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明皇之死

成都,李亨的軍隊抵達益州已經快一個月了,這期間,李亨一直表現得相當低調,他似乎吸取了多年前做太子的教訓,一直便住在城外的軍營內,沒有拜訪任何成都的官員,也沒有私見掌握軍權的高仙芝,每天傍晚,他都會準時前往南明宮,也不進宮,就在宮門前深深一跪,哽咽着說一聲,”祝父皇身體康健!”

他每天一跪,風雨無阻,確實也贏得了許多民衆的交口稱讚,今天又是黃昏,李亨和往常一樣,馳車來到了南明宮前,他走下馬車,快步來到了宮門前,數百名侍衛守護在他左右,警惕地望着周圍的情況,這時,李亨緩緩跪下,對着南明宮父親的寢殿方向,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流着淚水道:“祝父皇永保龍體,千秋萬載!”

南明宮前便是一條寬闊的大街,是成都最主要的幹道,人來人往,熱鬧非常,李亨在宮門前一跪,立刻引來了無數人的遠遠圍觀,人羣中竊竊私語,大多是褒讚之詞。

“難道他一片孝心,已經一個月了,天天都來拜見父親,昨天下那麼大的雨,他居然也來了,不錯!不錯!百善孝爲先。”

щшш▲ Tтkǎ n▲ ¢ ○

“我也聽說他在長安名聲不好,今天看來,長安流言也未必是真,就是這種誠懇,想裝也裝不來。”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之時,一輛馬車從旁邊經過,馬車內坐的是剛剛接替了楊國忠南唐右相之位的崔圓,他也是剛下朝準備回府,路過這裡,正好看見了李亨在大街上跪拜李隆基,崔圓不由冷冷一笑,李亨的所作所爲着實令他不齒,爲什麼不進去跪,非要在大庭廣衆之下下跪,這是在做給誰看呢?

崔圓對李亨並不是很感冒,尤其他不是李亨的嫡系,這次李亨來蜀,帶來了九十多名北唐重臣,包括王珙、李麟、令狐飛等重要人物,這些人都曾是北唐的政事堂相國,那麼一旦李亨登基,他會重用自己嗎?即使短暫重用,他一旦穩住局面,還是會拋棄自己。

崔圓心中既對李亨的不屑,同時又充滿了憂心,他知道王珙和令狐飛等人都在成都暗自活動,結交了許多大臣,他還爲此向李隆基密報,但李隆基已經昏庸之極,竟然告訴自己,李亨早晚登基,他結交大臣也是正常,警告崔圓不要挑撥他們父子間的關係,這讓崔圓無話可說。

崔圓望着李亨鬧劇般的表演,他搖了搖頭,便命馬車加快速度,離開了南明宮。

崔圓的府邸離南明宮不遠,走幾條街便到了,馬車緩緩停在府門前,這時,一名心腹家人飛奔上前稟報道:“崔相國,長安有信送來了。”

崔圓微微一怔,問道:“是誰送來的信?”

家人低聲道:“是長安崔二老爺!”

崔二老爺便是崔渙,是崔圓的族兄,崔圓心中一驚,連忙道:“信在哪裡?”

“信已經送到老爺的內書房。”

崔圓點點頭,便快步走進府去了,他來到內書房裡,書房的桌上放着一封信,他拾起信,信皮上寫得很簡單:弟崔圓親啓,一看便是崔渙的筆跡,這還是崔渙今年以來第一次給他寫信。

崔圓心中似乎有所感覺,他拆開了信,信的內容不多,就是和他商量明年正月家族十年祭拜之事,崔渙希望崔圓屆時也能回長安一趟。

‘回一趟長安?’崔圓沉思起來,這句話,話有話,似乎在暗示着什麼,他慢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片片濃綠,眼中若有所思。

李亨拜完父親後,便又回到了大營,這時天已經黑了,李亨換了一身衣服,坐在小桌邊慢慢喝茶,他知道很快就會有一個人來拜見他,他中午接到消息,他兄弟李璘的秘使已經抵達成都,馬上就要到軍營了,他並不着急,不慌不忙地喝茶,心中在盤算着下一步的計劃。

