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玉指江山抒離愁(上)

只見那胡龍湊在七妙身前,瞧了瞧身前那幅畫,又猛的擡頭瞧了瞧七妙,如是反覆幾次,他退開幾步,一副如夢初醒,悵然若失的神情,不由喃喃道:“像,果然是很像……”

七妙心中奇道:“這二人可是說自己像那畫中人?”此時段三娘將那副畫背對着她,卻也看不真切。

她正心中驚疑,卻見段三娘幾步走進院子,將那副畫展開在她面前道:“這位仙子,你來看看,是否認得此人,和她有什麼關係?”

七妙定睛看過那副畫,卻見畫上畫着一個女子,從那皇朝深牆之上俯瞰,她身下是怒江奔騰,大山危峙,可謂氣魄宏大,氣象萬千,這女子披着薄紗,身穿着粉色腰羣,裙襬飄飄洋洋,又如籠着一江春水,她一隻手扶着淡綠色絲絛,另一隻手託在腮上,七妙只覺這幅畫極傳神處,是那粉面桃花,腮若凝脂,眼神顧盼流連時,竟流露出一股悽迷與茫然。

這時七妙心中咯噔一聲,突然驚道:“這畫上女子,那衣服樣子,頗似前些日自己與那沈家重寶融合之時,腦海中突然出現,卻朦朦朧朧辨識不清的那人,而如今再看這女子面貌長相,又分明不就是自己麼?”

那段三娘見她也是面露驚奇之色,便做解釋道:“這幅畫名爲指點江山,是當今皇帝在二十年前畫給他所鍾愛的,一個叫宣孃的女人的。”

她復又看了看七妙道:“你竟和這畫中人一模一樣,我要問你,你和那南疆沈家有什麼關係?”

“沈侯爺家?”七妙驚道。

“正是。”胡龍在旁點點頭。

這時周涵止心道:“師妹從小便在海外長大,幾乎很少踏足中原,必和他們所說的沈侯爺沒什麼關係,但此際現出一線生機,不宜實話實說…..”

他適時插話道“既然二位認定我師妹與這畫中人及身後*有幾分瓜葛,不妨把事情原本說出來,看看我們能不能幫上忙。”言罷,他對七妙使了個顏色,後者自是心領神會。

胡龍與那段三娘對視一眼,見她對自己點點頭,也便吐了口氣道:“現在這種情況,對你說一些事情也沒什麼打緊,這副畫本也是一件寶貝,當時那皇帝作畫之時,宣娘一股幽怨之氣便附在了畫上,而宣娘本人便是出自沈家,我們正要拿來去破解另一件寶貝。”

“又是什麼寶貝?”七妙問道

“這是新任魔教之主,厲教主的吩咐,卻沒必要讓你知道了,我只告訴你,那件寶貝只有沈家之人才能運用,我們原本打算呈上這幅畫給魔主,利用畫中沈家宣娘殘留的幽怨之氣去破解那法寶,不過現在見到仙子你和那宣娘幾乎一模一樣,俺們懷疑你也是沈家的後人。”

“俺們覺得你既是修道之人,能御使法寶,又有可能和那沈家有極大淵源,把你和這幅畫一起獻給魔主,自是極好了。”那段三娘在一旁補充道“如此,只要你們幾人都能立誓加入魔教,也可保卻性命無憂。”

“叫我加入魔教,卻是休想!”那邊李渺華怒道,她也不再刻意掩飾,自是喚作了女聲,那聲音清脆,宛若銀鈴響起,語調之中,卻又帶着幾分怒意。

這時七妙正欲講些什麼,卻忽然覺得李渺華與段三娘等人的聲音越來越遠了,她心神一動,只覺得眼前就幾幅畫面,竟是拼在了一起。

這一瞬間,宛若醍醐灌頂,她想通了好幾件事:“這厲千仞派這龍虎山胡龍去查的,不就是能破解沈侯爺家重寶心咒的東西麼!”

她憶起已經逝去的厲修鬼種曾講過此咒必須由沈家人親自御使此寶,方能得解,她突然明白了,當日自己之所以能在那西崑崙壽翁嚴華子劍下脫生,得此寶所救,卻原來只有一個原因:

自己竟然就是沈家的後人!只不知卻和那宣娘,與那面貌渾似自己女裝的張婷婉,三人間又有什麼關係,一想到此處,七妙只覺自己丹田之處突然一陣晃動,神識之中轟的一聲,體內那彭沛水寒真氣,居然能夠勉強隨心而動了。

原來那日七妙心口中劍,那重寶有所感應,便化作澎湃真氣救了她一命,然而七妙雖爲沈家後人,卻不自知,故而重寶之上心咒依舊只是鬆動,卻未解開,她能御使的水寒真氣少之又少。

而今日七妙雖仍不明自己身世,卻徹底明白了自己必是沈家後人無疑,如此,加諸在那股至陰致寒真氣之上的心咒完全解除,七妙再御使這股龐大的真氣,只是礙於自身修爲罷了,假如有一日她修爲登峰造極,必是能夠隨心所欲,完全役使體內這股真氣。

這時七妙心中震撼莫名,只覺天地蒼茫,人生而無常,竟不知從何處來,又要到何處去,她此刻想到,心咒既已得解,自己只需在雷若彤前輩的幫助下,將這股真氣完全渡給她既是了,等一旦完成這一任務,自己定要去查一查自己的身世。

她只覺自己體內,那經脈之中,行功不再遲滯,水寒真氣周遊全身,自己的功力竟是大漲了不少,這時卻又聽那段三娘悄聲問道:“這位仙子,你卻說,要不要加入我們魔教,救你這幾位同伴一命呢?”

