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

bookmark

宮殿暗處,姬澤心中傷感鳳眸之中淚光一爍而逝,沉聲吩咐,“擬旨,丹陽、玉真兩位大長公主,延祥紫極,稟慶彤闈,特爲太皇太后鍾愛,偏荷聖恩,各加實封四千戶。”頓了頓,“丹陽公主女顧令月,資靈桂魄,稟訓蘭宮。六行昭宣,四德淳備。可封宜春縣主,食邑一千二百戶!”

太皇太后一生坎坷,孃家不顯,如今病臥在牀加重,記掛的除了大周國運昌隆,皇帝早育子嗣,延固國本,便是所出的女兒外孫女了!皇嗣之事急也無用,姬澤此時厚加恩于丹陽、玉真兩位大長公主,封阿顧爲縣主,便是爲了撫慰太皇太后心願。

“聖人有心了!”太皇太后聽說了消息,靠在病榻眸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嘆道,“聖人,您有心了!”

“皇祖母謬讚!”姬澤坐在牀頭,親自侍奉湯藥,“丹陽、玉真兩位姑母賢淑有爲,堪爲大周內闈表率,朕爲之加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便是阿顧,”頓了頓,“阿顧這縣主之份也是早該封給她的,只是從前朕總怕她年紀小,提前加封在宗室之中不睦,便不僅不合加恩之意,反而受累了!如今她已經滿十三歲,便是朕封縣主,旁人也無人可說了!”

太皇太后點了點頭,姬澤雖不是她最喜愛的孫子,但自登基以來,行事沉穩有度,大周漸漸興起興旺之相。“你是個好孩子,將兩位姑母和阿顧交給你,我也是放心的!”太皇太后道,“老身但盼着聖人能成爲大周千古明君。聽說聖人將馮轍和王華關了起來?”

“是。”姬澤沉聲道,“宮中設御醫便是爲了保養主子們的身子。皇祖母重病難起,這幹人等卻束手無策,難道當朕供養這些人是養他們吃乾飯的麼?”

“聖人,”太皇太后看了姬澤一眼,目光中飽含不贊同之意,“其實你自個心裡清楚,他們已然盡力了。老身到了這個年歲,身子不濟也是應有的事情,和他們有什麼關係?聖人便當是爲了我這個老婆子積一點福澤,便饒了他們吧!”

姬澤沉默片刻,不忍違逆太皇太后的意思,道,“就依皇祖母的意思。”轉身揚聲吩咐道,“傳朕的意思,放了那馮轍、王華,命他們回尚藥局,繼續爲太皇太后效命!”

高無祿應“是。”退出永安宮。

大周國事繁忙,姬澤在永安宮中陪了太皇太后小半個時辰,便起身告了罪,自行去了前朝。正逢丹陽公主從宮外趕來,在宮門處撞個正着,姬澤道了一禮,恭敬喚道,“皇姑姑。”

“聖人,”公主聽聞了太皇太后的消息,整個人如同傻了一般,猶自不肯相信,抱着一絲殘餘的希望望着姬澤,“母后可是真的……”

姬澤默然片刻,嘆道,“皇祖母病重,姑姑這些日子還是多陪陪皇祖母吧!”

公主眼圈登時紅了,頓了片刻,方進了殿門,瞧着病榻上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形容枯槁,只是望過來的目光依舊慈愛,一如這些年每日晨間相會一般。公主誠摯喚道,“母后!”

太皇太后豁達笑起來,“傻寧娘,世人都有生老病死這麼一遭,母后雖是太皇太后,在這上頭也是一樣的,你又何必哭哭啼啼,效這小兒女狀?”

公主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母親對她而言,實乃是人生信仰一般的存在,如同定海神針一般。如今這根定海神針即將以自己的方式離開,不由得心痛茫然若失,不知何去何從。

長安陽光燦爛,遊景生立在醫館門前,躕望等待,遠遠的見了顧嘉辰的身影,欣喜異常,“顧娘子,你的腳傷怎麼樣了?”