李亨當然不會真的祝福父皇長命百歲,他來成都是做什麼的?可不是當什麼太子,他是堂堂的北唐皇帝,卻跑來南唐當太子,這不讓人笑話嗎?他之所以不肯進城,其實就是想直接進城稱帝。

李亨來南唐已經近一個月了,雖然他不進城居住,也很少出軍營,但是他的心腹王珙和令狐飛等人卻在秘密活動,不僅很多大臣都願意支持他,甚至連手握重軍的高仙芝也表了態,他支持南唐皇帝,不管是誰登基他都支持,也就是說,高仙芝不會參與皇位的交替鬥爭。

有了高仙芝這句話,李亨便完全放下心來,隨着時間過去了一個月,時機也漸漸地成熟了,現在他還在等最後的一個條件,一旦條件實現,便是動手的時機到了。

這時,帳外傳來了侍衛的奔跑聲,李亨騰地站了起來,緊張地望着帳外,侍衛快步跑來稟報道:“殿下,他來了!”

“好!快快請他進來。”

來人是吳王李璘的特使,十六子李璘是郭順儀所生,自幼母亡,便由李亨撫養他長大,懷抱他而眠,他們雖名爲兄弟,但情同父子,李亨早在長安登基後,便得到了李璘的密信,支持兄長爲北唐皇帝?,這次李亨輾轉前來南唐,他更希望兄弟能支持他登基,親筆信已經寫去了,他一直便在等候兄弟的正式答覆。

片刻,李璘的特使被領進了大帳,只見來使鳳目長鼻,氣宇不凡,李亨頓時愣住了,他見過此人,而且很熟悉,來使竟然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太白。

來使確實是李白,李白自離開長安後便四處遊歷,從齊魯回來後,便又再去杭州弔唁賀知章,他喜歡江南景色,便在江南一帶長住下來,李璘聽說李白住在江南,他便派人前去請李白出世爲官,卻被李白婉拒,李璘並不放棄,第二次又派人前去,還是被婉拒,當第三次李璘親自前往餘杭相請,終於打動了多年來鬱郁不得志的李白,李白感其誠意,便答應爲他幕僚,出世輔佐李璘。

由於李亨這件事事關重大,再加之李白便在巴蜀長大,李璘便派李白出使成都,替他完成這個重大的任務。

李白上前躬身施禮道:“吳王帳下幕僚李白參見太子殿下!”

李亨連忙還禮笑道:“原來是太白先生,我們已經多年未見了吧!”

李白也笑道:“最後一次見面是天寶四年,我們在大明宮的新年宴會上相見,這一晃就過去了十年,殿下風采依舊啊!”

“哪裡!我是一年年變老嘍!”

李亨哈哈大笑,連忙擺手道:“太白先生,請坐下吧!”

李白也不客氣,坐了下來,不等李亨開口,他便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給了李亨,“這是吳王殿下的親筆信,請殿下過目。”

李亨急忙拆開信,仔細看了起來,信中李璘不僅明確表示支持他爲帝,還願意出兵西進,配合他共同剿滅荊王李瑁。

李亨心中大喜,捋須長笑道:“我就知道我的兄弟不會讓我失望。”

李白也微微笑道:“吳王還有口信讓我帶給殿下。”

“你快說,什麼口信?”

“吳王說巴蜀偏靠一域,不利於實力壯大,也不利於對江南的控制,他希望殿下能儘早遷都荊襄,利用北唐對付安祿山無暇南顧之機,廣收錢糧,訓練兵甲,那時才能和北唐抗衡,更希望殿下不要急於北攻長安,現在我們還遠遠不是李慶安的對手。”

提到李慶安的名字,李白的臉上閃過了一絲不自然,他和李慶安有舊交,他本人不希望李璘和李慶安抗衡,最好雙方妥協,劃江而治,但隨着時局的發展,隨着李璘支持李亨,李白也漸漸明白過來,和平相處只是一個夢想而已,最多隻能是時間向後延長。

李白心中嘆息,便繼續道:“殿下,這是吳王的口信,殿下可派人去核實。”

“我看就不用了!”

李亨擺了擺手笑道:“我信得過先生,先生一路辛苦,我已安排好了食宿,請先生去休息吧!”

