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圍追堵截與輾轉騰挪

192圍追堵截與輾轉騰挪

匪軍弓箭手射出第四波箭之後,開始自由射擊。從山上一路衝下來的壯丁們已經抵進到三十米之內,這些由百姓、潰兵、逃兵和綠林匪類們混編成的隊伍在幾名信王軍戰士的帶領下,雖然緊張,但爲了家人,爲了幸福,他們依然義無反顧的衝殺而上。這些年輕人或是中年人的臉上不同程度地露出由害怕、緊張混合而成的神色。

他們手持木製的長矛或是破刀鏽劍,不約而同地握得過緊因爲導致動作有些僵硬變形,呼吸紊亂,但卻被身後的人推擠着向前。下意識地向前。

他們的正前方是一片森森的匪軍。匪軍們也會恐懼,他們也不會因此而振奮。他們同樣的緊張,一個接着一個的儘量保持着紋絲不動的姿態。他們雙手持矛,緊張的看着前方的敵人。

留着向後紮緊豎起地馬尾的羅月兒在馬背上看着敵我對比心急如焚,這位未來的女鉅商知道如果放任下去,崩潰的首先肯定是自己這一方,她咬了咬牙,原地讓戰馬打了一個轉。然後高舉起巨錘,像是一道青色的閃電刺入兩方的間隙之中。

長矛構成的荊棘森林躍然進入眼簾之中,密密麻麻——!

“羅月兒姐姐!”吉倩倩一個人小心翼翼地躲在山頂上,當然大家都不知道她偷偷跑出來了。可她一眼就看到了羅月兒冒險的舉動,忍不住瞪大眼睛,嚇了一跳。

然後她忽然聽到後面有爭執的聲音,羅月兒怔了一下。回過頭,看到後面那個似乎是叫做吉倩倩的少女正搶過一匹戰馬翻身上馬,然後一路向着戰場方向衝下去。

羅月兒咬牙舉起手擡起巨錘,‘咔、咔、咔’把每一支伸向她的長矛打得高高揚起來,她騎馬沿着匪軍的陣線一路橫衝過去,匪軍士兵紛紛後退。

但她畢竟只能應付少數,一支支長矛穿過防線,羅月兒身上的重甲立刻保護了他的身軀,一層7毫米的斜面鋼板甲,足以頂住大部分的攻擊。而在她身後,自衛部隊與匪軍隊已經撞到了一起。匪軍的戰線剛剛被羅月兒突破了一道口子已經不穩了之後,正好迎上自衛軍迎面的撞上來,頓時抵擋不住在巨大的衝力之下紛紛向後退去。

王倫感到背後的陣線崩潰,忍不住大吃一驚,他本來以爲自己的部下再怎麼也能抵擋一時片刻,爲他爭取一點時間,卻沒料到竟然一觸即潰。

他回過頭,纔看到那個穿着重裝甲冑的女騎士一臉專注之色地在一邊鼓舞着她手下的百姓、官兵和山賊土匪們組成一道洪流不斷向前,不斷向前進攻,不斷開闢出更大的勝局。

這位匪軍的優秀將領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若他手上還有足夠的士兵還可以重振陣型,不過現在他全部的重心都放在另一邊,信王趙榛和他的騎士們正在虎視眈眈的盯着這一邊。

想到這一點,他倏然一驚,回過頭看到那羣人類騎兵果然調整好了方向,正面向他的陣地,騎兵們逐漸靠近,坐下的戰馬開始發力了起來。

信王趙榛舉起長槍。他身後的三千多名騎士舉起自己的武器。“殺!”“信王軍必勝——!”

大地轟鳴,騎兵咆哮山林,地面的石子戰慄像是跳舞一樣,岩石波浪滾滾而至。

可從背後一點點後退過來的潰兵正在衝亂王倫的陣型,十多個金軍萬人敵勇士被圍在其中束手無策,王倫一劍砍翻一個擋了自己路的匪軍士兵,用高昂的聲音高喊道:“放平長矛!”

