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聞言始知被棄因

雖說心裡也覺得王青洪有不妥之處,可見老和尚着惱,王老太爺少不得道:“也不能都怪青洪,當時將四郎留在安陸是崔氏做得主。畢竟四郎當年……誰會想到,天生癡傻的孩子,三歲開了心竅……”

“那是個糊塗的,小崔氏是她親侄女,又舍了性命才生下這個孩子,說扔下就扔下,她倒是真狠心。他們母子兩個,過於在乎顏面,都不是惜福的。”說到這裡,老和尚不禁露出幾分灰心。

見老和尚難過,王老太爺忙勸道:“說起來還是您同四郎的緣法,若沒有當年的陰錯陽差,四郎也不會到了您跟前。要是沒有您這些年教導,四郎也不會這般出息。”

老和尚聽了,沉默了一會兒,道:“沒想到他們回來的這麼早,本還以爲要等那孩子再大些。”

王老太爺聞言,皺眉道:“您要安排四郎下山?雖說那邊是父母兄姊,可到底沒相處過,四郎年歲還小,要是受了委屈……”

老和尚嘆了口氣,道:“他總要回家,趁着老和尚還在,還能從旁看顧些。要是有個不妥當,也能早作打算……”

兩位老人家各有思量,睡得都不安穩,道癡卻是一夜好眠。

只是次日清晨去跨院去扁擔與水桶時,道癡囧了,水缸滿了。

不知是王老太爺吩咐,還是跟從王老太爺上山的幾個僕從自作主張獻殷勤,反正天色矇矇亮,就有人挑了水,劈了柴,小米粥也熬好,饅頭也熱上了。

水缸雖然滿了,可道癡早課還是要做。不爲旁的,只爲有個好身體。老和尚本是想要借擔水磨練道癡的心情,道癡卻是將這個當成鍛鍊身體之法。因此,在廚房匆匆用了早飯後,道癡便提着扁擔與水桶下了山。

只是因惦記着下山誦經之事,道癡今日放快了腳步。

原本兩個時辰才能完了,今日就用了一個半時辰,加上他今日比平素早起半個時辰,使得晨正(早上八點)就做完早課。

道癡去禪房同老和尚打了聲招呼,便下了山。

老和尚留了一個王老太爺的一個僕人在山上,雖他沒有說什麼,可道癡曉得,如此這般不過是怕他在山下惦記。

到了王家窯,道癡依舊一遍一遍在靈前誦經。

在誦經前,王福平尋道癡商量出殯時間之事。老和尚吩咐道癡“誦經百遍”,是王福平親耳聽的。

依照他的意思,出殯的時間,就要看誦經的時間。

畢竟是大師父的好意,即便花銀子多停幾日,也要等道癡誦經百遍完了再出殯。

道癡在心裡算了下自己每日的誦經數,道:“我這邊,總共十日差不多。”

那就是可以定在第十一日出殯,王福平聞言,鬆了一口氣。並不是捨不得銀子多停幾日,只是昨日又是族長又是房長的,不知要引得多少人關注到他們這一家。

爲了不招惹禍端,還是小心行事爲好。

在外人眼中,他們只是宗房外管事的身份,停靈十一天也算是大操辦。要是日子再久些,就顯得招搖。

王氏宗族中,可不只有仁慈和藹的老族長、功成名就的十二房大爺,不乏遊手好閒的浪蕩子。

若是被他們盯上,少不得破財免災。

轉眼,到了五月十四,王家出殯。

同王老爹去世第一日只有鄉鄰與周遭管事來弔祭時不同,不僅宗房大少爺與十二房大老爺過來,其他房頭的王氏族人,也紛紛打發人來送殯。

王老爹的後事,竟比王家一般族人的喪事還體面。

道癡懶得理會旁的,在王老爹墳前誦完最後一遍《地藏經》後,就帶着虎頭回山上去了。

沒想到,山上還有一盆狗血等着他。

“虎頭留下,你今日就下山去吧。”老和尚面色平靜地說道。

道癡聞言,擡起頭:“大師父……”

對於這個結果,他並不算意外,只是沒想到這個話題來的這麼早。

“能不能延遲些日子下山?《小人經》,我才學到第五卷。”他滿是認真道。

老和尚搖搖頭,道:“又不是不讓人回來,以後逢五你就過來。”

