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無題

“嗯,周王之策,甚是良計。”

丁原同意的說了一句,心中卻是嗤笑不已,其心昭揭啊!

騎兵先行進攻北上,然後聚集步卒於離石,嘖嘖,還真是打的好算盤呢!若是自己不知曉詳情,帶領晉國步卒呆在離石,精騎遠在河套。那種形勢,晉國就真的任由魏週二國隨意拿捏了!

但現在,哼哼~

丁原沒意見,董卓就更加沒有意見了,連連應下。

而後,會議散去,三王各發詔書,調派國內兵馬,往離石來!

當天夜晚,丁原再次秘密召見了呂布和張遼,商量應對方案。

“奉先、文遠,現在董、高二人的打算已經呼之欲出了。假借華夷之義,並吾大晉,哼!”

丁原面色略帶猙獰,冷笑一聲,看向呂布,又說道:“稚叔那裡怎麼樣了?”

“義父放心,孩兒已經與稚叔交代了。”

“好,既然如此那便依計行事。叮囑稚叔,一旦董高二賊傳書,立刻密報於孤!”

“諾!”

呂布拱手應聲。

丁原又與張遼說道:“文遠,汝明日回晉陽一趟,調回雁門的郭縕,命其率兩萬兵馬前來離石。”

“諾!”

張遼剛應下,呂布卻言道:“義父,雁門兩萬大軍南下,郡內只餘數千步卒。萬一公孫瓚趁機來犯,如何是好?”

“奉先放心,公孫瓚不會有機會攻吾晉國。再者說來,汝不日便率狼騎進駐馬邑,足矣!”

“那便好!”

“好了,都且先回去吧。切記,此事機密,萬不可泄!”

“大王放心!”

呂布、張遼二人信誓旦旦的保證說道。

隨後半月之久,離石這邊再無丁點事情發生。一切,都在按照董卓和丁原的意思再進行。

對於南匈奴於扶羅一事,瞞是肯定瞞不了太久。但丁原也並非無能之輩,在殺了於扶羅後,立即派人去將於扶羅之弟呼廚泉,自晉陽帶來。

隨後,立其爲單于,又派人去南匈奴右部傳信,言於扶羅外出時爲屠各人所襲殺。又派人送去於扶羅屍身,遣使弔唁。

另外,便是中原各大勢力的交鋒了。

燕國與冀州袁紹的戰事,已經進入白熱化。雙方十餘萬大軍,沿着易水一線,攻防交錯,打的熱火朝天。

不過,在燕國內部,卻是越來越不穩當。尤其是大量精銳南下,導致廣陽、漁陽、上谷一帶接連有宵小叛亂。

冀州袁紹倒還不錯,黑山張燕並沒有趁機出兵,劫掠冀州。只是,不得不防,畢竟公孫瓚與張燕可是同盟。

青州的戰事,並非如同曹操所想的那麼順利。哪怕是在暗通孔融後,其攜北海、東萊二郡復叛,與曹操合併一處,攻打田楷。

倒不是說田楷有多麼厲害,而是青州黃巾的實力委實不弱。足足十餘萬人,與田楷一同對抗曹操的進攻,讓老曹亦是頭疼不已。畢竟,黃巾賊再不濟也是青壯,堅守城池還是沒什麼問題。

作爲進攻的一方,將近一個月來,曹操也只拿下了幾個不重要的縣邑。現在大軍頓步於東平陵堅城之下,寸步難進。

這還不算,齊國已經派出臧霸軍,北上北海、東萊。由於孔融已經將兩郡郡兵都帶來了濟南國,兩郡面對臧霸的進攻,很可能得而復失。

偏偏自己留在魯國的兵馬,還不能動。因爲齊國主力大軍尚在,仍需要時刻防範。

南方的袁術亦是一樣,九江郡內的行動倒是勢如破竹。張勳率領大軍,沒費什麼力氣就佔據了九江郡北部諸縣,連同郡治陰陵一併拿下。隨後南下佔據合肥,折道東南,直奔揚州州治歷陽。

