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9章 當衆哭訴

無論是近來轟轟烈烈、吵得朝堂沸反盈天的封德彝案,還是後來居上、吸引了朝野上下所有目光的黨仁弘案,在李承乾看來都不如災害救治更爲重要。

民爲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若民生罹難、百姓困苦,則江山不精、社稷不穩,這纔是頭等大事。

相比之下,封德彝是否被反攻倒算、黨仁弘是否被明正典刑又有什麼重要?

馬周連忙出列,回稟道:“啓稟陛下,京兆府與各衙門聯合組建的‘應急救援衙門’一直都在運轉,雪雖然很大,但各處衙門以及下轄百餘名官員夜以繼日保持救災順暢,自各部堂制定救災計劃、屬官協調人手調集物資、招募民夫運輸錢糧、鄉里組織配合修葺倒塌房屋安置受災民衆,上下協調通力合作,至眼下而至,凍斃者不足十人,且都是久病纏身、年齡太大之人,餘者皆妥善安置。”

自從當年房俊破天荒組建“應急救援衙門”以及命令軍隊參與救災以來,朝廷上下攸關民生的各處衙門早已累積了豐富的災害救援經驗,一旦發現天時不佳、有可能引發災害,各處衙門便做好準備,如若災害發生,救援計劃也會在第一時間制定、下發,上下各級各司其職,救災工作及時有效。

如此,使得關中各地百姓對於帝國的擁戴不斷上升,所以連續兩次兵變之時,除去關隴各家所屬的家兵、奴僕之外,尋常百姓根本不理會其招募,就連出錢向民間購買糧秣都應者寥寥,使得關隴叛軍與晉王叛軍未能掀起更大的聲勢。

百姓們大多不識字,不懂什麼家國天下、微言大義,但是他們有着最爲淳樸的價值觀:誰是真正對他們好、誰給他們帶來更多利益,他們就支持誰。

李承乾微微頷首,放下心,但依舊叮囑道:“百姓乃帝國之基石,帝國雖有億兆黎庶,卻並無一個多餘之人,朝廷上下要對災民全力以赴予以救援,誰敢玩忽職守、視人命如兒戲,誰敢上下其手、貪墨災民的救命錢糧,朕不管他是何等官職、何等爵位、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功勳,定要夷滅三族、嚴懲不貸!”

語聲鏗鏘、殺氣騰騰!

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們有着短暫的愕然,旋即紛紛鞠躬,齊聲大呼:“陛下愛民如子,當爲盛世明君,萬歲!”

一直以來,李承乾給予世人的感受不外乎“軟弱”二字,即便自身之能力其實並不差,但總是缺乏九五至尊的煌煌威懾,不能讓人由衷的生出敬畏之心。

而現在這番話卻罕見的動了怒氣,有那麼幾分帝國之主的霸氣了……

其實大臣們的心思也很是矛盾,一個性格軟弱一些的君主其實對於大家都是好事,略微犯下一些錯誤都能予以寬恕,即便很嚴重的時候也不至於斬盡殺絕,做起官來自然愜意悠閒,無需因爲辦事犯錯便遭致嚴懲。

但如此一來,自然使得君上缺乏人格魅力,而一個沒有人格魅力的君上又何以威懾羣倫、執掌江山?

現在李承乾好不容易展示出霸氣的一面,大臣們卻又不知該喜還是該愁……

……

“陛下,微臣有本啓奏!”

大理寺卿戴胄上前一步。

一旁正欲出列的劉祥道不得不硬生生止住邁出半步的腳步,心底有些懊惱,怎地居然慢了一步?

這老賊該不會是一直盯着自己,見到自己動他才動的吧?

