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本允許英國在通商口岸設立公使館、領事館,英國公使、領事及其他外交官員在未經幕府批准之前,不得離開通商口岸進入日本其他之未開放地區。
第三,日本對來自英國之商品實行配額管理,每年由英商輸入之貨物價值上限(不含關稅及其他各項由日本方面所徵之稅)不得超過150萬銀元。
第四,在經過日本幕府批准之後,英國軍用艦船可以停靠各通商口岸,並且採購補給物資。但是英國之軍方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離開艦船上岸。
第五,日本將於1853年10月30日之前,正式向俄國宣戰。並且在1854年底前派出不少於10000名新式陸軍參加對俄作戰。在1855年底前,參戰日軍總數應該達到30000人以上。
第六,日本另行派出2000名新式陸軍用於夏威夷方面之作戰,在對俄戰爭結束之前,該部陸軍應當駐紮夏威夷,在對俄戰爭之停戰協議生效後一年內撤退。並且保證不侵犯夏威夷王國之領土主權完整。
第七,英國同意日本在巴塔哥尼亞建立殖民點。
第八,英國支持日本在對俄戰爭結束後佔有千島羣島。
第九,英國政府或東印度公司將在上海聯合證券交易所購入最少不超過500萬銀元之15年期日本戰爭公債,用以支持日本之對俄作戰。
第十,英國將向日本贈送2艘巡航艦、3艘護航艦,以支持日本海軍之發展。”
北京,香山靜宜園勤政殿。英國駐華大使羅伯特.丘吉爾低聲念出了《英日協定》的10個基本條款。然後吐了口氣,看了看坐在御案之後的大明天子。
“皇帝陛下,我想您真的是日本帝國最好的朋友……如果沒有您的幫助。大英帝國能讓《英日協定》苛刻上10倍!”
朱濟世卻搖搖頭:“不,大英帝國做不到。不過沒有我在,你們倒能讓中國接受比《英日協定》再嚴苛上10倍的條約!”
“皇帝陛下,您把大英帝國當成惡魔了。”丘吉爾收好《協定》草案,坦然笑了,“皇上,能請我好好吃一頓嗎?爲了這份《協定》我可是忙活了一整天。晚飯只吃了幾個包子,還是您的首相請客的。”
“好的,沒有問題,我讓廚房準備。吃完以後就在靜宜園休息吧。明天一大早我把勝海舟請過來,同他商量一下,如果他沒有提出新的要求。《協定》差不多就可以定下來了。”說着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對了,有件事情想請你幫忙……上次請你到承德就是爲這事,結果你去了香港。羅伯特,我想請你走一趟蒙古,替我勸降買賣城中的奕欣。如果他願意投降,可以讓他去英國避難。”
“這個啊……讓巴夏爾和阿禮國去吧。他們和奕欣比較熟悉。我根本不認識這個韃靼王子啊。”胖子笑呵呵地就把皮球踢給了巴夏爾和阿禮國,蒙古那麼又窮又苦的地方,他丘胖子纔不肯去呢!
……
第二天下午,勝海舟才姍姍來遲,不過卻是同德川齊昭一同過來的。他們到來時,朱濟世剛剛和丘胖子、海明還有法國公主馬蒂爾德一起吃過午餐,心情似乎很不錯的樣子。
德川齊昭和勝海舟是翁同龢從北京城內的日本使館請來的,路上似乎同他們說了什麼。因此兩人施禮後,德川齊昭便先開口道:“聽說皇上和英國大使討論了《英日協定》的事情?”
“是啊。”朱濟世低聲對正在抄寫文件的潘祖蔭道,“給權大納言一份草案。這可是朕費勁口舌才談下來的,權大納言如果覺得可以,就這麼定下來吧。”
“唔,在下先看看。”德川齊昭結果潘祖蔭抄錄的《英日協定》十條。
“巴塔哥尼亞只是殖民點嗎?說好的王國呢?”
“哦,”朱濟世先是皺了下眉。爾後又笑了,“這個是一回事情,快些移民搶地盤,英國人並沒有說移民點的數量啊。趕緊建上100個,不就有一個王國了嗎?”
“100個移民點要花很多錢的。”勝海舟低聲插了一句,“建設一個移民點無論如何都不會少於100萬元,100個就是一億元啊!”
開發一個遠離本土,又不可能獲得短期收益的殖民地的確是件不大划算的買賣。要不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怎麼會那麼荒涼呢?而現在大明所重點開發的東北和蘭芳都是非常容易獲得收益的地盤,距離漢地省份也不遠。特別是後者,更是盛產黃金、鑽石、石油、香料、橡膠和棕櫚油的“寶島”。
“那就先少建幾個,慢慢來吧。”朱濟世笑着說,“那可是有3個日本大小的土地……還是無主的土地,如果日本不取,將來就追悔莫及了,現在真是機會難得啊。”
“也對啊,那麼大的地盤,不要可惜了。”德川齊昭看到勝海舟還想說什麼,連忙阻止,說道,“得到巴塔哥尼亞是不世之功,是屬於德川幕府的功勞,全日本不會有人反對的。”
朱濟世笑着點點頭,這就是政治正確!雖然日本現在急需的根本不是巴塔哥尼亞這種遠得要死的荒地,而是本土的工業化!可是那麼大塊大陸上的土地,對做了千年大陸夢的日本人太有吸引力了。誰要是敢說放棄,就等着被天誅吧!
而且,德川幕府現在也需要這塊土地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開疆闢土,總是不世之功啊!
“還有這一條,每年輸入不超過150萬元的英國貨物是不是太多了?那可是150萬啊!”
德川齊昭這個小氣鬼接着又提出了一個異議,居然嫌每年輸入150萬英國貨物太少。要知道朱皇帝的大明現在每年從英國(含殖民地)輸入的商品都在一億銀元之上啊——這個工業化的初始階段就必然伴隨着大量的進口,機械、工具、模具、原材料等等大多需要進口。而且還有數以十萬計的洋鬼子在大明國內生活,這些人使用的消費品,也有相當部分是從外國進口的。而外國的機器材料人才,又是工業化所必需,要是不捨得花這個錢,工業化怎麼搞得起來?
朱濟世沉吟着:“那麼減到120萬如何?”
“好吧,120萬就120萬……”德川齊昭總算點了頭。
“出兵30000需要許多軍火吧?是不是可以請英國援助我們一個兵工廠?”勝海舟忽然提議道。“現在,佐賀藩已經成功建起了新式鐵廠和炮廠,可是幕府卻沒有這樣的工廠……”
“這個啊,讓英國人援建工廠是不可能的。因爲英國的工廠大多是私人所有,他們的政府根本不管這些,如何知道怎麼建設工廠呢?這樣吧,不如讓蘭芳行的工程師考察一下蝦夷島,如果能在那裡發現鐵礦、煤礦,就能夠建立鐵廠和兵工廠。先由蘭芳行投資,將來等幕府的財政寬裕了纔買下來如何?”
兩個日本人想了想,也覺得挺好,於是就點了頭,也沒有再對“英日十條”提出什麼異議。於是,這個看似對日本非常有利的《英日協定》便基本敲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