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守不守得住?

縣尉張庭讓林若芾撤走是好心,一個年過七旬致仕多年的老者能夠屆此畏難之時挑起重擔,早已令他衷心敬佩。

不過他更知道林若芾所言不虛,現在大堤之上林若芾便是主心骨,一旦林若芾撤走……必然是一鬨而散的結局。

連一縣之尊都不管不問,誰還能管束這些百姓衙役拼死奮戰?

死命的維護大堤,或許尚能熬得到水位退下去之時;可若是現在放棄,幾乎可以肯定要不了兩個時辰,必然是大堤崩潰洪水肆虐之局面……

看看現在在大雨之中蓬勃而發的氣勢,張庭只能苦笑着嘆息一聲,轉過身扯着嘶啞的嗓子指揮衙役民夫繼續瘋狂的將土石填入剛剛被洪水涮出一個缺口的河堤。

大雨如注,河水暴漲,河堤上多處低矮的地方已然被河水漫過。

腳下是泥濘,頭頂是雨水,所有涇陽百姓和官府衙役緊緊咬着牙,透支着身體裡最後一絲力氣,誓要將這滔天的洪水圍堵在河道之內,不許它衝潰堤壩衝潰家園。

然而人力有時而窮,面對着浩蕩天災,人數上的劣勢導致處處捉襟見肘,洪水在堤岸之上衝擊鼓盪,已有多處地方的土石被衝潰,缺口越來越大,直至某一處徹底崩塌,洶涌的洪水便會順着這個宣泄口傾瀉而下,以滔天之勢將不遠處的涇陽城夷爲平地……

就在這十萬火急之時,猛地有人從堤壩之下飛奔而來,撕裂的聲音穿透風雨,鑽入每一個人的耳中……

“大軍來啦!陛下調來了右武衛五千大軍,幫助我們守住堤壩!”

這一聲喊,就猶如陰雲籠罩大雨滂沱的天空被一道閃電劈開,所有人的心頭先是一震,繼而一片光明!

林若芾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吃力的邁動腳步,將堤壩之下奔上來的人一把拽住,顫聲問道:“此言當真?”

先前也有朝廷會調撥大軍協助抗險的消息,只不過林若芾一直堅守在堤壩上,未曾親眼見到兵部發送的文書,是以對此並未在意。在他想來就算朝廷當真會派軍隊救援,等到各個衙門協調完畢,怎麼也得是三五天之後的事情了……

那人一臉亢奮,大聲道:“小的隨竇縣丞前往迎接朝廷救援大軍,此次率軍前來的乃是兵部侍郎房俊以及盧國公程知節,五千名最精銳的右武衛兵卒冒雨而來,現在依然行至壩下,小的走得是河邊小路,先行一步前來報信!”

河堤之上瞬間歡聲雷動!

大家固然死命守着河堤不被衝潰,可是體力已然耗盡、人數實在太少,奈何這天地之威強橫霸道?現在有了五千精銳的右武衛大軍加入,這將大大增加守衛大堤的成功率!

林若芾心中激動,卻依舊問道:“那房侍郎未曾先到縣內與縣尊會晤?”

他可是聽聞過這位房侍郎,當今宰輔之首房玄齡的公子,陛下的女婿、高陽公主的駙馬,實乃一等一的紈絝子弟。對於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員,林若芾實在沒什麼好印象。不是說世家子弟無能,相反這些人家學淵源,幾乎個個才能出衆,只是性格驕縱未曾歷經磨難,面對天災**這等絕境之時缺乏了必要的擔當和堅韌的能力,往往遇難退縮、不戰而潰。

瞧瞧咱們那位世家子弟出身的縣尊,闔城百姓都在大堤上玩命兒,人家卻呆在縣衙裡品茗賞雨……

報信之人哈哈大笑:“與縣尊會晤?不不不,房侍郎親率大軍過城不入,言明災情如火,直奔大堤而來!更命令治書侍御史劉洎劉御史上書彈劾縣尊畏難懼險、玩忽職守之罪!”

林若芾精神大振,也顧不得報信人言語之中的不妥之處,憑什麼一個兵部侍郎能夠命令治書侍御史了?心情舒暢,大呼痛快!

大堤之上一片叫好聲,人聲鼎沸!

大家在這裡玩了命的守衛大堤、護衛家園,而身爲一縣之尊的縣令居然安然坐於衙齋之中,以此顯示他高貴的身份……誰心裡能沒有怨氣?

林若芾剛想說話,便聽到滿天風雨之中一陣陣低沉的腳步聲整齊劃一的響起,一大片黑幢幢的人影自壩下奔來!

當即趕緊迎上前去,待見到爲首棄馬步行一身泥濘的青年官員,以及一位一身戎裝身材魁梧的將軍,趕緊整理一下衣冠,一揖及地,大呼道:“涇陽百姓林若芾,拜見房侍郎!拜見盧國公!”