“遊公子,”顧嘉辰扶着奼紫立在地上,左腳腳踝處包紮着一圈紗巾,足足比右腳大了一碼,見到遊景生,眉宇之間閃過一絲驚異之色,矜持有禮道,“你真的過來了啊!”

奼紫注視着遊景生脆生生問道,“遊公子,你可是一直在這兒等我家娘子麼?”

“呵呵,”遊景生面上露出一絲尷尬之情,“我實在是有些不放心小娘子的傷勢,怕錯過小娘子的蹤跡,索性便一早就趕到這兒等候。好在皇天不負,終究是等着了。”

顧嘉辰臉頰微微泛起一絲紅暈,“您是在是有心了!”

醫館大夫含笑道,“小娘子的已經養好了大半了,繼續照着之前的藥方抓藥土一陣子就是了,之後就不用過來再看了。”

“謝謝大夫。”顧嘉辰道。二人提着藥包從醫館中出來,遊景生側目覷着顧嘉辰鮮亮的容顏,目光隱含癡迷之意,顧嘉辰察覺了遊景生的目光,登時羞紅了臉,垂下臉龐,耳垂染上了嬌豔欲滴的粉色。遊景生咳了一聲,提議道,“如今天色還早,我送顧娘子一程吧?”

顧嘉辰默然半響,羞赧道,“也好!”

天邊一塊浮雲飛了過來,遮住了璀璨的陽光。天光變的陰翳起來,遊景生咳了一聲,笑道,“可真巧,我認識一位姓顧的小娘子,嗯,她比你小上一些兒,不太愛說話,但也是一位很可愛的小娘子!”

“哦?”顧嘉辰一笑,脣邊浮現一個淺淺的梨渦,“能讓遊公子惦記着的小娘子,定是一個很好的小娘子,不知道這位小顧娘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阿顧啊,”遊景生想起了阿顧,脣邊不由噙出了一抹溫暖的笑意,“她不過十三四歲年紀,卻博學多才,經常在行知書肆一看就是幾個時辰。常常我去書肆的時候,她已經在書肆中了;我離開書肆,她還沒有走。她小小年紀還有一手好畫技,行知書肆瞧中她,專門請她到肆中繪畫。她繪出來的花鳥當真是栩栩如生,彷彿能夠從畫面中活過來一樣。”

顧嘉辰垂下眼眸,似有幾分驚疑不定,勉強笑着道,“聽起來,確實是個十分可愛的小娘子!”

“是呢!”遊景生點頭,“阿顧的腿腳有些不好,若是旁的女子,腿腳站不起來了,一定絕望自暴自棄,可是阿顧卻從無衰頹之意,傾心投身讀書作畫,努力讓自己過的更好,令人敬佩的緊!”說完,忽聽的哐的一聲,轉身看向顧嘉辰,見顧嘉辰渾身微微顫抖,花朵一般的面色白的像一張紙,不由一怔,“顧娘子,你這是怎麼了?”

顧嘉辰嘴脣顫抖,彎下腰撿起落在地上的藥包,擡起頭來,望着遊景生問道,“遊公子,你所說的那位小顧娘子,可是形容清瘦,生着一雙荔枝眸,肌膚雪白,鎮日裡坐着一個輪輿上,身邊跟着的丫頭名喚碧桐?”

遊景生愣怔片刻,想起記憶中阿顧似乎確然曾喚過身邊跟着的那位柔和的綠衣丫頭“碧桐”,心中微微一動,道,“正是,原來你和阿顧是認識的故人?”

顧嘉辰立在當處,整個人如同魂兒飛到天外,癡了許久,方回過神來,慘笑道,“原來如此,竟是如此!”

遊景生不明所以,急急問道,“顧娘子,你這是怎麼了?”

奼紫上前攙扶住搖搖欲墜的顧嘉辰,怒視遊景生,悲憤道,“遊公子既是三娘子的朋友,又何必來招惹咱們娘子?”奼紫道,“三娘子自然是尊貴人物,高高在上,什麼都是她該得的,可咱們大娘子也是國公的親生女兒。你們這般咄咄逼人,莫非真當咱們大娘子是泥捏的麼?”

