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

蕭苦笑道:“仲遠公乃是儒門正宗,如今已然致仕告老,又何必摻和進朝堂這攤渾水裡頭,殫精竭慮煞費心機?悠遊泉林、教書育人,纔是真正的儒者之追求。”

孔穎達沏茶的手微微一頓,喟然道:“人生於世,誰又能真正外物不縈於心,灑脫豪放、自由自在呢?”

孔家看似地位尊崇,但是從未掌握過真正的權力。

自戰國以來,統治者既重用儒學來治理天下,但同時更防備着所謂的“儒學正宗”孔家,使得孔家空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精神名譽,卻從無實際的權力。

孔家名義上山東世家的領袖,但是那些個累世豪族,又豈能甘心接受一個毫無實際權力的家族掣肘?

唯有衝鋒陷陣入世搏殺,方能確保孔家的地位。

千年傳承至今,孔家墜入了一個淪落的時期,子孫無能後繼無人,導致孔穎達即便致仕告老,卻也不得不殫精竭慮爲了家族的前途四方奔走。

生於家族,終於家族,死於家族。

即便是當世大儒如孔穎達者,亦不能免俗。

秋風在亭中穿蕩,茶水的熱氣被一縷一縷扯散,蕭默默跪坐在那裡,心中權衡利弊、計算得失。

孔穎達感慨了一聲,見到蕭的神情,便即笑道:“宋國公也不必心急,茲事體大,還是與其他江南士族商議一番再做取捨爲好。只是還望宋國公明白,此番若是你我雙方聯合,便非是一朝一夕,而是在往後長遠的一段時間內,需要精誠協作、勿懷機心,否則各有謀算,最終獲利的反而會是咱們共同的敵人。”

蕭默默點頭。

這話中所指之意,是先前蕭與長孫無忌無意之間合作了一次,分別獲得瀚海都護府與單于都護府的實際權力一事,唯恐自己陽奉陰違、左右逢源,暗中與關隴貴族相勾結,將山東世家當傻子一樣賣了。

自己當然不會如此短視。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關隴貴族的沒落已然不可避免,而山東世家憑藉強大的底蘊取而代之幾成定局,若是這個時候得罪了山東世家,待到將來他們崛起,江南士族勢必將要面對瘋狂的報復。

那是江南士族絕對無法承擔的。

孔穎達便含笑道:“此間秋風颯颯,風物宜人,便不談這些個凡塵俗務,你我亭中飲茶,遠眺勝景,倒也不失爲一場樂事,來來來,還請飲茶。”

蕭也收拾心情,將那些個念頭盡皆埋在心底,接過茶杯,笑道:“說起來,此處原本一片荒蕪,若非房二郎將東西兩市臨時安置在昆明池畔,又在這池畔山坡之上興建書院,哪裡有這般盛世美景?便是這盞中香茗,亦是房二郎奇思妙想炒制所得,眼下這盛世華彩,房二郎居功至偉。”

孔穎達飲了一口茶水,遠眺着碧波浩渺的昆明池,池上尚有幾艘戰船遊弋操練,不由得輕嘆一聲,道:“此子胸懷機樞,說一句經天緯地亦不爲過。老夫一生識人無數,但是如他這般少年老成、奇謀百出之輩,卻是絕無僅有。假以時日,此子之成就,必將遠在你我之上,青史留名、彪炳史冊只是等閒。”

兩人一個是房俊的姻親,一個與之有忘年之交,自然不會背後說他的壞話,反倒是想着房俊種種不可思議的舉措,一時間感慨萬千。

當然,這兩人代表了當朝兩大派系勢力的一次會晤,也決定了從今往後很長時間之內大唐朝局的格局變遷。

晉王府。

晉王李治看着不請自來的舅父長孫無忌,心中着實無奈。

他自然清楚舅父打着什麼樣的心思,他也承認自己始終對於至尊之位有着覬覦之心,但是這絕對不代表自己便能夠暗地裡使出一些個手段,陷害甚至是迫害太子,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他太清楚自己的父皇是個什麼樣的性子,江山寶座只能由父皇來制定繼任者,誰若是自以爲掌握了足夠的力量可以迫使父皇做出決定,那簡直就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長孫無忌一身常服,圓臉上滿是和藹溫煦的笑意,先是和顏悅色的詢問了再一次懷上身孕的晉王妃王氏近況如何,叮囑她切要小心在意,時時讓太醫診治關照,切不可心存大意。

待到晉王妃告退之後,長孫無忌才面向李治,嘆了口氣,說道:“時局不妙啊。”

李治默不吭聲。

是你們關隴貴族大事不妙,與我何干?

似乎讀懂了李治心中所想,長孫無忌緩緩說道:“別以爲如今局勢便與殿下無關,若是沒有關隴的鼎力扶持,殿下之心願想要達成,幾無可能。而陛下如今加緊了對於關隴的打壓,說不得便是覺察到了殿下的心意,故而意欲以此等方式將殿下的道路盡皆阻斷,讓殿下死了這份心。”

李治擡眼瞅了長孫無忌一眼,嘴脣動了動,卻最終沒說話。

他自認聰慧,但是也有自知之明,與長孫無忌這等歷經無數朝堂風浪的權謀之輩相比,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或許……父皇下大力氣打壓關隴貴族,當真其中便有自己的緣故?

