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

柴哲威悔的腸子都快青了。

當初他左右權衡、仔細評估,認定吐谷渾數萬鐵騎莫可抵禦,任誰去了都只能是丟盔棄甲、一敗塗地。爲了保持自己的威望,也爲了不被敵對之人屆時抓住把柄彈劾,所以才做出不去河西的決定。

甚至不惜“染病”不出,任憑朝野上下對他攻訐詆譭、恣意謾罵。

在他看來,只要房俊慘敗於河西,自己所承受的非議都將有所減輕,畢竟“稱病不出”與“一敗塗地”相比,前者不大好聽,但是對於自身之實力卻並無影響。否則一場大敗之後,自己賴以維持地位的左屯衛打個精光、全軍盡墨,甚至於自己稍有不慎都要死在亂軍之中,豈非大敗虧輸,再無復起之時?

他覺得自己冷靜而理智,做出了最佳之決定,甚至以此沾沾自喜,等着看房俊那等愣頭青的悲慘結局。

可誰能料到必敗無疑的一場仗,居然被房俊只率半支右屯衛就給打了下來?

七八萬吐谷渾鐵騎,號稱縱橫青海威逼吐蕃,孰料卻只是一羣披着狼皮的小綿羊,在房俊面前撞了一個頭破血流,連諾曷鉢的兒子都死於亂軍之中……

徹徹底底的失策。

若是料到吐谷渾這般虛有其表、名不符實,何至於眼下大功被房二攫取,自己還要遭受朝野上下的詰難嘲諷,使得家族聲威盡失,淪爲天下人之笑柄?

早知如此,自己就上了啊……

然而時至如今,說什麼都晚了。

經此一戰,房俊之威望攀上前所未有之巔峰,幾乎與李靖、李績並駕齊驅,朝中一衆宿將如尉遲敬德、程咬金、李大亮等人,盡皆比房俊矮了一頭,在軍中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

而他柴哲威則揹負一個膽小如鼠、怯敵畏戰之罵名,這輩子都得被房俊死死的壓着,再無翻身之日。

太憋屈了……

柴令武瞅着兄長面色鐵青、一言不發,便“嘖”了一聲,放下茶杯,問道:“自今而後,兄長可有何打算?”

說實話,柴哲威面臨眼下這等窘境,他心裡頗有些幸災樂禍。

從下到大,兄長便時常在他面前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的態度,認爲他只是一個紈絝子弟,一身缺點毫無長處,使得他在家中愈發不受重視,簡直成爲長輩教訓其餘不上進子弟的“反面典型”,這使得他極爲不滿。

然則長兄爲父,在父親死後柴哲威理所應當的成爲家主,一言九鼎,擁有不可置疑的權力,他再是不爽也只能忍着。

難得見到兄長這般惆悵悔恨,要說他心裡不暢快怎麼可能?

但是說到底,一世人兩兄弟,血脈相連利益相同,柴哲威名望大跌、柴家名譽盡毀,他也跟着遭受損失。

事已至此,後悔無益,商量一下如何挽回方爲正途。

柴哲威蹙起眉,看着這個不成器的弟弟,沉聲問道:“你想要說什麼?”

柴令武乾咳一聲,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道:“眼下之局面,房二可謂功成名就、青史彪炳,其河西之戰的功勳,任何人亦不能抹煞。只是如此一來,兄長以及吾家所遭受之詰難、質疑、嘲諷,卻將會一直延續下去,若是不能另闢蹊徑,只怕耗盡數十年之時日,亦休想挽回。”

名聲這個東西敗壞起來容易,可若是想要累積起來,卻難如登天。

眼下房俊憑藉河西之戰的功勳,隱隱然已經有軍中第一人的架勢,畢竟衛國公李靖垂垂老矣,且不掌軍權多年,英國公李績擔任尚書左僕射,事實上的宰輔之首,爲了避嫌也儘量將軍權交出,餘者資歷上或許可以略勝過房俊,但是功勳之上卻不足以對房俊形成威脅。

長此以往,房俊之聲威必將厚積薄發,無人可以凌駕其上,成爲大唐軍方第一人那是遲早的事情。

更別說一旦太子登基,房俊更是紅得發紫,權傾朝野亦不爲過。

這等形勢之下,房俊愈是名望盛隆,就愈是會有人將柴家搬出來,言及當初河西之戰的不同選擇,一個怯戰畏敵,一個向死而生,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柴家將會永遠釘在恥辱柱上,子子孫孫都要遭受唾棄,不得翻身……

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柴哲威還是沒明白柴令武的意思,有些不悅,不耐煩道:“此間並無旁人,有話就直說,這般遮遮掩掩語焉不詳,哪兒學來的毛病?”

柴令武倒也不惱,手裡婆娑着茶杯,淡然道:“眼下之局勢,想必兄長比我更爲清楚。若不想柴家因爲你的錯誤而蒙羞,子孫後代皆要遭受非議、受人唾棄,就必須努力爭取。”

這話很不好聽,柴哲威心中有些惱火,但更震驚於這番話中所透露出來的意味。

他有些驚詫,又有些惶恐,瞪着柴令武問道:“此言到底何意?”