遊景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等等,你們這話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聽的愈發糊里糊塗的?”

顧嘉辰倒在奼紫懷中,泣淚道,“奼紫,都到這個境地了,咱們還說什麼呢?”注視着遊景生,“我只當與遊公子相遇乃是緣分,沒有想到,遊公子既然也認識三妹妹。也是,”她晦澀笑道,“三妹妹是天上的雲,我顧嘉辰不過是地上的泥土,卑賤不值一提。遊公子得三妹妹爲友,自是前程比較重要。又何必理會我這個沒人理的小小庶女?”轉過身來,扶着奼紫緩緩向前走去。

走了幾步,遊景生回過神來,從身後追了過來,“顧娘子,等一等,你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我着實不明白你的意思。”

顧嘉辰回過頭來,視着遊景生,“遊公子,你當真想要知道事情真相?”

“自然!”遊景生斬釘截鐵答道。

顧嘉辰嘆了口氣,“好吧!”

“實不相瞞,我乃是韓國公顧鳴的長女,姨娘蘇氏所生,名喚顧嘉辰。你剛剛說的那位小顧娘子,是我同父異母的妹妹,丹陽大長公主的愛女顧令月。”

遊景生聽聞此言吃了一驚,他與阿顧萍水相交,只覺少女聰慧投緣,着實沒有想到阿顧竟有着這般尊貴駭人的身份。

“小的時候,阿爺帶我們姐妹上街遊玩,妹妹不小心被人拐跑了。大娘覺得是我害了妹妹,要將我打殺了,阿爺雖然傷心妹妹的事情,但也心疼我,因此攔了大娘。爲此,他們夫妻多年不睦,阿爺花費了六七年功夫,終於在三年前將三妹妹找了回來,但三妹妹流落在外的時候很是吃了一些苦頭,不知怎麼的雙腿殘了。三妹妹聽說了當年舊事,便覺得她如今這般都是我害的,”顧嘉辰痛哭失聲,“天可憐見,我當真沒有那般惡毒心思,那時候我才三歲,三歲的孩子怎麼會有那麼惡毒的心思呢?”

睜着一雙霧朦朦的眼睛注視着遊景生,“遊公子,你可信我?”

遊景生望着顧嘉辰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容顏,一時說不出話來。

實話說來,顧嘉辰和顧令月分數姐妹,五官上確實有幾分相似,顧嘉辰如枝頭芍藥,美豔豐碩,阿顧的氣質則更偏向江太妃,清靈秀美,最重要的是,阿顧如今才十三歲,面容還沒有大半長開,猶如尚帶着青澀滋味的橄欖;顧嘉辰卻正是少女最美好的年華,風姿飽滿的猶如枝頭的紅果,搖曳生姿。也許再過個兩三年,阿顧終究會長成爲出色的女郎,但至少在此刻,還是濃秣美豔的顧嘉辰更爲吸引男人的目光。遊景生爲顧嘉辰的風情所惑,如鬼使神差般開口道,“顧大娘子性子良善,如何會做這般惡事。想來是阿顧怨氣深重,誤解你這個姐姐了。”

“真的!”顧嘉辰心中歡喜,撲哧一笑,猶如雲破日出,花綻枝頭,端的是風情搖曳,“遊公子當真這般覺得麼?你可別只顧着我,就說好聽話哄我。說起來我三妹妹脾氣很大,若是讓她知道你偏着我,定會惱你不肯與你結交的。”

她不這麼說還好,一這麼說,遊景生骨子裡對權貴牴觸之念泛起,登時惱怒起來,“顧娘子這話說的,難道我遊景生就是個貪權愛富的不成。她縱然是公主的女兒又如何,這世上總是要講道理的,她雖然佔了個嫡字,可你也佔了個長字。她對你失了敬重之心,縱然才性再高,終究是落了下乘。”

