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一點消息

“這是...”

穆豐微微回頭,掃了一眼施光也手的紙箋。

施光也抖了抖手的紙箋道:“剛剛傳回的九州信息,我感覺應該讓你倆知道下。”

空飛遁的雲從天一轉眼看到施光也,閃身來到他的身旁。

“怎麼不得瑟了!”

穆豐調侃一句。

雲從天笑道:“十年心願一招得逞,自然要得瑟兩下。”

然後他扭頭看着施光也道:“你剛纔不是離開了嗎?”

施光也伸手把紙箋遞了過去:“有東西傳回,我去看看。”

雲從天接過紙箋,低頭掃了兩眼,臉色一變把紙箋遞給穆豐。

穆豐接過紙箋掃視兩眼,笑了:“並未出乎我之所料。”

紙箋共有八張,書寫的都是八州之事。

前面簡單幾條八州武林大事,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關於朝廷和白翎軍、苦行道舉義的大事。

定州、雄州、常州還好,距離太過遙遠,苦行道的勢力被他們遏制,還沒掀起什麼風波。

烈州、古州、巖州和韻州、水州卻不消停。

前三州因爲外族入侵之事秣馬厲兵,州內但有所動立刻大兵壓境,白翎軍雖然也有所動,但步法維艱並不太順利。

剩餘兩州卻不一樣,韻州境內,因爲苦行道君張姒親自坐鎮,起義大潮一浪疊過一浪,聲勢異常浩大幾乎震驚九州。

至於水州,看似平常,實際情況韻州還要嚴重。

無他,只是因爲多了一個齊天王劉錦。

齊天王劉錦原本應該是巖州漢王六子,執掌碭州的豫侯。可惜,年少的他被漢王強硬的罷免了侯位,讓現任的豫侯劉安,也是他的庶兄接任。

堂堂豫侯嫡子莫名其妙的成爲了棄子,庶子相反翻身成爲了主人。

那時的劉錦有多少怨言誰都不知道,可當他成年之後,赫然組建了黑衣錦騎,更在桐城關大戰時自號齊天王,欲要與漢王劉嘉平起平坐。

如果沒有外寇入侵,沒有桐城關一戰牽扯漢王大部分精力和兵力,小小的劉錦早被漢王滅殺,那裡能讓他囂張這麼長時間。

而後,桐城關一役,朝廷大勝,在穆豐潛遁時也未曾在意過劉錦。

哪知道,短短一年的時間,齊天王劉錦不但沒有被漢王所滅,甚至他還帶着大批人馬遁入水州,成爲讓水州宛王劉賜的心腹大患。

尤其是現在,苦行道高舉一起,白翎軍遍地烽火之時,水州竟然硬生生被齊天王劉錦奪下偌大的地盤。

他,齊天王劉錦,真正的成了氣候。

開府濮州,自號齊天王,領濱州、棣州,倚着水州國天水山脈爲屏障,南扛水州,北距巖州,麾下精兵百萬,甚至還勾連古芒國的夷族爲後盾,強硬的掀起水州動亂。

天水山脈是水州第一大山,在水州素有萬水之源稱號。

山勢佔地面積不大,卻異常高大,山頭常年冰凍,每到春夏季節融化下來的雪水形成條條溪水流淌下來,形成千千萬萬條源流佈滿水州,甚至是九州。

素有九州第一大河的古涇河,是其最著名的一條。

山高水多,道路難行。

劉錦佔據的濮州恰是天水山脈最近的大州,原本這裡因爲地勢複雜並不爲水州所重視,但被劉錦佔據後卻讓宛王異常難受。

至於後面的濱州、棣州更是臨近巖州,時刻受到北方的侵襲。

一國九州,三州落在劉錦之手,頓時讓宛王勢力丟了一半,等他想要出手滅殺劉錦時,白翎軍已然無聲無息開動。

起義是必然的,響應的卻不是劉錦,而是九方陰的鬼窟。

剎那間,水州震盪,險些被他們一力顛覆,不得已求助到巖州。

漢王雖然很不想管水州的死活,可脣亡齒寒的道理他還是懂得,如果他袖手旁觀,不用想,必然會牽連得巖州也不安穩起來。

如此一來,再也沒有人有心思去動劉錦了。

穆豐揮指彈了彈紙箋,看着水州那頁嘆息起來。

“早有所料...”

