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

可以想見,以眼下高句麗與大唐態勢相比之懸殊,認定高句麗必敗者必然不計其數,其中有人如自己一般想法,也就不足爲奇。

尤其是高氏王族。

若是讓他們搶了“開城迎接王師”的功勳,加之其身份地位,必將得到大唐皇帝之重用,哪裡還有自己什麼事兒?

自己還當真是遲鈍啊!

所幸長孫衝與自己利益一致,也不願讓旁人搶了這等功勞……

他深吸一口氣,拍了拍長孫衝的肩膀,感慨道:“幸虧有大郎在,否則以我之見,將此事告之父親,想必父親也不願在這等時候與王族發生衝突,極大可能將七星門讓給王族繼續防衛。若是那般,可就大事休矣。”

不能掌控七星門,就不能在大唐兵臨城下之時開城引領唐軍入城,沒有這等功勞,如論以後是誰主導高句麗之局勢,他淵男生都難逃一死。

對於現在的淵男生來說,七星門就是他的命……

長孫衝笑道:“世子放心,眼下咱們利益一致。掌控七星門迎接唐軍進城這樣的功勳,焉能被旁人給奪走?”

淵男生連連點頭,忿然道:“搶骨頭的最可惡!”

長孫衝:“……”

誰跟誰搶骨頭呢?

簡直不可理喻……

不理會淵男生,指揮麾下兵卒接管七星門的防務,然後將七星門附近的軍營拾掇出來,暫且安頓下來。

城外大戰正酣,唐軍既然已經攻陷大城山城,安鶴宮便很難擋住唐軍腳步。尤其是安鶴宮距離七星門極近,兩者之間再無其餘防禦山城,唐軍大可在圍攻安鶴宮之時,分兵順勢南下直抵平穰城。

屆時七星門便成爲唐軍猛攻之重點,只需自己打開城門引領唐軍入城,以唐軍的戰鬥力,必將席捲全城,取得最終之勝利,覆亡高句麗、斬殺淵蓋蘇文,自己的使命就算是圓滿完成。

想到即將重返魂牽夢縈的長安城,長孫衝便覺得熱血激盪,微微擡起頭,看着黑濛濛天空鵝毛一般的落雪。

彷彿那幽暗的天空之中,潔白的落雪勾勒出那一張清麗無匹的容顏。

心中一陣刺痛……

*****

唐軍攜無敵之軍威踏足遼東,一路順風順水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然則在安市城下遭受重創,使得大軍前進之步伐暫緩,戰前預訂之策略收到嚴重延誤,差一點便重蹈前隋之覆轍,不得不飲恨撤軍。

所幸及時攻陷安市城,大軍席捲整個遼東,之後強渡鴨綠水,兵鋒直抵平穰城。

卻再一次遭受高句麗軍頑強阻擊,遲遲不能攻至平穰城下。

嚴冬酷寒,戰局不順,使得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每個人心裡都憋着一股勁兒。這股勁兒若是不能及時釋放,轉化爲戰力,便會再而衰、三而竭,屆時士氣低迷軍心渙散,這一場大戰便會愈發艱難。

李二陛下看似剛愎自負、乾綱獨斷的總攻命令,實則下達的極爲及時。

此刻各路大軍早已厭煩了遼東的苦寒天氣,只想着儘早攻陷平穰城,故而總攻命令下達之後登時如猛虎出柙一般,氣勢洶洶的向着各自的目標悍不畏死的發動猛攻。

高句麗軍隊本就戰力不比唐軍,又沒料到唐軍的總攻來得這般突然,猝不及防之下指揮延遲,導致前線軍隊被打得懵頭懵腦,節節敗退。

漫天大雪之下,唐軍勢如破竹,捷報頻傳。

……

中軍大帳。

李二陛下居中而坐,未能上陣的長孫無忌、諸遂良分坐兩側,禁衛、斥候肅立與帳門之外,隨時聽候調遣,前往各部下達軍令。

無數戰報雪片一般匯聚到中軍帳,書吏、司馬忙碌的歸類整理,需要入檔的當場記錄,需要李二陛下過目的呈於御前,整個大帳裡氣氛緊張,固然外頭寒風呼嘯雪花紛飛,帳內卻是熱氣蒸騰。

李二陛下跪坐在書案之後,不時的看看手中戰報,再對照輿圖上隨時更新的敵我態勢,有時候低聲與長孫無忌交談幾句,商議一番,不斷的下達更種各樣的命令。

雖然兩人之間再無當初的親密無間,但是李二陛下對於長孫無忌的戰略眼光依舊甚爲信任。

隋唐之前可稱名士者,皆可出將入相、文武兼備,不僅可下馬治理天下,亦可上馬安邦定國。

自宋代開始排斥武將,導致文武殊途、崇文抑武,一干“文弱書生”逐漸擔綱大任,對武事極爲歧視。便出現了一個只讀過幾本兵書,便可大言不饞指點江山之鬧劇,數十萬披堅執銳的兵卒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個個的數字,對於書本上的兵法生搬硬套,根本不知所謂。

結果便是空有冠絕天下的財富、技術、人口,卻在數百年時間裡被異族壓着打,最終國祚斷絕、神州陸沉……

文武並舉,方是王霸之道。

一名斥候自帳外飛跑而入,到了帳內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道:“前方有人自稱是長孫家家僕,手持長孫家印信被斥候擒拿,聲稱要面見趙國公,有十萬火急之事。”

未等長孫無忌答話,李二陛下已然精神一振,道:“帶進來!”