信王趙榛快得彷彿是一道流星,他在馬背上伏低身體用大中神龍槍向前一掃,大槍術帶起的風壓像是一柄鐮刀橫掃而過,四五個匪軍士兵齊刷刷向後倒去。然後他鬆開繮繩,雙手高舉長槍橫掃千軍,一道藍光,‘譁’一聲將兩排向他伸過來的長矛向外掀飛。

然後一人一馬轟然撞進一片匪軍陣型之中,幾名匪軍竟然被高大的戰馬掀起來飛出去。

“殺呀!”信王趙榛大吼一聲,整隊騎兵的第一序列轟然撞上了匪軍軍隊的長矛森林,有經驗的信王軍騎兵快速擋開敵人的武器,也有更多的騎兵被長矛刺中。在碰撞的巨響之後,第一排第二排的匪軍齊齊倒了一片,後面的匪軍士兵也紛紛後退,與協同作戰的金人擠在一起。

信王軍騎兵們極爲熟練,他們紛紛撥開匪軍士卒的長矛,切入對方的陣型中,藉着戰馬的力道將衝擊力徹底衝擊進這些匪軍的後三排。然後他們轟然撞進匪軍陣型中來,匪軍的陣線頓時再往後一退,接近崩潰的邊緣。

在第一次衝擊中,落馬的騎士不過有一百兩三十個人,而他們也大多數戰馬或人受輕傷,騎兵們憑藉衝鋒衝擊在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可以這麼說,信王趙榛領導的雜牌軍的集體衝鋒,衝擊力大得甚至出乎他自己的預料。

雖然一擊沒有將這支五千人規模的匪軍軍隊對穿,但也差不多將對方逼到了潰散的極限上。

連王倫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會敗得這麼快,這位匪軍出色的將領看到兩個金人萬人敵,在一人一馬陷入他大軍中央的信王趙榛面前,施展飛錘,但對方卻像腦後有眼一般,將身後的敵人飛錘一槍挑飛,而後一槍一個刺死在當場。

還有幾個金人萬人敵勇士,試圖躲在更遠一些的地方使用飛錘,但卻被信王趙榛反手提弩,“嗖嗖嗖!”飛射刺中間隔着七八米的幾名金人萬人勇士的咽喉或頭部,幾名金人萬人勇士紛紛倒地身亡。

信王趙榛在一衆匪軍中再轉身,奮力揮動,槍影連成一片,紫青之色彷彿青龍環繞在信王趙榛的周圍,羣魔亂舞剎那之間,鮮活的生命化爲屍體成片的跌落地面。

恍若他所過之處,萬軍之中如履平地。

看到信王如此神勇無敵,人們都忍不住張大嘴,呼吸一窒。

信王趙榛再擡起頭,目光鎖定了敵將王倫。一槍橫掃六合,萬軍不擋之勇。這是什麼樣的強悍氣勢?

不只是匪軍大將王倫及匪軍,遠處那些民兵、宋兵們一樣看呆了,這還是人嗎?傳說之中的項羽、呂布、李元霸之勇也不過如此吧?本來就正處於進攻節奏之中的騎兵和護衛軍頓時齊聲歡呼、士氣大振,一時間幾乎要爆發出最大的戰鬥力,一面將匪軍向後平推出去。

王倫看到這一幕就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但他身體中個人的名氣和傲氣卻使他不能認輸。

對方究竟是怎麼樣一支軍隊,看裝束他們不過是一支雜牌軍而已。有的是百姓壯丁,還有逃兵、盜賊、暗匪等等,不過是一羣惶惶不可終日的難民組成的臨時軍隊而已。但它卻擁有一羣令人印象深刻的骨幹和指揮官,王倫忍不住想,他們究竟是誰?他們來自何方?

宋朝不過是一個垂朽的王國而已,崛起的大楚怎麼可能在這樣一個應當被歷史所塵封的國家在一支這樣破爛的軍隊手上失敗?王倫更不認爲自己應當接受來自於對方賦予的失敗。

因爲王倫的級別還比較低,還不知道自己的敵人是信王。因爲信王與明教左派的關係密切,而明教中的教規不允許教中相殘。當然,明教中互相殘殺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是元末明初的時候,但是這個時代明教的教義還是讓大多數人遵守的。

所以,讓太多人知道要對付的是與明教另一派系關係密切的信王地話,容易人心不穩,導致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大聖王楊幺瞞着大多數人,而他要對付的這位主要目標其實是信王。

此時,看到趙榛發威,不可一世,王倫拔出劍,胸中的火忍不住熊熊燃燒起來。他立刻轉身扯住自己身邊那個地位和武功稍高一些的金人精英萬人敵勇士,指明瞭信王趙榛所在的位置,大聲命令他去攻擊對方。

然後他拍了拍自己的戰馬的脖子,讓它開始小跑起來,帶着十幾名親衛一起向對方迎過去。王倫相信,即使在逆勢之下捨身一搏也不是沒有在亂軍中擊殺對方的機會,他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橫刀立馬斬敵首,強悍武將地榮耀。

橫刀立馬、笑傲沙場,這是屬於任何一個武將的驕傲。

但信王趙榛在同一時刻也發現了這邊的情況,他立刻爲自己身邊的王之義一指,侍衛從立刻從手中的強弩射出一道白光,擊中那個正在瞄準信王趙榛的王倫身邊的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可王之義沒料到的是,他的弩箭在擊中那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之後,竟向一邊彈開了。

