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之時,並非多事之秋,國內國外的政治環境也看似平靜,但實際上真的平靜過嗎?
如此突然的對那兩家出手,那麼所引發的狂風驟雨能否是國之根本所能承受的?
還是幾位首長早就做了準備,只等最後的雷霆一擊?
“老王,你也是……”
嶽華低聲自語,嘴裡卻是淡淡苦澀,也許是茶葉的味道。
轉頭看看桌邊沒打卡的文件袋,嶽華安慰一笑,但這笑容只在他的臉上呈現了短短几秒鐘,隨即被一種冷厲與霸烈取代,一國首腦的威勢頓時充斥了整座紫禁城,似乎連還在中南海沉思的龐瑾瑜也感受到了這股從未消失過的氣勢。
“總書記,希望這一次……”
龐瑾瑜不語,他心中想到了什麼,也沒人能夠知道,只是這一夜時間,讓他的頭上多出了一半的白髮,眼角的皺紋似乎也更甚了幾分,但雙眸深處卻是熠熠生輝。
而在龐瑾瑜身前桌上,正鋪着一張墨色暈開的宣紙,在朝陽升起的光輝中大放光芒。
只見宣紙之上,虯龍百轉:
一夜白髮思之切,雙眸褶皺痛更深。
殘軀猶可赴國難,白首不改憂民心。
天山動盪千山雪,四海可傷一國人?
老驥壯志萬里路,蒼鷹不死再凌雲!
這個時代,無論坐在怎樣的位置上,本身若不能提升思想上的境界,那麼被淘汰就是必然之事,區別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曾經的君老與顧老也曾經歷過一次巨大的蛻變,而今天,身爲共和國掌舵人的嶽華與龐瑾瑜也得到了一次昇華。
作爲一國領袖,這樣的昇華到底意味着什麼,只能用歷史來證明!
半日時間轉眼即過,總書記同意召開*擴大會議之事早已傳遍京城,這其中意味着什麼,很多人似乎覺得自己猜測到了,一些早就按耐不住想要從中分杯羹的家族,終於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
一開始還只是隱晦的議論君家與顧家的某些事非,慢慢的卻發展成一場針對君家與顧家聲討的運動,甚至竟然有人將君家與顧家說成了國之罪人,欲除之而後快之程度。
在這些聲討聲中,時間慢慢流走,有資格參與到*擴大會議的高官們,已經從全國各地趕至京城。除了*委員,候補*委員,一些省委書記,軍委副主席、部委黨組書記和有關的人員,但凡有資格的人竟然全部列席。
“老龐!”嶽華聽到消息,臉上一片盎然之色,對身邊老戰友,老同事說道:“看來,這次是有些人坐不住了啊!”
“有史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擴大會議!”
龐瑾瑜一臉的嚴肅,無比慎重的說道:“有些人是坐不住了,但隨着事態發展,我想已經超出這些人最初的預想吧!”
這次會議,不僅是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還是常委班子沒有達成統一就召開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