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捐納

次日凌晨,朝會。

天色未亮之際,南宮宮城外,文武百官早早到來,等候陛下帝臨。

高衛的突然出現,讓所有人都是一愣,有點摸不明白這人的心思。

昨日晚間,這高衛不是已經覲見過陛下了嗎?怎地會~

高衛身無官職,僅僅是頂着一個侯爵之位。按照往常規制,是沒有入宮參與朝會的資格。可劉宏乃是天下共主,想讓一人蔘加朝會,再容易不過。

“陛下駕到!諸卿入殿!”

力士一聲大吼,在這凌晨之際,聲傳四方。

各級文武官員,立即列好隊形,踏上通往大殿的石階。在石階前,十名羽林郎左右護衛,四名力士負責檢查百官。

入殿之後,諸官先是行禮致敬。隨後,在張讓喝聲完,百官彙報諸事。

諸官所言國事,皆非大事,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高衛說什麼。他的幾句話,關乎着朝廷百官的政治傾向,以及涼州戰事的發展。

“啓稟陛下,臣請言!”

高衛見百官說完小事,轉身折出隊列,恭敬行禮進言。

劉宏相視一笑,金口而開:“廣武候,儘可言道。”

“謝陛下!”高衛再行一謝禮,繼續說道:“啓稟陛下,涼州戰事連年,軍費所耗日益糜增。臣心憂國事,更兼獨子尚在涼州爲戰,日夜難安。”

“數日前,臣府上收穫禮品不少,又善經營,得資甚重。故臣願將收禮盡皆獻於朝廷,再集所有家資三千萬錢,以爲國用!”

“愛卿萬萬不可,涼州戰事本爲國勢,朝廷自當全力以赴。焉能無故索取私家之財,朕不願矣~”劉宏邊說着話,邊搖頭嘆息。

“啓稟陛下,臣以爲廣武候一心爲國,忠君於事。臣文不能武不就,上不得沙場,謀不得國局,實乃無用之人。但臣亦願隨廣武候,盡捐家資,補充國勇。”

殿內一人再度出列,迎聲應和。

隨後,又是接連數人出列,大言忠義,捐以家產。

而文官前列的司空袁逢,拖着老體,目光混濁,嘴角卻是微微一揚,心中一喜。

果真如此。

不出老夫謀算,哼~小輩,汝太年輕了,還是不敢拼!

其餘諸多世家中人,看着這一幕,心中涼意衝冠。尤其是目光轉到司空袁逢身上時,見其不爲所動,更是連連苦笑。

事情已經明朗了,袁逢不動,已經說明袁家不會反對此事,甚至會應聲捐資。畢竟,家大業大,捐個幾千萬,對於袁家來說,還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可他們頂不住啊,這種局面之下,自己是必須要捐資的。不然,很有可能將陛下針對袁家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家身上。

“臣願捐資三百萬,補充國用!”一名無名小世家的官員,率先頂不住殿內壓抑的氣氛,肉疼的說道。

如此局面,越是小世家,就越撐不住。誰都相信,今日之事,肯定會被陛下身邊官員記錄在冊。不捐或捐的少了,鐵定會被針對。

現在還沒人敢懷疑繡衣使者的暗中統治力。

小世家濾過一遍後,那些中大型的世家,遲疑了片刻,也都相繼出列。

所有人都白白掏出了一筆足以肉疼的資產,獻於劉宏。

袁逢是最後一個出列的,行了一禮,說道:“啓稟陛下,袁家願資以家產十萬,補充國用。”

此話一出,殿內衆人皆是一愣……

劉宏驀然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齒的注視着袁逢。

其餘人也都情不自禁的將目光,轉向袁司空。袁家四世三公,所累積的家產足以數萬萬之多。可以說捐個三五千萬,完全不是問題。

可他偏偏只捐十萬,是在場人中最少的一位!

劉宏眯着雙眼,什麼話也不說。袁逢此言,無疑是在蔑視天子顏面。

老東西,等着~

哼!爾等皆中吾計也!

瞥了一眼上座的劉宏,袁逢再度露出狡詐笑容。

事到如今,所有人算是看明白了。在這場袁家與皇室、高家的鬥爭,犧牲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百家。

贏得也只有一人,天子!