“仙子姐姐不要聽她胡說八道!”李渺華急道。

七妙長嘆一口氣,心道:“我就是魔教中人啊,瞧你對魔教如此敵視,若是知道了我的真正身份,這仙子姐姐不知還叫的叫不出口?”

她在一窺身旁,眼見周涵止正斜着眼瞅着自己,心中又想:“此人雖把我當做他的師妹,但沿路呵護,此恩也是不得不報,今夜無論如何,不可讓這幾人命喪如此,若將與前後兩位魔主合謀送重寶之事向胡龍與段三娘和盤托出,或許衆人都可保得平安。”

“只不知這二人是否值得相信,雖說行事必須機密,但如今也是顧不得了。”她心中又是哀嘆一聲,便對那胡龍道:“胡兄弟,能不能先讓我起來,借一步說話?”

第五十四章 砯崖流水循舊路(上)第四十三章 天雷萬壑擊邪法(中)第十七章 正行修益掀波瀾(上)第二十七章 星辰散盡天掃淨(下)第十六章 玉指江山抒離愁(上)第七十九章 天地遠遊誰爲樂(上)第三十二章 江月如勾寒山翠(下)第十一章 白蓮佛火悽迷處(中)第三十五章 紅泥小築燕徘徊(上)第二章 干戈興起自寥落(中)第二十八章 刀劍如風亦如霜(下)第五十六章 莫愁驚起人初靜(中)第二十二章 風雷霹靂定乾坤(下)第六十四章 生人做鬼何克奈(中)第三十一章 江月如勾寒山翠(上)第五十七章 地府天闕書傳奇(上)第八十九章 清夜水寒退九華(下)第五十五章 莫愁驚起人初靜(上)第三十一章 塵寰喧囂難勾陳(上)第八十三章 慵遊萬里皆江山(上)第三十七章 遊園驚夢魂斷殤(下)第二十章 湖風一語湖風曲(中)第六章 九華落下弄彩霞(上)第二章 天地蒼蒼路漫漫 (中)第四十三章 望夜愁雲鬼影縛( 下)第五章 妙影沉沉葬天光(中)第八章 心嗟只爲號泣聲(中)第七十章 唯有我心不逍遙(中)第三十章 醉癡姑蘇夢千載(中)第二十九章 道心禪境南疆現(下)第六十五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上)第二十三章 壁立千仞三千雪(上)第一章 瀾江迎風戰正酣(上)第十一章 白蓮佛火悽迷處(中)第十六章 枕水橋邊又江南(上)第六十八章 斂盡情懷關山月(下)第九十二章 琉璃鏡裡辯流離(下)第三十二章 法業自明何須辯(下)第四十七章 一道逞威壓三境(下)第六十六章 傾劍江山藏畫中(下)第四十三章 千仞之淵垂星辰(上)第四十四章 佛語聲聲盡禪機(上)第十四章 人間世界多隔膜(上)第二十七章 清水迢迢洗碧心(中)第四十七章 誰能道我已入魔(中)第二十五章 冰研心術宗海鳴(上)第二十章 湖風一語湖風曲(中)第一章 干戈興起自寥落(上)第二十二章 風雷霹靂定乾坤(下)第五十六章 砯崖流水循舊路(下)第三十一章 秋水江心浮月白(上)第四十四章 天雷萬壑擊邪法(下)第二十五章 壁立千仞三千雪(下)第六十五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上)第一百零二章 星河垂垂曇化落(上)第八十六章 滔滔碧波傾大廈(下)第九章 鐵劍門中審孤魂(下)第四十四章 佛語聲聲盡禪機(上)第五十六章 宿業果報現執着(上)第一章 天地蒼蒼路漫漫 (上)第二章 天地蒼蒼路漫漫 (中)第三十三章 混元兵甲攘白骨(中)第八十六章 滔滔碧波傾大廈(下)第二十八章 地摧山崩神劍斷(上)第九章 鐵劍門中審孤魂(下)第十一章 經別一夜謀小敘(上)第五十二章 高宅安樂別幽徑(中)第四十五章 佛語聲聲盡禪機(下)第八十二章 如癡如醉如寂寞(下)第十一章 經別一夜謀小敘(上)第四十八章 既別斬露又經天(上)第三十七章 幕簾重重燭影搖(上)第二十七章 陰陽餛飩總不語(下)第六十三章 誰與明月共憔悴(上)第八十六章 滔滔碧波傾大廈(下)第十三章 琉璃寶燈照壁影(上)第七十章 唯有我心不逍遙(中)第六十五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上)第五十七章 宿業果報現執着(下)第八十章 魂兮非兮夢難醒(下)第三十七章 道骨禪心悲秋語(中)第三十七章 幕簾重重燭影搖(上)第二十七章 清水迢迢洗碧心(中)第七章 雲崖江暖隨波淨(上)第五十六章 流沫沸穹望太白(中)第十八章 枕水橋邊又江南(下)第二十章 風雷霹靂定乾坤(上)第八十四章 慵遊萬里皆江山(中)第二十七章 冰研心術宗海鳴(下)第三十章 怎與韶光共憔悴(下)第九章 鴻都道士夜鬥法 (下)第五十章 三千白髮一情絲(上)第二十九章 醉癡姑蘇夢千載(上)第五十八章 融融烈火焚天際(上)第五十七章 流沫沸穹望太白(下)第二十一章 紅塵哪堪得解脫(上)第四十章 崑崙雙劍戰八荒(中)第十二章 經別一夜謀小敘(下)第四十四章 佛語聲聲盡禪機(上)第九十章 琉璃鏡裡辯流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