施光也詫異的看着穆豐,又擡頭看了眼雲從天。

時至今日,施光也只是知道穆豐是雲從天的兄弟,與於無倫熟識,卻還不知道他桐城關那個穆統領的身份。

武功,施光也承認穆豐十分了得,再過幾年能夠與自己平起平坐。

軍國大事方面,還未跟穆豐聊過。不是沒聊,其實是跟本沒想過。

此時將九州大事通知與他們,還是因爲這事太過重要,雲從天穆豐應該知曉一二。

可穆豐的話讓他有點蒙。

雲從天眨了眨眼,輕輕頂了頂穆豐的肩頭。

穆豐一笑道:“劉錦一個小兒,沒有人在背後支撐恐怕都活不到這麼大。沒有人支持他從那裡建得了黑衣錦騎,不說招攬高手,連人吃馬嚼他都供奉不起。再說,前幾年,鬼車寇邊,桐城關三年困鬥。苦行道、鬼窟和他早有聯合,雖然搞的事情不大,更曾經被州怒殺苦行道所影響。但是,只要不傷根本,他們這個聯盟勢力早晚會有出事那一天。”

說着,穆豐翻到巖州那頁。

巖州和古州一樣,或許還要加一個烈州。

這三州皆與外族相連,鬼車騷擾着古州,南禺騷擾着巖州,烏烈騷擾着烈州。

雖然他們沒有像齊天王劉錦那樣暴烈,但小手段一直沒有停下,再加苦行道的配合,一年的時間,足以讓三王苦不堪言。

穆豐看着一條條信息,不停的擰動着眉頭,一抹冷然的充滿了譏諷的嘲笑一直掛在嘴邊。

雲從天也俯下身來,認真的跟隨着穆豐再看,可惜,任憑他想破腦瓜皮也想不到這麼簡單的消息裡,到底有什麼奧妙隱藏。

他忍不住肩頭撞着穆豐肩頭:“給我解釋解釋,這到底怎麼了?”

不獨是他,施光也爺仨同樣有些蒙。

施光也,如果是江湖武林信息,他不用任何人解釋,自己能看懂,天下大勢卻是不然,真正想要看懂,還需要麾下謀士給他仔細講解。

當然,他麾下那幾個謀士,距離穆豐相差很遠。

都不用,施光也只從穆豐剛纔的三言兩語能感覺到。

第七百零六章 蛻變第五章 心魔、傳承第九百三十三章 九州震盪第四百五十章 激動第二百五十六章 少谷峰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論劍(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監控第七百五十三章 對持中的龍鳳翔第九百三十七章 偏向虎山行第二百零一章 翠屏山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殤第四百五十七章 秦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陰山老怪第八百八十九章 法門第九十一章 回龍山上第八百一十七章 擔憂第三百三十八章 誤會迭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麻煩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禍第二百九十五章 鍛打第六百三十四章 傷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初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章 天南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二戰術(下)第七百七十章 七位老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巨靈神功第四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零一章 上古第七百七十七章 泄憤第九百三十六章 罪魁禍首第六百零四章 重回啓聖書院第三百二十二章 入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首開殺戮第二百八十章 密藏第一百零七章 先機第九百四十八章 槍挑滑車第八百二十一章 歡愉第五十六章 當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轉變第九百一十三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七十四章 下一步第四百八十八章 入京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想法第三百六十九章 逼迫第八百三十章 硬出頭第三百零六章 感動第八百三十二章 出手第六百五十一章 再遇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營第六百一十九章 悔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朦朧坊第八百五十七章 灃陽郡第一百一十章 戰第四百零四章 靖廬第二百三十三章 斷言第八百六十九章 心動、身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湊巧、不湊巧第九百四十五章 驚異第五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九百四十一章 老不死第七百二十七章 惹事生非第八百六十章 接踵而來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小瞧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醉仙樓第三百七十四章 八仙迎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秦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嚇退第八百二十七章 醉仙樓第七百七十章 七位老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於文弦出手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思妙想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輪第五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個時代的開啓第二百四十六章 張大年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撞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崩地裂第七百零六章 蛻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填補第八百四十三章 秘史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選擇第七十二章 你往哪跑第二百二十三章 插手第四十三章 赦令第六百五十二章 捨得第一百七十四章 下一步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知山莊第八百八十七章 遇襲第六百二十一章 面君第五百五十八章 槍第六百六十七章 紫禁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陰無語現身第三百零九章 傳功第八百八十三章 魔性第七百三十五章 過江第九百三十九章 太武河畔八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