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使者

周斌讓人將臨風港使者帶進大帳裡來,就見爲首之人面目清矍身穿織錦孔雀紋官袍,雖然大帳裡差不多在座的每一個人,修爲都要強過他,但此人走進來昂首挺胸,臉上沒有半點懼容,也沒有雷陽子被擒、四鹿島已經亂成一片散沙的樣子。

看到這人趾高氣昂的樣子,陳海只是淡然一笑,在周族衆人眼裡,他們怎麼都是客軍,要怎麼談,明面上還得是周晚晴、周斌拿主意。

周晚晴也就罷了,周斌臉上浮出一絲不悅之色。

他更期待直接跟臨風港鎮守將軍李選山談,當然,李選山前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也不想理會一個他都沒有聽說過來的道丹境弟子。

他們這一次生擒雷陽子,除了劉亞夫、魏哲之外,還擒下雷陽宗近十名道丹境將領,還缺少傳話的人不成?

見老祖周晚晴坐在一旁沒有吭聲,周斌瞥了一眼被強押上的雷陽子,沉聲問道:“你是何人,李選山呢?”

面對着周斌的質詢,使者不慌不忙的先朝雷陽子躬身行禮,然後又傲然回答周斌道:“我家閥主爲臨風港鎮守將軍,當務之急是嚴守門戶,防範宵小有覬覦之心,怎麼可能輕易過來見周國主你?”

雷陽子原本是孤兒,身後沒有宗閥支持,修爲有成之後,又野心勃勃,除了潛心修行外,滿心就想着統一扶桑海,這些年來,皆是雷陽宗掌控四鹿島,並沒有像周氏那般繁衍出龐大的宗族,成爲統治四鹿島的王族。

不過,在雷陽宗之下,對四鹿島各域的統治,主要還是以雷陽宗內的宗閥勢力爲主。

臨風港和齊川河中下游,以雷陽宗下李氏所掌控。

李氏擁有四名道胎境強者,差不多佔到四鹿島道胎境總人數的十分之一,自然可以說得上是四鹿島最強大的宗閥之一。

李選山雖然不是李氏資格最老的人物,但他身爲雷陽子的真傳弟子,一百餘歲的年齡,就修得了道胎中期,在扶桑海三島稱得上千年難得一見的良才,與魏哲被視爲四鹿島最有希望踏入天位的人選之一,最終被雷陽子任命爲臨風港的主將。

眼前這名使者,雖然也出身李氏一族,但地位終究跟李選山遠不能及,但大帳之人很快就有人認出他來,知道他其實要算李選山的族弟李文博,雖然沒有道胎境修爲,在臨風港及李族之內也頗有份量。

雷陽子已成階下之囚,這時候被陳海強押過來給臨風港的使者施加壓力,他臉上則是心灰如死的冷淡,彷彿眼前所發生的一切,跟他真沒有半點關係。

周斌沒想到來人竟然如此的倨傲無禮,寒着臉說道:“既然李選山無意見我,派你區區一個道丹過來,難不成真以爲我們不敢殺人不是?”

李文博昂首挺胸,依舊傲氣叢生地道:“文博既然今日敢過來,就沒有想過能活着出去,倘若周國主不畏周族子弟在臨風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儘管拿我的頭顱,去祭周族的戰旗便是。”

陳海嗤然一笑,說道:“雷宗主生死皆是我們一念之間,此時的四鹿島混亂一片,李氏困守臨風港,外無援兵,內又人心惶惶,有什麼信心能令我們血流成河、屍積如山?你區區一名道丹,在我們眼裡不過螻蟻,伸出一根手指頭將你捻殺了,也沒有什麼意義,你回去吧,告訴李選山,等着迎接城破族滅的命運!”

陳海的聲音淡淡的,坐在周斌的左翼,看着也不露山顯水,但他這輩子所經過的殺戮,實遠非周斌所能比,視線平靜的落在李文博的身上,也沒有張揚出多強悍的氣勢,但透露出來的淡淡殺意,卻令李文博感覺有如一座雄嶽壓在自己的心頭,下意識就想着狠喘一口氣,讓自己沒有那麼難受。

陳海助周氏復國之時,在扶桑海的名氣還沒有今日那麼顯赫,但也絕不容視。

當時雷陽子曾想過要組織兵馬直接攻入九郡島,雷陽宗對陳海、黃沾、楊隱等投靠周氏、破他們大計的“海盜”進行過研究,李文博地位不算絕高,但也絕對不低,自然不會認不出陳海來。

而事實上,周氏、周晚晴在周氏之外能調動五六百名高端戰力伏殺雷陽子,臨風港內的諸多將領,也都傾向是陳海從崇國帶過來的精英戰力。

周族對雷陽宗恨之入骨不說,同樣也應該有着統一扶桑海的野心,因此周族悍然出兵,並不會令人覺得奇怪,但此時崇國正經過魔劫,陳海身爲崇國的一鎮主將,竟然帶着如此強悍的精英戰力,出現在扶桑海,到底有什麼意圖,臨風港的諸多守將都還是一頭霧水,沒有搞清楚。

因而李文博面對陳海時,就沒有對周斌的狂傲不遜,微微揖禮,問道:“陳大人乃崇國一鎮之主將,陳大人跑到我們扶桑海掀起腥風血雨,難不成崇國魔劫已經平復,億萬子民沒有在兇殘魔族的爪牙垂死掙扎?”

