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婚事

雪白的素手捧着瓷碗,長樂公主悽然一笑:“以後,便讓侄女陪伴姑姑吧,咱倆相依爲命,豈不勝過那些虛僞無恥的男人?”

房陵公主不悅道:“說什麼傻話呢?你跟我可不一樣!不是姑姑說你,你這丫頭看着溫柔似水,實則外柔內剛,最是倔強的性子,等閒不可服輸低頭,這不好!衝兒之所以惱你,還不是因爲房俊的那一篇短文?可是衝兒是男人,在這方面反應激烈一些亦情有可原,你怎能二話不說便搬出來,這讓衝兒如何跟他父親交代,如何跟陛下交代?”

說着,房陵公主衝着牆壁努了努嘴:“若不是姑姑相信你和房俊之間清清白白,若是旁人見了它,又怎會不胡思亂猜呢?”

牆壁上,掛着一幅雪白的宣紙,上面墨跡淋漓,字跡娟秀,赫然正是房俊的那一篇《愛蓮說》……

長樂公主擡起如水的眸子,看着牆壁上這幅自己手術的字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芳心不由得一悸。

長樂公主覺得這篇短文簡直就是自己的寫照,雖然未必自己有那麼冰清玉潔,可自己的確鍾愛花之君子的性情。至於流言?長樂公主從未將其放在心上。

懂我的人,自然知道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不懂我的人,我又何必去在意他們怎麼想、怎說呢?

至於長孫衝?

長樂公主心底一陣陣強烈的刺痛。

即便是面對憐惜愛護自己的姑姑,但是有些話,卻也沒辦法說啊……

只能心底悽苦難言而已。

*****

武德殿在弘文館之北,凝陰殿之南,與東宮鄰接,隋文帝廢太子楊勇爲庶人即在此殿宣詔,唐初李淵賜李世民居承乾殿後,又賜李元吉居武德殿,這更方便了他與太子李建成的溝通往來。

李二陛下以前甚少前來此處,只是在長孫皇后故去之後,才漸漸流連此間,只因此處居住着李元吉的妻子巢王妃楊氏……

巢王妃楊氏,弘農華陰人,出身於名門望族,爲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楊恭仁、楊師道兄弟的從侄女。

楊恭仁出任雍州牧,又任洛州都督,以特進致仕。今年秋天剛剛去世,追贈開府儀同三司、潭州都督,諡號爲孝。

而楊師道尚高祖皇帝之女長廣公主,秋天時擢升爲尚書令。

楊師道的兒子名叫楊豫之,尚李元吉之女壽春縣主,因與房陵公主私通,被房陵公主駙馬竇奉節所擒,具五刑而殺之……

李二陛下之所以斬殺兄弟李元吉全家卻唯獨留下楊氏以及她的兩個女兒,除了楊氏孃家爲弘農楊氏樹大根深、李二陛下亟待得到弘農楊氏的支持之外,楊氏傾國傾城的角色容貌,大抵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而且楊氏的品性相當不錯,史書上說她“以亡姚之重,撫幼中闈;以生我之親,從縈內閣。”

大殿裡溫暖如春。

李二陛下與房玄齡相對而坐,手裡捧着禮部對於此次鄉試的總結歸納,讚歎說道:“玄齡啊,你的確生了個好兒子,就只是這天資確實出衆,但是這教養未免就差了點兒。你可知道,昨晚韋貴妃在朕的寢宮哭訴半宿,言道你那兒子栽贓誣陷韋章,使其失了科舉的資格,朕是煩不勝煩吶!”

聞言,房玄齡尷尬的不知如何接話,只得說道:“那劣子確實疏於管教,老臣定當嚴加看管,不使其再生事端,安安分分的爲陛下效力。”

心裡卻恨不得將房俊吊起來抽上幾鞭子,現在房玄齡都有些牴觸跟李二陛下單獨討論朝政了,因爲每每這個時候,李二陛下都會拿自己那個敗家的二兒子作筏子,狠狠的羞辱自己一番,令他面上無光,尷尬萬分……

李二陛下卻輕鬆的說道:“年青人嘛,張狂輕率一點,也不是也可以接受,大抵等到成家立業之後,都會收斂一些。說起來,吾那閨女也老大不小的了,玄齡打算何時娶回家去?”

這是催着婚事了?

房玄齡趕緊離席施禮說道:“承蒙陛下不棄,乃是老臣父子的福分,高陽公主殿下溫婉知禮、聰慧可人,能下嫁與吾那劣子,實在是天恩浩蕩!一切事宜,皆由陛下定奪便是,老臣無有不允。”

李二陛下沉吟一下,緩緩說道:“兩個孩子年紀都不小了,成親之後也算是了斷朕的一樁心事,亦可讓房俊那混賬收收心。依朕看,不若就在來年的春闈大考之後,擇一良辰吉日,如何?”

“臣,遵旨!”

