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

在臨行之前,胡楚元就已經和陸廣荃、段祺瑞在電報中談好了每一個細節,整個過程當然是對胡楚元最有利的,段祺瑞並不在乎整個過程,陸廣荃則是有些不太樂意。

雖然,兵變的想法基本就是陸廣荃最先提出來的,也是他居中聯繫的。

這就是鬥爭。

一把手和二把手辦起事,二把手總是要吃虧的,誰陸廣荃就是新軍體系中除了胡楚元之外的陸軍第二號人物。

既然是你提議的,你又是除了胡楚元之外最有可能穩定住局面的人,那就得你去了。

段祺瑞在直隸地區有三個師,造反的主要工作基本是他來做,可在表面上,他是接受陸廣荃的智慧,至少只能算是陸廣荃的左膀右臂。

胡楚元推的一乾二淨。

他不可能站在兵變的前線,這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

人啊,適當也是要陰險一點,搞兵變這麼榮譽的事情不防也讓給別人。

畢竟,陸廣荃和胡楚元的差距還很遠,不可能靠一次起義就成爲新軍的領先。

軍隊是很實現的。

原本出身激進的革命陸系,如今卻逐步轉入務實派的掌政胡系,李開鄴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從聊城向北,京漢鐵路已經被破壞的不成樣子,起初,工兵們還下車修鐵路,最後,胡楚元索姓下令全軍暫停修路,就地集合,守住從開封到德州的這段鐵路,等待江淮第八師抵達後,一起向北行軍。

駐守在德州的江淮第十二師已經開始行動,並且派了一個團南下接應,配合江淮第六師一起搶修鐵路。

3月19曰下午,江淮第八師抵達高唐縣,三個師兵力一起向着德州回合。

因爲沒有獲得胡楚元的直接授命,第十二師沒有擅自行動和出擊,只是清除了德州城內的義和拳,然後就集中全力搶修鐵路。

進入德州城,胡楚元所能看到的就已經是一片狼藉,地上留下了大量來不及焚燒的屍體,有義和拳的,也有士兵的,更多的卻是那些無辜的百姓。

等到了教堂一帶,屍體更多的令人害怕和恐怖。

因爲正好是集會做禱告的時期,義和拳抓住機會衝進來,殺死了所有在教堂裡的人,老弱婦孺都沒有放過。

其實,信教的大多數都是婦女。

這一點在中國傳教史上是非常普遍的事實,你可以說她們愚昧無知,可她們只是很暴力和壓迫下的受害者,想要尋求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和保護。

在德州城裡走着,胡楚元只覺得自己來到了地獄。

走着,看着,心裡滴着血。

他知道,他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也不會原諒陸廣荃和陳善元。

他再也看不下去了,正要詢問義和拳目前主要的動向,李存義忽然跑過來和他稟告,說是義和拳數萬人突然出現在城外,準備攻城,還準備了攻城器械。

胡楚元微微有些詫異,心想,難道他們沒有看到新軍已經進入城內。

他匆匆返回城牆上。

拳匪集中城西側,此前一直也藏在夏莊鎮一帶,現在才忽然涌現,兩萬多人的規模,浩浩蕩蕩就像螞蟻一樣撲過來。

因爲江淮第六師和第十二師的一個團在搶修鐵路,集中在城區附近的新軍也恰好接近兩萬人……人數不是重點,只要新軍真的被放出來了,一千人就能對付數萬拳匪。

段祺瑞還是比較緊張的,已經調動兩個團的兵力在城前開挖了戰壕,數百挺機槍都已經架上陣,隨時準備射擊。

在新軍這一邊,氣氛是前所未有的緊張和沉默,鴉雀無聲。

對面,義和拳們卻顯得無比亢奮,手裡揮舞着大刀、鐵鍬、鋤頭,揮舞着各種色樣的旗幟,有些寫着“反清滅洋”四個字,有些則寫着“奉勸教”、“行助天”之類的字樣。

遠遠的看着他們,目睹着他們的癲狂和囂張,胡楚元內心裡只有無數的困惑。

他不明白,人爲什麼可以瘋狂到這種地步。

這就是所謂的無知者無畏嗎?

段祺瑞也登上了城牆,和胡楚元低着頭詢問道:“大人,開槍警示嗎?”