隨後,便卡在這裡了。

劉繇帳下大將張英,早已率領兩萬大軍進駐歷陽城。配合九江餘下的數千郡兵,嚴守城池。後方又臨大江,各種物資不乏。

張勳已經攻了兩次城池,皆無所獲。

現在張勳正打算向大王請兵,別的不說,好歹得把水師調過來吧。那沿江要塞牛渚就算拿不下,也要斷絕歷陽與長江南岸的聯繫。否則,自己就算是拼光手底下的五萬大軍,也拿不下歷陽城啊。

歷陽,是揚州目前最重要的城池,沒有之一。這裡原本便是揚州州治,亦是揚州經濟、政治的重心。

現在楚軍大舉南下,城內江左世家幾乎都回到長江南岸了。但對於楚國來說,仍然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

只要拿下歷陽,楚國就能在此屯兵屯糧。江南兵馬想要北上,就必須越過這個坎。如此一來,整個楚國的長江放線都要輕鬆許多。再加上南陽郡,楚國的戰略重心就可以安然的放回中原和北方。

劉繇也知道歷陽的重要性,哪怕是自己已經將州治遷到秣陵。歷陽是揚州第一重鎮,那秣陵便是第二了。

歷陽是揚州控制江北的重要城池,對於防守歷陽的決心,劉繇絕對不差。不過,天不遂人願。

若是僅僅只有楚軍南下,劉繇還不至於心慌。畢竟九江有歷陽,廬江也有舒縣,兩座堅城,背倚長江。再加上揚州水師支援,怎麼着也能擋住楚軍的攻擊。

可讓劉繇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荊州的劉表,廬江的戰事,楚軍仍然是受困於舒縣堅城之下。不過,舒縣已經被孫策徹底圍住,外援難入,攻破也是早晚的事情。

主要原因便在於荊州水師的東進,數千戰船,揚帆而下,直取長江要地柴桑。率領部分揚州水師的陳橫,面對荊州水師根本無力擋住。而且,豫章兵馬幾乎盡數前去援助廬江,柴桑只有千餘之兵。

水軍戰船一退,柴桑自然失守。而柴桑的失守,也導致揚州水師在長江中游,徹底失去控制權。迫不得已,陳橫只能退入彭蠡湖中,來拖延荊州水師繼續順江東進的態勢。

除此之外,便是自長沙郡殺來的劉磐所部。其衆出長沙,直取宜昌。隨後,沿贛江北上,欲與水師會於南昌。

再說了,只要荊州水師拿下南昌後,駐於柴桑,揚州水師這輩子是別想進入長江中游了。

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61章 鍾繇第32章 鳴金退兵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544章 暗潮涌動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875章 湖中閣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85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61章 設伏第70章 帳內威逼第84章 折返洛陽第572章 傾國前夕第653章 夜戰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16章 陣戰黃穰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845章 內爭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831章 爭城(下)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340章 回關中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830章 爭城(中)第910章 破勢(9)第801章 冬季攻勢(27)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528章 獻計第488章 無題第601章 棋局第660章 論第24章 八拜之交第231章 董氏小娘第595章 狼煙起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50章 求解黨錮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109章 楊府聚衆第347章 上林苑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495章 胡珍作亂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871章 軍議(下)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114章 劉宏之舉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357章 軍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346章 佈置第128章 策馬攻城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913章 定略(上)第420章 教學署第358章 大徵兵第690章 雨第474章 會見魏使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496章 至藺縣第742章 事態茲大第56章 朱懏兵敗第165章 美陽之戰(5)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第891章 彭城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417章 春耕第568章 一朝豐腴,一朝困苦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04章 傳報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184章 美陽之戰 (24)第156章 退兵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923章 江油城第801章 冬季攻勢(27)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58章 圍城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771章 制略第636章 獻俘闕下第866章 鄉里第429章 巨馬水公孫大勝第518章 蔡璣第187章 局勢突變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766章 朝會 六制第563章 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