封德彝案與黨仁弘案在影響上可以說是難分軒輊、不相上下,誰能率先彈劾,誰就能先聲奪人,誰晚一步,誰就淪爲亦步亦趨,所受到的讚譽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既然晚了一步,也就只能如此了,即便他此刻站出去,按照規矩陛下也只能先行聽取戴胄的彈劾。

這老賊平素不聲不響,小心思卻這般細緻,簡直成精了……

李承乾看着排衆而出的戴胄,心底嘆了口氣,面上卻溫風和煦:“戴愛情何事啓奏?”

“臣彈劾廣州都督黨仁弘,貪墨公帑、盤剝商賈、糾集家兵火併、滋擾地方……”

一樁樁罪狀當衆宣佈出來,黨仁弘簡直就是獨霸一方、魚肉鄉里的惡棍。

沒有人出聲駁斥戴胄或者替黨仁弘求情。

封德彝與黨仁弘的罪證一旦確準,某種意義上就意味着太宗皇帝“任用奸佞”,這對於太宗皇帝近乎完美的聲望有着很大的損傷,身爲其子的李承乾也難免揹負一個“不忠不孝”的罵名,畢竟這兩人的案子都是在他這個皇帝執政之時爆發出來,他避無可避、躲無可躲。

而若是赦免這兩人,又意味着皇權徹底凌駕於律法之上,必將遭致天下文官之攻訐反對……

都等着看陛下到底如何處置。

李承乾頓了頓,問道:“黨仁弘何在?”

“就在殿外。”

“宣其上殿,准予自辯。”

“喏!”

維持殿上秩序的御史快步來到殿門處,大聲道:“陛下有旨,宣黨仁弘上殿!”

須臾,已經被脫去官袍、摘下樑冠的黨仁弘在兩名禁衛押解之下步入太極殿。一進大殿,黨仁弘便“噗通”一聲跪伏下去,以首頓地、痛哭流涕:“老臣罪孽深重、罪該萬死,願將所有家產敬獻於陛下,只請陛下看在老臣以往爲了帝國闔家罹難的份兒上,饒恕老臣一命!”

所有人的目光都玩味起來,當年黨仁弘便是靠着這樣一出博取了太宗皇帝的憐憫,從而寬恕其諸般罪責,然而事後卻不知悔改,反而變本加厲。

不知面對這樣一個倚老賣老、自持功勳的老臣,陛下要如何予以應對……

李承乾在衆人矚目之下和顏悅色,溫言道:“愛卿乃帝國功勳,無論何等情況都可御前陳述。”

黨仁弘叩首,哭泣道:“老臣糊塗,犯下錯事,不敢在君前辯解,只求陛下饒我一死。”

這是連狡辯都不狡辯了,躺平了認罪,卻又口口聲聲咬着過往功勳,乞求免死。

李承乾看向戴胄,問道:“按律,當如何懲處?”

戴胄道:“其人貪腐無度、遺禍無窮,可謂罪大惡極,數罪併罰,當處以極刑。”

黨仁弘嚇得伏地大哭,連連求饒。

李承乾嘆氣道:“黨愛卿雖然罪在不赦,然其不做狡辯、甘願認罪,是否能夠罪減一等?”

戴胄面無表情,語氣強硬:“若等閒罪過,認罪態度良好的確可以酌情減免刑罰,然黨仁弘爲禍一方,致使嶺南局勢動盪、地方不靖,高州總管馮盎屢次彈劾其在廣州之地橫行不法,如若不能處以極刑,如何安撫地方?”

大唐立國之初,馮盎已經佔據嶺南,不少人建議其效仿趙佗舊事、割地稱王、化地自居,然馮盎不爲所動,在李靖發表檄文之後,率嶺南二十州歸順大唐,高祖皇帝在馮盎的轄地設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馮盎爲上柱國、高州總管、吳國公。

實際上,等同於承認馮盎對整個嶺南的掌控。

黨仁弘自持功勳,在廣州都督任上與馮盎發生衝突,這極有可能導致整個嶺南地區動盪,萬一馮盎認爲黨仁弘的行爲有朝廷在背後支持,說不定就能造反。

與貪墨等罪責相比,這纔是黨仁弘最大的罪過,因爲朝廷要給予馮盎一個交待,以安其心。

李承乾又道:“準其以功抵過、留在京中養老如何?”

