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哥舒之死

這是張維瑾的一種潛意識,他心中已經視李亨爲皇帝了,因此李亨聖旨一到,他便毫不猶豫地跪下了。

楊慎矜朗聲道:“聞襄州忠義之臣張維瑾欲歸正統,朕深爲欣慰,爲表彰其忠義,特封爲襄陽郡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再加封禮部尚書,實封襄陽千戶,欽此!”

李亨爲收買這個張維瑾可謂下了血本了,當年安祿山被封郡王時,都還沒有尚書和開府儀同三司之職,現在全部給了張維瑾,實在是因爲形勢太緊急,若再不拿下荊州,江南之軍就將全軍覆沒了。

張維瑾心中大喜,重重磕了三個頭道:“臣張維瑾領旨!”

楊慎矜連忙把他扶起,又把密旨給了他,呵呵笑道:“郡王殿下,這下咱們可就同殿爲臣了,我要先恭喜你了。”

楊慎矜的一句郡王殿下,叫得張維瑾心花怒放,他捋着大鬍子笑道:“楊侍郎太客氣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聖上對我有什麼吩咐,請儘管說。”

“嗯!聖上是有任務交給你。”

“說吧!聖上若想要李瑁的腦袋,我這就給你取來。”

楊慎矜搖搖頭笑道:“李瑁的人頭不急。”

“不要李瑁的腦袋,那聖上想要什麼?”

楊慎矜湊身上前,壓低聲音道:“聖上想先要哥舒翰的腦袋。”

......

楊慎矜被帶下去休息了,張維瑾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雖然他已經接受了李亨的冊封,已經貴爲郡王,但他並不傻,他知道李亨只是在利用自己,封他爲郡王,李亨未必心甘情願,現在他們是有求於自己,才這麼低聲下氣,可如果一旦利用完了,又會怎樣對他?李亨可是連自己兒子和孫子都不肯放過的人,會放過他嗎?

而且南唐遲早會被北唐所滅,這一點,張維瑾心裡更加有數,他懷疑自己投降南唐,是否明智?

這時,他的堂弟張忠走了進來,他見兄長憂心忡忡的樣子,便問道:“大哥是不是擔心李亨變卦?”

張維瑾點點頭,“我不僅僅是擔心李亨反悔,還擔心南唐遲早被北唐所滅。”

“那大哥爲什麼不投靠北唐呢?”

“投靠北唐,我能得什麼?李慶安根本不把荊襄放在眼中,他手下人才濟濟,我最多當個將軍,說不定還只得一箇中郎將,如果從文,最多也是襄州太守,只有投降李亨,我纔有封郡王的希望,我心裡有數。”

張忠是個街頭混混出身,這種人做大事是沒本事的,但他們卻十分狡詐,更加務實,更會算計和保護自己的利益,他想了想道:“大哥,我覺得你也不用擔心,只有你手中有軍隊,李亨不敢輕易動你,將來北唐滅了南唐,咱們張家再投降李慶安,一樣可享富貴,大哥說對不對?”

張忠的想法雖然簡單,卻說到了點子上,一下子提醒了張維瑾,他眯起小眼睛狡黠地笑了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他又看了看桌上的幾封信,這是楊慎矜給他的,是當初李慶安給哥舒翰藥酒時的兩人之間的幾封往來信件,這些信件留在了哥舒翰的成都家中,被李亨抄哥舒翰家時得到。

信中的內容很普通,只是敘敘舊情之類,李慶安關心一下哥舒翰的病情,但這些信件的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

李亨既然要張維瑾幹掉哥舒翰,自然要把這些證據交給張維瑾,張維瑾想起哥舒翰逼李瑁殺自己,他不由暗暗一咬牙,也好!無毒不丈夫,既然哥舒翰三番五次要害自己,那就休怪他心狠手辣了。

“好吧!你替我好好招待楊慎矜,告訴他,我現在就去見李瑁。”

張維瑾簡單收拾一下,便匆匆出門了。

......

李瑁這些天也是頗爲煩惱,他比李亨晚三天知道李慶安出兵進攻江南的消息,儘管如此,他還是非常緊張,李慶安在奪取江南後,會不會調過頭攻打荊襄?

