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輕啓朱脣現端倪(中)

隨着沈侯爺高叫一聲開船,衆名士便在幾船官兵嚴嚴實實的簇擁下打道回府,這一時,只照得燕子湖上恍若白晝。

燕子湖本是頗大一個湖泊,倚船遙望,四顧漫漫,此刻衆名士歸心似箭,隨船行湖上,便頗覺不耐與心焦,偏偏只有兩個人確是心頭黯然,只願這長夜不散,流水無邊,二人想到今夜一別,便是再能相見,只怕一個已經嫁做他人婦,另一個空自相思,卷帷望月空長嘆,當下只是含情凝眸,相對無言,真個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這二人便是林學子與凝煙二人,這時七妙緩緩查看衆人傷勢,妙手施救,這時她經過林學子身畔,似是不經意輕紗向其一拂,這林學子頓覺懷中多出一物,他輕輕鬆開衣襟一角,偷望過去時,竟是身上多出一塊兒沉甸甸的金餅。

七妙便似若有若無的望了一眼林學子,那眼神狡黠明亮,似是大有深意。

忽然林學子心中響起七妙傳音道:“衆人多外傷,唯君乃心病,增金餅一枚,聊以解憂。”

繼而又有聲音道:“這幾日沈侯爺府內,多半抽不出人手來迎接那凝煙姑娘了,明日一早,林君便悄悄把凝煙姑娘贖身,雙雙遠走他鄉吧。”

林公子愕然擡頭,卻見那七妙早已抽身遠去了,此時心裡有七妙最後傳音道:

“天涯海角,芳鄰相伴,不啻人間最快活。”

“天涯海角,芳鄰相伴,不啻人間最快活。”林公子不由得喃喃自語,此刻他內心狂喜,一隻手緊緊捂住胸口,其身畔的凝煙姑娘見到林公子竟被那仙子吸引的人都呆了,不由得內心惱怒,她悽悽想到:“都說男兒心易變,怎的人家瞥過一眼,他便把我撇下了,難道心中便一點也不再念着人家了麼?”這麼想着想着,不覺顧影幽怨,那林公子再瞧見她時確是不解風情,只覺得凝煙更加動人嫵媚了。

搖船上岸之時,衆名士各自家人早已遣人來迎,此刻安樂侯沈威也是把本來給自己準備的一席軟轎讓給七妙,七妙微微謙讓之後,也便上了轎子。

沈侯爺府上家丁衆多,他命衆家丁鳴鑼開道,自己騎着一頭高頭大馬,得意洋洋的走在人前,七妙那席軟轎就跟在身後,此時天已破曉,古庸城乃是南邊樞紐交通要道,城裡絡繹有人走動,只聽沈侯爺命那嗓門最大的家丁喊道:

“仙女下凡,沈侯爺迎仙子回府啦!”

衆行人紛紛驚奇,不明白的,還以爲這沈侯爺又取了哪房小妾回府呢。那賣魚的於二便在人羣裡嘟囔道:“這沈侯爺也太猴急了吧,這大清早的,起的比我這賣魚的還早,就爲了取個小娘子過門啊?”

他想了想,又嘀嘀咕咕道:“按理說哪有大早上取過門的,這不吉利啊,這新娘子也不像新娘子的,侯爺怎麼衣服狼狽破爛的很,一點也不風光嘛。”

有消息靈通的人打斷他道:“於二你個渾人,你見過哪個大戶人家這麼娶新娘子的麼?這乃是沈侯爺將那昨晚搭救一船公子、老爺的仙女請回家,你再在這地褻瀆仙女,小心她施法讓你爛舌根哦。”

於二愣了半響,這纔不敢多言,不過他心裡還是分外不滿的腹誹道:“這世道,神仙菩薩搭救的都是有錢的公子老爺,什麼時候管管我這賣魚的啊。”

昨夜事大,不多時仙子下凡之事便也傳遍整個古庸城,一時間行人紛紛駐足側目,想要一睹仙女芳容,於是沈侯爺一行便在衆百姓一片紛紛攘攘之聲中,浩浩蕩蕩的回到府邸。

古庸城外義莊之內,厲修鬼種等四人隨意坐在一處,七妙輕啓朱脣,聲若鶯語流泉,婉轉悅耳,便聽得她娓娓道至此處,那厲修鬼種忽然撫掌大笑道:

“好一個滿是心計的七妙,好個有趣的沈侯爺,還有那個癡情的小娘子。”

“七妙得魔主相托,贈以那二人金餅,想必此刻兩人已遠走他鄉了。”七妙微笑道“可惜魔主玉成此事,卻只能假託於我,不能將實情和盤托出。”

“這個無妨。”厲修鬼種揮一揮手,豪邁的說道“厲某最見不得沈威那種欺男霸女的行爲,教訓一下他,成全那兩個相好,本是舉手之勞,又何足掛齒。”

接着他問道:“既如此得沈侯爺信任,想必關於如何去取沈家那件寶貝,七妙真人已有了主意嘍?”

