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理智還是讓皇后聰明的跪下,然後眼眶習慣性一紅,可能紅眼眶成了後宮妃嬪的標配吧!“皇上,您冤枉死妾身了,妾身自認爲自己雖然不是一個好嫡母,可是卻絕對沒生出那樣惡毒的心思。妾身也爲長公主高興,能找到親生女兒,將來長公主老了,也算有個依靠。寶郡主的身份擺在哪兒,妾身想到寶郡主的夫家,怎麼也得提點幾句。可是卻沒想到落到皇上眼裡,卻成了妾身在逼迫長公主母女了。”
說完皇后又痛哭起來,好像她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可是這屋裡坐的人,誰又是瞎子,誰又分不清皇后的本質呢?只是皇后願意做戲,大家也樂得看罷了。
長公主眼眶都紅了,長公主一直以爲父皇不會管自己的事情,當初自己遇到那麼大的事情,父皇也沒把皇后如何,不過是父皇更在意太子,不在決自己這個女兒。如今長公主才明白,父皇不是不在決,父皇只是在尋一個理由,一個打皇后臉的理由。
秋寧也算看明白了,皇上其實對長公主還算維護有加,不然也會親自來鳳儀宮,並且正好抓到皇后犯錯。這未免太巧了,顯然就是皇上一早就算計好了。這樣出現,皇后想辯解都尋不到理由,就更不必說想推卸責任了。
長公主朝秋寧看去,秋寧太瞭解長公主這個眼神了,分明就是讓秋寧助一把火。秋寧明瞭的點頭,然後朝鳳坐上的皇上看去,眼裡只寫着委屈,“皇外祖父,孫女知道自己的處境尷尬,可是呢?當初孫女被迫流落在外,也不是孫女自願的,更不是孫女能控制的。再則孫女當初已經失憶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只以爲自己是一個孤兒罷了,遇到一個對孫女好的人,孫女爲何不嫁呢?孫女不想談什麼身份地位,孫女覺得娘說的極是,不管身份多高,人品不好也是枉然。孫女也相信不管是娘也好,還是皇外祖父也罷,都只希望孫女幸福,至於身份和體面,全是給外人看的。孫女想要自個過的痛快,過的幸福,至於外人怎麼說,怎麼看,孫女全不計較。”
皇上點點頭,如何不明白寶郡主是受害者,可是明明是受害者,反而讓皇后好一翻數落,皇后這心真是太狠了,就算長公主不是她親生的,可是也不必那般算計她。如今還好寶郡主尋到了,不然長公主這輩子也就在痛苦自責中度過。可是皇后她自己就能心安理得嗎?不過就皇后如今這幅不知悔改的樣子,所是她還覺得是長公主的不是吧!
“寶郡主說的是,朕與長公主都不計較那些虛的,只希望你過的幸福。”有了長公主的事情在前,皇上倒真是看開了,不希望公主或者郡主嫁入高門什麼的,再說了什麼樣的門第比皇室更高呢?若真論起來,公主們是不是都該嫁不出去,這世上就沒有比皇室更尊貴的人家。
秋寧感激一笑,笑的很幸福,“謝謝皇外祖父,秋寧也很知足,秋寧如今只盼着娘身體安康,盼着皇外祖父長命萬歲!”
皇上滿意的點點頭,對於這個失而復得的外孫女,皇上多了幾分憐惜。至少這個孩子是個明白的,沒有因爲身份的改變,而生出旁的心思來。
如果寶郡主真的因爲突然成爲郡主,不想認前面的夫家了,也許皇上都會不覺得這個郡主德行有失。偏偏寶郡主不僅沒的否認她的夫家,也從未說過夫家一句不是,反倒話裡話外的包容。更多的是表現她的幸福生活。這讓皇上很滿意,寵辱不驚纔是郡主該有的樣子。
皇上冷眼掃向皇后,“皇后你聽到沒有,寶郡主可比你這個皇后更加懂理有德,朕不知道你從何時開始,這般的不堪,這般的勢利算計,可是朕知道有一點,你越來越讓朕覺得噁心。後宮裡那些死的孩子,你真以爲朕不知道原因,你真以爲朕蠢嗎?朕不過是不想同你計較,想着以大局爲重。朕不妨跟你說句實話,若是有一日太子不能繼位,就是你個這母后的錯。”
皇上的話直接把皇后打回了原型,什麼居然是自己的錯,皇后最怕的就是太子不能繼位,如果太子不能繼位,那麼自己這個皇后雙算什麼,難不成還指着那些庶子們對自己恭敬有加嗎?
皇后突然跪行到皇上跟前,一臉的哀求“皇上,皇上您不能這般待妾身,妾身並沒有錯呀!再說了,妾身的錯,爲何要加累到太子身上呢?皇上您可不能偏心眼,就因爲長公主一人的委屈,就要妾身和太子一起承擔,您這樣豈不是要寒妾身的心,讓太子沒臉嗎?”
這樣的皇后長公主懶得看一眼,也就只有皇后可以正話反話都她說,而且說的一點都不覺得難堪,更不會覺得有何不妥當吧!長公主心裡更加認定一點,絕對不能讓太子得勢,不能讓皇后如願了。不就是賭嗎?反正都是一條命,倒不如拼一拼。
皇上帶着長公主母女走了,而皇后則禁足鳳儀宮。太子得到消息時,都覺得母后真是不應該,何必去爲難長公主和寶郡主。等到自己成事之後,想把長公主母女如何,還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如今不僅激怒了父皇,還連累了自己。太子真覺得母后這幾年太舒服了,舒服到母后都不知道這皇宮誰最大了。
太子因爲皇后的事情,自然要上請罪摺子,太子不可能不表示一二,或者當做不知情吧!如果太子真表現無所謂,或者大義滅親的樣子來,也許就會有人蔘太子薄情,不孝了。所以太子必需去做樣子,至於皇上會如何訓斥太子,這都是小事情了。總比讓人蔘太子不仁不義,不慈不孝強吧!試想皇上看到太子對皇后這版薄情,心裡會好受嗎?必定也會覺得後背發涼吧!孝道可是爲君的根本,不孝不仁的皇帝百姓們如何擁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