不過他的擔憂很快就解除了,長安有官員寫信告訴他,李慶安攻打江南只是因爲長安物價暴漲,江南物資難以北運長安的緣故,河北安祿山未滅,李慶安不可能多線作戰。

可李瑁的擔憂剛剛解除,又傳來了李亨御駕親征,十萬大軍已經兵臨夷陵的消息,這讓李瑁剛剛落下的心又懸了起來。

他隨即下令哥舒翰進軍枝江,準備迎戰李亨大軍,不料哥舒翰卻上表說,枝江城小,難以防禦南唐大軍,還是應據守荊州纔是上策,竟拒不遵令,駐守荊州不動。

很快有荊州密報過來,說哥舒翰是因爲他不肯殺張維瑾和趙奉章,心中懷恨,所以才按兵不動,這讓李瑁十分惱火,但他又無可奈何,這時李瑁也意識到自己太依賴哥舒翰了,哥舒翰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

李瑁沒有心情聽歌看舞,他將自己關在書房中研究地圖,他心中十分憂慮,上一次李亨大軍東進,是得到了李慶安的助兵,李亨才被迫撤回巴蜀,而這一次,李慶安自己都在打江南,無論如何是不會再幫助他了,李瑁沒有一點信心。

這時,門外傳來了侍衛的稟報:“殿下,張將軍來了,緊急求見殿下。”

張維瑾來得正好,他也正想和他商議應對李亨之策,便道:“讓他進來!”

片刻,張維瑾走進書房,跪下行禮道:“臣張維瑾叩見殿下。”

“張將軍請起吧!”

李瑁的王妃在長安,他在襄陽有兩個寵愛的偏妃,都是張維瑾的妹妹,因此張維瑾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大舅子,也是他最爲信任的心腹,張家雖然在襄陽有些橫行霸道,但李瑁並不當回事,只要張維瑾能替他排憂解難,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

李瑁嘆了口氣道:“張將軍,局勢對我不利,我憂心忡忡啊!”

張維瑾卻微微笑道:“殿下,我怎麼覺得局勢是對我們有利呢?”

李瑁精神一振,連忙道:“此話怎麼說?”

“關鍵是殿下太看重李亨的實力了,事實上,高仙芝一倒,劍南軍便不足爲慮,席元慶和趙崇玼投降了李慶安,賈崇瓘被貶到南詔,劍南軍的三員猛將都不存在了,還何懼之有?”

張維瑾的話非常中聽,確實是這麼回事,李瑁心中的緊張情緒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他點點頭笑道:“而且兵力上我們有十五萬大軍,李亨只有十二萬軍隊,哥舒翰說得也有道理,荊襄軍善水戰,劍南軍善山地戰,應該在荊州一帶與對方作戰,這是揚長避短之策。”

張維瑾搖了搖頭,“殿下錯了,若殿下聽信了哥舒翰之言,必將死無葬身之處。”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李瑁有些不高興地問道,張維瑾說得太難聽了,什麼叫死無葬身,這讓李瑁心中很不爽。

“殿下,他不肯去枝江,就說李亨會打荊州,這是他一廂情願,李亨的劍南軍不善水戰,爲什麼要去打荊州,難道他們不能直接打襄陽嗎?那時哥舒翰會來救殿下嗎?不會,絕不會,他會趁機率領水軍東去,去投奔他的新主子。”

“什麼率軍東去?什麼投靠新主子?你把話給我說清楚了!”

“殿下,我爲何從壽州匆匆趕回來,就是臣得到了絕密情報,哥舒翰已和李慶安有了勾結,他要出賣殿下,將荊州水軍送給李慶安。”

李瑁大吃一驚,“你這話可有什麼依據?”

“有!臣有證據。”

張維瑾將哥舒翰和李慶安之間的信件遞給了李瑁,又道:“這是哥舒翰的親兵偷出來的信件,他身受重傷,趕到壽州將這些信交給臣,還告訴我.....”

說到這裡,張維瑾故意停住了話頭,等李瑁把信看完,李瑁看完信便已經臉色鐵青了,鐵證如山,哥舒翰和李慶安早有勾結。

“他告訴你什麼?”李瑁惡狠狠問道。

“他告訴臣,這次李慶安攻打江南,最大的弱項就是沒有戰船水軍,所以李慶安寫信給哥舒翰,讓他帶八萬水軍和戰船東去助戰,可惜那封信軍士沒有偷到,便被發現了,還被砍傷,他連夜逃出荊州,來找到微臣,說完這些事情後,他便重傷身死了。”

張維瑾對李瑁的性格瞭如指掌,李瑁本身就對哥舒翰十分猜忌,現在只要能圓這些信的來源,李瑁是不會追問報信士兵是誰這些細節,就像李瑁心中已經蓄滿了對哥舒翰不滿的火油,這些信就是點燃這盆火油的火星。

果然,李瑁勃然大怒,將信狠狠摔地上,指着荊州方向大罵道:“哥舒翰!你忘恩負義,罪該萬死。”

張維瑾趁機又加了一把火,“殿下,哥舒翰忘恩負義不是一天了,他先是背叛先帝,投降李亨,後來又背叛李亨,重投先帝,先帝駕崩後,李亨登位,哥舒翰害怕李亨找他算舊帳,這才投靠殿下,可是他心中並沒有把殿下當做是自己主公,我們下面人都能感覺到,他是兩湖郡王,並非是荊王手下的大將.....”

