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重返長安

李道宗也道:“殿下放心,微臣定然盯着宗室諸王,若是誰有異動,絕不會坐視。”

宗室之內親王、郡王無數,然則能夠擁有篡位自立之資格者,亦不過一手之數。

而這其中,又以荊王李元景最爲接近。

且李元景一直在背地裡動作不斷,雖然尚未顯現其悖逆之意,然其不臣之心,卻顯而易見……

李承乾溫言道:“宗室之內,多有不服孤者,其間固然有一些是就事論事,認爲孤才具不足,難以勝任大位,但更多卻是心懷叵測,覬覦大寶,便是父皇在他們眼中亦是悖逆之人……王叔忠勇赤誠,乃孤之臂膀,還望能借王叔之威望,施壓宗室諸王,確保江山無虞。”

李道宗忙道:“此乃微臣分內之事,定當竭盡全力,殿下勿憂!”

他從來都看不上李元景,那廝固然乃是李二陛下之後宗室年歲最長,但是其威望、才略盡皆不入流。這樣的人就算佔據一個好位置,又有着勃勃野心,但豈能成就大事?

除了李元景之外,其餘人等自然也有人覬覦大位,然則盡皆地位資歷相差懸殊,根本毫無可能。

故而,想要將宗室諸王給盯緊了,倒也不難……

事實上,不止是他,李承乾、蕭瑀、馬週三人也皆知李元景有不臣之心,但是與李道宗的見解大致相同,都不認爲李元景其人有着逆而篡取之能力。

關隴門閥不會鋌而走險、施行兵變,李元景又才具不足、威望不夠,餘者即便興師動衆,亦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不足爲懼。

當然,該做的事情還是要準備妥當。

幾人離開旋即離開東宮,返回各自衙門,嚴令部屬加緊辦理事務,一方面籌集更多的糧秣輜重運往西域,一方面調集長安各處城門的守將,嚴令門禁不得鬆懈。

整個長安城就在朝中官員以及販夫走卒的驚愕之中,陡然風聲鶴唳、氣氛緊張。

*****

今日大雪。

錦帽貂裘的長孫淹率領十餘名親兵自崇仁坊長孫府邸而出,順着長街往東出了春明門,直抵灞橋。

天下雪粉紛飛、簌簌落下,將灞橋裝點得銀裝素裹,沿着灞河兩岸栽植的楊柳皆掛滿落雪,入目之處,一片潔白。

長孫淹在馬背上呵出一口白氣,鬆開繮繩將兩隻手都攏在袖子裡,有些不耐煩道:“也不知是何人擅自動用家族密信,居然還讓吾出城迎接,簡直不知所謂。現如今,大抵是咱家越來越落魄了,以往的規矩都給忘了個七七八八,上下尊卑一塌糊塗……老五,你可知到底是何人?”

略微落後他兩個馬頭的長孫溫聞言嘴角抽了抽,淡淡道:“四兄如今代替父親主持族務,這等機密之事你都不知,吾又如何知曉?”

他現在頗有些悔不當初。

誰又能知道長孫淹在那等必死之局勢下,居然還能轉危爲安?結果便是長孫淹活着回到家中,對於在背後插了他一刀的長孫溫恨不能一口咬死,飲其血、啖其肉,無時無刻不在找長孫溫的麻煩。

偏偏長孫淹乃是兄長,佔據着大義名分,即便長孫溫心中再是不忿也只能強自忍耐。

而且如今長孫淹投靠了東宮,腰桿子很硬,父親不在長安,誰還能治得了他?

只是不知這等時日還需要苦熬多久,萬一自己一時不慎,說不得就要步上二兄、三兄、六弟的後塵,落得一下慘遭橫死的下場……

長孫淹聽到長孫溫言辭不滿之意,蹙緊眉頭,瞪着他道:“爲兄不過多問一句,你這是什麼態度?是不是在陰溝裡待得久了,連心肝脾腎都黑了,滿肚子都是齷蹉心思,恨不能將吾這個兄長一刀宰了方纔痛快?呵呵,未能將爲兄推出去用性命承擔罪責,將世子之位讓給你,倒是教你失望了。”

長孫溫氣得肝兒疼,卻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跟長孫淹作對,說到底,他也只是個弟弟……

只能忍着怒氣,拱手歉然道:“此前之所爲,固然有得罪兄長之處,不過小弟亦是爲了家族着想。若是易地處之,爲了家族傳承,小弟定會義不容辭的挺身而出,還望兄長見諒。”

“嘿!”

長孫淹怒氣上涌,心忖你小子還給老子來陰陽怪氣這一套是吧?他將手從衣袖當中拿出來,便握緊了馬鞭,想要抽長孫溫幾鞭子解解氣。

正在此時,身後家兵低呼一聲:“四郎,來了!”