王之義的準頭不算低,他射中了對方的前心,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那名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穿着比較厚實的盔甲。

信王趙榛看清楚那箭矢被彈開之後,立刻認識到這一點,他皺了一下眉頭。由於他正一槍刺向向另一邊,正急速刺殺了幾名匪軍士兵,註定來不及收槍了。

不過信王趙榛卻反應迅速地右手單手舉槍刺擊,而左手騰出來提起手弩,擡手就是一弩箭,弩箭像是一道閃電一樣才從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的眼睛中射入,他一剎那被擊中‘蓬’的一聲悶響,血液四濺。

失去了生命的金人精銳萬人敵勇士在戰馬上搖晃了一下,然後翻身倒下。

王倫只感到心中一片冰涼,他有些動搖了,他不知道那個年輕人是何方神聖,手持神槍,武技卓絕,指揮沉穩而冷靜。而且,這個傢伙箭術一流,指哪兒射哪兒——這樣的人,怎麼會籍籍無名?

他一猶豫的當口,兩名匪軍親衛已經越過他迎上了一路直殺過來的信王趙榛。但在王倫的眼中,那個年輕人面不改色,轉瞬之間就一槍轟飛了第一個武士手中的雙手斧,好像這個武士作爲手提巨斧的力量是假的一樣。

然後只見信王趙榛瞬間一槍刺在武士肩甲與脖子相連的地方,彷彿是一條銀色的閃電劃過,武士的脖子出現了一條血線,隨後掉下馬去,屍體砸向了地面。

信王趙榛再轉身,反手一槍尾刺在第二個武士的大刀上,將其向一旁盪開,然後雙腳夾`緊馬腹讓戰馬向前順勢一把抽刺,一槍穿心連帶將那名武士從馬背上一路拽下去。

信王趙榛丟開手上已經死亡的武士,直起身子正好迎上王倫的第三個親衛,他和對方的長槍相交了一下,然後迅速再一槍將對方從馬背上刺翻了下去。

‘譁’一聲響,匪軍武士翻身落馬。正當信王趙榛發威的當口,一柄黑沉沉的寶劍斜斜地刺了過來。信王趙榛掃了一眼,立刻迅速地側身讓開對方的武器,這時,他已經看到那個騎士縱馬來到了自己跟前。

年輕人不由得左右看了一下,對方大勢已去,連親衛與少許金人勇士們都已死傷殆盡,可對方到現在還不調頭逃跑或是投降,莫非是想要挑戰自己?

護衛百姓的自衛軍正在將潰不成軍的匪軍士兵向一側的山谷中趕過去,信王趙榛下達的命令是不放走一個敵人,不是殺死就是俘虜。而看起來事實上不需要他這麼說,這些被匪軍害慘了得百姓和士兵就會自覺自願地去這麼做。

“按照武林中的規矩,我們公平一戰。”王倫提着黑色的重劍對信王趙榛說道。信王趙榛是親王,壓根就不是什麼武林高手。王倫也沒料到,因此他只能屈辱地死在亂軍之中。信王趙榛根本不理會他,他只經過對方時一槍將對方擊下馬去,然後王倫讓衝上來的騎兵亂刃分屍了。

“還武林規矩?真是幼稚。”信王趙榛罵了一句,回過頭。公平競爭?現代戰爭講求的是不對稱戰鬥,無所不用其極的取得勝利。

因此這就造就了江湖上也是有一號的王倫至死之前最大的一個疑惑,當他看到後面蜂擁而上的士兵將閃亮的刀刃插入他的胸膛時還死不瞑目。對方怎麼能夠拒絕自己的公平一戰?他還是一個成了名的人物嗎?匪軍軍隊已經一敗塗地。

信王趙榛勒住繮繩讓戰馬小跑幾步停下來,然後調轉馬頭指揮大家打掃戰場,給傷員治療、包紮。

打掃完戰場,信王趙榛看了看時間,從戰鬥開始到現在一共過去了半個時辰多一點的時間。那邊護民自衛軍的進度也差不多,他忍不住看了看四周的山頭水流。匪軍的騎兵在這個時間點上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附近,他們必須抓緊時間了。

難民的隊伍在開戰之後就已經在幾個骨幹的帶領下繼續向前了,有幾名經驗老道的信王軍騎士爲他們開路,信王趙榛並不擔心那些難民會遇上什麼麻煩,現在他只是要找到羅月兒,然後帶其他人一起追上去。

他們前方是一支騎兵構成的網,而背後是漫山遍野的匪軍大軍,看似危險,但事實上只要能擊敗前面的阻敵,他們就能迅速進入宋軍控制地。到了那裡,匪軍也不敢太張狂。而且,在過去就是信王軍的佔領地了。

雖然戰鬥難免帶來死傷,但信王趙榛的計劃依舊奏效了。在到處搜尋衆多難民的匪軍大軍主力,很快就發現了那本應當在他們包圍圈中的難民隊伍,此刻竟像是插上翅膀消失了一樣。

當幾支兵馬合攏之後,直到他們將這一地區探尋了一遍,還是沒發現那情報中逃出鼎州的難民羣。如果是少量的人,沒有發現也正常,那可是整整十幾萬人啊!難道是情報出錯了?

