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鬼雄關(三)

陳海看着眼前上百具西征援軍的將卒遺骸,臉色繃得猶如山岩一般。

陳海心裡很清楚,戰爭必然是血腥的,也知道將來的御魔將極其慘烈,但每一個通玄境都可能會有耀目的未來,然而就因爲血魔大劫,他們的精彩人生就此戛然而止,也是令人惋惜不已。

特別是第一批隨他西征的精銳,大多數都是爲衛護這方天域,主動英勇站出來的。

將卒屍體身上的血魔鱗甲,也都殘破不堪,失去了保護的屍體,在血霧的侵蝕下,很快就有消融、腐化的跡象。

陳海嘆了口氣,親自抱起一具遺骸走向鬼雄關的城牆,親手將殘骸屍體放入缺口,釋出一團烈焰,將一塊岩石熔化成岩漿,最終將殘骸封入城牆之中,跟其他將卒說道:“眼下也只能希望用這種方式,讓戰死的英靈,陪伴我們繼續在魔淵深處繼續堅守下去——等到最終有一天,我們抵禦魔劫,再將他們的遺骸遷入神陵山英靈殿。”

大家也清楚,未來白石灘不知道要戰死多少人,運力那麼緊張,將所有的將卒都運回神陵山安葬不現實,都紛紛將戰死將卒的遺骸,用這種方式封入牆基之中。

一股悲壯的氣息迅速蔓延開來,鬼雄關內的士氣非但沒有低迷下去,反而更加高漲起來。

時間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鬼雄關的城牆也漸漸地成形。

在此期間,鬼雄關的輪換制度已經形成。

每過十二個時辰,就會有五位道丹高手護送着千名精銳前往鬼雄關內,將尚有餘力的修士們換將出來;而闢靈境以上修爲的武將,則是每隔五天,輪換一次。

在魔淵深處,幾乎無法修煉真元,而闢靈境的玄修、武修,即便再剋制,靈海秘宮內的真元也在緩慢的消耗,更何況還要用風系法術,將鬼雄關上方的缺口封堵住,將血霧驅除出去。

最初匕炎察還有過攔截的舉動,但是在這個時刻陳海哪裡還會顧忌消耗,大量的符篆讓匕炎察吃足了苦頭,兩三次後匕炎察發覺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老老實實地龜縮在魔寨之中等候着血雲荒地的增援。

六天的時間,除了正常的輪換,蒼遺等人還用儲物戒往鬼雄關運輸了大量的物資。

天機禁制無法在魔淵內部汲取天地元氣,重膛弩等戰械也就無法在血霧魔淵內使用,但黑山很快就改造出兩百具淬金戰弩,運入鬼雄關,加強防禦。

傳統的淬金鐵胎弩,以是上等淬金鐵料鑄造弓臂,以赤髓銅絲編就弩弦,弓力強者可以達到三十石甚至更高,用絞機開弦,填裝銳利的淬金重鋒箭,射殺距離、威力,比重膛弩更強,最大的弱點就是攢射速度太緩慢。

最熟練的弩士,操作淬金戰弩,也只能做到五六秒發一箭的程度,論單弩的射擊頻率,比重膛弩足足慢了六七十倍,因此在重膛弩出現之前,在燕州大規模的戰事裡,這種巨弩也很少大規模使用。

只是在魔淵這種極端環境裡,淬金戰弩卻是陳海他們不多可以用來加強攻擊及防禦的選擇。

在第五天鬼雄關已經初具雛形之時,陳海和蒼遺才率着一千名悍卒疲憊地回到白石灘防線休整,依照着推算,大量的魔兵馬上就要從天域通道中踏足血霧魔淵了。屆時血霧魔淵中將會有近萬的魔兵聚集,這對剛剛建成的鬼雄關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能挺過去這一戰,鬼雄關這根釘子纔算是徹底地紮在血霧魔淵之中。

陳海和蒼遺登上白石灘之後,將必須要自己處理的公文處理掉,緊接着就開始補充自己的真元,倉促之處,甚至都沒來得及跟董寧溫存片刻。

第二日一早,迎着耀眼的朝陽,陳海和蒼遺帶着千名精銳又重新踏入血霧魔淵之中。這次,與之同行的還有兩百壯碩的妖蠻。精絕府的工匠緊急處理,終於爲鐵鯤的手下打造出了兩百套血魔鱗甲,有了這兩百蠻兵,陳海守住鬼雄關的把握又大上了幾分。

此時的鬼雄關早已經不復當初那幾百步矮牆的寒酸模樣,一段四丈高、五六丈寬的厚實城牆將守關將勇牢牢護住,城中幾十個碩大的火把熊熊燃燒着,驅散無邊的黑暗,頭頂僅僅需要一個風眼術,徐徐釋出的旋風,就能在一個時辰內,濃濃血霧從鬼雄關驅逐出來。

遠遠的,天域通道所散發出來的玄極磁光將血霧照射的詭異壓抑無比。

陳海目送着吳蒙率領着一隊輪換下去的將卒消失在茫茫血霧中,看着遠處的天域通道感慨道:“雖然早知道天域通道的存在,但是每次看去都難免會有自慚形穢的感覺。總說是修行乃是奪天地造化,但是天地偉力哪裡是我等可以輕奪的。”

蒼遺也捋着自己的長髯,感慨地說道:“當年左師授我修真之法,對羅剎域甚少提及,但是從左師和父帝身上的絕世神通來推算,那羅剎域定然是更了不得的存在,也不知我此生是否有望能踏足羅剎域看看。”

陳海聽蒼遺語氣中多少有些唏噓,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蒼遺的本命壽元只剩下數百年,陳海是知道的,也知道蒼遺突破的希望就在羅剎域之中,只是眼下大劫初起,能不能捱過就連他都不敢保證,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他,只好轉言扯些其他的閒話。

