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富則國強

這算是蕭瑀正式爲之前蕭家一些人站在王家那邊謀算自己賠禮道歉了。

心底的確很是氣惱,別家與我作對也就罷了,你蕭◇◆家不僅僅是我的姻親,更因我而享受着整個江南士族獨一份兒的利益,這種“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行爲,着實令人噁心。

不過正如蕭瑀所言那般,譬如蘭陵蕭氏這樣一個枝繁葉茂的門閥,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有一些人難免在背地裡因爲自己的利益而謀算着一些什麼,這是誰也不可能完全掌控的事情。

只要沒有出現嚴重的後果,並且及時予以警告與懲戒,那便可以理解。

誰家還能沒有幾個混賬子弟呢?

蕭瑀又嘆息一聲,道:“只可惜他王景,本是出類拔萃的世家子弟,被太原王氏認定爲入仕之後極有可能重現家族輝煌的人才,卻不料甫一出山,便碰上二郎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鎩羽而歸淪爲笑柄尚在其次,若是因此導致信心崩潰一蹶不振,那可就當真是可惜了。”

言語之中,頗多感慨之意,看上去很是欣賞那位王家子弟。

房俊兩手一攤,無奈道:“聽您這話的意思,怪我下手太重咯?原本就只是一件小事,幫着魏王殿下籌些錢糧貨殖而已,他偏偏好死不死的攪合出一場風雨,最終將自己捲入風暴之中又怨得誰來?”

蕭瑀笑道:“到了老夫這個年紀,有些時候已經完全可以拋去陣營立場之不同,單純的欣賞某一個人才。那王景仁孝忠厚、聰慧伶俐,老夫只是有些愛才惜才而已。”

說着話兒,馬車到了崇仁坊房府門口。

房俊邀請道:“到了家門口,不妨入內稍坐,如家父聊一聊,也讓淑兒給您奉杯茶水。”

蕭瑀擺手道:“人老啦,不大中用了,今日起得有些早,這會兒困頓難捱,就不進去了。後日府上喜事,老夫也不過來湊熱鬧了,安排兒子過來奉上賀儀即可。倒是等到淑兒生產之時,老夫倒是定要上門討一杯喜酒喝喝。”

“那晚輩恭送宋國公。”

“免了免了,都是一家人,何必這般客氣?”

……

看着蕭瑀的馬車走遠,房俊這才返身回到府中。

正向着正堂走去,將與張家接親這件事跟父親彙報一下,便見到武媚娘一身緊身箭袖的胡服,外頭披着一件毛色油亮的大氅,容光煥發的從院內走出,金勝曼則是一身狐裘,雪白的毛領襯得俏臉如花似玉,在僕從的簇擁之下向着門口走來。

房俊站住腳步,奇道:“這是要出去?”

僕從們離着十幾步便施禮,武媚娘帶着一陣香風走上前,攬住房俊的臂彎,笑靨如花道:“殿下今日自江南返回,妾身去碼頭接她,郎君要不要一起?”

房俊想了想,高陽公主與魏王、長樂、晉陽、城陽等人一同回京,屆時皇宮裡的內侍、禁衛必定擁擠碼頭,人多眼雜,便搖頭道:“吾正好有事與父親商議,回頭等殿下回府,再給她接風洗塵吧。”

瞅了金勝曼一眼,叮囑道:“碼頭上人多雜亂,多帶一些家將前往,免得被登徒子盯上,惹出風波來。”

金勝曼低眉垂眼,臉龐微紅,小聲道:“知道了。”

心底卻很是不忿,就算你是郎君又如何,憑什麼管東管西?不過她如今初爲人婦,尚未能夠完成身份轉變的心理建設,每每面對房俊的時候總是不可抑制的想着那些個牀第之間令人羞惱的體位,難免羞澀難當,很是氣虛。

房俊卻微微蹙眉,這丫頭身姿窈窕腰細腿長,以往很是有一股桀驁難馴的風姿,好似一匹性情暴烈的胭脂馬,令男人忍不住就想要揚鞭馳騁予以征服。可面前這羞羞怯怯的小女兒姿態,嫵媚嬌柔之處比之武媚娘也不遑多讓。

畫風便很是不符……

金勝曼被房俊灼灼的目光盯着,頓時渾身不自在,紅着臉兒拉拉武媚孃的胳膊,輕聲道:“時辰不早了,快走吧……”

武媚娘含笑瞥了一眼自家郎君,便領着金勝曼登上馬車,前呼後擁的出門而去。

房俊瞅着馬車出了大門,這才向父親房玄齡的書房走去。

一般這個時辰,房玄齡都會在書房裡看書寫字,《字典》的編撰已經大體完成,只等着最後的校訂,糾正錯誤疏漏,便可正式在全天下付諸發行,所以眼下的房玄齡很是清閒。

至於老三的婚禮,房玄齡更不會插手,上上下下有盧氏與武媚娘料理,放心得很。

房俊到了書房外頭,見到有侍女正在燒水煮茶,果不其然,父親正在房中看書。

敲門而入,見到房玄齡正捧着一本看上去頗爲古舊的殘破竹簡看得津津有味兒,甚至連房俊進門都未能察覺,直到房俊開口說話,他才恍然回神。

“父親,看什麼書這麼入迷?”