最後,還是有經驗的人從足跡上發現了難民的走向,難民和一支神秘的軍隊悄無聲息地突破了他們的包圍,向西南方向撤退。

可這怎麼發生的?一羣難民夾雜着一些逃兵的隊伍,是怎麼從十數隊斥候隊伍和軍隊構成的網中逃逸而出的。若說是運氣,可這運氣也未免太好了吧。

而最重要的是,匪軍們發現了被全殲的王倫軍。這些匪軍將領們不敢怠慢,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通知了楊幺。楊幺聽後當場勃然大怒,差點忍不住把自己的寶劍丟到這兩個人臉上。

他幾乎是指着這兩人鼻子破口大罵道:“你們這羣白癡,你們給我立刻滾出去找到敵人!給我殲滅他們。尤其是殺了敵人的首腦,給我殺了他!殺不了他,你們提頭來見!”

匪軍將領們不敢反駁,灰頭土臉地退了下去。然後楊幺才冷靜下來,召來楊廣、楊華和完顏婁寶,命令大軍向兩翼張開,謹防那批難民從包圍圈兩側繞了出去。

接下來他下達了命令,讓各部人馬僅僅合攏並加快追擊信王趙榛所帶領的難民軍。楊幺無法想象,信王趙榛獨自一人,都死得就剩一個人了。根據情報,他身邊就有一個武技不錯的遊商少女,他是如何將難民組織城軍隊的,難道他就真的是武曲星神仙下凡不成!

369 騷亂26 與剩餘八字軍匯合397 軍議奪權475 暗中偷襲411 猛將對英豪53 義軍策略揚州兵變481 假意還官印210 強弱的轉換244 出動奪回礦場501 雙槍鬥98 守城反攻102 金軍退兵650 新來強敵44 信王發飆猛將狄雷447 戰損數將449 攻江陵135 一降走亂再降382 蠻人圍攻183 趙榛強見孔彥舟535 四面圍攻慘烈城戰77 殺俘報復與血戰617 絕處逢生575 各有定計372 聚將南下武功山276 綠甲強兵106 信王宏願624 重騎兵逞威風191 以弱擊強兩面夾擊308 反擊聯盟386 危機時刻來援兵225 罪惡與殺戮103 金國史與信王宏願47 金軍東路軍的覆滅178 驚險逃亡616 出其不意的回馬槍第17章 信王義軍的兵制與東京的風雲變化161 合圍金兵181 悲哀的廝殺244 出動奪回礦場607 定局203 夜襲473 新亂局一旨平97 信王軍攻城掠地金軍換將再出擊514 迷惑煙幕288 激戰103 金國史與信王宏願474 深謀遠慮而野心龐大的人416 大勝486 各方謀劃軍情變幻496 南方重騎第24章 下浮山與金兵血戰286 石門城與秦檜歷史性的會面326 飛箭救人131 求援54 親兄弟也是敵人513 將死343 連捷458 猛親兵保大軍595 劉家勢傾362 衆人藏私信王出戰50 整編軍隊治理轄區326 飛箭救人127 瞎話請援兵321 媚兒引來猛壯士370 謀人反被謀210 強弱的轉換73 截殺583 馬擴發威432 四鬥一446 丟面子大軍到615 騎兵激戰253 擒賊先擒王339 各有計謀334 莫名而來的漁船397 軍議奪權226 被迫的顧慮316 藥王552 中伏趙構崩453 重甲步兵守衛的小縣城117 明教來人494 損失慘重兩敗俱傷248 火彈震天敵破膽218 被陰了的發狂蒙古首領125 奇異而可怕的戰術第10章 圍城引來的大魚95 糧草誘敵兵284 慘敗的秦檜592 劉義的想法269 協議451 說服第16章 最後的勝利與義軍的打算290 援軍破敵382 蠻人圍攻584 三打一76 衝擊羣龍無首的金營56 貪圖享樂與兵敗抉擇45 圍剿與反圍剿的風起雲涌523 勝利者的輿論439 大宋百姓有高手237 僥倖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