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毫不退縮

崔敦禮目瞪口呆。

他現在明白爲何衛尉寺一行人能夠從戒嚴的長安城中出來了,無論守城校尉是哪一個,面對這樣一個老無賴,又能有什麼辦法?

沒等你動手呢,他先那你訛了……

崔敦禮算不上君子,陰謀手段這些頗爲推崇,可是面對耍無賴的獨孤覽,亦是束手無策,氣急敗壞:“郡公!您乃兩朝元老,更是皇親國戚,獨孤氏威名赫赫,不知出了多少英雄豪傑,您這般做派,難道就不怕污了獨孤氏的名譽麼?獨孤氏因此而蒙羞,便是晚輩亦是不忍目睹。”

獨孤覽嘆了口氣,又拍了拍崔敦禮肩膀,低聲無奈道:“老夫又何曾願意如此呢?只是家族如今人才凋零,猶如江河日下,老夫若是不能趁着還有一口氣在,給兒孫謀一份前程,怕是用不了幾年,等族中幾個老傢伙都嚥了氣,怕是連個頂門立戶的沒有。”

說着,他又看了崔敦禮一眼,兩隻眼睛錚亮,湊近了問道:“老夫頗爲愛惜安上之人品才華,若是能夠給予家中妻子一紙休書,娶了吾獨孤氏的閨女爲正妻,那麼不僅今日只是作罷,從今往後,獨孤氏所有資源人脈盡皆爲你所用,一力扶保你登閣拜相、宰執天下,不知安上可否考慮?”

“……”

崔敦禮愣愣無語,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休妻?!

虧你想得出來,說得出口!

我崔敦禮成了什麼人了?

且不說自己與妻子情投契合、舉案齊眉,斷然不可能休妻再娶,單單妻子范陽盧氏出身這一點,你獨孤家拿什麼比?比資源,比人脈,比底蘊,你獨孤家根本不上檔次啊!

若是三十年前或許兩家尚有得一比,然而到了如今,獨孤氏頗有些家道中落、人才凋零之像,而范陽盧氏在內的五姓七望卻是蒸蒸日上,自己得有多傻,才能修掉一個五姓七望的正妻,娶你獨孤氏的胡女?

看着他臉色變幻一臉憤慨,獨孤覽便道:“你看你看,就連你都看不上吾獨孤氏,老夫若是不能豁出去老臉扶持家中晚輩,用不了十年,獨孤氏便泯然衆矣……所以,還望安上莫怪老夫。”

言罷,未等崔敦禮反應過來,便見到獨孤覽上前一步,往他肩頭一撞,然後“哎呀”一聲驚呼,向後退了一步,坐在地上。

“大膽!”

“居然敢動手打人!”

“娘咧!咱家衛尉卿也敢打,你們兵部了不起啊!”

“呼啦啦”衛尉寺百十號人見到獨孤覽倒地,一個個瞬間衝了上來,將崔敦禮團團圍在當中,紛紛出言喝罵。

崔敦禮身後的兵部官員一看不好,雖然沒看清獨孤覽如何摔倒,但無論如何不能讓崔侍郎捱打,否則他們這些人稍後非得被房俊給吊起來抽鞭子不可房俊一貫護短,不管犯了什麼錯,自家人懲戒那是自家事,可若是在外人面前任由同僚受辱,那便是罪大惡極!

兵部官員涌上前去,將崔敦禮護在當中,寸步不讓。

“你們哪隻眼睛見到崔侍郎打人?”

“雨天路滑,獨孤郡公年邁體衰,自己不慎滑倒,如崔侍郎何干?”

“你們想訛人不成?”

……

兩個衙門的官員指着對方的鼻子喝罵,卻到底沒人敢動手。

崔敦禮被圍在當中,瞪着被家僕扶起的獨孤覽,目眥欲裂,氣得雙拳緊握,身子都在微微發抖。

無恥之尤!

欺人太甚!

堂堂當朝郡公、九寺之卿,居然用這等市井地痞的無賴手段訛詐於人,臉呢?

還能要點臉不!

看着崔敦禮鐵青的臉容,以及似欲噴火的雙眼,獨孤覽半點不好意思的神情都沒有,在家僕攙扶下起身,撣了撣官袍下拜沾上的泥水,擡頭笑呵呵的說道:“安上啊,你看看是給老夫賠禮道歉咱們私了,還是這就入城,讓老夫去太極殿門口叩闕,請陛下主持公道?”

崔敦禮面色鐵青,腮邊肌肉抽搐,牙齒咬得咯吱響。

若是這老匹夫年輕二十歲,管他什麼皇親國戚,管他什麼兩朝元老,崔敦禮覺得自己必然會衝上前去,將其騎在身下暴打一頓。

然而現在獨孤覽倚老賣老,將臉皮丟在地上耍無賴,縱然氣得要死,卻哪裡敢動手?

別管有理沒理,這老匹夫身份、資歷、年齡都擺在那裡,到了李二陛下面前,哪怕只是爲了安撫獨孤覽,遭受責罰的也一定是自己。

跟人家一比,自己一個區區兵部侍郎算個屁呀……

可就此妥協?

