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老子與你有仇?

皇帝爲何要用這等眼神瞅我?

難道,是已經看出了我說出此番話的目的?

還是說,自己這麼些年極力掩飾在暗中的經營佈置,皇帝早已心知肚明……

李元景也很無奈啊!

他自然知道皇帝封建天下的意圖,可他確實害怕自己被敕封爲新羅之王,哪裡敢去賭一賭這件事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逼不得已,只能赤膊上陣了……

不少大臣頗爲驚異的瞅了一眼李元景,素來低調乖巧的荊王殿下,怎地居然有勇氣敢反駁皇帝的意志?

吃錯藥了?

唯有房俊撩起眼皮看了看面容凝肅的李元景,聯想到這位以後謀反未遂的行爲,猜出了他的意圖。

心裡琢磨一番,覺得這其實是個好事兒,或許,稍加利用的話,能夠給李恪來一個助攻……

心念電轉,便開口說道:“新羅內附,天下矚目,若非敕封皇族子弟前往繼任王位,如何彰顯大唐對於藩屬國之重視?此舉之象徵意義,更大過實際意義,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如今以皇族子弟封地藩國,其子子孫孫,世代爲王,世世代代爲大唐屏藩一方,如此,內則提振全國之士氣,外則震懾魍魎之屑小,長此以往,形成永例,則東西南北、塞外南疆莫不臣服與帝國羽翼之下,吾大唐之昌盛繁華澤被天下,陛下之英明神武威震四海,千秋萬載,天下一統!”

李二陛下面無表情,但任誰都能看出其內心之喜悅自眼角眉梢流露而出。

這位皇帝睿智剛烈,較比古之明君不遑多讓,但唯有這好大喜功之脾性,實在是讓人腹誹不已……

諸位大臣看着房俊緊隨皇帝的腳步,永遠“政治正確”,不僅心生感慨。

可是自家的利益與皇權相沖突,若是皇權一家獨大,世家門閥們賴以傳承的利益就會收到損害。

誰不想跟皇帝搞好關係?

誰不想當忠臣?、

然而,臣妾做不到哇……

想到此處,衆人不由又將目光看向老神在在一聲不吭的房玄齡。

房玄齡出身于山東世家,卻又能自山東世家的集團之中脫穎而出、自立門戶,將自家的利益與李二陛下緊緊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以說,只要李二陛下在位,房家便是大唐最大的門閥!

在此之前,其實大臣們對房玄齡的選擇頗不以爲然。

因爲他們深知,皇權固然是天下至高無上之權力,卻並非可以長久,一位皇帝哪怕活得時間再長,五十年,一百年之後,曾經冠絕天下的聖眷,亦將隨着皇帝的離去而煙消雲散。

相反,世家門閥卻依靠自己在朝廷裡培植的羽翼,一代兩代、十代八代的延續下去,不斷的與皇權相抗爭,確保家族之利益。

一個是幾十年之富貴榮耀,一個是數代延綿之門庭顯赫,聰明人自然都會選擇後者。

但是現在,大家卻陡然發現,不僅房玄齡受到李二陛下的寵信,其子房俊,將來在太子眼中之地位,似乎絲毫不遜色乃父之於皇帝的意義,更猶有過之。

而天底下的世家門閥,在皇帝立志打壓之下,有沒有可能挺過兩代皇帝數十年的時間?

更何況,以眼下的形勢看來,打壓門閥、削減世家,乃是大唐皇室堅定不移之志向,即便是將來太子的繼任者,亦是有極大可能繼續其祖輩的遺志,只要世家門閥不倒,打壓便無處不在……

到了那個時候,房家或許已經沒有房玄齡、房俊父子的顯赫權柄,但祖輩餘蔭猶在,只要子孫不是太過不肖,榮華富貴可與國同休。期間只要有那麼一兩個出類拔萃的子孫,家族中興,指日可待。

而世家門閥呢?

恐怕早已湮滅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成爲史書之上的一個個符號、一段段文字,往昔的顯赫榮華,興異國滅一國的霸氣,只能任憑後人瞻仰憑弔,口口傳說……

如此觀之,房家之氣運,已然與世家門閥之興衰形成相對,要麼東風壓倒西風,要麼西風壓倒東風,兩者之間,已成對立。

而直到目前爲止,以及可以展望的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是房家穩穩佔據上風的。

房玄齡,當真是老謀深算吶……

一個兩個的,難免心思活動起來。

科舉改制,諸多門閥世家已然做了讓步,徵收商稅,又讓了一步,在李二陛下凌厲霸道的氣勢之下,世家門閥已然一退再退,那麼,封建新羅這件事情,是否要繼續退讓?

還是堅決抵制,嚴守底線?

有疑惑,便會有猶豫,有猶豫,便會有分歧。

蕭挺了挺腰,贊同道:“武王立國,分封宗室功臣,各爲天下諸侯,封建天下,拱衛京畿,成就周室八百年江山。如今陛下效仿先賢,以宗室子弟屏藩四方,拱衛神州赤縣,大唐必然亦如周室一般,國祚綿長,江山永固。”

房俊頓時吃了蒼蠅一般難受。

你蕭好歹也是三朝元老、士林領袖,要不要這麼擺明車馬毫無原則的支持我?

