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自天井四面瓦檐傾瀉而下,注入青磚砌成的花池之中嘩嘩作響,滿溢而出順着溝槽流入排水渠,水星四濺。
老宦官的面容終於有了一絲變化,他盯着李勣,問道:“此言何意?”
李勣哼了一聲,不滿道:“你是不是在宮裡待得久了,自詡天下第一等聰明人,所有人都在你掌握之中,心甘情願的如墜彀中?原本房俊迫於無奈,或許鋌而走險不得不猛攻玄武門以解救太子,如此可令左右爲難、猶豫不決的張士貴堅定守城之心。然而現在,房俊只需將遇刺一事告知張士貴,張士貴豈能不知如何抉擇?”
沒人願意同毒蛇猛獸爲伍。
張士貴之所以尚在猶豫而不是徹底投靠太子,只因爲心中對於李二陛下的忠誠,願意拼死一戰完成陛下遺詔之中囑託之事。
然而死則死矣,死法卻大不相同。
封鎖玄武門斷絕太子撤退之路,此乃奉旨行事,固然對不住太子,卻對得住李二陛下。同樣,廢除太子、另立儲君,儘快結束這場兵變儘可能的保存朝廷元氣,這也是一個忠臣應當去做的事。
房俊是何等人?
朝野上下,無分敵我,沒有人不認爲房俊乃是未來的帝國柱石,其功勳、能力,不僅在年青一輩當中無出其右,即便是算上貞觀勳臣,又有幾人可堪比擬?
對這樣一個當世人傑猝下殺手,以刺殺之手段達成目的,這在張士貴這等光明磊落之人心中會是何等看法?
說不定會因此徹底將其推到太子那一邊……
而老宦官想得更多,之前他派黑衣人前去催促張士貴儘快行事,遭其拒絕,黑衣人更是奉自己之命伺機搏殺……
兩相疊加,可想而知如今張士貴必然極爲傾向於投靠太子。
遺詔又如何?
也只是遺詔而已,畢竟不是李二陛下金口玉言,對於張士貴這等功勳地位無與倫比的勳臣來說,約束力極弱。一旦使其覺得奉行遺詔會產生極爲嚴重的後果,改弦更張或許就在一念之間。
沉吟良久,老宦官才緩緩說道:“若如此,不妨將真相如實相告。”
李勣愈發覺得這老宦官是老糊塗了,反問道:“汝欲將陛下置於‘父子相殘’之境地乎?‘虎毒不食子’,若將此事一切公開,讓外界知曉廢黜太子乃是陛下之意,陛下將會揹負何等罵名?”
這幾年,太子好似完全變了個人一般,處事公正、遇事沉穩,且不改其仁愛敦厚之本性,深受臣民愛戴。一旦關隴門閥兵變成功,將會面對天下人無窮無盡的唾罵,同理,即便是李二陛下公開易儲,且以此等斬盡殺絕之手段毫不給太子留有活路,你以爲天下人會如何評價?
史官又會如何書寫這段歷史?
將一個帝王的身後名作爲代價,這是絕對不能容忍之事……
老宦官再度沉默。
李勣目光冷淡的看着他,緩緩說道:“自今而後,這件事你便不要插手了,一切有吾來安排。”
老宦官眼皮耷拉下去,默不作聲,身軀似乎愈發佝僂。
李勣便不再理他,轉身走向前廳,順便甩掉雨傘上沾着的雨水,腳步輕快……
老宦官擡起眼皮,盯着李勣挺拔消瘦的背影,然後默不作聲的轉身走進正堂,不理會停放在堂中的棺槨,擡腳進了一側的偏廳。
*****
延壽坊。
宇文士及裹挾着一蓬風雨進入到臨街這間商鋪,脫下蓑衣遞給身後的僕從,堂上諸多文吏武將一一施禮,其中有幾人予以慰問,宇文士及微笑着迴應,然後徑直進入偏廳。
偏廳內,長孫無忌正將一份密信放在書案上,見到宇文士及前來,看他雖然面色蒼白但精神尚可,遂點點頭,道:“你也知道了?”
宇文士及頷首,上前坐在書案對面,瞄了一眼那封密信,嘆息道:“房俊遭遇刺殺,局勢愈發令人迷茫,只是不知到底何人爲之?”