胡楚元慎重的想了片刻,嘆口氣,道:“不必了,犯的都是死罪,靠近了再開槍。”

段祺瑞默默點頭,道:“那麼,我去安排了。”

胡楚元嗯了一聲,又道:“按你的設想安排吧,我只等結果。”

說完這話,他從城牆上走下去,不想看到最後的結果。

他讓人在城牆後準備了一張長凳,沉默的坐着。

漫長的等待中,遠處的喝喊聲已經越來越近,義和拳匪們繼續吶喊着恐怖的聲音,宣揚着神仙的庇護,宣揚洋人和洋人的所有東西讓神靈憤怒的口號,彷彿他們真的是神靈附體,刀槍不入。

似乎,他們距離城牆不過數百米遠了。

突然,城牆外響起了一聲槍響。

就在這一剎那間,所有機槍都突然爆發,大量的子彈狂噴而出,聲音交雜在一起,就彷彿整個世界都將要裂開。

小口徑的榴彈炮開始轟鳴,一枚枚炮彈宣泄在戰場上,可是,那些義和拳匪們就像是發了瘋,反而更快的衝了過來。

有人衝的太快,被機槍打得正着,身體就像是在一瞬間被某種無形的魔爪扯破,身體都被擊打的瞬間懸空,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樣顫抖,而是瞬間撕裂開。

數百挺機槍狂掃的結果無比殘酷,數萬民拳匪在短短几十秒間就死傷了大半,這時候,後面的人才想逃跑,跑也來不及了,部隊仍然在快速的射擊,就像無法停止的殺戮機器。

更多的人被擊斃,在衝鋒號中,數千名士兵無情而殘酷的衝了出去,刺刀上槍,一路刺殺,連殺帶射。

義和拳的奪城計劃幾乎是在幾分鐘內就崩潰了,留下卻是萬餘具的屍體,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整個沙場。

胡楚元沒有看到,但他能夠想象到。

類似的場景,他也曾經見識過。

佛說,因果循環,做錯了事終究要被懲罰,殺了人,自然也要被人殺。

義和拳傳說中的破壞力,說到底是清朝廷的放縱導致的,實際上並不驚人,還完全不能和捻軍相提並論,此時的新軍更遠非當年的湘淮兩軍可比。

德州府的拳匪幾乎在幾天之內清除殆盡,更多的拳匪被迫向着冀州和滄州逃躥。

胡楚元通過電報進行各軍的調動,從天津、保定、德州三地開始清剿,三路大軍向中央合圍,將拳匪壓縮到滄州一帶全殲。

他有六個師可以調動,人數上雖然不足義和拳的1/3,實際的戰鬥力卻是天地之別。

4月,三路軍就已經完成各自的清剿,開始將拳匪逼迫向滄州,三路大軍也向着滄州擠壓。

滄州城一直死守着,主要是依靠城內百姓自己的力量,外加滄州綠營的數千支步槍。

5月17曰,胡楚元在滄州完成最後的合圍,十七萬餘人的義和拳匪被擊潰於大浪澱鄉,拳匪似乎躲進湖灘的蘆葦地裡,可一樣死於大面積的炮擊,被迫衝出來又被機槍掃射。

胡楚元自己並不忍心看着這一幕,但他也知道,必須給予嚴厲的打擊才能持續保持國內的和平,而且,他也確實要狠狠打擊國內的迂腐勢力,讓“開化運動”從此拉開更爲龐大的序幕。

他一直就留在德州,依靠電報網絡不斷指揮各路大軍。

他曾經不是一個軍人,現在也能算是了,而且,他很擅長進行這種大規模的調度,或許是商人的背景讓他非常擅長從整個大局上進行考慮,充分考慮到地形、補給、交通等等問題,考慮對手的所有選項。

從制定計劃的那一天開始,他就知道,最終的合圍地點只有三個,其中就有大浪澱。

參加戰事的,甚至是整個全國31個新軍師的所有記名提督都是他一手栽培的,任命的,從他們開始出現到培養,到推送到國外留學,等他們回國再逐一安排去處,提拔。

所有的這一切,胡楚元都是親自過問。

胡楚元是總指揮官,他們肯定會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

收到圍剿成功的這天晚上,身上還帶着血跡的段祺瑞過來找胡楚元,而胡楚元就坐在德州知府的大衙裡。

這個知府,胡楚元是依稀有些記憶的,原本就是他胡黨中的一員,只是這麼些年也沒有多大的長進,反正就守着這個德州知府幹了七八年。

成績談不上差,但也不算是很好。

結果,義和拳一來,他就搶先跑了。

前兩天,知府又跑回來找胡楚元,滿以爲自己是嫡系出身,或可免了一場死罪,打幾十大板還能下調當知縣,結果卻是往監獄裡一丟,過些天再集中和其他要犯一起槍斃。

胡楚元並不殘暴,也很體恤下級,可惜,他手下能用的官員實在是太多,大家都在搶位置,表現不好就總要讓位置,出了這麼大的紕漏也肯定不會包庇。

務實派,務實派。

你務實,胡楚元更務實。

這幾天,胡楚元就在德州臨時當起了知府,處理德州的大小事務。

晚上正在看奏報,段祺瑞就走了進來,李存義在門口也未攔着。

進了大門,段祺瑞上前參見,道:“大人,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等一會兒,咱們就要進京了……您,您真的不一起去?”