那更不是崔敦禮的風格。

他打定主意,咬着牙,沉聲道:“下官沒有動您一根手指頭,縱然您身死當場,也與下官無關!大理寺也好,刑部也罷,甚至於陛下面前,總歸有個說理的地方吧?就算當真沒地方說理,下官今日也認了!但是若想帶走長孫光,絕無可能!”

衛尉寺一衆官員紛紛住嘴,面色驚異的看着崔敦禮。

這傢伙還真是硬氣啊,難道不知道這回有怎樣的後果?眼下雖然關隴貴族又是式微,不似以前那般風光,但代之而起的乃是江南士族與寒門子弟,包括崔氏在內的山東世家,依舊不受陛下待見,想要升到兵部侍郎的位置,簡直難如登天。

這人難道半點都不留戀?

簡直傻子!

獨孤覽卻沒這麼想,被崔敦禮強硬的拒絕,非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愈發欣賞起來,揹着手走到崔敦禮面前,笑吟吟道:“想清楚了?這件事原本就是你們兵部不佔理,爭權奪利沒什麼錯,可總歸得有朝綱約束吧?再者,老夫非是自誇,只憑着一身的泥水,到了陛下面前,你這個兵部侍郎的位置鐵定一擼到底……何必這般給房俊賣命?還是自己的前程更重要啊。”

崔敦禮怒哼一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下官磊落光明,胸中自有萬丈豪情,縱然今日丟官罷職,亦不能讓郡公這等無恥行徑如願!”

獨孤覽就好似沒聽懂崔敦禮言語之中的嘲諷,老臉上一片慈祥的微笑:“審訊觸犯軍紀之兵將,乃是衛尉寺之職責,崔侍郎越權執法,卻也能說得這般大義凜然,老夫真是越來越欣賞你了。”

崔敦禮雖然是世家子弟,可骨子裡卻是個讀書人,做不到獨孤覽這等境界,頓時臉上一紅。

本就是兵部想要將軍機審判之權從衛尉寺搶走,此刻被獨孤覽譏諷,難免臉上發熱,可再是不好意思,也挺直腰桿,半步不退。

這件事兵部有理嗎?

肯定沒有。

但是官場之上,只有規則,沒有道理。

他崔敦禮被房俊器重,前來辦理此事,若是沒辦成,自然便是越權執法、爭權奪利,搞不好大理寺與刑部都能介入;可一旦辦成了,那便是手段強硬、經世之才,朝中大佬哪個都給高看一眼,往後前途無量。

朝堂之上最重能力,你能爲了本部衙門迎難而上不計個人得失,更能將不可能之事辦成,這就是人才。

至於是否越權,是否違反律例,那都不重要。

犯錯了就得懲戒,但是懲戒之後,其辦事能力必將爲人側目,且不說本部長官必定倚爲心腹、委以重任,旁的衙門又豈能不重視這樣的人才,想要將其徵調過去,予以重用?

一旦名望鵲起,便成了勢。

世間任何事都離不開一個“勢”,只要大勢已成,自然風生水起,事半功倍。

房俊能夠將這樣一個重任交付給他,他又豈能不死死抓住這個機會,將自己的名望從兵部拓展出去,進入到朝堂大佬眼中,甚至是再一次被陛下青睞?

要知道,他可是很早之前就頗受陛下重用的!

武德八年,崔敦禮便受人舉薦擔任通事舍人,雖然因爲山東世家出身,故而官職不顯、權位不高,卻能夠在有限的幾次面聖的機會中展示自己,頗受李二陛下看重。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要下死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入關第4256章 戍衛宮禁第九百五十章 杞國公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人心惶惶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屈突詮問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鬧平康坊(中)第一百零八章 手足相殘(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門閥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慾壑難填第九百六十八章 聯合演習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巨大發現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理想很豐滿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時局蹊蹺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驚天噩耗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你不吃,我吃第七百四十二章 良言相勸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婚(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釜底抽薪(上)【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驟然變化第四百三十一章 解救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你這樣搞,你老師知道麼?第二百八十六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名將匯聚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雨夜縱火第4525章 恩威並濟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賭注 (上)第4560章 斷然拒絕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意見相左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死到臨頭第三百六十九章 從中作梗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來晚一步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私生子可否?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決堤第七百二十七章 恭喜發財第九百五十七章 齊心協力第八十四章 鏖戰趙信城(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府兵募兵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孫思邈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兩千五十五章 求生無門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子出馬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節外生枝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失之桑榆第兩千四十九章 君心似鐵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打了也白打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青蒿素第六百八十七章 欺負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混不講理第二百九十四章 局勢不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全程壓制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一槍撂倒第四百二十二章 主考官?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自相矛盾第4662章 像姐夫啊第一百零四章 隱見端倪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決戰在即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料理喪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4628章 辛苦遊說第4293章 死戰不退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接管現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一十二章 陛下盯上你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各爆其短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八百二十六章 共富貴【求月票】第四百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六十四章 男人本色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各懷機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血案第二百章 學堂第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臨陣開課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決勝之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煙花(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學子上陣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生擒活捉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二十五章 示好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儐相之首第六百九十二章 集體封駁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二的擔憂第六百四十章 大鬧平康坊(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胸懷寬容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大戰在即第六百零八章 我警告你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產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三章 風物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