長孫淹握着馬鞭,擡眼望去,便見到遠處漫天大雪之中,一輛馬車、數匹快馬,正踏着厚厚的積雪逶迤而來。

長孫淹瞪了長孫溫一眼,哼了一聲,輕輕一磕馬腹,胯下健馬緩緩向前,迎着那輛馬車行去。

長孫溫忿忿的嚥了口唾沫,帶着十幾名家兵跟了上去。

今日大雪,又適逢天降大雪,往昔川流不息的路上行人全無,腳下的積雪鋪了厚厚的一層。

轉眼間,雙方走個碰頭,一齊停下。

長孫淹在馬背之上高聲道:“家族密信不得輕易動用,若有假公濟私者,嚴懲不怠!不知車中何人,有何要事?”

“呵呵!”

對面馬車之中傳出一聲輕笑,繼而,車簾挑開,一人自車廂之中鑽出,站在車轅之上。

長孫淹一雙眼睛瞬間瞪大,擡起手指着那人,嘴都結巴了:“你你你……”

卻“你”不出個所以然來,實在是此人出現在這長安城外的灞橋之畔,太過令人意外。

他身後的長孫溫亦是大吃一驚,不過反應過來之後,立即從馬背上反身躍下,單膝跪在厚厚的雪地裡,歡聲叫道:“見過大兄!”

其餘家兵盡皆長孫家的死士親信,自然認得此人,齊齊甩蹬離鞍下馬,跪在路旁雪地之中,齊聲道:“奴婢見過大郎!”

“好好好,天冷,都起來吧!”

車轅上的人自然是長孫衝。

衝着諸人擺擺手,讓大家都起來,他自己則從車轅上下來,緊了緊身上的斗篷,來到猶自瞠目結舌的長孫淹馬前,微微仰起頭,看着馬背上的長孫淹,笑呵呵道:“經年不見,如今的四弟也出息了,這份世家子弟的氣派拿捏得好,頗有幾分長孫家世子的風采!”

“噗通!”

長孫淹急忙從馬背上躍下,腳下不慎踩在雪地裡一個小坑崴了一下,差點摔個嘴啃泥,穩住身形之後才單膝跪地,叫到:“小弟見過大兄!”

馬上馬下,地位轉換。

這回輪到長孫衝居高臨下,俯視着跪在面前的長孫淹,冷冷道:“你還記着有我這麼一個兄長?”

大雪飄飛,天寒地凍,長孫淹卻覺得自己冷汗涔涔。

他嚥了口唾沫,賠笑道:“大兄說得哪裡話?這幾年大兄流亡在外,小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大兄,擔憂大兄之安危,常常輾轉反側、徹夜無眠……只是當年的通緝令並未撤銷,大兄這般返回長安,一旦被人知曉行蹤,難保不會密報給朝廷……”

他打心眼兒裡不希望長孫衝重返長安,長孫衝不僅僅是長孫無忌的嫡長子,更是長孫家下一代當中的佼佼者,即便是李二陛下當年亦稱一句“年青俊彥”,身份、地位、資歷,足以碾壓其他所有兄弟。

雖然眼下犯了大罪,被迫流亡海外有家不得歸,但是父親至始至終爲都未曾放棄拯救,之前更在李二陛下那裡得了一個恩典,准許長孫衝在東征之戰戴罪立功……

想到這裡,長孫淹心裡忽然一跳,忙問道:“大兄重返長安,可是平穰城已破,高句麗已然覆亡,東征大獲全勝?”

長孫衝卻避而不答,擡頭抽了抽漫天風雪,看着灞橋附近熟悉的景色,輕嘆一聲,道:“爲兄身負父親之命令,返回長安綢繆大事,爲了防止爲兄回到長安的消息外泄,就委屈四弟數日,暫且禁足吧。”

長孫淹面色大變。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隔河觀火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鋌而走險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又見彈劾!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禍臨頭(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房俊懼內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域軍情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入宮覲見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方發力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艦隊出征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一百章 訛死你!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房俊捱揍第六百四十三章 人情與利益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鬧平康坊(中)第九百八十三章 奸臣的野望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朝堂震動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權衡制約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妻妾第一百二十二章 恣意妄爲第4489章 全力一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勝第4685章 爲官之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惶恐不安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魏王你要上天啊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李愔的堅持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掉入彀中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局勢大亂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八百五十八章 雨中殺機(下)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九百八十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七百四十九章 貪婪是罪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七百四十七章 兜兜轉轉都是熟人(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九百九十九章 這是一場時代的碰撞第七百七十七章 揚帆出海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天皇的寶藏第七百二十一章 輿論(求月票)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借刀殺人第4322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劃清界線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志同道合第一百五十四章 殺子之仇,豈可不報?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換個人家禍害吧第九百零四章 栽贓構陷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你得跟你父皇學呀!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慈父,孝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李恪的補漏(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瀕臨絕境第三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板渚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愛而不得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我要進步第七十四章 這麼容易?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投鼠忌器第四章 天天愛找茬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朝會之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李惲:我認罪都不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上官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逆轉第五百五十八章 爲人父者(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陌刀陣第4569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暴卒而亡第五百八十二章 剖明心跡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蘇我蝦夷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一個時代第四百九十四章 父母之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碰觸底線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美人獻計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說實話,你到底行不行【求票】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撐腰第二百一十一章 捨生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單刀直入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陣前反水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大局已定第4519章 當衆哭訴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一千零八章 強勢!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九章 絕境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魏徵病危(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小姨子們第三百八十六章 後知後覺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