胡楚元放下手裡的奏報,點着頭道:“我就不去了,你好好幹吧!”

“這……?”

段祺瑞還是有些不太相信,他又道:“那就讓陸廣荃幹着這事,萬一他把好事都佔了,我該不該對付他?”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國家大事……本來也不該想當然,可陸廣荃倒也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他啊,他心裡明白着呢。他想革命,我倒是可以成全他,不過,開化運動都沒有搞出多好的結果,還惹出一個義和拳來,革命的基礎之差,他心裡也應該是很明白的。我估摸這件事裡肯定還有很大的反覆,不妨就先讓陸廣荃上,萬一惹出什麼事,我再出來收拾殘局吧!”

段祺瑞想了想,道:“那我……我們就說是已經將您給軟禁了?”

胡楚元點點頭,道:“怎麼說都行!”

段祺瑞卻道:“這倒是有些不好辦,要是各個師的師長都知道實情,怕是要走漏了風聲,若是大家也都不清楚,萬一信以爲真,真以爲我們幾個吃了豹子膽,居然把您給軟禁了……這要是一起領軍殺過來,我們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胡楚元想想也是,原先還真是商量以“軟禁”的名義,讓他先暫時留在德州等待局勢的變化。

他稍加琢磨,道:“那行,我今天夜裡就啓程去一趟山東萊蕪視察。等我到了萊蕪,你們再看情況而動吧!到時候,我離直隸也有些遠了,遠水救不了近火,暫時觀局也很正常。”

段祺瑞微微點頭,鬆了口氣道:“這樣倒是要好很多,我心裡也就有譜了。至於陸廣荃嘛,我估計他倒是不會太出格,若是出格了,我這裡的兵力也佔優勢,李開鄴在西北,張時英在南方,他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胡楚元嗯了一聲。

具體該怎麼辦,胡楚元其實並不想過問的太詳細。

何況,兵變這種事本來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槍打到哪裡算哪裡,變化大得很。

關鍵是要防着榮祿的東北兵團南下,錦州那邊一定要防好了,只要防好錦州,東北兵團下不來,直隸這裡就是陸廣荃和段祺瑞說了算的,呂瀚和葉富再將渤海灣的大門一鎖,其他軍隊從海路過來,外[***]隊更進不來……那就夠了。

事情已經商談到了這一步,該準備的都早已準備的很充分,參加兵變的各個師從上級到下級,從師長到排長都做了思想動員,圍繞華盟會組織一場向燕京突進的大運動。

等段祺瑞走了,守在門外的李存義似乎是微微的嘆息一聲。

兵變這種事,自然不需要告訴他,可李存義在軍隊中的聲望也不低,也是有人脈的老軍官了,他心裡早已明白。

擡頭望月,李存義心裡有着一分難以割捨的情懷。

他想不到,大清朝還真的就這麼完了。

雖然他也恨滿人,可大清朝真的就要這麼結束了,他心裡面卻又有些不捨啊,怎麼遭,他也做了五十多年的大清國的人,這麼一眨巴眼兒,說沒就沒了。

這算是哪一國子的事啊!

這事究竟是對啊,是錯啊?

李存義也說不清楚。

連他都說不清楚,這大清國裡還有幾個人能說的清楚?

革命?

在如今的中國是一點前途都沒有!

說真的,假如光緒帝載湉是漢人,胡楚元估摸也就到此爲止了,陸廣荃估摸也是,大家就這麼算了,反正立憲了。

中國啊,其實搞個君主立憲也並非什麼壞事。

別說是中國,就是整個亞洲差不多都一樣,搞的太激進不是什麼好事。

可哪叫明朝的那幫子人軟呢,居然讓滿人給打進了關,惹出了這麼個事來?

把滿清給搗鼓了,自己做皇帝?

胡楚元說真的是沒有這個想法,也不是完全沒有,確實是不敢賭。

他也犯不着去賭啊。

他現在就算是什麼不做都可以的,可一旦去賭自己的皇帝命,搞的好了,他是君主立憲制度下的皇帝,搞不好,他這一輩子的所有成績都要被人漠視,他好不容易掙的那些錢啊,該充公都充公,該沒收都沒收。

何苦呢?

好端端的人不做,非要去一條灰尾巴狼?

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胡楚元是不多想了。

(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五十章 法國人終於來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七十八章 一個條件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滿清賭一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一百二十七章 排華案風波(一)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一百八章 劉步蟾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越第五十八章 徐老闆又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軍爭霸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八十三章 胡楚元的真相第四十一章 強國先強種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戰敗,又敗了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銀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五十一章 梅啓照的配合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三十一章 潘麗美小姐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撲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緒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之洞的投靠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二十八章 胡緘元的教訓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一百四十四章 花旗銀行的作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阜康雄霸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俠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島戰役(二)第七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義的關係網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擊戰(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