雖說曉得老和尚的決定很難改變,可道癡依舊有些不死心,道:“大師父,我不願亦不想下山。”

老和尚的目光添了幾分慈愛:“洗硯走了,我也老了……你既是王家子孫,總要回到王家……”

這是老和尚第一次提及道癡身份,道癡的心裡卻絲毫不覺欣喜。

按照老和尚的說法,他是庶子,可值得慶幸的生母不是“賤妾”,當年是以二房貴妾的身份進的王家,是道癡祖母的孃家侄女,死於產關,留着道癡這個孩兒。

不想道癡天生癡傻,剛滿週歲就扔到莊子上自生自滅。有次王老太爺剛好路過那莊子,想起這個侄孫,無意過去看了一眼。見下人們慢待的實在不像話,就使人送到山上,直到三歲開了心竅。

道癡生父不是旁人,正是前些日子致仕還鄉的十二房大老爺王青洪。

除了道癡這庶子,王青洪其他兒女都是嫡出,四子一女,其中長子、次子夭折,如今剩下的,就是與道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嫡三子、將滿週歲的嫡幼子,還有年長道癡三歲的嫡長女。

世上哪裡有那麼多的剛好?身世這塊道癡相信,可王老太爺“剛好”路過、“無意”探看這話,道癡卻是不信的。

定還有些旁的緣故,自己這原主當時不過是剛滿週歲的嬰兒,還是天生呆傻,王老太爺專程去管了這一遭閒事,定不會是因這小嬰兒的緣故。

剩下的,多半是落在老和尚身上。只是老和尚避開這個不說,道癡便也知趣地不提。

算上今日出殯,道癡見過王青洪兩次。對於他是自己這個身體的生身父親,道癡不覺欣喜,反而覺得有些麻煩。

瞧着王青洪的模樣,典型的士大夫。這樣的人,心裡最看重父父子子這些。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兒女完全從屬與父母。不管是前程,還是婚姻,父母都有權力全權做主。

道癡又不是真小孩,自然不願意將自己的命運交到旁人手中。

如今下山的事情已成定居,自己到底當如何行使,還是先去十二房看看再說。總要知己知彼,纔好想法子應對。

想到這裡,道癡就淡定下來……

山門外,王青洪停下腳步,臉色有些古怪,看着旁邊的青年:“西山寺,現下只有兩人?除了老和尚,就是四郎,再無旁人?”

那青年點頭道:“沒錯,祖父就是這樣說的……對了,早年還有一人來着,就是今日出殯的王老爹……”說到這裡,也察覺不對,不由瞠目結舌。

王青洪只覺得嘴裡發苦:“道癡小師父,就是四郎……”

道癡的快誦《地藏經》,不僅征服了王家窯的鄉民,連王青洪這個探花老爺,聽了兩次,也心生佩服。

這青年今天第一次聽,都忍不住讚了幾句。

佛經本就晦澀,“誦經”指的本是誦唸經文,道癡的誦經,卻是背誦。

背誦經文,放在法力高深的大和尚身上不算稀奇,擱在這半大孩子身上,怎麼也當稱得上一聲“聰慧”。

這樣的資質,怎麼會是“天生癡傻”?

感謝首個盟主Fning。感謝任怨大叔、月半窗、開心珞巴、ddber1975的打賞,感謝混血王子、viela1982、流氓お小改幾位書友的評價票。。感謝其他諸君的收藏與推薦票。

真心感激感謝感動。

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45章 官驛旁觀見權閹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24章 得失難論說儀賓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138章 出籍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72章 寧藩造反驚天下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66章 借時事興王教子第150章 見族親二郎露親近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125章 分遠近,知榮辱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24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上)第65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二)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29章 別骨肉,敘天倫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5章 往事撲朔難分明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75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第171章 端倪(二)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77章 壓孝道青洪問賊訊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70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二)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5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上)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31章 峨眉月升夢正酣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19章 不留爺處爺不留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148章 欽差至,遺詔出第139章 平靜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4章 攀權勢小人生祟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63章 心憂慮二郎歸家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174章 遇犬吠道癡笑出手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38章 出籍第82章 分派系王琪薦虎頭第131章 聞佳音,得喪信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111章 設攔卡嚴正以待第27章 開山門,嗣事定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