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

李孝恭笑眯眯的擺擺手,徑直落座,笑問道:“這頂風冒雨的,想來二郎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咯?那祿東贊被你連唬帶嚇已然是破了膽,匆匆告辭一聲便返回吐蕃,這件事辦的妙!”

他知道房俊對於他收受祿東贊好處,進而引見之事怕是心中不滿,便主動開誠佈公,想要消弭這個影響。畢竟他不僅看好房俊的前途,兩者更有江南船廠那等利潤巨大的買賣。

只是他這人愛財,見到祿東贊奉上的珍寶便轉不開眼珠子……

事後亦是有些後悔。

房俊笑着搖搖頭:“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郡王謬讚了。”

李晦在一旁笑道:“二郎何必妄自菲薄?您給祿東贊露得那一手,現在已經在朝中傳開了,皆言若是二郎擔任鴻臚寺卿,怕是鴻臚寺一干官員皆要上疏請辭才行,呵呵!”

房俊笑着擺手,卻沒有再次推卻。

侍女奉上香茗,李孝恭示意房俊飲用,自己也端起茶盞輕輕啜了一口,擡眼問道:“二郎冒雨前來,可是有何大事?”

房俊沒有喝茶,神情有些清淡:“大事談不上,只不過咱們被竇靜那個老貨給擺了一道。”

李孝恭濃眉一挑:“哦?”

房俊便詳細將自己根據司農寺官員的言辭所猜測的結論說了。

李孝恭頓時大怒:“好一個竇靜,這是欺辱本王年邁,已經拎不得刀,殺不得人?簡直欺人太甚!”

他這人貪財,卻絕對不是蠢貨。

固然貪財是他的本性,進而將這個本性無限擴大成爲“自污”的手段,消弭李二陛下的猜忌之心,但是他亦深知,單單憑藉這個手段,怕是無法令郡王府一脈永保富貴。

所以他需要其它的護身符……

而編撰《農書》,便是他能夠想到的“養望”的最好手段!

民以食爲天,無農不穩,對於大唐帝國來說,沒有什麼能夠比農業的發展更能夠穩定社稷。編撰一部《農書》,使得天下百姓日後耕作之時盡皆按照《農書》之章程勞作,這是何等聲望?

一方面貪財以自污,一方面有《農書》的聲望,看似矛盾,實則兩項抵扣,卻能夠成就郡王府金剛不壞之身!

陛下您瞅瞅,我貪財導致名聲敗壞,卻依舊肯花費巨資編撰《農書》,還有比我更憂國憂民、忠心耿耿的臣子麼?

您若是想對我下手,您自己都不好意思……

可是現在,居然被司農寺那竇靜擺了一道?

李孝恭怒不可遏!

老子成天在家忙着“自污”名聲,老老實實的給李二陛下當“吉祥物”,怎地你們就都忘了老子當年勇冠三軍攻無不克的威風了?

“老賊可惡!”

李孝恭怒而拍案,罵道:“真當他擔着一個後族的姓氏,就成了了不得的人物了?此事二郎你且旁觀,自有本王出頭去辦!那竇靜簡直不知進退,給他臉他不要,那就別怪本王不講規矩了!”

房俊搖了搖頭:“郡王息怒,何必與他一般見識?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編撰《農書》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牽扯的人力物力不計其數,單單聚攏精通天下各地農事的官員,便是一項繁冗的任務,只有司農寺出面組織,方能事半功倍。

竇靜固然可惡,但若是依着李孝恭這般脾氣打上門去,怕是就將事情辦死了。司農卿雖然官職不顯,但是竇靜好歹也是李二陛下的母族,況且很是受到李二陛下寵信,弄得太僵並不太好。

李孝恭沉着臉擺擺手:“此事二郎毋須參與,本王自會與竇靜計較。若是不拿出點手段來,滿朝文武豈不是都認爲本王是掉了牙的老虎,像只病貓一般好欺負?娘咧!當年本王率軍征戰,竇靜在太原屯田,也算是有過一番交情,彼此合作愉快,現在居然敢抹本王的面子?簡直狂妄!”

房俊無語了。

對於勳貴們來說,天大地大,都沒有面子大。

你讓我吃虧了可以,算計不過你我認了;可這般明晃晃的不給面子,那就不能忍了!

得了,就算自己想勸也勸不動了,乾脆隨他去吧……

正自敘話之時,外間忽然一陣腳步聲響,房門被打開,一陣清風夾雜着一蓬雨水自敞開的門縫灌進來。

來者乃是郡王府的管事,先是衝房俊施禮,繼而對李孝恭說道:“啓稟王爺,剛剛竇家送來訃告,說是司農卿竇靜因病去世……”

屋內三人盡皆愕然。

還有這麼巧的?

