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866章 不知其二
明朝公主一般在十三四歲便開始出嫁,寧國公主,今年十三歲,所以朱元璋也許配了人家,只是現在還沒嫁過去而已,聽了臨安的話兒,寧國公主一臉的得意,忽然左右瞧了一眼,壓低聲音道:“姐姐要是歡喜,妹子便找父王母后說說,讓父王下旨,讓那小子娶了姐姐?”
臨安公主俏臉一紅,道:“你個死妮子,說什麼呢?羞不羞人啊?”
寧國公主一臉毫不在乎的切了聲,道:“有什麼捨不得,不就是一個男人麼,嫁給誰不是嫁,我們公主生下來,婚姻就由不得自己,既如此,我又何必自尋煩惱呢?趁着還沒嫁人,能玩便好好玩耍幾年,等玩夠了,也就嫁人了,我是公主,有我朱家在的一天,那個臣子膽大包天,敢欺負我,什麼醉打金枝,那不過是那些沒事閒得慌的臣子,說出來過過嘴癮的,還能當着不成,姐姐若是真的不想嫁給李家的公子,不妨我們換換?”
臨安公主既好笑,又好氣,點了一下寧國公主的額頭道:“你啊,這小腦袋都想些什麼啊,這婚姻父王早已下了旨意,豈是你說換便換的?“
寧國公主道:“那有什麼,這不是父王籠絡大臣的一種手段麼,嫁給李家也好,嫁給梅家也好,還不都是嫁,有什麼不能換的,你要是怕,要不我找母后幫你說說話兒?“
臨安公主一嘆,道:“只怕,這一次母后也說不得了?“
ωwш ¤тt kān ¤C○
“不會的,父王最聽母后的話兒了,有母后幫忙一定可以的?“寧國公主一臉真誠的道。
臨安公主搖了搖頭,道:“你我雖是嫁人,卻也是國事,母后雖得父王信任,寵愛,卻也不可干預整事?難道你忘了麼?”
朱元璋登基後,鑑於歷朝后妃、外戚干政的教訓,他對嬪妃管束更加嚴格起來。洪武元年三月初一,朱元璋命翰林儒臣編修《女戒》,作爲教育宮中女子的讀本,並告諭學士朱升:“治天下者,正家爲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至於嬪嬙之屬,不過備執事,侍巾櫛。恩寵或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歷代宮闈,政由內出,鮮有不爲禍。惟明主能察於未然,下此,多爲所禍。卿等其纂《女戒》及古賢妃事可爲法者,使後世子孫知所以持守。”
寧國公主微微一愣,隨即想了起來,點了點頭,道:“我倒是忘記了這茬,父王也真是的,什麼不好定,偏偏定下了這麼一個規定,什麼後宮不得干政,什麼嘛?後宮裡不就是父王的皇后妃子麼,還有我們這些沒長大的女兒嘛?都是自己人,難道母后還能奪了父王的江山,父王的大權不成?”
臨安公主道:“快快別胡說八道,父王這麼做自有父王的道理!”頓了頓又道:“當年,漢高祖劉邦死後,呂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後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其稱制的八年期間。她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挖眼薰耳,用藥使之變啞,置於廁中,名曰“人彘”。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后所爲,憂鬱病死後,呂雉臨朝稱制,封侄呂臺、呂產、呂祿等爲王,擅權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親信。先後扶植了兩位漢少帝(劉恭、劉弘)做傀儡,而將實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呂家趁機禍亂漢朝數十年,引起的百姓怨聲載道。
“哼,這也是因人而異,北宋宋英宗皇后,宋神宗生母,元豐八年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因哲宗年幼。她以太皇太后身份聽政。高太后廉潔自奉,處事公正,她垂簾聽政期間,朝政比較清明,她因此也被稱爲女中堯舜,前後執掌朝政九年,比起宋朝的那些昏庸的皇帝好多了!我看啊,這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論!“
臨安公主噗嗤一笑,道:“我的傻妹妹,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哦,姐姐知道?說來聽聽?”寧國公主來了興趣,拉着她衣袖問道。
臨安公主道:“大凡開國君主,多是雄才大略之主,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莫不是一代雄主,他們自有統領後宮,駕馭羣臣的手段,所以一般也不會出現後宮干政的局面。
但開國君主也是人,也會老,也會有死的那一天,待他們死了,他們的子孫,長在深宮、長於后妃之手,他們終日聽得都是聖人之言,說的都是聖人之語,怎知天下事,知曉百姓之苦,便是他們做了皇帝,所依靠的不過是那些深宮的婦人,和太監,外戚,若說,那些皇帝年紀大些,是個仁君,倒也罷了,怕的就是那些弱主,這些皇帝因爲還沒長大,根本處理不了國家大事,依靠的就是自己母后,也就是所謂的後宮了。而這些皇后,常年住在深宮大院,自然不知曉明間疾苦,如此一來,在處理國家大事之上,毫無見識,手段、長而以往,就有些力不從心,只好依靠自己孃家的的父兄,幫助自己來處理國,家,大,事。這樣一來,朝廷的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
“哦,這倒是?”寧國公主點了點頭,道。
臨安公主繼續道:“朝廷大權,落入了外戚的手中,他們仗着是皇親國戚,少不了作威作福,若說忠於朝廷到也罷了,若是不終於朝廷,這些外戚掌握兵馬大權,把持朝政,廢除皇帝,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漢之王莽,大周之隋文帝楊堅,莫不是以外戚的身份奪得皇帝的大位?再者,便是那些外戚,忠於朝廷,可皇帝會長大,等皇帝成年後,爲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解除外戚過大的權利,必然有所依靠,而這個時候,依靠的只有自己身邊的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