房俊坐在旁邊的椅子上,頗爲好奇的問道。

房玄齡這纔將竹簡放下,捋着鬍鬚道:“是稷下學派推崇備至的《管子》,此書乃先秦時期各學派之言論彙編,內容繁雜,浩瀚博大,只可惜歷經戰火動盪、學派更迭,只餘下八十六篇,其餘皆以佚失。爲父打算將其整理一番,刊印發行,否則似這等前無古人的法家之學,將來說不定就要失傳了。”

房俊頷首表示認同。

《管子》大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內容很龐雜,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此書之思想,是先秦時期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法,歷來受到個歷朝歷代的推崇。

每一個朝代都鼓吹什麼尊儒奉孔,其實只不過是政治造勢,實則內裡延續的都是法家那一套。

這時候侍女將沏好的熱茶端進來,房俊命其放在茶几上,然後擺擺手將侍女們盡皆斥退,親自執壺給房玄齡斟茶。

房玄齡呷了一口茶水,說道:“此前汝之種種,玻璃也好,火藥也罷,甚至於在工部那一段時期所推行的水車、溝渠等等設施,在看似新穎的外在之下,卻使得大唐的經濟、農業得到長足之發展。爲父曾經甚爲困惑,爲何這些本應當屬於歷朝歷代都被鄙夷的奇技淫巧,卻能夠發揮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呢?品讀這《管子》之後,方纔如夢初醒,原來早在春秋戰國之時,管夷吾便曾憑藉此等手段,締造了五霸之一的齊國。”

房俊也給自己斟了杯茶水,拈起茶杯,想了想說道:“自漢武開始,獨尊儒術,儒家爲了打壓各個學派,便號召推行‘形而上’的那一套,注重品德修養,禁錮百姓的思想,而輕視諸子百家的實踐學說。這固然有利於政局之穩定,卻也導致階級固化、經濟停滯,有失偏頗。”

房玄齡用手指敲了敲那本竹簡,慨然道:“這是《管子》的《治國》篇,裡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爲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就很是符合你一貫提倡之觀點。”

房俊頷首道:“父親所言正是。”

墨家一貫被視爲世上最牛的手工業者,更堪稱手工業者之鼻祖,然而真正代表了手工業者利益的,卻只有管仲。

“倉廩足而知禮儀”,管仲正是按照這個理念,先使得百姓富裕起來,進而因民富而國強,一舉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大凡治國的基礎,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

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

其餘什麼道德文章人情法祖,皆是空中樓閣、沙灘堡壘,連飯都吃不飽,你給我講什麼大道理?

第九百九十五章 攻敵之必救第二百五十七章 仇怨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極力拉攏第九百八十二章 各爲利益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八百六十二章 滅門(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不知死活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難產第八百四十四章 最徹底的架空第三百零五章 冒領軍功第三百八十五章 安西都護(中)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宇文士及第五百一十八章 杜荷訓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嶺南之患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回府第4508章 晉陽婚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八百零二章 造紙【求月票】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階下之囚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勢如奔雷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殿刺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脫困第4665章 軍權獨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的是棒槌!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自作自受第八百五十六章 命懸一線第六百四十四章 各有前程第二十八章 世間再無狼騎第八百四十五章 炸響新時代(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六十一章 備受打擊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孫衝的隱私(下)第兩千零五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的兵營我的兵(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局膠着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炮擊第一百零七章 打折他的腿!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國降爵第4540章 吐露心聲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戰告捷(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炮擊第兩千八十八章 帝星大熾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火炮齊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所懷疑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機營(上)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上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慌失措第七百八十三章 幼兒園水平的孔穎達(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內幕重重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太子作證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禍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君心不疑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胡騎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才,就別藏着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隱患重重第七十四章 略同第三千一百章 各懷心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逆(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填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晉王被俘第4503章 長亭送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死中求活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嫌隙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子孫不肖第4291章 一箭數雕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選拔第一百六十二章 欠錢不還第二百二十一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五十四章 重重圍困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一戰功成第九十四章 蔣王的伎倆第四百四十四章 房俊監考(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守城之戰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逆賊入宮第九百四十六章 房二歸來,強勢碾壓!第4634章 門閥阻力第4266章 王族野望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套的故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平穰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甜黨必須消滅!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超牛的王玄策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入城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