他正在府中修養,乍聞此事,甚感驚詫。
尤其是得知刺客居然乃是薛萬徹身邊跟隨多年的親兵,愈發令他覺得此事非比尋常,絕不僅僅是一場尋常的刺殺那麼簡單,顧不得病體未愈,趕緊前來延壽坊與長孫無忌商議對策。
長孫無忌搖頭,沉聲道:“都是死士,刺殺未遂,即刻服毒,沒有一絲一毫猶豫,如今死無對證,根本不可能查出誰是幕後主使。”
老僕送來香茗,長孫無忌令其擱在書案上,然後揮手將其斥退,親手執壺,給宇文士及斟茶。
宇文士及頷首致謝,手裡捧着茶杯,蹙眉道:“這件事最大的嫌疑人便是李勣……但以吾之瞭解來看,李勣其人行事講究光明正大,甚少玩弄陰謀詭計,況且與房家乃是世交,兩家有通家之好,戰陣之上或許各爲其主你死我活,但不大可能以此等手段對付房俊。”
同朝爲官多年,對於彼此的行事風格早已頗爲了解,李勣這人說白了就是有點清高自傲,倚仗自己的軍功自視甚高,不屑於使出那些陰私齷蹉的手段。
說不上什麼高風亮節,但也頗有底線。
尤爲重要的是,以薛萬徹在朝中的地位,李勣既無能力更無必要在其身邊安插死士……
“嘿!”
長孫無忌生生給氣笑了,屈指敲了敲桌子,不滿道:“何必這般拐彎抹角?你直說懷疑我就行了!”
宇文士及挑了一下眉梢,低頭飲茶,算是默認。
長孫無忌沒好氣道:“吾的確有這個動機,也有這份能力……但你忽略了一點,吾若早有這等安排,又何必等到今日方纔動手?成敗暫且不論,早已經對那廝下手了。”
宇文士及想了想,緩緩頷首。
雖然已經不大信任長孫無忌的人品,但宇文士及覺得的確不像是長孫無忌的作風。起事至今,關隴軍隊屢屢受挫、損失慘重,其中尤其以右屯衛帶來的傷害最大,再加上房俊與長孫家的恩恩怨怨,以長孫無忌的睚眥必報,當真有刺殺房俊之能力,又豈會等到今天?
即便拋開那些恩恩怨怨,房俊坐鎮玄武門使得關隴門閥一籌莫展,又豈能任由房俊活蹦亂跳時不時突襲關隴軍隊一撥?
然而既不像是李勣之作風,又不是長孫無忌之手筆,又有誰人能夠在薛萬徹這樣不堪大用之人身邊安插死士,並且指使死士施以對房俊的刺殺?
長孫無忌拈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忽然問道:“若陛下當真留有遺詔,你認爲會制定何人來執行這份遺詔?”
宇文士及一愣,奇道:“難道不是李勣?”
李二陛下歿于軍中,李勣以副帥之職接管全軍理所當然、名正言順,同時接受陛下臨終遺命執行遺詔,亦是順理成章。無論局勢、情理,皆應如此,遍數當時軍中將校,又有誰能有資格越過李勣受命執行遺詔?
長孫無忌沉吟一下,看了一眼窗外的風雨,道:“你莫不是忘了王瘦石?”
陡然聽到這個名字,宇文士及悚然一驚:“吾當真已經忘了此人!”
武德九年,李二陛下率領天策府衆將設伏於玄武門下,假傳高祖皇帝之命引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入宮,然後一舉擒殺,其後又血戰連場,在關隴門閥襄助之下誅殺太子建成之黨羽,逆而篡取、登基爲帝。
世人皆知“玄武門之變”乃是天策府衆將不願坐以待斃,遂勸諫李二陛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但甚少有人知道,真正促使李二陛下下定決心的,乃是宮內傳出的一條消息……
據聞當時高祖皇帝已經答允太子建成誅殺秦王、夷平秦王府之諫言,意欲永絕後患、徹底平滅朝堂之爭端,以免帝國遭受內亂之荼毒。
而傳出這一則消息的,便是當時高祖皇帝身邊最爲寵信的宦官王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