“夠了!”

李瑁惱火地打斷了張維瑾的話,他氣得背手在房內來回踱步,他也慢慢想通一些事情了,上一次他說李慶安會給他面子,他寫了一封信給李慶安,李慶安果然出兵了,還不知道他的信是怎麼寫的。

哥舒翰若不答應李慶安什麼,李慶安肯出兵嗎?

不用說他也猜得到,哥舒翰一定是答應,李慶安若攻江南,他出水軍相助,哼!真不知這荊襄軍到底是誰在做主,是自己,還是他哥舒翰?

想到這,李瑁殺機橫生,他陰森森道:“內賊不除,外敵何御?我想容他,可他卻不容我,很好,張將軍可有什麼辦法,替我宰了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有!微臣有一計,可殺哥舒翰。”

......

五天後,哥舒翰率一千親衛騎兵隊抵達了距離襄州約百里的率道縣,哥舒翰此行是接到李瑁的命令,令各地駐軍大將立即趕回襄陽,商量應對劍南軍之策。

哥舒翰並沒有懷疑,現在大敵當前,就算李瑁對他不滿,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殺他,他很自負,現在除了自己外,李瑁還有什麼人可以依靠,況且他還有一千精銳的騎兵隊,這些都是跟他征戰多年的隴右老兵,有他們在,李瑁敢拿自己怎麼樣?

哥舒翰此去襄陽也要找李瑁把帳算清楚了,李瑁答應他徹查軍中賣官之事,後來卻毫無音信,李瑁或許想不了了之,但他哥舒翰不肯,如果不把這件事查清楚,他何以向手下交代。

正好劍南軍大軍來襲,李瑁有求於自己了,這便是最好的機會,要他出兵也可以,但必須要給他一個說法。

哥舒翰心中滿懷悲憤,他順着漢江一路疾奔,這天下午進入了率道縣境內,前方五里外,一條河流攔住了去路。

這裡是漢江的一個重要渡口,叫疏口渡,漢江的一條支流疏河在此匯入漢江,哥舒翰並不需要渡過漢江,但他需要在這裡渡過疏河,當然,他也可以繞道去三十里外的義清縣渡河,但義清縣是個小渡口,沒有大型渡船,他的一千騎兵要渡河完畢,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他等不了,哥舒翰當即決定,就在疏口渡河。

疏口渡口十分寬闊,就在疏河入江的口上,向東可以渡過漢江,向北則是渡過疏河,三四條大船停在渡口碼頭上,一條大船已經載滿了渡客,正晃晃悠悠地向漢江對岸駛去。

“大帥!”

他的親兵校尉奔回來稟報道:“我已經和船家談好了,有兩條大船可用,每條船每次可連人帶馬渡六十人過河去,大概天黑前,便能全部過河。”

哥舒翰看了看天色,大約還有一個半時辰才天黑,還好,他便點點頭令道:“那就用這兩條船,命大夥按照順序渡河!”

哥舒翰的軍隊是渡河而不是渡江,只須一刻鐘便可走一個來回,親兵們紛紛下馬,牽着馬上了渡船,兩條渡船都是三百石的大渡船,一前一後四個艄公撐船前行,如果是渡江則需要起帆,靠風力送船過對岸。

很快,兩條船便搖搖晃晃上水了,不多時,第一條船返回來了,第一批六十名騎兵已經平安過河了。

這時,哥舒翰上船了,他身邊跟着五十名親兵,渡船吱吱嘎嘎離岸了,一切都很正常,哥舒翰站在船頭眺望漢江,他心中沉甸甸的,充滿了對他前途未來的焦慮,他已經五十餘歲了,可他的前途依然是一片迷茫,李隆基早期重用他,可後來他昏庸不堪,哥舒翰覺得他就像一個瘋子。

李亨雖比李隆基清醒,但李亨心腸陰毒,他是絕對不會容忍自己,哥舒翰便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劍南軍。

哥舒翰原以爲李瑁禮賢下士、心地寬厚,會是一個明主,他也真心誠意地願奉李瑁爲主,但沒想到李瑁一樣的昏庸,一樣的不堪扶持,竟然聽信奸佞,放縱軍中賣官,這讓哥舒翰忍無可忍,也讓他無比失望。

望着茫茫的江面,哥舒翰長長地嘆了口氣,他想起了李慶安,李慶安是他的後輩,現在卻能執掌天下,說到底,還是因爲他走的是擁兵自立之路,這纔是他們這些大軍閥唯一可行之路啊!