房俊將將行至堤壩之上便見到此人,微微一愣,看向身邊的縣丞竇知禮。

這人是誰?

竇知禮連忙道:“回房侍郎,這位乃是前任工部主事,現已致仕歸鄉,頤養天年。只是今次水患危急,縣尊又不肯親赴堤壩指揮救險,故而唯有讓林老拖着病軀號召闔城百姓抗洪救險,誓與大堤共存亡!”

房俊肅然起敬,趕緊回禮道:“原來是林老……失敬失敬,能在此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不畏艱險,實乃吾輩之楷模!”

看來這位老者在涇陽本地威望頗重,否則何以能代替縣令指揮救險?

林若芾一臉感慨:“老朽生於斯、長於斯,值此危急關頭,也只能將這把老骨頭丟在這大堤之上,只恨能力有限,不能挽狂瀾於既倒……現在房侍郎奉皇命前來,老夫心中無憂矣!您可是水利方面的大才,關中多半河渠水利皆是您在工部侍郎任上時所主持修建,對於抗洪護壩,定然更加胸有成竹!”

很顯然,這位前工部官員對於房俊當初在工部之事蹟亦是有所耳聞……

房俊忙道:“您老這話可不敢當,晚輩慚愧……災情如火,閒話咱們稍後再敘,既然您老乃是工部官員,那麼本官只問你一句,這大堤還能不能守得住?”

別看他一路以來一直宣稱“堤在人在,堤潰人亡”,實則不過是以此安定人心罷了,否則等到整個涇陽百姓見到天威不可阻擋因而四散逃命,只依靠區區五千兵卒如何守護堤壩?

五千右武衛兵卒已然是極限,不能再多。

再多,必將引起多方連鎖反應,須知眼下朝中可不是風平浪靜……

但若是當真守不得,房俊也不可能當真讓涇陽百姓於大堤共存亡。

城池也好,財產也罷,有什麼能比生命更珍貴呢?房俊深知這時代的百姓那種“故土難離”的情愫,不知有多少人寧肯守到最後一刻,哪怕洪水沒頂亦不放棄,所以這五千右武衛大軍屆時就會變成強制百姓遷離涇陽的武力……

林若芾當即斬釘截鐵道:“房侍郎放心,大堤必然守得住!”

房俊卻不敢輕信,蹙蹙眉,神情鄭重道:“林老,本官敬佩您之爲人,亦知您必是品德高尚,只是本官希望您能清楚,與城池相比、與家園相比,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活着,家園可以重建,可若是人沒了,那還談什麼家園?”

林若芾自然知道房俊的意思,揮了揮手,一臉傲然道:“房侍郎儘管放心,這片大堤當年便是老朽爲官之時負責修建,多年來老朽雖然致仕在家,卻也時刻未敢忘卻大堤堅固與否便意味着涇陽能否安泰,故此每年春秋兩季水位上漲之時皆會按時巡查,若有土石松動、堤壩不穩之處,皆會號召百姓籌措人力予以加固。老朽在此以列祖列宗立誓,只要保證不被洪水衝出缺口,這片大堤即便被洪水漫過,亦可屹立三天而不倒!”

第一百四十章 怨恨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的怒吼!【求月票】第4591章 東窗事發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內部分裂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選擇目標第十五章 密謀詭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山越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找茬的樂彥瑋第四百九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七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六十三章 父親的煩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軍事改革第八百九十八章 郭孝恪的報復(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絕境第九十五章 盛世?(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恕難從命第七百二十九章 番邦使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平衡之道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4573章 房氏雙標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城門失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當你爹的面管我叫爸爸第二十章 朝會(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機營(上)第九百零八章 事態嚴重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勾結外敵第二十九章 絕路?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肆斂財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氏兄弟第一百零一章 撈人第4662章 像姐夫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海盜出沒,請注意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犯顏直諫第七十六章 無敵的火器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糧食哪兒去了?(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賣房,你出價!第九百八十一章 房遺愛落井下石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猶豫不定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卑劣餘孽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程咬金:這輩子打死也不種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身陷絕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儒皮法骨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一十七章 府中閒暇第4292章 崔氏私兵第三千二十一章 驚變(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有老夫之風範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戰術對策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眼線內應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窈窕淑女,吾欲求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抓一儆百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大戰爆發第三十六章 半真半假第五百四十七章 豬肉推銷員(上)第4578章 壓價太狠第三百一十三章 以金贖罪第五百零三章 與君同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男兒成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貼心小姨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彼此算計第四十三章 橫生波瀾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十一章 本王就知道……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結婚紀念日第四百二十六章 融洽第六百七十六章 挖個坑(下)第四百四十章 裂土封王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內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權力爭奪第兩千七十三章 所爲何來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頑抗到底第七百五十章 財帛動人心(求票)第兩千六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一百九十三章 驗貨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內,淑女窈窕第九十三章 合兵一處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裹挾第六百零二章 登徒女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突厥來襲第五百四十七章 甜美可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煙花(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恐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