戴胄神情堅定:“若他日人人效仿,難道陛下也都予以寬恕麼?”

黨仁弘一味的以首頓地、哭着求饒,沒一會兒的功夫便磕破了額頭,金磚之上血跡斑斑,望之可憐。

李承乾面色不忍,也忍不住流淚道:“何至於此呢?黨愛卿固然有錯,但其功勳赫赫、忠義昭昭,其兩子皆戰歿於帝國立國之戰中,堪稱滿門忠義,先帝更是對其寵信有加。如今朕登基御極,卻要至功臣於死地,朕如何面對先帝,如何面對天下功勳?還請戴愛卿網開一面。”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紛紛動容。

如果現在御座之上坐着的是太宗皇帝,那麼這一出就是在演戲給大家看,可現在是李承乾這般哭着給黨仁弘求情,大家則都認爲是其真情流露。

也都對戴胄有所不滿,你固然可以鐵面無私,由此博取直臣之名,可是卻將君王置於何地?這黨仁弘乃是太宗皇帝屢屢寬恕的功臣,你逼着陛下將其明正典刑,豈不是將陛下推到“不忠不孝”之境地?

過分了。

連劉洎見到李承乾被逼無奈的樣子都有所不忍,這是個心軟的好皇帝啊,爲何非要逼得他成爲公正無私、殺伐果斷的樣子?

遂出言道:“黨仁弘雖然罪大惡極,然則其所犯之罪行卻不在十惡之列,念起過往功勳,當可網開一面。”

隋文帝開皇元年制定刑法《新律》,其中置十惡之條,多采後齊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此爲不赦之罪,縱皇子觸犯,亦當處以極刑。

而黨仁弘雖在嶺南弄得天怒人怨、局勢動盪,卻終究未曾觸犯“十惡”之中任意一項,現在又有皇帝哭訴求情,又何必逼得處以極刑呢?

第九十一章 蔬菜大棚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心機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兵部左侍郎第兩千零七章 自請罪責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表哥哪有姐夫親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來訪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忠孝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責任擔當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明月夜,短松岡第三百六十九章 從中作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房俊要幹啥?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心機手段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燒個精光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你兒子要飛【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靈柩第六十章 房俊,國之奸佞也!第八百五十四章 重重圍困第六百一十九章 小人之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二爺,求您別寫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一千零六章 兩個我都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烈謨海畔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紈絝子弟第4519章 當衆哭訴第4291章 一箭數雕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第三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4518章 女帝野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八十一章 品鑑會(中)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結外敵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三千六十二章 暗夜相會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八章 心狠手辣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份“謝禮”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晉王破案(下)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雪夜激戰第九百六十章 錢?替殿下送人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溪畔第六百二十七章 都是老狐狸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延時引信第八百零二章 造紙【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公報私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觸及底線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關隴落幕第二百八十五章 陰損招數第四百零九章 招搖過市第4582章 暗夜追殺第三千一百三十四章 手足之間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巧取豪奪第一百八十章 下馬威(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之蠹蟲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心思陰毒第九百二十六章 頭泡茶要倒掉【求票啦!】第九百六十五章 提議通過第二百五十三章 松贊干布的算盤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蛇山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相在歷史的背後第4565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豬肉推銷員(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曲池坊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猜測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夜半私語第兩千章 北疆兵患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你們不行,讓我來!第四十九章 百味消融小釜中?(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丹汞之藥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吃貨與詩(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摸清底細第一百七十三章 俯首認錯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屠城!(上)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接二連三的報復第二十章 偶遇奇人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找個男人吧第4506章 手足之間第九百三十三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天賦第三十五章 隱情第九十三章 合兵一處第三千五十四章 一隻耳朵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給我寫個欠條第二百八十八章 求雨第兩千七十三章 所爲何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寬厚仁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