只要這麼想想,心灰意懶之餘,更有一股心悸升起他太明白自己父皇的心性了,誰敢違背父皇的意志,絕對沒有好下場!

當年毫不猶豫的對兄長弟弟揮下屠刀,難不成今日就不敢殺一個逆子?

長孫無忌又道:“自古以來,勝者王侯敗者寇,進一步登臨大寶坐擁天下,退一步便是幽禁終生黃泉相伴……如今太子看似地位穩固,實則陛下心中依舊有那麼一份不甘,這便是殿下唯一的機會。否則等到將來太子繼位,面對殿下這個深受臣子愛戴,又極得陛下寵信的兄弟,當真就能手足情深、放你一馬?就算太子殿下心地仁厚不忍手足相殘,他的那些個追隨者又豈能容忍殿下這樣一個時刻能夠威脅到皇位的人存在?一杯鴆酒或者三尺白綾,恐怕便是殿下的歸宿。”

李治吃驚的看着長孫無忌。

以往長孫無忌便曾數次勸導自己站出來爭儲,但從來都是言語隱晦,似今日這般如此直白毫無顧忌,卻是前所未見。

想來,是父皇最近的手段嚇到了舅父,唯恐將來在父皇的打壓之下再無掙扎之能力,故而今日干脆合盤托出,再無忌諱了。

亦即是說,今日自己若是還想如以往那般模凌兩可的糊弄過去,幾乎不可能……

嚥了口唾沫,說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若是當真有那一日,本王就成全了心中之忠義,死又如何?”

“哼!愚蠢!”

長孫無忌冷哼一聲,瞪着李治說道:“九五之位,唯有德者居之,太子不能服衆,天下心懷迥異者不知凡幾,縱然殿下心懷忠義不忍相抗,欲以一死以全名節,可那些個不服之人照樣會奮起反抗,屆時江山板蕩、烽煙四起,難道殿下便能於九泉之下毫無愧疚的面見列祖列宗麼?簡直愚蠢之至!”

李治卻依舊搖頭,語氣堅定道:“事已至此,本王若是從無登基大寶之心,怕是舅父也不會相信。但舅父要知道,這江山乃是父皇的,父皇若給我,我便要;父皇若是不給我,我絕對不能去搶!此乃爲人子之本分,便是鋼刀加頸、鴆毒入喉,我也絕對不能忤逆父皇半分!”

長孫無忌差點氣得鼻子冒煙。

他看重晉王李治固然是此子聰慧機敏,又頗得李二陛下之寵愛,在吳王、魏王相繼表示放棄儲位爭奪之後實在是別無人選之下不得不選他,卻也從未想過這小子居然如此奸詐。

心中覬覦皇位,卻還不肯揹負半點罵名,這是要將壞事一股腦的都推到老子頭上,他自己乾乾淨淨清清白白的竊據皇位?

簡直無恥!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恐怖如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不好看的我不吃第4500章 隱患重重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絕境求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風波未平第二十九章 絕路?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孫思邈登門第九百八十二章 各爲利益第九百二十四章 寧可殺錯第五章 愛意第九百六十七章 獻計獻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憂心忡忡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拆分鄭氏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你到底想要什麼?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疑心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綢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局勢渾沌第十一章 本王就知道……第九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皇帝召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二的擔憂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熱情的難波津人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恣意妄爲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離間?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降爵魏郡王第4284章 心中不甘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危牆之下第4492章 矢口否認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太子心跡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不得不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發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談判(下)第4317章 風急雨驟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軍人立場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兩個棒槌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欺負人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賣妻求榮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不思量,自難忘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四章 趙信城(中)第4297章 人非聖賢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剛愎自負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暗中查探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改邪歸正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嬌妻美妾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雪日偶遇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絕境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突(中)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敬獻國璽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帝王之怒,拳打腳踢第三千一百一十章 忠君?忠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零九章 招搖過市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棒槌不好惹第八百三十六章 韓王別跑!第4575章 如何賠償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裡有鬼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房二你真牛……第4257章 大勢在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陰差陽錯(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求票!)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發配倭國第九百五十六章 房俊,你死定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四章 激怒袁天罡第二百八十四章 遠見卓識第五百四十一章 買地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栽贓嫁禍第4620章 咄咄相逼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脅迫人質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婚(完)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房二遊手好閒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死到臨頭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連番試探第六百二十一章 溫酒第六百三十四章 酒宴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南淵請安第一千章 火燒糧秣第三千九十五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雨夜殺機第三千八十二章 劉洎投誠第三百二十章 戰略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降階恭迎第4312章 捲土重來第4303章 重臣隕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論佛法的擴展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