現在已是冬月,說是來年大考,其實也沒有幾個月了,待到大考之後,充其量也就是五六個月的時間,有些緊迫。不過好在房家上下早就對這樁婚事做了準備,不至於倉促上陣手忙腳亂,只是一些細節之處尚需好生斟酌。

畢竟是尚公主,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大意。

李二陛下滿意的點點頭,招呼房玄齡坐下:“別總是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你我君臣相得,何須在意這等俗禮?”

待到房玄齡坐下,李二陛下皺起眉頭問道:“混小子那邊,不會有上面變故吧?”

那混賬可是曾經想要以功勳換取解除婚約來着,可見對於這樁婚事極其不情願。這要是大婚之時搞出什麼變故,那可不僅是房家鬧出笑話,更是丟他李二陛下的面子!

想到這裡,李二陛下便不禁暗暗着惱:小混蛋簡直不知天高地厚,我李二的閨女你都看不上,想死還是怎麼滴?

房玄齡趕緊表態道:“陛下放心,老臣以性命擔保,那小子決計不敢出什麼幺蛾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豈能容許他自作主張?再說高陽公主殿下得陛下教養,溫良賢淑姿容殊麗,乃是天下難尋的佳偶,下嫁與他還有何話說?”

他這番言辭懇切,信心十足,李二陛下卻輕哼了一聲,斜睨着眼睛,有些懷疑。

那棒槌的性子發作起來,房玄齡這麼一副老好人的性格,恐怕壓制不住啊……

房玄齡被李二陛下這輕蔑的眼神刺激得不輕,自己說能讓自己的兒子聽話,別人居然不信,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老房臉孔漲紅,當即表態:“那小子若干忤逆於我,必請出家法,敲斷他的腿!”

李二陛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可是轉瞬一想,怎地有些不對味兒呢?

合着我李二嫁女兒,搞得好像逼良爲娼一般……

當即心情大壞,不悅道:“不是某說你,諾大一個帝國諸般事務都能處理得妥妥帖帖,從無疏漏之處,怎地到了家事上就優柔寡斷,挺不起腰桿?”

房玄齡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家裡不禁悍妻擺不平,就連兒子都自有主意不怎麼聽他的,想想也確實令人心塞。心下遂發了狠,回家自後便找來那逆子說道此事,若敢有一言半句的拒絕推搪,就讓他知道老爹的威嚴不容侵犯!

這時,正堂門口環佩聲響,一個宮裝麗人緩步走來。

一張如花似玉的俏臉上帶着淺淺的微笑,素手託着一個玉盤,見到房玄齡便輕笑道:“妾身煮了茶,還請房相品嚐,多多指教。”

房玄齡自然知曉這位楊氏在李二陛下心中的分量,客氣的說道:“夫人妙手烹調,老臣有幸品嚐已是三生有幸,豈敢當得指教之言?折煞老臣了!”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路途艱難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蓄勢待發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五百一十三章 公主出馬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做錯事要認,捱打要立正!第三百九十六章 上錯錦榻上錯人?第4549章 欲奪兵權第4537章 皇宮夜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你挖個坑(中)第六百二十九章 現身碼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郵政第八百五十五章 怒火填膺第五十二章 皇帝的力挺第二章 定計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遠見卓識第八百八十四章 生活的享受第三千一百二十二章 錙銖必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四十二章 姊妹心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放炮接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仁愛?懦弱?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羈縻胡族第4676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六十九章 姊妹情深第一百零二章 多學點姿勢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圈禁第四百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九十六章 上錯錦榻上錯人?第兩千七十六章 李二震怒敵一千八百四十章 歷史會記住我第三百四十一章 野心勃勃第三千五十四章 一隻耳朵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封異姓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二百八十九章 呼風喚雨房遺愛第二百七十五章 步步相逼第九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畫風不對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分化制衡第四十九章 百味消融小釜中?(下)第六百零五章 堅決不受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有功就搶第一百一十二章 奸臣傳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閒談議論人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六百六十章 琴瑟合鳴第4672章 皇帝信用第三千一十七章 變起肘腋第二百八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少女慕艾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義利之辨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龍首原上(續)第一百零八章 手足相殘(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試探底線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七百章 鐵礦場第四百六十四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佛道之爭(續)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以死相搏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也要嫁給姐夫這樣的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三百五十八章 突厥狼騎第四百七十九章 給你挖個坑(續)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困獸猶鬥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兄弟情義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互攻訐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功勞你領了,黑鍋貧道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大勝第七百九十八章 另有謀算第八百五十五章 會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以死相搏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十六衛都是吃閒飯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勇冠三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脫困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上)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局勢叵測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猜測第九百七十一章 給你兒子施禮第三十四章 哥的悲傷逆流成河第4583章 不許入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增設道學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僵持不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搞錯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軍人立場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君權危機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言相勸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個人崇拜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謀求呂宋(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