袁家輸贏,尚且未定。今日之後,陛下必然還會有所動靜,而且是針對袁家的動靜!

反正諸多世家在這第一手面對面交鋒中,被天子劉宏以及爪牙高家,徹底擊潰~

朝會散去,劉宏冷着臉回到宮中。腦海中不斷浮現着昨夜高衛所言,袁本初與黨人勾結,袁公路紮根汝南。

黨人,是自己一直格外關注的對象。黃巾之亂,雖然解除了黨錮,可並不代表那些黨人還能再次走入朝堂。

正因爲如此,數量衆多的黨人聚集在陳蕃之子陳逸左近,圖謀復入朝堂,壓制皇權。

陳蕃的死,使得那陳逸必然憤恨自己。先前黃巾之亂時,黨人就一度與賊人聯絡。如今,黨錮已解,竟又與世家勾結。

而且,根據清河國繡衣使者連夜傳回的消息來看,這袁本初早早便與黨人勾結。也就是說,袁家可能已經在冀州打下了基礎。

冀州清河、豫州汝南,距離洛陽太近了,還皆是口戶衆多,繁華富裕之地。

這袁家圖謀不小啊!

唉~十二常侍完全比不上王甫三人,面對遭受兩次黨錮的世家,根本敵手不過。

現在大將軍何進,已經向世家靠攏了。第二次黨錮的流血之爭,也已出現眉頭。

而高子明先不言其有沒有異心,單是遠在涼州,就足以充滿了不確定。政變一起,這高子明能不能及時來援?會不會發兵?

看來,自己也要準備一隻兵馬了!

不過,袁逢這個老東西必須死……

高衛回到府中後,也立即尋來郭嘉,說起袁逢捐錢十萬一事。

郭嘉一時不明所以,也不敢妄下決策。只好先建議高衛與公子去書一封,詳盡道來近日諸事。

離開高衛書房,郭嘉並沒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庭院,而是直奔廂房內閒居的閻象。

而在這一刻,荀彧叔侄二人,也聚到一起。荀彧目前任守宮令,而荀攸則是充任黃門侍郎。

兩人對坐相談。

“公達,看來汝那密友,要失一局嘍~”荀彧神色清淡,這會兒還有心思開點玩笑。

反觀荀攸,就不是很開心了,滿臉愁雲密佈。嘆氣一聲,說道:“奉孝聰慧絕頂,機智萬分,非某所能達。然其年歲委實過輕,這次又是初常權謀,自是鬥不過袁司空!”

“嘿,郭奉孝鬥不過,可並不代表高家就輸了。或許那高子明已經想到這一步了呢?”荀彧呡了口茶,輕聲道來。

荀攸不信,搖下頭,說道:“那高子明臨戰決機,自是名將風采。望局定勢,亦非常人所能。可若是說道其能猜到這一步,某卻是不信。”

“未必,未必,公達且先看好吧,吾總感覺這事遠非如此簡單!”

“……”

荀攸一時無答!

第267章 襲營(上)第637章 河西第463章 射策第150章 捐納第668章 失利第138章 閻象第290章 蓄勢待發第605章 統戰部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37章 只要首級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3章 舉將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539章 承嗣第284章 邊軍自述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177章 美陽之戰(17)第631章 劫營第463章 射策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327章 虢亭會戰(13)第363章 大練兵第302章 攻關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213章 民情第655章 局第147章,羌騎走三輔第823章 善後之事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903章 破勢第445章 戰火傾九州第22章 名揚第826章 張郃、高覽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358章 大徵兵第846章 勸言第218章 納錢徵糧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477章 聯姻第617章 無題第645章 王氏第578章 益南第358章 大徵兵第806章 回師第346章 佈置第805章 趙兵西進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668章 失利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873章 拼人才第924章 下江油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289章 國士第57章 退保長社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418章 天下紛爭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747章 事勢時轉第208章 無題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548章 釋嫌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601章 棋局第6章 大權旁落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499章 失五阮關第188章 再歸長安第808章 廟算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843章 大山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507章 易水之戰(3)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914章 定略(中)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126章 姑臧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463章 射策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306章 圍堵孫堅第357章 軍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287章 失敗的指揮體系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