柴令武打個哈哈,道:“兄長自詡文韜武略、當世人傑,豈能不明白小弟話中之意?總而言之,小弟就是這個意思,到底要怎麼辦,卻還要兄長拿主意才行。畢竟兄長乃是柴家家主,如此局面更是因你而起,你得負責。”

“哼!”

聽着自家兄弟這般地痞無賴一般的言辭,氣得柴哲威怒哼一聲,卻罕見的沒有出言呵斥。

他心裡正震驚於柴令武的大膽,琢磨着這到底是柴令武自己的主意,亦或是有人在背後慫恿蠱惑。

當然,更籌謀着那等做法的成功率究竟能夠有多少……

不過只是片刻,他便搖頭道:“如此太過激進,風險太大,陛下雖然身在遼東,但是隻需遼東戰事完結,即可班師回朝。到那個時候,任誰也別想上躥下跳,稍有異動,等待他的結局必然是萬劫不復!雖然因我之故使得柴家聲譽受損,但想必爵位尚不至於被虢奪,富貴依舊可以傳承。可若是踏錯一步,就不僅僅是聲譽、富貴的事情了。”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柴令武,警告道:“茲事體大,切不可恣意妄爲!吾爲家主,柴家上上下下數千口之生死榮辱皆在我手,誰若是不顧大局,利慾薰心,休怪吾翻臉不認人!”

“呿!”

柴令武嗤笑一聲,最是看不慣大兄這等明明沒什麼本事,卻反而處處以大義名分自居的嘴臉,反脣相譏道:“又非是起兵做反,兄長何必這般?再者說來,眼下柴家之困局,皆由兄長一手操弄,怎地反倒怪罪起我來?”

柴哲威氣得臉色漲紅,額頭青筋直跳。

“染病不出,怯敵畏戰”一事已經成爲他一生也無法洗刷之污點,堪稱奇恥大辱,柴令武卻口口聲聲直指其非,絲毫未將他這個兄長放在眼裡,豈能不怒?

不過未等他出言教訓,柴令武已經坐直了腰桿,向前湊了湊,微微俯身,看着兄長輕聲說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機會素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吾等深陷絕境,就不得不另闢蹊徑、兵行險招。有些事情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準備,否則萬一機會降臨,豈非任其錯過?若是那般,怕是要悔恨終生。”

言罷,也不待柴哲威反應過來,便起身道:“對了,荊王殿下過幾日於芙蓉園設宴,邀請兄長赴會,去還是不去,您自己拿主意吧,小弟先行告退。”

一搖三晃的走了。

柴哲威目光陰沉的坐在那裡,半晌一動不動。

他豈能不知柴令武言中之意?眼下之局勢平穩發展下去,很大可能便是太子順利登基,朝局一成不變,今日柴家之恥辱,亦將長時間的延續下去,直至永遠成爲柴家的污點,受到世人唾棄。

再加上太子、房俊的打壓,勢必永不翻身。

而若是想要扭轉這等局面,順其自然肯定無望,那就只能改變局勢。

如何改變局勢?

唯有一途而已。

可那樣做,便是生出不臣之心,風險實在是太大……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百三十章 贖罪第4557章 隔閡漸生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仇怨第三千六十四章 風雨將至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晉位九卿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4587章 忠於華夏第四十章 登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入城不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雨夜偷襲第三千三十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酒宴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我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賣炭翁(上)第八十一章 品鑑會(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這纔是生活!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城破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舉薦(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姊妹私話第一百三十九章 敲打第一百三十章 返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挑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書信第4540章 吐露心聲第4527章 宗室郡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令犬第七百零九章 血書啊……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氏兄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黨爭之憂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江湖路遠,各安天命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宿世冤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王做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欲退無路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嬌妻美妾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官僚體系第四百一十三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八十九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六十三章 背後的影子(萬字,求月票!)第九百八十三章 梟雄手段第三百一十七章 軍法(上)第4591章 東窗事發第七百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平衡之道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二教子第4622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軍法(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彈棉花第九百九十三章 又見彈劾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第4578章 壓價太狠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硬出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交易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諸王內亂第五百一十章 民部歸屬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見釣魚執法(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反跡已現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決戰之夜(下)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敗家敗出新境界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給什麼錢,都搬回來!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九百一十五章 丹室夜話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中警訊第四百五十八章 衝突(上)第四百零一章 鬧,也得有技巧(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肆斂財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疾風驟雨(下)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聖君明主!第4289章 怒氣勃發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不許碰你媳婦兒!第4655章 胸有韜略第兩千五十七章 勢不可違第四百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丟盔卸甲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賣房,你出價!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緊鑼密鼓第兩千零三章 時勢變遷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屍體!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義利之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長生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神第七百一十七章 板甲的簡易縮水版本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廷辯第四百二十章 老少咸宜之遊戲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無法掌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太子踐行第兩千四十一章 拉人下水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惡毒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