蒼遺知道陳海的意思,笑了笑也沒多說什麼,畢竟陳海的擔心也是正常的。

當初魏子牙如此驚才絕豔的人,被生死之謎給逼壓的性情大變,這才毀滅道禪院,攪得天下大亂,要不是陳海橫空出世,一盤散沙的燕州,是沒有能力抵擋血魔大劫的。

幾人正說着閒話,大地猛的一震,陳海、蒼遺皆往十數裡外的天域通道出口望去,衆人明顯感知道兩座世界融合、排斥所產生的磁光變弱,這也意味着天地法則的反噬力在這一刻減弱到極致。

陳海對天地法則的參悟還很有限,不知道爲什麼會如此,但也知道下一刻就會有數千魔兵從血雲荒地衝過來,曾援魔淵。

蒼遺也是算盡時間,昨天才剛剛返回鬼雄關,一身真元絲毫沒有施展過,他凝神矗立,張口吹出一股悠揚不絕的狂風,頓時將鬼雄關外的血霧全部吹散開來。

天域通道出口的磁光扭曲變化着,瑰麗無比,似乎變得更通透些,令衆人更清晰的看到血雲荒地那邊的情形,上萬裝備更精良的魔兵,正嚴陣以待要跨入天域通道,踏入魔淵。

雖然姚老根最初得到的消息是說每次會有五千左右的魔兵增援魔淵,但很顯然他們在天域通道出口附近國陋就簡的建立鬼雄關,令血雲魔國決議派出更多的增援魔兵,強行闖入魔淵。

衆人這時候也隱約能看到駐守魔寨的那一部魔兵,這時候已經傾巢而出,往鬼雄關這邊猛撲過來。

鬼雄關的人族精銳迅速集結起來,安靜而神色肅然的通過簡陋的城門,在鬼雄關前結成戰陣。

他們必須走出鬼雄關作戰,不能讓增援魔兵從鬼雄關前面闖過去,不能讓兩股魔兵在魔寨合流,使得魔淵內的魔兵規模越聚越多,這樣的話鬼雄關都未必能堅持住一個月。

雖然不能利用鬼雄關的防禦地形,出關城作戰會更艱難、血腥,而增援的魔兵數量也超乎預估,但諸多將卒一臉平靜的等待着血腥戰事的降臨。

很快,就有第一頭羅剎血魔從天域通道踏出,但選擇退到鬼雄山對面十三四遠的坳地裡集結。

陳海也不急躁,進攻那處坳地的地形極其崎嶇,不利兵力展開,目前只需要將兩部魔兵分開,令增援魔兵沒有機會撤入魔寨即可。

陳海能看到已經踏出天域通道與即將踏入天域通道上萬魔兵裡,還有粗壯巨臂比魔軀還要長的長臂魔、有半人半蛛之身的蛛魔以及腋生血翼的翼魔等更多異類血魔。

陳海在血雲荒地都沒有機會跟這些異類血魔正面接觸過,也不知道它們有沒有其他異能,但看外形,就知道要比普通的魔物難對付得多。

天域通道持續了近兩炷香的時間,足足有近九千魔兵進入魔淵,之後天域通道內的磁光陡然增強起來,更多血魔想踏進來,卻引起天域通道激烈的反噬,那玄極磁光像巨浪般翻騰,有羅剎血魔剛剛從中顯出身形,都來不及踏出,就被狂暴的玄極磁光撕成碎片。

一個三丈多高,手執黑色巨斧的巨魔轉頭看了看,手中巨斧超前重重一揮,八九千魔兵如潮水般,往陳海他們這邊仰攻過來;而這時候匕炎察一雙血色瞳孔猙獰閃爍,也是帶着四千魔兵,從斜上方,往陳海這邊怒攻過來……

第二百八十三章 杜厲南第七十八章 欠債要還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謀逆第四百一十四章 風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絞殺(五)第九百九十章 炎魔重生第五百零一章 帝子贏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戰起(五)第六百六十六章 重登闢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去留(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來信第四百一十七章 築城之法第九百二十二章 借兵之議(四)第二百八十章 連弩戰(第四更)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二百四十章 奪樓第四百零五章 攝政第八百三十八章 出戰(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真傳駕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城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五十六章 斬殺妖蟒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第八百零四章 罪證第五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二十四章 羣狼環伺(二)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四百二十章 北線商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人非魔第八百三十一章 鐵騎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八百三十九章 出戰(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第七百五十五章 議盜第五百四十七章 與天下爲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分神御器第五百一十六章 刺客(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支持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陵谷(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血霧魔淵(一)第九十二章 跋扈進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進城(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深海第九百五十三章 虛實第四百六十章 異變第七十七章 無賭不試劍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不授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甲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四百五十九章 真身第五百八十三章 入彀(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望曦峰第三百三十九章 弟子醜奴第七百六十章 深海追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血煉大陣第四百八十章 拓跋昊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赤影峰第一百七十三章 殘丹詭秘(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蘊道天丹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八十一章 屈服第八十八章 劍開鐵壁山第七百八十六章 上古大能第九百零一章 效力(二)第五十九章 藥師園的意義第三百零八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挑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風焰飛艇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九百零八章 黑風暴第五十三章 綢繆新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奪舍之秘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戰後(三)第一百六十章 西進第四百五十七章 冰凝丹第五百四十三章 玄龍戰輦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九百九十八章 伏殺(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蛇鐲出世第六百五十八章 修神真訣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機戰車第一百五十五章 莫爭功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道所在第五百二十章 秘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勇第九百章 效力第九百三十章 傳詔第四百三十三章 說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羅剎異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末雨綢繆第二百五十章 國使之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