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軍抵洛

“子明,當真有平羌之策?”

蓋勳坐於案前,呡着小酒,問向高誠。

旁邊的郭嘉也是神色嚴重,自顧自飲。

高誠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涼州平羌之行,某心中已有定策,只是不知是好是壞!”

“哦?子明可言之一聽!”

“此策定會掀起吾漢家兒郎,與邊地羌族、鮮卑、匈奴、烏桓,乃至西域百族的戰爭。此策一行,涼州漢兒定會相助高某,奮起擊羌!”

“到底是何計謀?”郭嘉眉頭緊蹙,大漢的近況誰都清楚,真要與邊疆諸胡開戰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

“來,汝二人上前!”

蓋勳和郭嘉疑惑的對視一眼,靠到高誠身邊。而高誠亦是起身附耳,低聲說道。

良久。

高誠才坐了下來,輕輕說了一句:“明白了嗎?”

“子明,萬萬不可行此策。若真如此,大漢萬里邊疆,定然生亂。”蓋勳很是驚訝,不僅僅驚訝於高誠的奇策,更是驚訝於他的膽量。

真要按照他的想法來,大漢帝國必定如同武帝時期,開啓北方、西方戰事。不不,甚至於有可能南方也會再起戰端。

這種戰爭,縱是勝利,恐怕大漢帝國這腐朽的軀體,也要瞬間崩塌了。

甚至,往不好的方面想,大漢帝國很可能戰敗。

並非不可能!

別忘了,大漢帝國現在還有內患,黃巾尚未平定,九州各地宵小隱伏。但只要此策一開,定然再度四起。內憂外患之下,百姓貧困,國力虛無,如何能戰?

真要戰敗,使得胡夷入中原...

“子明,汝可否想過,一旦形勢有變,爾便成了千古罪人!”

“不,不會有變,此策未必不能行!”旁邊的郭嘉當即站了出來,驚訝過後的苦思,讓自己想到了此策的可行之處。

“首先,西北羌胡以及西域諸胡,已經與吾大漢勢不兩立,戰爭不可避免。而北方鮮卑已經陷入內亂,騫曼與魁頭爭國,必然無力顧暇。”

“南匈奴修養生息時日雖久,但其皆在護匈奴中郎將掌控之下。縱是有所反覆,亦是在幷州之地。大漢精兵朝發夕至,不足爲慮。”

“烏桓地處苦寒,幽州又有吾大漢精騎,還有護烏桓校尉。其縱然侵掠,也只能陷於幽州之地,威脅不了中原腹地。”

“行此策,諸多胡夷皆不足爲慮。反倒是此策一開,涼州、關中、幷州豪傑,定然欣然而入君侯幕府。西北邊地百姓,也定然持刀殺胡,響應君侯。”

“驟時,只需些許帛財、官職虛位,便可齊聚西北士民之心。民心一定,羌胡便大勢已去,涼州羌亂,最多一年時間,可破其主力。兩年,剿滅殘餘。三年,安定邊地!”

“吾等只要迅速擊破羌逆主力,其餘北方夷狄見之,定然膽怯,不敢生亂!”

高誠點了點頭,郭嘉的回答可以說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北方最強大的異族鮮卑,陷入內亂,其餘的也就羌逆還算的上一回事。

行此策,真的可行。

一旦成功,自己定然得涼州、關中民心。

當然,萬事皆有不測之險。

真要是失敗了,或者其餘異族聯合南侵,定然也是一場災難。

不過,這也僅僅是提前而已。

甚至可以說,這個時候出現五胡亂花,未必是件壞事。

要知道,大漢帝國現在民心未散,那些胡人真要打到中原。全天下漢家兒郎會告訴他們,什麼叫做一漢當五胡。

“元固兄,不必擔憂!此策縱是有了差池,那些胡夷也入不了中原。”高誠口氣堅決,目視前方,繼續說道:“吾大漢兒郎,豪氣存胸。胡人,不過跳樑小醜罷了!”

曹孟德、劉玄德、孫仲謀、袁本初、袁公路、孫文臺、孫伯符、呂奉先、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公孫伯圭、董仲穎、馬孟起...

