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沈業與沈寒的比試
僅這一句話,在場整個局勢都變得嚴肅起來。
沈青山簡直想給沈凌勇兩耳光。
本以爲上次吃了大虧之後,他應該已經有所反省,會多些腦子,不再那般胡言。
可是此刻,這種話都能說出來,就是在給整個沈家添亂!
“沈將軍,你說說看,你這次子所言是不是你心中所想?
你們沈家,是對孤很不滿了嗎?”
大魏聖上言語冷漠,隱隱間已經帶着怒意。
周圍衆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觸了黴頭。
但眼睛卻始終盯着沈青山,想看他的反應。
而此刻的沈青山,只能立刻出來認錯。
“請聖上明鑑,我沈家人爲大魏駐守邊關多年,何曾有過二心。
只是我這次子,從來頭腦簡單,說話胡言沒了分寸。
在我大魏,從來都是立賢,聖上當年爲皇子之時,便是素有賢名。
若非聖上之賢,我大魏又怎會有今日盛世。
還請聖上息怒.”
沈青山爲官多年,其嗅覺比沈凌勇不知道要高出多少。
與大魏聖上說罷之後,隨之一臉怒意的看向沈凌勇。
“自己掌嘴,打到聖上寬宥爲止。”
說罷,沈青山他先一巴掌甩到了沈凌勇的臉上。
四十歲的年紀,竟然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被打耳光。
着實有些傷人臉面,讓人難以接受。
沈凌勇更是被一耳光打懵,甚至有想還手之意。
可是看着自己父親那幅冷麪,遲疑了片刻,那耳光一巴掌一巴掌的扇到了自己臉上。
雖然丟臉,但是朝局中的老手都能看出來。
這是沈青山在幫沈凌勇,在堵大魏聖上的嘴。
原本這種不敬之語,大魏聖上隨手就能給出一個罪名來。
可這般自扇耳光,倒是讓大魏聖上給出其他懲罰,會有些爲難。
“好了,也都有些年歲了,在人前這般,不止丟你們沈家的臉,也丟我們大魏的臉面。”
說到這裡,大魏聖上遲疑了片刻,才接話。
“沈將軍對孤之前那番話,又是怎麼想的,也對沈寒不滿意嗎?
這孩子之前出使夜宣國,表現便是極佳。
這次十國大比,更是靠着他驚世的表現,才讓大魏威名不減。
如今獲取百世侯爵世襲,無論從哪個方向而言,沈寒承襲這侯爵之位都夠得上資格。
將來在他的帶領之下,你們沈家肯定還會更上一層樓。”
沈青山面色依舊如剛纔那般,猜不出他心中所想。
實際上,沈青山雖然很後悔,沒有與沈寒緩和關係。
但他可不支持沈寒來做他的接班人。
現如今的沈家衆人,以前幾乎都與沈寒的關係不好。
像沈凌勇,沈凌盛,就包括他沈青山在內,以前可都是對沈寒施以打壓的。
沈寒若是繼承爵位,走到沈家家主之位。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不被清算纔怪。
沈青山這裡,他能夠接受與沈寒交好,但要他將沈寒定爲沈家接班之人。
不可能,至少現在不可能。
除非未來沈寒重新與沈家交好,讓他信任。
否則,他不可能讓沈寒來接沈家家主之位。
他這些想法,大魏聖上能猜出來,清遠王爺也能猜出來。
甚至這般做,本就是逼他。
“沈將軍,當着百官之面,心中如何想,儘可言明。”
大魏聖上,以及周圍的衆人皆偏頭看向沈青山。
其實這就是一個陽謀,誰都知道沈寒與他們不和。
沈家人就是這麼倒黴,一個與他們不和的後輩,偏偏天賦潛力絕頂。
能讓這個陽謀成功施展,其本身,就是因爲沈家衆人眼瞎。
將沈寒這樣的後輩推出去,還與他結了些怨。
不少人見此,都隱隱想起曾經的另一個家族。
那個家族亦是苛待家中後輩,結果這後輩潛力無雙,外出歷練更是奇遇不斷。
最後整個家族,都被此子所滅。
如今的沈家,怎麼有步這後塵的感覺
人前,沈青山思慮片刻,隨之才向大魏聖上行禮。
“稟聖上,我沈家雖非什麼高門大戶,但終歸是一方侯府。
未來府中事務繁多,府中家眷亦是需要一個聰慧有實力的人,來帶領沈家人前行。
如聖上所言,沈家後輩沈寒,這孩子在十國大比中的表現着實令人驚訝。
我這個沈家家主聽聞,都爲之欣喜,慶幸。
但我沈家孫輩,沈業,亦是算得上優秀。
這孩子此次雖未前去十國大比,但四年前的十國大比。
沈業這孩子也有不錯的表現,爲我大魏掙來一份臉面。
此番便定下沈寒承襲我沈家爵位,對於沈業那孩子,着實有些不公平。”
沈青山比起沈凌勇來說,可就厲害太多太多了。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
大魏聖上不是說沈寒優秀嗎,可是沈業也同樣優秀。
不是說沈寒在十國大比中立有功績嗎,可別忘了,四年前的沈業,同樣也有功績。
就像打太極一般,竟然將這些盡數給推了回去。
聽到這些,大魏聖上依舊那般說着。
“沈將軍此言,也確實在理,冒然間定奪,對另一個孩子也真的不公平。
以沈將軍所見,應該如何纔算是公平,纔可定出哪個孩子承襲沈家爵位?”
面對這個問題,沈青山並沒有迴避。
“依老臣看,兩個孩子都是沈家後輩,同是沈家血脈。
沈家也沒有偏袒之意。
就讓兩個孩子在比試場中,交手定下勝負。
誰若是勝下,自是獲取這承襲爵位的資格。”
還說沒偏袒,分明這就是在偏袒。
沈業年長四歲,多修行足足四年。
這優勢不要太大。
聽到這話,大魏聖上亦是直言:“沈將軍此番所言,可着實對沈寒這孩子不太公平。
年歲相差,沈寒在這般比試之中,大概率便是落入下風。
衆人皆知,在年歲三十之前的修行,提升迅速。
四年的差距.”
聽到這些,沈青山裝着露出一抹遺憾的神情。
“老臣也覺得此番比試,可能稍稍有些不公。
或許,比試可以再等幾年。
待沈寒踏入三十歲時,再由兩個年輕人來此這番比試。”
大魏聖上沒有應聲,而是看向沈寒。
沈青山這些話,明顯就是緩兵之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