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大陽、下陽

茅津渡口。

三萬餘魏軍步卒,踏着狹窄的渡橋,朝着對岸行去。

漢軍並沒有在大河北岸做攔截,時間太短了。

兩軍剛到大河附近沒兩日功夫,這麼短的時間,也不做不了什麼防禦工事。甚至,連魏軍搭設浮橋,伍瓊都沒阻攔,任由魏軍輕鬆渡河。

漢軍多數在大陽縣城內,加固城牆,以此作爲抵擋魏軍的要點。因爲,大陽也正扼守着自此北入河東的要道。

除此外,北面十里還有下陽城,以及數十里外的虞城,三城一道相連,交接扼守此道。

在大陽城內,伍瓊佈置了八千人馬,下陽和虞城各兵一千,做足了堅守城池的準備。

徐榮確實是天下名將,對面的三萬魏軍也是河東銳士,身經百戰。

可那又如何?

自己只需要堅守大陽,等待司徒率大軍趕來即可。而就憑那三萬步卒,想要攻破城池簡直異想天開。兩萬精騎,放到大陽這地方,也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全軍渡河之後,魏軍紮起軍營,背倚大河,前營距離大陽城更是不足五里。幸好周圍地勢還算開闊,不然魏軍自個都施展不開。

站在前營望樓上,眺望着數裡外橫臥在平原之上的大陽城,徐榮又望望更遠處模糊不清的山巒,不禁暗歎兩聲。

大陽城扼守吳山要道,想要由此進入河東,確實有些困難。但,並非不可破!

“稚然,騎兵過河了嗎?”

徐榮問向身旁的李催。

李傕點了下頭,言道:“李蒙、李利、王方、伍習,已經率領所有騎兵,全部渡河。文良兄打算怎麼破這大陽城!”

徐榮回頭對着李傕一笑,怡然說道:“伍瓊雖博讀詩書,又任城門校尉,領過兵馬。可終究,未曾上過戰陣,不諳此道啊!稚然,汝說這伍瓊緣何不據河而守?”

“大河岸邊,一覽無餘,伍瓊率軍剛至不久,難以紮下堅營。想要以此阻攔吾等,還不如堅守大陽。”

“對了一半,伍瓊自認臨陣交戰,不及吾等,故堅守不出!可其也不想想……堅守城池,可不是什麼好法子啊!”

徐榮嗤笑一聲,繼續說道:“稚然,吾料大陽城內兵馬必衆,而下陽、虞城,皆兵少。今夜子時,汝率兩萬步卒,直取下陽。本將率騎兵及步卒,遮掩汝之後途。切記,全力進攻,不計後果!”

“文良兄,要不要等斥候打探消息回來,再做決定。伍瓊雖然未經戰陣,但也是博才之輩!”

“哈哈,放心吧!從其退守大陽之時,這一場仗,吾等就已經贏了!”

徐榮大笑一陣,望着那伍瓊自以爲堅固無虞的城池,搖頭不止。

斥候歸營,立即將所探情報,報于徐榮、郭汜。

果然不出徐榮所料,大陽城內兵馬近萬,防守甚嚴。而下陽城內,約莫只千人!

至於虞城,距離太遠,尚未有所探得。

當夜晚間,李傕便率兩萬兵馬,徑直從大陽城外走過,自城東山嶺而過,在下陽城外駐紮。

伍瓊半夜間被叫醒,來到城門樓上,望着如龍一般的火把,直奔北面下陽,不禁皺起了眉頭。

“傳令下去,嚴加防守。再派斥候,通知下陽、虞城,萬不可懈怠。”

“諾!”