“喏!”

斥候退出,旋即帶入一人。

那人進入帳內,先衝書案之後的李二陛下施禮,繼而對長孫無忌施禮,將懷中一封書信逃出,雙手遞上,道:“奴婢奉大郎之命,給家主呈遞密信。”

長孫無忌看向李二陛下,道:“正是當初隨大郎出走之忠僕。”

李二陛下頷首,道:“先看密信。”

既然是長孫衝送回的密信,在這個緊要關頭那就只有一件事……

果然,長孫無忌結果密信,驗看火漆完好之後才拆開信封觀看,之後雙手呈遞給李二陛下,有些喜動顏色:“老臣恭喜陛下,大事可成矣!”

“哦?”

李二陛下心中一跳,結果密信一目十行,看過之後亦是長長吁出一口氣,讚道:“大郎做得好!”

雖然有信心攻陷平穰城,但一味強攻代價太大,雖然自己下令“不惜傷亡”,可是又豈能爲了勝利便眼看着跟隨自己遠征萬里的關中子弟喪身異域、魂斷他鄉?

眼下有了長孫衝裡應外合,屆時攻陷平穰城之傷亡可以降至最低,李二陛下自然難掩興奮。

單單憑此功績,使得數萬甚至十餘萬大唐子弟免遭傷亡,便足以使得自己赦免長孫衝以往之所有罪行。

長孫無忌笑道:“不敢當陛下這般誇讚,實乃長孫家分內之事……大郎信中言及安鶴宮只有高延武率領五千兵卒鎮守,他自己則與淵男生一同防禦七星門。只要安鶴宮攻陷,七星門便孤立於大軍面前,再有大郎從中接應,破城指日可待!”

能夠在中軍帳擔任書吏,自然皆是根正苗紅的世家子弟,每一個都值得信任,這些人聽聞長孫無忌之言,知道大勝就在眼前,忍不住紛紛交頭接耳,極爲興奮。

出征日久,多多少少都有些厭戰心理,此刻勝利在望,豈能不興奮?

李二陛下不欲苛責,當即下令道:“命令程咬金、薛萬徹所部清剿大城山城之後,即刻南下攻略安鶴宮。明日清晨,朕當親臨戰場,爲他二人壓陣,一舉攻破七星門!”

“喏!”

當即有書吏急忙寫就一封文書命令,加蓋印璽之後,與虎符印綬一起交由斥候,斥候貼身收好,轉身疾步奔出大帳,前往大城山城傳令。

大城山城之內,到處斷壁殘垣,敵我雙方的兵卒屍體隨處可見。唐軍冒着大雪連夜清掃戰場,將此處作爲發動下一階段進攻的營地,糧秣軍械一車一車的運入山城之中。

城中殘破的營房之內,軍令抵達之時,程咬金與薛萬徹脫下甲冑,相對飲茶。

兩人起身接令,而後程咬金看了看外頭鵝毛一般的大雪,嘆息一聲,道:“這場仗終於到頭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九百三十二章 萬家生佛華亭侯第五百二十九章 涇渭分明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帝國主義(下)第六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回馬槍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內,淑女窈窕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我給大家做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硬出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城裡人不友好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怨深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隱患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寬恕不殺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暴卒而亡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犯顏直諫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少年志氣第六十六章 袁天罡的怒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道德淪喪?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風停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長樂發火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嫉恨第七百七十二章 堅守底線第一百五十九章 說客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唐人奸詐第4649章 世家聚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文官反擊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跟儒家作對?第兩千零五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4595章 時代變遷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偷雞不成第八百五十五章 會意第九百二十二章 王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一千零八十章 朔日朝會第八百四十章 野心膨脹第二百四十章 大朝會(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履任·崇賢館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房俊去哪兒了(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死志第八百二十七章 劍拔弩張第兩千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零八章 強勢!第四百九十章 賭局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敬茶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兵發函谷第二章 隱患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堂與江湖第二百八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再等一等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貼心棉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誰在釣魚(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詢問案由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慫貨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困境第五百八十五章 形勢緊迫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誰是兇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揚帆出海第三千一十章 利益爲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七十章 互爲死敵第4270章 沆瀣一氣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我不惹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封建天下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4498章 軍機人選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決堤第三千六十六章 說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三十八章 進退不得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4309章 王朝密碼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上)第七百四十章 少女心思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雙方和談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威勢第兩千二十一章 身陷死地第六百九十六章 東宮班底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鬱憤欲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時代變了第兩千三十二章 陣前倒戈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吐蕃危機第七百九十一章 這是黑科技【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八章 備受打擊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