剛剛還在談論如何對付這個竇靜呢,結果眨眼之間,報喪的都來了……

當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

房俊看了一眼李孝恭,起身說道:“家父近日染病,身體多有不便,家兄又出外遊學不在關中,晚輩先行回府,怕是要代替父親前去竇家弔唁一下。”

竇靜侍奉兩代帝王,乃是朝中老臣,與房玄齡雖然並不親厚,但是彼此之間來往卻未曾斷絕。當日房俊成婚,竇靜亦親自前往房府賀喜,現在竇靜去世,房府必然要前去弔唁的。

李晦亦起身,響起剛剛李孝恭怒不可遏的樣子,便對李孝恭說道:“不若讓孩兒前去竇家弔唁吧。”

竇家乃是李二陛下的母族,與李氏皇族那可是正兒八經的親戚,河間郡王府怎麼可能不去弔唁?但是剛剛李孝恭還在怒罵竇靜,在李晦看來,怕是這會兒沒心思前去竇家……

李孝恭便瞪着兒子,罵道:“蠢貨!爲父的確惱怒那竇靜行事齷蹉,可是死者爲大,又怎會那般心胸狹隘?用不着你,爲父親自前去弔唁!二郎你且先行一步,本王隨後就到。”

“喏。”

房俊應了一聲,又跟滿臉尷尬的李晦道別,轉身退出花廳。

李孝恭家的這個老二的確有些蠢……

就算李孝恭恨得竇靜牙癢癢,現在竇靜死了,怎麼可能還要表現出這份惱怒來?死者爲大,若是連這麼一點心胸都沒有,外界如何看?再者說,竇靜好歹也是李二陛下母族竇家的子弟,你李孝恭不親自前去弔唁,李二陛下如何看你?

*****

自郡王府出來,馬車在空寂無人的長街上快速奔行,馬蹄踩踏積水四濺。原本濛濛細雨已然成爲瓢潑之勢,雨水在青石街面上匯聚,蜿蜒成溪,向着低窪之處流淌。

幸好年前長安城內久窪之地已然重新鋪設了排水設施,疏浚了下水道,雨勢雖大,一時間卻未有內澇之患。

回到房府,房俊徑直前往房玄齡的書房。

房玄齡最近幾日染了風寒,渾身痠痛鼻涕眼淚一大把,便告病在家未曾上朝。竇家報喪的人剛走不久,房俊便入內請示,房玄齡倒是想去竇家弔唁,說到底與竇靜同僚數十年,情分還是有的,臨走的時候送一程,算是一個告慰。

可這大雨滔天的,盧氏如何肯依?

對於盧氏的反對,房玄齡從不反對,反對也無效……

長子房遺直遊學在外未歸,自然就得房俊代替房玄齡前去。索性現在房俊乃是堂堂從二品京兆尹,又是帝王之婿,無論身份官職都完全有資格代替房玄齡,並不會讓竇家覺得輕視。

房俊領命,回到後宅看了看兩個奶娃子。兩個孩子放在嬰兒藍裡,老大正乖乖的吐泡泡,老二則努力將腳丫子放進嘴裡啃……見到房俊,兩個娃娃咿咿喔喔的哭嚎起來,要抱抱。

房俊歡喜得心裡猶如滴了蜜一般,可是剛剛由外頭回來,身上帶着寒氣,如何敢抱兒子?

只得將乳孃喊來餵奶……

換了一身藏青色的素服衣衫,房俊便又匆匆離家,乘坐馬車直奔一坊之隔的竇家。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轉折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這是親爹第六十二章 薛延陀的內憂第九十一章 見識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麗正殿的炮聲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遭受重創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回紇可汗第五百五十七章 閨閣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4320章 立場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已成定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謀逆(六)第八百零五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承天之佑(上)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途徑對馬,儼然隔世第4264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九章 百味消融小釜中?(下)第八十五章 鏖戰趙信城(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謀朝篡位第三千一百十六章 門閥墜落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胡攪蠻纏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重信重義華亭侯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4305章 手足之情第九十四章 沒信用……第九百六十章 錢?替殿下送人了第二百七十章 懵然無知第4672章 皇帝信用第三千八十五章 民貴君輕第一百九十七章 劍拔弩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雨夜(一)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無恥之尤第4488章 美好願景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爹是XX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少女情懷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當官的智慧第六百四十一章 皇帝偏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妙第五百九十章 鹿死誰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反跡已現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呂宋土著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無恥之尤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五百五十章 隱憂第九百九十八章 政事堂裡心機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你得忍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宗室雙雄第九百七十六章 孔方兄有絕交書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文化入侵第五百八十五章 爭執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融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義府必須踩死!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李二的選擇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君臣會師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皇后:要不我付出點什麼第一百零九章 警告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蹊蹺的大火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遭受羞辱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貨幣改革,金本位制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劉洎:陛下,我不想當孤臣啊!第4635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零九章 爲官之道第兩千五十五章 求生無門第六十六章 袁天罡的怒火第七百七十二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下)第五十章 酒至酣處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父親,您的喪事已準備妥當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關中反響第七十二章 通敵叛國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房俊棒槌,吾之知己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奉命慰藉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絕境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三十六章 局勢明朗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李泰發飆第二百一十九章 溪畔第三千五十四章 一隻耳朵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長樂發火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謙讓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一百零八章 手足相殘(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秋收(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就是豪橫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美人獻計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方亂局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鬧平康坊(續)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雪夜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