大陽與下陽也就相距不到十來裡地,下陽更像是大陽縣城的衛星城。城小民少,與大陽成犄角之勢。

伍瓊並沒有在意這些,說到底,大陽纔是關鍵。哪怕是下陽丟了,那也無妨。大陽城內,囤積了自己本部萬餘兵馬三月之糧,足以撐到司徒歸來。而只要大陽不失,魏軍的後路就時刻受到威脅。

至於虞城,那就更不用擔心了。虞城,可是建立在吳山之中,雖不是關隘,可亦差不到哪去。

第二日天色一亮。

徐榮便率領五千步卒,進抵大陽南城門外,虎視眈眈。而東西兩門,亦有五千精騎,列陣於外,嚴防漢軍出城。北城外,李傕嫡子李氏,領着三千飛熊軍,以及餘下的五千多騎兵,牢牢守着李傕大營後寨。

伍瓊不是傻子,看到徐榮這種佈置後,立馬就明白其目標是下陽。而且,也終於明白了,這人爲何要將數萬騎兵帶到此處,而不是放到蒲津渡那邊。

“哼,可惡!”

伍瓊氣憤的拍了下身前的牆垛,望着城北李傕所部,列陣於下陽城外,心中有些擔心。難不成,徐榮真的會不管大陽,全軍直去安邑?

“咚,咚,咚!”

城南的戰鼓聲率先響起,很快便有軍卒來報伍瓊。

伍瓊自城北歸,來到城南,卻只見到魏軍僅是擊鼓,而不攻城,心下更是火冒三丈。

緊接着,李傕率領兩萬兵馬,開始攻打小小的下陽城。

下陽城雖小,但並非一擊擊破。身爲衛星城,自然要承擔一部分的防禦壓力。所以,下陽城比之大陽一點都不差,而且因爲城邑範圍小,更加有利於防守。

一連半日強攻,李傕手下丟了兩千多條人命,堆積在下陽城外。手中準備的五十餘副簡易雲梯,也盡數損毀。

可下陽城,依舊屹立不倒。

中午,士卒匆匆加補一餐後,立馬就跑到城東的山林裡伐木,打造簡易雲梯。

而徐榮,面對着大陽城,無動於衷,沒有任何下口的慾望。近一萬守軍,自己就算是拼光了三萬步卒,也未必能拿下大陽。

下午李催所部,只顧打造雲梯、衝車,不再強攻城池。臨近傍晚,三軍收兵回營。

至此時,郭汜營內已經置備好了近二百副雲梯,以及一輛姑且能推動的衝車。

明日,下陽纔是最危險的一天。

身在大陽的伍瓊,亦是知曉,所以,必須要搏一搏,嘗試一番能否敗敵。

回到軍營,徐榮便早早入睡了,明日纔是最關鍵的時刻。只要能攻破下陽,虞城自然也能攻破,大軍就能殺入河東腹地。如果不能,那就說明,虞城更加難以拿下。

而在兩城兩營,皆陷入一片寂靜之時。

大陽城北門洞開,千餘人馬,各攜引火之物,紛紛出城,直去北面李傕軍營。

第302章 攻關第454章 倉廩實第76章 蒯良之策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252章 摧毀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96章 出兵第38章 哀兵必勝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462章 鴻門宴?第395章 軍民九例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310章 唐姬第896章 渡江第882章 進軍(上)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597章 發!第459章 休養生息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868章 占卜第875章 湖中閣第105章 攻城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840章 牽招第519章 換相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172章 美陽之戰(12)第653章 夜戰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549章 宮內廝殺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519章 換相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414章 蒯越、蔡和第358章 大徵兵第31章 危局第84章 折返洛陽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914章 定略(中)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644章 劉琦第910章 破勢(9)第731章 儒林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77章 天下局勢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220章 生恨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77章 天下局勢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777章 冬季攻勢(3)第746章 撲朔迷離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105章 攻城第929章 嚴、律、密、令第96章 出兵第591章 密謀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302章 攻關第895章 討袁第818章 宗員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362章 議陣第77章 天下局勢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689章 天變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711章 犍爲之戰(20)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88章 無題第18章 歸去第88章 無題第347章 上林苑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774章 進退兩難?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591章 密謀第643章 休整第458章 天下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