“……”陳海也懶得跟李文博爭什麼口舌,心知他如此姿態,也不過是爲臨風港內的諸閥爭取更好的投降條件罷了,冷聲說道,“崇國正歷魔劫不假,陳某也恰是如此,才渡海趕到扶桑海來請援。周宮主、周國主剛纔也承諾過我,臨風港及四鹿城所有城池守軍,不管是俘是降,只要是活着的人,皆由我二選一押往魔獐嶺御魔。你回去告訴李選山,要麼你們自己打開城池,將八千闢靈境、明竅境弟子及親族送出城來,隨我渡海去東都山抵禦魔劫,爲人族之生死拼死而戰,要麼你們就等我們攻破城門……”

雷陽子已經被擒,生死皆是周族的掌握之中,而即便李氏付出絕大代價,將周族擊退,守住臨風港,實際上也難以阻攔四鹿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而在九郡國上百萬精銳戰卒的刀鋒之前,李氏即便拼死一戰,又能有幾成把握守住臨風港?

說到底,李氏並不介意異主而附,但即便選擇投附周族,從此成爲九郡國的附庸,也不意味着李氏一族就一定要將頭顱伸出去,任由周族宰割,而不提任何的條件。

而臨風港裡的諸將想到周氏必然也需要通過宗閥統治四鹿島,繼續完成他們一統扶桑海的野心,所以他們即便選擇投附周族,也希望能談個好的價錢。

他們也以爲能談個好的價錢,然而陳海提出的條件,與讓李氏一族將脖子洗乾淨,送到周族的刀下任由宰割,有多大的區別?

就算陳海、周族沒有其他的險害用心,不會在海上將李氏交出去的弟子屠殺一盡,那此時將這麼多的子弟送上魔獐嶺的御魔戰場,最後又有幾人能活下來?

李文博看向周晚晴、周斌以及豐逸臣、周雲山等周族重臣,見他們神色皆是冷淡,似乎對陳海的話毫無異議,心裡陡然一沉……

周斌從長案站起來,上前一步,盯着李文博冷聲說道:“今日我且先饒去你的不敬之罪,讓你回臨風港告訴李選山,許你們考慮十日,十日過後,每拖過一日,破城後屠一萬人!”

李文博能在諸多強者面前談笑如風這麼久,已經是相當不易,這時候也是達到極限,讓周斌透露出來的殺氣一逼,多少有些支撐不住,神色慘淡的朝雷陽子看去,然而雷陽子還是閉目而坐,似乎對剛纔的一切都置若罔聞……

第七百一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四十七章 編訓成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入彀(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海盜船第四百六十二章 胸有成竹第十一章 初至鐵流嶺第九百五十五章 逃民第五百六十八章 真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汗國第九百六十四章 血肉第九百一十七章 使者第四百章 流囚第八百七十章 秉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汗國第八百章 嶽博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二十章 董潘爲首第九百六十八章 血戰之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再見左耳第六十二章 山北論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借兵之議(四)第九百九十二章 到底是誰第六百四十二章 龍鼎迷局第四十二章 逆靈散第一百一十三章 欠債還奴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似煙雲第九百六十七章 赤影峰第五百六十一章 決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星衡上域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絞殺(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生邪靈第六百一十五章 役魔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嶺第九百七十九章 魔頭計都第三百九十七章 魔主第四百六十章 異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七十五章 藏經閣第二百八十五章 妖神殿第九百五十五章 逃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拔寨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殺魔第八百六十八章 慘烈第三百零九章 戰後第二百八十章 連弩戰(第四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族南下第732章 守塞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女相纏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疑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九百二十五章 重任第七百九十四章 伏殺(三)第八百零三章 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肉身第二百六十七章猶豫的機會第一千零九章 郡國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武臺(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道第八百七十四章 信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登闢靈第七百八十七章 碧海勝境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關第八百三十八章 出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假陽之人第九百七十章 魔君決斷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八十二章 羅剎血奴第三百九十四章 迷情第九百零三章 借債將還第一百八十九章 玄胎鐵弓第二百一十一章 羞辱第六百七十四章 邪念第四百七十九章 驚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堯山大捷第五百九十五章 血霧魔淵(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國使第五百四十九章 學宮弟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二百七十九章 媚魔真形(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逆靈散第二百一十二章 墨甲司第三百五十五章 投敵第九百八十七章 上蒼之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歸第二百三十四章 噬魂丹第五百一十八章 刺客(六)第七十五章 藏經閣第一百六十三章 潰敵第六百一十六章 役魔(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借道(三)第十一章 初至鐵流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