說完,他又吩咐侍衛道:“好好伺候太白先生,不得有半點怠慢!”

侍衛答應一聲,便領李白下去了,李亨揹着手望着李白背影走遠,他忽然冷哼一聲,立刻回帳寫一封信,交給了一直站在他身後的李輔國道:“立刻派人把這封信送去揚州給吳王。”

李輔國答應一聲,拿着信匆匆去了,事實上,李亨根本不相信李白的口信,他要派自己人去落實,他纔可能相信。

安排完了李璘之事,李亨這時終於下定了決心,時機一旦成熟,他就不會有半點猶豫,現在時機已經成熟。

他從身旁的箱子取出一隻檀木小盒子,打開來,裡面是一顆鴿卵大的明珠,他小心地用食指和拇指夾起這顆明珠,透着光線細看,明珠瑩瑩閃爍着綠光,可如果再細看,就會發現,在在明珠裡面,藏着一根短粗的針。

李亨又將明珠小心地放回盒子裡,召來他的一名心腹侍衛,將盒子遞給他道:“你速去南明宮找到魚朝恩,把這個交給他,什麼也不用說,他自然會明白。”

侍衛接過木盒便出帳去了,這時李亨心中一陣激動,這盼望的這一刻終於來到了,他立即起身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做好作戰準備,隨時待命!”

南明宮,李隆基已經準備睡覺了,自從李亨入蜀後,他的後繼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李隆基心中最焦慮的一件大事也放了下來,而政事他也不再過問,全部交給了崔圓,在他的計劃中,只要李亨在成都適應三個月後,他便可把政務大權全部轉交給李亨,讓他做太子監國,那時他和兒子之間就沒有什麼矛盾了,便可以安安心心地做他的皇帝,最後再好好享受幾年。

正因爲有了這個美好的願望,李隆基的心情變得寬鬆起來,睡眠也漸漸恢復正常,但是他對周圍人的疑心卻是越來越重,自從李琬和楊國忠要害他之事爆發後,李隆基便不再相信身邊的任何人,疑心使他心中始終充滿了殺戮,侍候他的宮女和宦官稍有出錯,便立刻處死。

此時李隆基已經用熱水泡好了腳,兩名宮女跪在他面前,心驚膽戰地用厚厚的白疊布給他擦腳,本來李隆基是用綢緞擦腳,但綢緞的吸水性不好,腳總擦拭不幹,爲此他幾次動怒殺人。

剛纔內侍監令魚朝恩向他請示了,可以改成白疊布或者細麻布給他擦腳,李隆基便答應了,今天晚上便是第一次用白疊布給李隆基擦腳,這種白疊布是十幾年前時任安西節度使的夫蒙靈察進貢給朝廷,是埃及所產的白疊布,一直就沒有用。

這種白疊布不同於高昌的白疊布,非常細軟,吸水力很強,李隆基感覺非常舒服,他這才發現給他擦腳的布和從前不一樣了,便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一名宮女戰戰兢兢道:“回稟聖上,這是安西的白疊布!”

也是這個宮女的命運不佳,她不知道李隆基對‘安西’這兩個字敏感到了何種程度,李隆基聽到安西兩個字,他的眼睛頓時射出了一道兇光,惡狠狠地盯着宮女,“你剛纔說什麼?”

兩名宮女都嚇得魂飛魄散,牙齒‘咔咔!’作響,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李隆基勃然大怒,一腳將兩個宮女踢翻,怒喝道:“拖出去,亂棍打死!”

從外面衝出十幾名侍衛,他們動作異常嫺熟,抓住兩名宮女的頭髮便向外拖,兩名宮女嚇得癱倒,連求饒的聲音都沒有了,只是喉嚨裡發出‘啊!啊!’的啞叫聲,兩旁站着的另外十幾個宮女都已經哀大於心死了,她們紛紛轉過頭,對面牆壁淚流滿面,下面就該輪到她們了。

這時輪到了另外兩名宮女上來伺候,她們不敢說一句話,給李隆基重新打水燙腳,給他擦拭乾淨了,或許是已經殺了兩人的緣故,李隆基有些累了,他便在衆宮女的服侍下上了牀,這時,李隆基指了指其中一名叫薰孃的宮女,要她留下陪寢,儘管李隆基已經不能人道,但他對女人依然有着強烈的渴望,他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滿足他的慾望。

