴結奉承,仰其鼻息。

可算是這樣,進入大內他有些事情也得與兩位大太監歡顏商討,否則也不能成事。

而現在,挑起世家與皇室大戰的人竟然會是提督太監高楓的人。

三位大儒的心忍不住一抖,都知道,事情絕對不是表面這般簡單,有陰謀。

再往下翻看,御史丞寇援同樣也爲提督太監高楓的人,而後三衙是皇室宗人府的人。

按照鳳鳴居推斷,整個事件應該是由高楓所令,由郭淮、寇援出頭,通過楊偃與樞密使彥青不合之事將三衙拖進水。

只是因爲太學生耿直、粗暴、衝動的性格讓他們大鬧三省都堂,給三省都堂藉口,讓他們把三衙的軍權褫奪,使得脫離了事態的發展。

至於下一步提督太監高楓還會如何反擊,只能看他下一步應招了。

看到這裡,三位大儒忍不住感到一陣頭痛。

孫休隨手把名冊遞給穆豐,穆豐接過後大致翻了一下,看着三位大儒沒有說話。

三位大儒知道穆豐是什麼意思,卻只能無奈的苦笑一聲道:“書院外遷,事情太大,根本不是我們能夠做得了主的,還需山長首肯才行。”

“可是山長呢?”

穆豐不在意的問了一句。

說到底,書院如何和他沒有關係,之所以他會爲其出謀劃策還是因爲荀洛的原因。

這點,三位大儒也是知道,無奈的搖了搖頭。

“還是再等一日吧,這事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出結果的。”

雷次宗想了想,把事情向後推了一日。

所有人同時點頭,的確,無論是擇一而靠還是作壁觀都不是小事,等一等還是等得起的。

穆豐站起來,想了想伸手指向季晴川道:“其實,無論如何選擇找晴川都找穆某要好辦。畢竟,帝都還是州穆某都不熟悉。”

三位儒者想了想,同時頷首。

的確,穆豐的來歷大家都知道,他是古州人,還是第一次走進州,走進帝都。

等待,是一個好選擇。

事情不管如何發展都是需要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任何事情,做的任何動作都能讓他們窺探出一些隱秘或破綻來。

天下任何事都是這樣,不動不錯,動,必然會有錯招。

因爲天下事沒有十全十美的,敵我雙方任何一個動作,也許針對你是對的,在他看來卻可能是錯的。

尤其對作壁觀的啓聖書院來說,更是如此。

午、午,任何事情都沒有發生,啓聖書院把所有在外的學生都召集回來,正感覺慶幸的時候,又一件大事發生了。

宣德門,登聞鼓院,以郭淮爲首國子監數百太學生,趕考舉子數百人書請願,要求朝廷恢復三衙軍權,並懲戒太師賈涉,左相餘又晨,右相蕭衝。

一時間,帝都譁然。

多少年了,從不曾有人敢於挑釁太師賈涉,現今竟然由一介白衣率領近千學子掀起一波倒賈狂瀾。

瞬間,登聞鼓院引起所有人矚目。

郭淮書道:“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今東陵王朝已過三十四世,天下太平,其損益可知也,故而祖宗之法不可變。”

他又言:“在廷之臣,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者,三衙是也,所謂社稷之臣也。其庸繆不才、忌疾賢能、動爲身謀、不恤國計者,賈涉、餘又晨、蕭衝、彥青之徒是也,所謂社稷之賊也。”

此事一出,帝都軍民聽說有太學生請願,不約而同地來到宣德門前,一下子聚集了幾萬人,聲勢相當浩大。

第五百三十四章 迴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相交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暄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充滿誘惑的提議第九十八章 暗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玉皇廟第二十一章 在路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截殺第七百七十六章 邪魅蝶迷第一百章 夜襲(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蟲是龍第六百二十一章 面君第九百三十二章 無敵、威勢第八百九十四章 圍殺第二百三十七章 朦朧巧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魑魅魍魎第六十四章 想法第五十四章 三花聚頂第五百八十九章 殺入第二十七章 追蹤第五百二十八章 還剩半日第四百九十章 招募第四百八十五章 答覆第五百四十七章 軍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擔憂第八百八十六章 另類修行第九十五章 斬殺(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間木房第七十二章 你往哪跑第五十二章 老不死第八百八十四章 戰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境界第五百二十章 一日第四百二十四章 打擾第六百七十四章 重傷第三百二十一章 磨礪第五百九十六章 強者第六百八十八章 下山第七百九十三章 挑釁第一百七十五章 淘汰第三百二十四章 狐唐第八百四十六章 推算第四百一十三章 授經第六百三十三章 暗襲第六十四章 想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上山第四百五十四章 因果第八百六十四章 面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營第六十五章 槍第七百二十七章 惹事生非第四百八十一章 女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禍第四百七十九章 藥引第七百九十七章 點評第一百六十二章 盡入觳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章 尷尬第五百三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七彩鳴鏑第七十五章 悲哥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四章 感情、恩情第八百七十四章 再生變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初見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奔東西第七百三十章 熟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又一夥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訂婚第三百七十五章 觀望第三十一章 驚動第五百零一章 豪情萬丈第五百四十二章 悲哥第六百一十二章 選擇第六百一十三章 傀儡、反抗第四百五十七章 秦府第二百五十章 補元培基(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劍與毒第五百一十五章 同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傷勢第六百四十九章 掌控第六百六十六章 混亂第六十二章 秦煌第五百五十八章 槍第四百九十八章 青黛院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蘇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絢麗第二百一十五章 修行指引第三百八十八章 離開第七百八十九章 都是巧合嗎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慶府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相上下第二百四十章 心障第四百二十四章 打擾第三百四十七章 懵懂第二百零九章 區別第一百九十七章 享受第五百八十二章 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