我不是你家姑爺啊喂……

大臣們亦是紛紛側目,繼而面露不屑。

這還不是你家姑爺呢,就擼袖子力挺了?

當初反對李二陛下封建天下之詔書,那可是以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蕭幾人爲首的,現在倒好,除去一個早就死掉的杜如晦,其餘幾位,現在反倒是盡皆贊同封建天下……

雖然說時移世易,可是這般完全轉變政治傾向,卻也是極爲少有的。

搞得李元景心裡一股火氣憋着,差點爆發!

都特麼跟我作對?!

簡直豈有此理!

然而一個是皇帝眼中最當紅的後起之秀,一個是朝中士林官員之領袖,他這個荊王殿下若是想要懟上一懟,還真有點不夠分量,最重要是他現在還摸不清李二陛下的心思……

李元景有點慫。

看情形,封建天下之大勢已然不可違逆,他只能祈禱自己不是皇帝眼中新羅王之人選。

這便是他眼下最大的缺點,沒有一個有分量的大臣爲其張目。

薛萬徹、執失思力等人縱然盡皆兵權在握、統兵一方,亦受到李二陛下之信重,但是於朝堂之上,卻沒有多少發聲的分量。

這種命運被別人攥在手裡的感覺,很是不美妙……

房俊瞅了一眼臉色惶然的李元景,咳了一聲,道:“陛下明鑑,新羅雖然偏遠,土地亦是貧瘠,然其作爲第一個請求內附、並且敬獻國書玉璽之藩國,大唐應當予以重視,無論軍事、商業等等各個方面,都要側重關照,既能安新羅國民之心,又能讓四夷豔羨,爲以後之效仿立下先例。故而,前往新羅繼任新羅王之人選,應當既有顯赫之身份,亦有卓越之能力,如此,方纔能夠使得新羅民衆感受到大唐之重視,亦能爲治理新羅奠定良好之基礎。所以,微臣舉薦荊王殿下,前往新羅……”

話音剛落,李元景差點拍案而起,破口大罵!

娘咧!

你個小王八犢子,老子與你何愁何怨,要這般幾次三番的針對?

未等他出言反對,那邊蕭已然頷首附和,道:“房駙馬之諫言,老臣以爲可行。荊王殿下性情穩重,睿智寬和,既是先帝之血脈,又深受陛下信賴,繼任新羅之王位,代天子牧守一方、屏藩遼東,實在是再穩妥不過的人選。”

李元景面色鐵青,心裡恨不得將蕭撕碎了一口一口吞下肚子!

你好歹亦是年紀輩分擺在這裡,要不要這麼肆無忌憚的力挺房俊,人家說什麼,你就是什麼?

要不要點碧蓮?!

咬着牙,李元景掙扎道:“微臣惶恐,不敢當房駙馬與宋國公之讚譽……新羅一地,干係重大,微臣才淺德薄,焉敢擔當如此重任?實在是惶恐之至。陛下諸子,各個英明睿智,無論是魏王亦或是吳王,皆可勝任,望陛下明鑑……”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自相矛盾第八十章 沒完第兩千零二章 迂闊之談第六百三十二章 牝雞司晨第九十四章 相處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自作聰明,麻煩纏身第三十一章 穿一身綠,就是根蔥!第兩千零一章 首尾難顧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口舌之爭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一家子自私自利第八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一千零四十章 忠臣離不開奸臣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據婚的理由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八章 果然是棒槌(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兜兜轉轉都是熟人(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消除危機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4491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報仇很快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諸王內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溫言撫慰第二百八十七章 格物而致知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忌謀算第兩千五十六章 局勢僵持第四百二十七章 拉幫結派第四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就這麼決定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民如水,來勢洶涌浪滔天地(中)第4630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威望卓著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往事已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巨大發現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我吧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親情與背叛第五十章 不明所以第三十三章 薛延陀撤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判敵情第4610章 河東鹽池第五百三十五章 項莊舞劍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七百三十七章 內部裂痕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背鍋可以,救火不行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國驕傲第三千八十一章 借你人頭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守城之戰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父教子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遊說規勸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太子的擔憂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雄心再起第4309章 王朝密碼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人品低劣第五百一十五章 爲父則柔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全部免費,敞開了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擺上檯面第八百五十三章第4573章 房氏雙標第三百二十六章 能打贏纔是好孩子第三千四十章 嫌疑第六百一十二章 完全停不下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原諒!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作繭自縛第六百一十二章 還得掏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玩出病來,那就切掉!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罵我父親,我打你兒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怨難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精力難繼第四百零六章 還鄉衣錦?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六百七十二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零九章 帝國利益第五百九十九章 令犬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回來時,千帆競秀!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名垂青史第七百八十二章 房家的家族文化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守城之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帝國經濟體系第二百八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七十八章 糊塗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溫情第五百零八章 貧僧是出家人第一百三十章 隱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挖個坑(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雨夜(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猜測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