爲李家賣命,就算忠心耿耿,最後還是會被李家像狗一樣的殺掉,安思順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還有高仙芝,那麼忠心的人,要不是李慶安出手相助,他早就身敗名裂而死了。

直到今天,直到爲李家賣命了近二十年,哥舒翰才終於悟出了這個道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爲皇家賣命最終是難逃一死,只有擁兵自立爲王,纔有可能得到善終。

其實安祿山也是同樣看透了這一點,只是他佔據了河北重地,對朝廷威脅太大,又野心勃勃,想取李家而代之,纔會被朝廷不容。

哥舒翰已經想清楚了,如果這一次,李瑁還是不聽他的勸告,執迷不悟,那他就把軍隊拉到廣州去,自立爲嶺南五府經略使,山高路遠,朝廷未必想征伐他,只要他承認朝廷,不干涉地方政務,六分自治,四分順從,相信朝廷也會睜隻眼閉隻眼,不管他了,就像李慶安在安西一樣。

想到這裡,哥舒翰只覺胸中豁然開朗,眼前的迷霧散開了,一條清晰的康莊大道呈現在他面前,他心中激動不已,思歸如箭,他甚至已經不想去襄陽了,罷了,不管什麼李瑁了,現在就回去。

哥舒翰回頭剛要下令,卻聽見他的手下一片喝罵:“船家,你要帶我們去哪裡?”

哥舒翰吃了一驚,他這才發現,渡船並不是去河對岸,而是駛進了漢江,他勃然大怒,拔劍指着一名艄公罵道:“立刻回去,不然我宰了你。”

四名艄公叫天屈地,“軍爺,你們不要過江嗎?所以我們才往江對岸去。”

“放屁!”

哥舒翰已經發現不對了,幾艘快船正向他這邊極速駛來,船帆鼓滿,如離弦之箭,他甚至已經隱隱看見船頭有人手執弓弩。

哥舒翰心中慌了,他是個旱鴨子,在陸地上他可以力敵萬人,可在水中,他可能連一個女人都打不過,哥舒翰拔劍向艄公砍去。

四名艄公一聲大喊,同時翻身跳入了江中,渡船頓時在江中團團打起轉來,他的親兵都是騎兵,不懂水性,在船上亂做一團。

就在這時,渡船開始進水了,從四個口子同時向內洶涌灌水,片刻,渡船便沉沒一大半,他的五十名親衛已經大半落水,在江面上消失了。

哥舒翰執劍站在船頭束手無策,眼看渡船將沉,他不由仰天大喊:“蒼天啊!要滅我哥舒翰嗎?”

“哥舒老賊,蒼天不滅你,我來殺你!”

只見一艘快船從他身邊擦身而過,船頭之人,正是他的死對頭,大將張維瑾。

張維瑾手執弓箭,早已瞄準了哥舒翰,不等他反應,一箭射出,箭勢強勁,可憐哥舒翰前後左右都是水,無處躲閃,這一箭正中右胸,射穿了哥舒翰的鎧甲,他大叫一聲,和甲墜入了漢江,只見江面上血光翻紅,一名艄公已將哥舒翰的人頭高高舉起。

“張將軍,我已殺了哥舒翰!”

張維瑾一陣仰天大笑,“哥舒翰老賊,你也有今天嗎?”

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293章 利令智昏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25章 走漏消息第88章 軍政之爭第27章 背後發力第82章 金吾萬騎第204章 楊慶聯手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20章 自古傷別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375章 用人不疑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353章 僵而不反第75章 花府大宴(八)第64章 相國遠慮第36章 阿弩越城第8章 百步殺人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312章 賣官之案(上)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37章 夜襲孽多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330章 西遷之禍第38章 妖花凋謝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9章 安西副帥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565章 婉兒進門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609章 隱龍入地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52章 慕名請客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94章 沉香夜宴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63章 殺楊保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