顧嘉辰脣邊笑的愈發甜美,“遊公子,得你如此爲我說話,我真是……感動的很。……我雖然也不覺的自己有錯,可到底是對三妹妹心頭有愧,自三妹妹回府之後,百般待她好。可三妹妹一心親着公主大娘,不僅恨着我,連大母和阿爺也恨上了,在國公府中這段日子不斷生事,不滿意便三天兩頭進宮尋太皇太后告狀,更是要求大母爲她舉辦什麼勞什子春宴。府中上上下下都不得安寧。最後她拍拍屁股走了,大母和阿爺心生不捨,倒有幾分覺得是我的緣故方令得三妹妹委屈離開。”低下頭彈了幾滴淚滴,“如今我的日子很是艱難,便是在自己府中,也寸步難行,身邊也只得奼紫一個小丫頭還算忠心耿耿,否則我一個大家女兒,如何會一個人往外頭跑,身邊連個人也不帶着?”

一雙妙目注視着遊景生,“我和遊公子雖只有幾日緣分,心裡卻不知怎麼的,和公子很是投緣。今兒聽說遊公子認識我三妹妹,本以爲遊公子是受了三妹妹的吩咐,過來戲耍我的。沒有想到,公子竟是個明理的,憐惜阿瑜心中苦楚,阿瑜可真是,真是……!”隔着朦朦眼簾注視遊景生。

男子自來好色慕少艾,遊景生爲顧嘉辰這等欲說還休的摸樣一激,憐香惜玉的心思佔了上風,腦子一熱,登時脫口而出,“這世上可沒有這個道理!顧娘子,你放心吧。我定當爲你調停,要阿顧在你面前重新喚你一聲大姐!”

北風吹拂在太極宮中長長的宮道中,漾起一片瑟瑟之感。永安宮中,丹陽公主守在太皇太后牀前,已經足足有一夜了。阿顧來到公主身後,注視着公主疲累的背影,心中一疼,柔聲喚道,“阿孃,你去歇一歇,我來陪着阿婆吧!”

公主聽着阿顧的聲音回過頭來,面上神情有幾絲茫然,“留兒啊,阿孃還不累,你先歇着吧!”

“阿孃,”阿顧勸道,“阿婆的日子還長久着呢,若是阿孃你這個時候就累倒了,往後可怎麼辦呢?”

天光斜斜射入永安宮,阿顧服侍太皇太后用了藥後,攬卷爲太皇太后讀起佛經。太皇太后倚靠在榻上望着阿顧,脣邊泛起微笑,語重心長道,“阿婆這趟怕真是不長久了,你阿孃是個性子軟弱的,你要自己撐起來,方能讓阿婆放心!”

“胡說,”阿顧倏然握緊書卷,失聲否認,兩行清淚沿着她潔白的臉頰流了下來,脣角勉強綻放出令人安寧微笑,“皇祖母會長命百歲的!”

“傻孩子,”太皇太后脣邊噙着一抹溫柔的笑意,伸出手,撫摸着阿顧的髮髻,“這世上哪有長生不死的人呢?總是會有那麼一天的,只要在走的時候,心中沒有多少遺憾,就可以了!”

阿顧登時心痛,伏在太皇太后牀頭飲泣不已!永安宮中一片寂靜,宮人們都低了頭,拭去腮邊淚滴。

“小娘子,”莫小乾的聲音在馬車外傳出來,“書肆到了!”

阿顧點了點頭,下了馬車,步入行知書肆,注視着自己待了一個月的小閣,心生感慨。與謝弼情變發生之時,她也曾深夜輾轉,在天明之時在所有人面前遮掩住自己的心痛。但如今在太皇太后的病況前頭,自己的那些風花雪月情緒便都顯得如同微塵一般,不值一提。今兒太皇太后病情突然爆發出來,她和阿孃措手不及急急進宮探望。這時候太皇太后也已經歇下,玉真小姨也進宮伺候,她便打算回行知書肆收拾收拾東西,進宮侍疾!

遊景生匆匆踏進書肆,擡目望過去,見阿顧坐在門旁小閣之中,背影纖秀,猶如清韌柳枝。

他踏步走了過來,喚道,“顧娘子。”

阿顧回過頭,見着遊景生,脣角泛出微微笑意,喚道,“遊郎君。”

遊景生立在離阿顧七八步遠開外,問道,“顧娘子可是出身韓國公家,姐妹中行三?”