七妙點點頭道:“幸不辱命,其實昨日中,我已妥善安排好此事。”

厲修鬼種不由一愣“果然好手段!”他大聲讚道,接着又問:“事情詳細,便請真人說明一下吧。”

七妙欣然應允,原來昨日她初入沈府,自是好一陣裝腔作勢,將那沈侯爺拉到偏廳一角,明言其全家上下正籠着一股不祥之氣,更直截了當的詢問他是否有什麼寶物供奉在家裡。

那沈侯爺自是吞吞吐吐一番,然而前日夜裡那七妙與魔主吧一場大戰,前/戲已經做足,沈侯爺聯想到這一夜來自身遭遇,又經七妙循循誘導,自是對眼前這位仙子所說的話深信不疑,幾經猶豫,他便道出家中後院有一處祖宗祠堂,正是供奉着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件寶貝。

這寶物歷經百年,一直由沈家子弟供奉看護,然而到了沈侯爺一代,畢竟是時間久遠了,不由看的淡了。並且還有一件趣事,乃是他昔年曾對寶貝誠心禱告,滿心期望寶物能大顯其靈,將其變的高大威猛,丰神俊朗,或者至少,能夠讓他年輕三分,他日夜祈禱,虔誠供上豬牛羊等牲祭,幾日後再去銅鏡中瞅一瞅,自己卻仍是那一副富態相,並且因爲這幾夜沒怎麼睡好,竟然又浮腫了幾分,沈侯爺一時氣惱,心頭大忿,自此除了族中必須儀式,從此不去那祖宗祠堂走動半分。

七妙得此消息,便遣神通向那祖宗祠堂一探,果見祠堂神龕之中,隱隱有幾分華光寶氣流動,其上有一股強大封印之力,更是其力所不及。

於是七妙沉吟半響,眼神流轉,便是計上心頭…

第三十六章 着眼便是前行路(下)第二十八章 清水迢迢洗碧心(下)第十八章 烈烈西風馬蹄碎(中)第十三章 琉璃寶燈照壁影(上)第二章 干戈興起自寥落(中)第四十七章 一道逞威壓三境(下)第五十七章 地府天闕書傳奇(上)第六十八章 斂盡情懷關山月(下)第六十二章 濁濁長江東流水(下)第九十五章 誰爲哀者按其劍(下)第三十章 怎與韶光共憔悴(下)第三十六章 紅泥小築燕徘徊(下)第四十七章 天命自在枯榮與(上)第一章 干戈興起自寥落(上)第四章 一江春水明月心(上)第六十六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下)第五十五章 砯崖流水循舊路(中)第十一章 千里彤雲吹白雪(中)第三十章 醉癡姑蘇夢千載(中)第三十二章 混元兵甲攘白骨(上)第四十章 瘋癲只道看不穿(下)第十八章 深井黯淡天光散(下)第四十八章 悄無人處星河嘆(上)第二十三章 可嘆投石阻流水(上)第七十七章 多情誤我亦誤人(上)第四十一章 憑誰能問手中劍(中)第五章 一江春水明月心(中)第五十五章 莫愁驚起人初靜(上)第五十四章 砯崖流水循舊路(上)第九章 心嗟只爲號泣聲(下)第三十八章 瘋癲只道看不穿(上)第十一章 白蓮佛火悽迷處(中)第三十八章 幕簾重重燭影搖(下)第四十六章 龍光升騰如寶劍(上)第一章 干戈興起自寥落(上)第五章 清鋒一力破千鈞(下)第三十九章 與君席上舞金蓮第九十一章 琉璃鏡裡辯流離(中)第十六章 深井黯淡天光散(上)第七十八章 魂兮非兮夢難醒(上)第六十六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下)第十四章 輕啓朱脣現端倪(中)第六十五章 生人做鬼何克奈(下)第二十二章 血怒羅漢驚雷鼓(中)第五十七章 流沫沸穹望太白(下)第七十章 唯有我心不逍遙(中)第六十四章 生人做鬼何克奈(中)第四十四章 千仞之淵垂星辰(中)第二十七章 清水迢迢洗碧心(中)第二十八章 清水迢迢洗碧心(下)第十二章 白蓮佛火悽迷處(下)第三章 孤僧沿路問愚癡(下)第四十章 瘋癲只道看不穿(下)第三章 瀾江迎風戰正酣(下)第二十七章 冰研心術宗海鳴(下)第九章 雲崖江暖隨波淨(下)第二十一章 紅塵哪堪得解脫(上)第一百章 望夜幽聲啓天門(中)第四十七章 一道逞威壓三境(下)第六十五章 天地悠悠堪我心(上)第五章 天下問知誰人能(中)第十三章 一壺一劍任平生(下)第四十三章 天雷萬壑擊邪法(中)第二十三章衣冠盜賊馳者鹿(中)第七十三章 東風飄兮神靈雨(中)第十七章 玉指江山抒離愁(中)第十五章 人間世界多隔膜(下)第二十章 乘奔御風追紅塵(中)第二十二章 血怒羅漢驚雷鼓(中)第四十四章 千仞之淵垂星辰(中)第二章 孤僧沿路問愚癡(中)第三十一章 江月如勾寒山翠(上)第七十章 唯有我心不逍遙(中)第二十五章 冰研心術宗海鳴(上)第五十二章 風雲一會競金陵(上)第三十四章 蕭蕭琴瑟掩別情(下)第四十八章 既別斬露又經天(上)第十七章 玉指江山抒離愁(中)第七章 雲崖江暖隨波淨(上)第六十一章 傲然劍氣如潑墨(上)第十章 錐心之痛錯百年(上)第八十九章 清夜水寒退九華(下)第十三章 帝鳴一聲離星散(上)第二十三章衣冠盜賊馳者鹿(中)第十五章 喧囂幾重徒何爲(上)第四十七章 天命自在枯榮與(上)第十一章 錐心之痛錯百年(下)第二十三章 生死一瞬憑誰念(中)第九十四章 誰爲哀者按其劍(中)第五十五章 萬里江山萬古眠(下)第八章 人間一隅陰霾至(上)第四十一章 高枕黃粱竟一夢(上)第八十八章 清夜水寒退九華(中)第五十六章 流沫沸穹望太白(中)第十一章 千里彤雲吹白雪(中)第五章 妙影沉沉葬天光(中)第三十六章 着眼便是前行路(下)第六十六章 斂盡情懷關山月(上)第二十四章 血怒羅漢驚雷鼓(下)第十六章 圖存一計分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