宮女們向薰娘憐憫地看了一眼,都紛紛退到外屋去了,這時,李隆基從牀榻內的暗箱裡取出一根鞭子,眯着眼睛打量着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年輕宮女,眼睛裡充滿了邪惡的笑意,皮鞭向她一指。

薰娘自知不能倖免,她最後留戀地看了一眼窗外的夜空,解開了腰帶,裙袍從她身上滑落,露出了一身晶瑩潔白的玉體,跪在地上,這時,李隆基的眼睛漸漸地開始紅了起來,他獰笑着扭動鞭子,‘啪!’地一聲脆響,伴隨着一個女人悽慘的叫聲。

魚朝恩是在一更時分悄悄走進了李隆基的寢房,李隆基已經入睡了,渾身血肉模糊的薰娘昏倒在地上,脖子上繞着一根皮鞭,按照一般的情形,這個宮女應該沒有氣了,魚朝恩便沒有注意她,而是一步步向牀榻上睡着的李隆基走去.

但今天這個宮女卻出現了一點意外,李隆基最後沒有力氣了,使這個宮女沒有被勒死,她只是暈了過去,而此時她已經醒來,她被魚朝恩輕輕地腳步聲驚醒,她屏住呼吸,驚恐萬丈地偷看着魚朝恩,只見他慢慢從懷中取出一顆珠子,明珠散發着綠瑩瑩的淡光,昏暗的綠光中,魚朝恩的臉變得彷彿魔鬼一般恐怖,他從珠子中慢慢地抽出了一根針,針很短很粗,彷彿裡面注滿了液體,魚朝恩走到李隆基面前,他凝視了李隆基半晌,忽然舉起針,要向李隆基的額頭刺去,就在這一瞬間,倒在地上的薰娘嚇得‘啊!’地一聲尖叫,聲音很小,但對魚朝恩卻如晴天霹靂,他手一抖,手中毒針掉落在李隆基的臉上,他像中了定身術一樣僵住了,這時,李隆基一下子睜開了眼睛,他看到了做出刺殺自己姿勢的魚朝恩。

“有刺....”

李隆基叫喊起來,但他還沒有喊完,魚朝恩突然像瘋了一般撲上去,掐住了李隆基的脖子,捂住他的嘴,李隆基拼命掙扎,嗚嗚直叫,眼看魚朝恩要按不住了,就在這時,薰娘忽然站起身,用皮鞭繞住李隆基的脖子,魚朝恩大喜,他狠狠勒緊了皮鞭,令他喊不出聲來,李隆基的兩腳在拼命踢打,外面忽然傳了侍衛的奔跑聲,有人在大喊:“包圍寢宮,不準刺客逃走!”

李隆基的掙扎越來越猛烈,求生的力量奇大無比,魚朝恩的心中開始絕望了,可就在這時,薰娘慢慢拾起了落在一旁的毒針,無比仇恨地盯着李隆基,她猛地一針,毒針刺進了李隆基的太陽穴。

一聲慘叫,李隆基的身子漸漸地軟了下來.......

南唐歷天寶十四年七月初七,李隆基被一名宮女刺殺,不幸駕崩,李亨在凌晨四更時分,在三千鐵甲士兵的簇擁下在南明宮登基,百官紛紛入朝進覲,高仙芝也發表了聲明,支持李亨登基.,李亨隨即下旨,尊李隆基廟號爲玄宗,靈柩暫時寄放在成都郊外含元寺內,將來送長安下葬。

自此,李亨終於在南唐爲帝,與北唐對抗,同時他又下旨,命荊州李瑁進蜀京朝覲。

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135章 石堡大戰(中)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139章 絕嶺屠鷹(下)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259章 貴妃設宴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96章 家中遇盜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37章 夜襲孽多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197章 氣吞萬里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137章 絕嶺屠鷹(上)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26章 紫宸決策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424章 迎戰安賊(中)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377章 情報爲先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5章 安西小娘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232章 曲池壽宴(中)第349章 不甘貶黜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76章 孿生姐妹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85章 細水長流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162章 相國退婚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15章 並非盜賊第634章 人熊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