他的形容板正,聲音染着一種阿顧多日來未曾見過的冷漠,猶如帶着鐵鏽的銅門,冰冷生澀阿顧怔了片刻,面上的笑容消泯,眸中有了通透之意,淡淡應道,

“是。”

“呵,”遊景生淡淡笑道,“沒想到,我竟然和顧三娘子這般貴女處了三個多月!”

阿顧睇着遊景生,眸光黑白分明,“我是什麼出身,重要麼?我以爲這一個月來,我們是君子論交,旁的東西並不涉及。沒有想到,遊郎君竟對我的出身這般介意。”

遊景生道,“是。你的出身,與小生其實沒有什麼相關。但你不親父祖,對長姐不恤,實在是大大不該。當年你爲惡人所劫,幼年遭際確實有幾分可憐,但這般般點點與顧大娘子干係不大,如今你既然已經平安歸來,也算是萬幸。顧大娘子如今遭際着實可憐,你的腿雖然不好,卻並不是她害的。她既有心敬你,你便也退讓一步,忘淡了當年往事,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姐妹親愛,豈不是好?”

阿顧立在原地,望着遊景生絮絮而談的模樣,猶如看了一場荒誕可笑的戲劇,靜待遊景生說完,方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說完了?”

她端坐在那兒,形容清冷,猶如經霜紅梅,模樣兒十分陌生,遊景生看着她,一時間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接續下去,怔怔的點了點頭。

“那便好,”阿顧道,“你可以走了!”

遊景生不意阿顧直接下了逐客令,立在遠處一時有點下不了場,一擺衣袖,怒衝衝道,“走就走,誰還稀罕留着不成?”

出了書肆,遊景生站在街頭,一陣北風吹過,拂冷了遊景生髮熱的腦子。想起適才阿顧面對自己指責時切金斷玉的清剛,心頭不由升起一絲疑慮來,似阿顧這樣的女子,合該是白玉無瑕的,如何能做出顧嘉辰口中那般的事情?

但顧嘉辰向自己述說舊事時形容如花帶雨,神情真切悽楚,也不像是說謊話的!

遊景生聽見自己的心跳怦怦作響,彷彿帶着一絲不對勁的意味。將心中的疑慮深深的壓了下去,不願意細想:顧嘉辰是那樣美麗的女子,他願意在這樣的美麗下折下腰肢,爲她做出任何呵護花朵的事情。

“小娘子,這遊景生實在是個太不知好歹的。”紅玉立在一旁,瞧着遊景生這般衝過來說了一番不着四六的話,心中氣憤不已,道,“枉自您對他這麼好,還將他引薦給王拾遺,給他指了一條通天道路,沒有想到,竟是這般不明事理,輕信了那顧嘉辰的挑撥。這般白眼狼,不理也罷!”

阿顧回過頭來,“這時候阿婆的事情最是要緊,由他自去,咱們可沒空理他。”

畫案上的《葵花逐日圖》灼灼,顧令月嘆了口氣,一個是光,一個是影子。本就是自己略存了一點癡心,想着挽不住光源,便對着影子聊做撫慰。卻忘了一個道理,光影一體,若光源留不住,影子自然也就不存在。但又反過來說,若連影子都丟了,那麼原本的實體,便本來也不屬於她。

《葵花逐日圖》基本已然畫畢,尚差最後一根葵花下的青草沒有着色,阿顧取了筆海中的一支細毫狼毫筆,在顏料調盤中蘸了青綠色染料,塗染最後一抹青草色澤。整幅《葵花逐日圖》登時畫成。阿顧執起手中的《葵花逐日圖》,揚聲喚道,“孫掌櫃。”

絹紙上的葵花仰起燦爛的臉盤,追逐的太陽的光和熱。明明用色分外絢爛,透出一種希望追逐之意,卻讓人偏偏不知道怎麼回事,覺出一股悲傷絕望來。

孫成文匆匆趕到,“小娘子。”

“將這幅《葵花逐日圖》裝裱起來,”阿顧吩咐道,“掛在書肆二樓,若有人特別注目的,替我記下評價,送到公主府轉達給我。”

孫成文餘光掃過阿顧手中的《葵花逐日圖》,目中閃過一絲驚豔色彩,恭敬的應道,“小娘子放心就是,這張圖小的一定親手裝裱,必不辜負小娘子的期望。”

阿顧微微一笑,“掌櫃你辦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轉身吩咐紅玉等人道,“走吧!”