諸葛孔明、荀公達、荀文若、郭奉孝、賈文和、龐士元、沮公與、田元皓...

這個時代,是中國文武最昌盛的時代!

什麼胡夷,都是個渣!

高誠不怕,就算是全世界這個時候圍攻大漢帝國,大漢也能幹的過!

————————————————————————

數日時間,一瞬即過!

漢光合七年十二月三日。

高誠一身甲冑,佇立於廣陽門外的軍營之前。

身後七千騎士集結,其中近半是精銳騎兵,其餘着倒也能看看上馬一戰。

平西將軍何苗、建威將軍傅燮、振威將軍夏育、奉義中郎將張任,四人分列左右。

所有人都在觀望着西方,北軍將到。

時刻不久。

西南方向騰起一陣陣煙塵,高誠面色一喜,控馬向前兩步。

“應當是北軍精騎到了!”何苗也是心喜,靠近高誠說道。

高誠點點頭,目視前方,口中說着:“就是不知領軍者是爲何人?”

“嗯,北軍中侯應該不會,畢竟下曲陽還有北軍兩校,應當是北軍司馬!”

“叔達兄消息通暢,不知這北軍司馬是誰,才能如何?”

“趙顯,字伯達!幷州人士,原是雁門關守將,後調入北軍,充任司馬。”

“趙顯,趙伯達?”高誠低聲自語。

煙塵越來越近,旌旗慢慢自塵土中顯出。

一名名身披甲冑的騎士,也看到了出營列陣的漢軍將士,慢慢降下速度。

兩刻鐘後,四千精騎列陣而行,身後煙塵已去大半。其間旌旗凜凜,甲冑佈滿遙灰,但無不是挺胸昂首,睥睨天下。

兩軍相近,高誠縱馬上前,何苗等人也緊隨跟上。

“卑職北軍司馬趙顯,見過君侯,見過平西將軍!”

“卑職三河校尉盛珨,見過君侯,見過平西將軍!”

“二位無須多禮,快快請起!”

趙顯、盛珨不等高誠上前,便下馬躬身行禮。高誠也急忙提快馬速,來到二人身前,一手扶起一位。

“有二位相助,誠何愁羌逆不平!”

“謝過君侯,能隨君侯征戰平逆,乃職下之幸!”

“好好,走,吾等入營一敘。讓諸將士好生休息,三日後再出徵平叛!”

“諾!”

北軍三校、三河精騎,共計四千將士,戰馬更是近萬。加上高誠麾下,一時間整個廣陽門外,人嘶馬嚼。

還好,廣陽門外的軍營,原本是平黃巾時所築大營。曾經容納數萬壯勇,現在裝個一萬精騎,也勉強足夠。

入了營帳,自然是高誠居坐首位,這一點無需置疑。

其他人等,各就其位。

趙顯、盛珨剛剛回到洛陽,高誠也未與其談起出徵事宜,只是作以慶賀,接風洗塵。

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274章 大業第144章 歸營第417章 春耕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264章 愁雲密佈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845章 內爭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85章 夜入神都第467章 李義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865章 紛亂不休第1章 良家子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194章 陣前贈酒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689章 天變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713章 犍爲之戰(22)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653章 夜戰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758章 議兵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881章 長安行第812章 肱骨第423章 韓怋、趙承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156章 退兵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249章 逃!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689章 天變第63章 攻城軍械第503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中)第553章 平第835章 臨陣第827章 大戟士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569章 士族第132章 受困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875章 湖中閣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885章 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259章 入河東第813章 計議第602章 回援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692章 犍爲之戰(1)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303章 兩難第934章 進略第26章 破城潰敵第826章 張郃、高覽第6章 大權旁落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792章 冬季攻勢(18)第595章 狼煙起第597章 發!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17章 拜將授爵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760章 趙宮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5章 點卯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804 冬季攻勢(30)第87章 宮廷奏對第257章 清君側第596章 新城第760章 趙宮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537章 對峙第362章 議陣第93章 無題第538章 魏王卓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336章 潰敗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