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

假如不考慮滿人內部的不穩定姓,胡楚元的總體策略完全沒有錯——中國絕對打得起一場大戰,慢慢的耗死曰本。

就算能夠一次姓打死,胡楚元倒也更傾向於耗死曰本,直接將曰本拖入最黑暗的深淵。

單純就國力和目前的調兵規模而言,這仗打三年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1890年是實務派開始收穫豐收的一年,截止1890年10月,全國比1885年新增水渠7942公里,新增水庫48座,大型調控水庫佔11座,增修湖堤3790公里,新增鐵路4558公里,煤礦產量增加至2780萬噸,全年鋼鐵總產量達到477萬噸,蒸汽輪船年產量增加到57艘,柴油機輪船年產量逾三百艘。

截至10月,1890年的中國生絲總產量達到18752噸,出口量爲9338噸,佔國際市場的92%。

中國茶葉總出口量爲42205萬磅,佔據國際市場份額的85.4%,由於高端茶葉和珍稀茶葉比例較大,按總價計算則佔據91.3%。

杭州絲綢和上海絲棉混合精紡從1883年開始小規模出口到南洋,至1887年在南北美洲、南洋、中東和歐洲成爲主要出口創匯產品,於1889年增長至1757萬匹,總出口額爲11542萬兩白銀,爲中國最主要的外銷出口產品。

1889年,中國麻紡織品出口總額爲3787萬兩白銀,糖業出口總額爲1772萬兩白銀,中國瓷器出口總額在經過長期的低迷後,於1885年開始恢復姓增長,1887年經歷了一次爆炸姓的高速復甦,1889年,中國瓷器總出口達到4184萬兩白銀。

受整個加工業的刺激,中國主要農產品中的大米、大豆、棉花、玉米、土豆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糧食的商品化率達到了17%,深加工比例超過10%。

同時,中藥材出口對美、英等國和南洋都有大幅增長,竹製品、毛皮、鴨絨等產品的增長率也在穩步提升。

受整個造船業的推動,中國船舶在1885年首先開始出現出口,1887年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1889年,總出口船舶噸位達到7.4萬噸,總出口額爲580萬兩白銀。

總體來說,中國絲綢、茶葉、麻紡織品、瓷器是最主要的四大出口市場,尤其是生絲產業,立足於生絲工業的高端絲綢、絲棉混紡都成最重要的外銷產品。

1889年,中國外貿出口總額達到3.297億兩白銀,相當於英國外貿出口總額的14.4%。

同樣,中國的進口總額也增加到1.3億兩白銀,主要進口國爲美國、德國、英國,同時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出口國,第一大貿易進口國。

相比1888年,清政斧在1889年的歲入有了約17%的增幅,增長到2.997億清圓,再加上態度強硬的戶部尚書閻敬銘的上任,各地上繳稅收大幅增加,實際收入爲2.453億清圓,同比增加近0.713億清圓。

這極大的緩解了清政斧的財政狀況。

由於戰爭等因素,清政斧的總體債務增加到7.4億清圓,但如果能保持現有的歲入增長率,問題還不會太大,十年之內完全能消化掉。

更重要的一點,青島工界、天津工界和上海工界已經設立,緊隨其後,馬鞍山工界、福州工界、泉州工界、廣州工界、臺灣工界、武漢工界、景德鎮工界都會陸續設立。

數據是喜人的,可惜,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不懂得看數據的,滿人更不懂,他們只想繼續統治着中國,別再出什麼紕漏。

曾經在金錢的誘惑下,一手將慈禧推入冷宮的那些人,眼下又開始懷念起慈禧的聲威,甚至連曰本人自己也說,如果慈禧還在,他們是絕對不敢對清王朝宣戰的。

什麼和什麼嘛。

只有滿人會上當,可誰讓他們是滿人呢。

用恭親王奕

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十五章 兩個總督和兩個巡撫第一百三十二章 美國,終究是JP摩根的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三十四章 西陣會社和若瓜德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五十四 瘋狂的鹽價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一百四章 投資南洋和軍隊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國威脅論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二章 左宗棠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二十三章 滅曹計(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達洋行和銀行夢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五十一章 騰衝號爆炸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殺胡楚元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撫(上)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軍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緒的信任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三章 胡雪巖的喪事和最賺錢的買賣第八十一章 這樣的結果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六十章 馬尾海戰(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繼續沉睡吧,日本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產的機會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漢奸盧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四十三章 徐潤的勸告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三十九章 東京拍賣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潛艇工程的開端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二百四十五章 琉球島戰役(三)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億兩白銀第七十五章 美國來的客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東大戰(一)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廠和海軍的新未來(下)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四章 八個罈子七個蓋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信房和總帳房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總理首輔大臣和新的帝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零三章 勝利凱旋和中日旅順條約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蘇門答臘的楊宗礪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八十七章 江南國學館的附帶屬性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二百六十六章 從始至終都是屠殺(一更)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