——這行知書肆,以後是不必來了!

“韓小子,”孫成文大聲喚道,“替我將這幅《葵花圖》拿到樓上小閣裝裱的材料準備起來,放在樓上小閣中,我要親自裝裱。”

“哎,”韓三郎高高應了一聲,接過孫成文手中的畫,瞧見圖上,陡然覺得一陣歡喜纏綿悲傷之感,不由吃了一驚,“這幅畫可真是好。”

“喲,”孫成文睇着他調侃道,“我以爲你小子只會忽悠客人買書畫,沒有想到還分的出畫好畫壞呢!”

“掌櫃的你太看低小的了,我怎麼就不懂看畫了。”韓三郎不服氣道,抱起畫卷,“我原聽說顧娘子的一手繪畫功夫很是不錯。沒有想到,竟是這般好?”

孫掌櫃瞪了韓三郎一眼,“你小子懂什麼呀。繪畫上品講究以我之情寫我之心。顧娘子年紀雖小,這幅《葵花逐日圖》卻是傾注了大量感情的。我想着,便是這時候再要顧娘子再畫一幅一模一樣的《葵花逐日圖》,怕也是畫不出來了!”

“丹陽大長公主女,資靈桂魄,稟訓蘭宮。六行昭宣,四德淳備。夭桃穠李,既挺淑令之姿;紅綬青緺,宜開湯沐之邑。可封宜春縣主,食邑一千二百戶。”樑七變讀完策封詔書,將手中詔書合攏,遞到阿顧面前,“小娘子大喜。請接旨吧!”

阿顧雙手合攏並在腰間,福身下去,“臣妹謝過聖人恩典。”

丹陽公主受寵甚深,當年爲了大周也是曾經受過大委屈的,阿顧作爲她的獨女,受封一個縣主,本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按照大周古禮,這個縣主爵位當是在及笄之時受策,如今阿顧方十三歲,整整提前了兩年。她的食邑位於古郡宜春郡,宜春既爲地域,又可作美號。且江西宜春亦是魚米之鄉,一千二百戶食邑,更是僅僅比長公主低了八百戶,得封如此,更是證明聖眷無數。

阿顧接過樑七變遞過來的策封旨意,,眸中眼淚卻流了下來。

皇帝策封自己是爲了撫慰病中的太皇太后。如今自己提前得了這個縣主封號,便說明宮中的太皇太后多半是不行了!

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鳴岐軒)第107章第103章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223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殺意)第98章第121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拒絕)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95章第101章197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盛事)第14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攤牌)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第41章 六:照灼蘭光在(之交心)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5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結好)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54章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豔遇)第204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遠行)第十九章 鮮雲媚朱景第105章第98章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164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咄咄)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12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了結)第十九章 鮮雲媚朱景第64章第225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安變)第86章 十六:調絃始終曲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阿婆)第十九章 鮮雲媚朱景第208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長樂公主)第14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第93章第59章 十一:逢儂多欲擿第63章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14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下)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三娘子)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114章第76章第195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當戶桃花)第108章第85章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196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迴環)第48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再遇)第179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坍塌)第166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教訓)第148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菊花簪)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碧桐)第100章第59章 十一:逢儂多欲擿第67章第99章第134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訴請)第223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殺意)第69章第124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夢示)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171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女戶)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爭執)第176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連環)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82章第51章 九:丹椒重紫莖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156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悔恨)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身世)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207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轉折)第70章第14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第233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承諾)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心事)第225章 三五:當暑理絺服(之安變)第十九章 鮮雲媚朱景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108章第92章第十九章 鮮雲媚朱景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84章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224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盟約)第54章第135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